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8)
2023(13827)
2022(11816)
2021(10691)
2020(9348)
2019(21537)
2018(21121)
2017(40593)
2016(21712)
2015(24725)
2014(24789)
2013(24587)
2012(22780)
2011(20865)
2010(20656)
2009(19387)
2008(18885)
2007(16762)
2006(14753)
2005(13207)
作者
(65452)
(54879)
(54774)
(52007)
(34831)
(26447)
(25037)
(21560)
(20896)
(19503)
(18746)
(18462)
(17515)
(17356)
(17136)
(17125)
(16594)
(16460)
(15881)
(15779)
(13605)
(13548)
(13371)
(12738)
(12539)
(12283)
(12028)
(11929)
(11256)
(10784)
学科
(109489)
经济(109392)
管理(65893)
(57863)
(47904)
企业(47904)
方法(46279)
数学(41020)
数学方法(40533)
中国(23877)
(23796)
地方(23759)
(23475)
(22577)
业经(20363)
环境(18415)
(16610)
贸易(16604)
(16420)
(16047)
(16037)
农业(16006)
地方经济(14918)
(14585)
财务(14537)
财务管理(14498)
理论(14243)
(13974)
企业财务(13773)
(13614)
机构
大学(322413)
学院(321320)
(139624)
经济(136857)
管理(123854)
研究(110630)
理学(106973)
理学院(105833)
管理学(103944)
管理学院(103370)
中国(83126)
科学(69150)
(67569)
(60539)
(56796)
(55277)
研究所(51856)
中心(51062)
业大(49032)
财经(48852)
(48136)
(44244)
农业(43817)
经济学(43631)
北京(42050)
(40374)
师范(39883)
(39673)
经济学院(39082)
(37703)
基金
项目(217383)
科学(170676)
基金(158825)
研究(153645)
(139961)
国家(138874)
科学基金(118705)
社会(98628)
社会科(93577)
社会科学(93548)
(85026)
基金项目(83674)
自然(78232)
自然科(76321)
自然科学(76292)
自然科学基金(74912)
(71729)
教育(70264)
资助(66230)
编号(60801)
重点(49522)
成果(48452)
(48115)
(47785)
(44799)
科研(42638)
创新(42086)
课题(41721)
国家社会(41372)
教育部(40948)
期刊
(153241)
经济(153241)
研究(90091)
中国(59929)
学报(53047)
(48331)
(48114)
科学(47942)
管理(45478)
大学(39390)
学学(37308)
农业(32766)
技术(29181)
教育(26569)
(25642)
金融(25642)
经济研究(25425)
财经(24872)
业经(22892)
(21464)
问题(20077)
(17738)
技术经济(17585)
统计(17183)
资源(16139)
图书(15720)
(15448)
(15283)
(15152)
理论(14625)
共检索到472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建欢  杨晓光  胡毅  
资源、环境和经济(REE)复杂系统的协调问题备受关注,但以往文献未深入其内部全面考察区域REE不协调的来源。本文提出CREE-EIE分析框架。利用绿色效率反映REE协调度,利用无效率反映不协调程度,从长期变迁视角考察了中国30个省份REE协调度并分析其不协调的来源。本文认为,各子系统具有内在的投入产出联系,从效率视角可以更深入地研究REE协调,深入到系统内部分析不协调来源才能找到薄弱环节并予以改善。实证分析表明:区域REE协调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和两极分化等特征,经济发达并非协调的前提条件。REE不协调的首要来源是环境无效率,但资源无效率和经济无效率也不容忽视;环境无效率主要来源于烟尘和固体废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晶  敖浩翔  张明举  
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直接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重庆市北碚区作为"城乡结合"型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对重庆市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较强的示范作用。为将北碚建设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探讨有北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建立反映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三大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数;将综合评价指数代入eview软件选择适合的回归方程,再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计算出成立试验区以来北碚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最后在综合评价指数和协调度的基础上,发现北碚区协调发展的主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鹏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省域科技金融、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除北京外的中国内地省域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进一步运用DEA模型进行测度发现:初始创新投入系统中各要素无效率省域分布比较复杂,企业创新禀赋无效率均值最高;创新中间产出与投入系统中,发明专利与商标权产出有效率,但以此作为中间投入的无效率均值高、省域分布广;最终产出系统中,某些省域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不足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产出不足情况比较突出。据此提出创新初始投入系统协调发展观、创新中间投入与产出质量观和创新最终产出知识产权盈利模式观,以改善创新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状况,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司光南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展是基础,协调是关键。以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以人口-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寻求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文章建立了人口与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系统分析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人口-经济协调度分析,并对人口-经济协调度定量评估的步骤、方法及数学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韶华  
只有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对基于低碳经济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粗糙集理论和AHP法进行指标约简和权值计算,进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度定量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4~2009年,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协调程度不断提高,但仍处于低度协调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晓东  朱德海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 ,但有关的定量研究比较缺乏。该文首先解释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基本概念与模型内涵 ,并介绍了灰色系统在贫信息系统中进行预测的基本原理。通过灰色系统GM(1 ,1 )模型对 90年代我国省级区域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计算 ,经过检验 ,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运用此模型对 2 0 0 5年与 2 0 1 0年的区域协调度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与环境关系基本处于调和状态 ,即经济的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未来 1 0a的协调度空间分布仍然呈现“U”型特征。处于转折点附近的省区协调度波动比较大 ,包括广大的中部地区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金颖  
电力工业是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相关的行业之一,电力同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电力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系统协调度的衡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系统协调度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阳洁  魏新  
本文论述了环境经济协调度的内涵 ,描述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曲线 ,建立了环境经济的协调度函数 ,并给出了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判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丁谦  曾庆均  郭韬  
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客观现实而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源于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在中国,这种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诱因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经济意识的差别、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行政区经济"的导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正是这些诱因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阻碍了宏观经济顺畅运行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鸿君  马庆林  
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地区差距显著缩小,到2007年地区差距基本处于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同欧盟成员国相比,我国的地区差距仍然偏高。本文认为,各省的资源承载力和发展潜力不同,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地区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当前要做的是,确定合理的地区差距水平。我国各个省区情况千差万别,当外部冲击产生时,各省面临不同的"失业—通货膨胀压力"组合,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需求各不相同,但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统一的,这种差异化需求和统一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大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拉大了地区差距。本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建玲  王青  
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采用2008年陕西省10市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陕西省十市区2008年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隶属函数测算资源、环境和经济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值,分析了陕西省各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宝鸡、咸阳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西安、延安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度最低;榆林经济发展水平较好,资源、环境和经济也在向协调方向发展;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目的]通过研究2007—2016年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的协调性,为两者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熵变方程法和状态协调度函数实证分析。[结果](1)基于熵变方程法得到的相对协调度结果与利用状态协调度函数测算的静态协调度结果基本一致,目前我国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逼近或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在2009—2011年两者动态协调度偏离了协调发展轨迹。(2)3类城市中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目前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两者动态协调度一直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上,地级市和县级市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则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尚未达到协调状态,即目前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情况出现了小幅恶化,且2类城市动态协调度分别在2009—2012年和2009—2011年偏离了协调发展轨迹。[结论]我国尤其是地级市和县级市需要统筹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既需提升城镇化质量,又需进一步贯彻执行水资源管理法规,捋顺其管理体制,完善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构建多渠道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机制,达到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军  
文章通过对人口、经济、环境以及耦合协调度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建立了湖北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使用耦合度模型对湖北省2006-2015年十年间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但指数偏低,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未来应全面提升三者的发展水平,并不断增强三者耦合协调度水平,实现人口-区域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军  
文章通过对人口、经济、环境以及耦合协调度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建立了湖北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使用耦合度模型对湖北省2006-2015年十年间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但指数偏低,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未来应全面提升三者的发展水平,并不断增强三者耦合协调度水平,实现人口-区域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栋  曹改改  龙思瑞  
研究目标:基于人类发展指数框架,探究2000~2017年中国各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研究方法: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各省份系统内各指标协调度的研究分析;同时,在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内各省份指标协调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测算特定距离来衡量系统间协调程度。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省际协调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各省份协调度逐年稳步提高,但整体仍存在较大上升空间。横向来看,一方面,不仅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且在两类协调中也有所体现:区域协调较指标协调分层现象更明显,其中东部表现较好,中西部平稳发展,东北有明显掉队现象;另一方面,相邻省份间协调发展又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纵向分析则发现,收入等因素对指标协调度拉动作用较强,碳排放则对其抑制效应更明显。研究创新:在HDI指数中新增了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维度,能更准确反映当前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水平,并形成与五大发展理念相契合的协调度分析。将协调度分析分解为指标协调度和区域协调度,用于分析国家层面各省份的区域内协调度和区域间协调度,有利于分析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协调程度。研究价值:不仅探究了中国各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而且为提升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适当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