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77)
- 2023(19870)
- 2022(16620)
- 2021(15624)
- 2020(12782)
- 2019(29025)
- 2018(28607)
- 2017(54941)
- 2016(29881)
- 2015(33380)
- 2014(33011)
- 2013(32552)
- 2012(30117)
- 2011(27267)
- 2010(27755)
- 2009(25736)
- 2008(25446)
- 2007(22968)
- 2006(20670)
- 2005(18736)
- 学科
- 济(125353)
- 经济(125223)
- 业(104941)
- 管理(99433)
- 企(92834)
- 企业(92834)
- 方法(48889)
- 数学(38426)
- 数学方法(37946)
- 农(37922)
- 业经(37207)
- 中国(36368)
- 财(35681)
- 地方(29018)
- 农业(26150)
- 制(25790)
- 技术(24707)
- 务(24533)
- 财务(24451)
- 财务管理(24419)
- 理论(23420)
- 学(23243)
- 企业财务(23132)
- 和(22927)
- 贸(22078)
- 贸易(22058)
- 策(21807)
- 易(21367)
- 银(20829)
- 银行(20783)
- 机构
- 学院(424056)
- 大学(419807)
- 济(172372)
- 管理(169963)
- 经济(168564)
- 理学(144579)
- 研究(143588)
- 理学院(142994)
- 管理学(140913)
- 管理学院(140098)
- 中国(111266)
- 京(91164)
- 科学(86217)
- 财(81762)
- 所(72135)
- 农(67516)
- 江(66386)
- 中心(65055)
- 研究所(64789)
- 财经(63474)
- 业大(59598)
- 北京(58333)
- 经(57591)
- 范(56635)
- 师范(56179)
- 州(53644)
- 院(52379)
- 农业(52227)
- 经济学(50034)
- 财经大学(46667)
- 基金
- 项目(276646)
- 科学(219015)
- 研究(208715)
- 基金(198672)
- 家(171191)
- 国家(169572)
- 科学基金(146952)
- 社会(131250)
- 社会科(124346)
- 社会科学(124315)
- 省(109895)
- 基金项目(104518)
- 教育(95284)
- 自然(93527)
- 自然科(91273)
- 自然科学(91252)
- 划(90939)
- 自然科学基金(89648)
- 编号(86687)
- 资助(80892)
- 成果(70950)
- 发(62435)
- 重点(61578)
- 创(60565)
- 部(60337)
- 课题(60202)
- 创新(55833)
- 项目编号(53511)
- 国家社会(53222)
- 教育部(51909)
- 期刊
- 济(203265)
- 经济(203265)
- 研究(130623)
- 中国(90414)
- 管理(69147)
- 财(64489)
- 农(63193)
- 学报(60355)
- 科学(58142)
- 教育(53317)
- 大学(46245)
- 农业(43489)
- 学学(43057)
- 融(42912)
- 金融(42912)
- 技术(39520)
- 业经(35594)
- 经济研究(31094)
- 财经(31080)
- 经(26737)
- 问题(25730)
- 业(24717)
- 图书(23074)
- 技术经济(22502)
- 科技(20939)
- 现代(20883)
- 理论(19935)
- 贸(19747)
- 商业(19721)
- 坛(18677)
共检索到657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娜娜 张雅辉 郑方
聚焦全球网络化背景下后发制造企业创新追赶的问题,通过将资源与创新决策取向相结合,基于本土制造企业纵向案例研究,运用探索性研究方法分析本土企业创新追赶的内在机理,多维度分析企业创新追赶内涵,归纳不同情境下企业创新追赶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追赶过程中,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网络嵌入的有效互动形成后发企业资源摘取机制,有助于克服资源能力弱势;基于适宜的创新决策,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和新的资源能力优势创造,以促进持续创新追赶;后发企业因不同阶段拥有的资源差异,其所作出的创新决策取向不同。
关键词:
后发企业 资源 创新决策 追赶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诗松 龚丽敏 魏江
现有研究忽视了所有权因素在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过程中的角色。本研究以备受争论的中国汽车产业为例,通过一个国有企业(上汽)和民营企业(吉利)将近30年的纵向比较案例研究,揭示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创新能力发展路径中的差异及其影响机制。案例研究发现,国产化政策强化了国有企业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学习封闭性以及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由于缺少和跨国公司建立直接联结的机会,从而摆脱了国有企业面临的恶性循环。这导致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显著差异,进而促使决策者从国产化转向自主品牌导向。在自主品牌政策导向下,国有企业打破了原有的恶性循环,但由于内在的可见度窘境,在创新能力追赶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耘 曾进泽
文章从企业技术学习的四个方面:技术轨迹、吸收能力、技术转移和动态学习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认为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企业的学习效果和吸收能力。
关键词:
后发企业 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 演化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光宇 崔今天 欧春尧 张瑶
近年来,我国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着政策限制、市场挤压和技术竞争等挑战。颠覆性创新作为管理实践中重要的创新理论与分析工具,价值创新为进一步探索颠覆性创新技术演化与市场侵入提供了新的着眼点,从而可为海外情境下后发企业突围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基于颠覆性创新和价值创新相关理论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12对一加手机案例进行自下而上的编码,归纳其演化路径。结果发现:本土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颠覆性创新演化模型主要由4个主范畴构成,其中异质性需求定位是颠覆性创新价值主张的前提,用户中心化技术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融入文化的商业化创新是价值传递的手段,市场侵蚀是价值实现的终端。结论可拓展颠覆性创新理论情境,对本土后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具有实践价值。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演化路径 价值创新 海外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洋 魏江 江诗松
现阶段,经过一定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中国后发企业面临全球化背景下领先企业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在更加开放和动态的产业中,资源兼具分散和快速变化的特点,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须的创新战略。那么,中国后发企业如何构建研发网络以通过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追赶?本文通过对浙江省4个制造企业的多案例分析,探索并提出了后发企业如何通过基于地理边界、组织边界、知识边界的研发网络构建,实现创新追赶的过程与机制。
关键词:
后发企业 创新追赶 研发网络 边界拓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芮正云 马喜芳
本文通过对中电熊猫液晶技术发展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探讨后发企业如何借助外部创新网络实现技术赶超,以及企业跨越式技术成长的动力机制。本文探究了后发企业技术赶超过程中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化机理;分阶段重点阐释后发企业创新战略与创新能力的匹配与协同演进;分析了外部制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识别出后发企业实现二次创新的关键因素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并形成“适应性技术吸收-维护性技术开发-发展性技术变革”的跨越式成长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海婷
创新双元性是后追赶阶段后发企业实现前沿转型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创新双元构建机制仍不明确。通过海天两种新产品开发的案例研究发现,后追赶阶段该行业同时存在多代技术范式,后发企业可以通过不同事业部分别进行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并通过创建共用互补资产联结分离的事业部达到协同增效,最终实现创新双元。这一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后追赶阶段中国企业的转型研究,又拓展了双元性构建机制的研究。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吴晓波 吴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追赶到超越追赶的技术追赶方式转变,创新驱动从开放条件下动态的二次创新转向高水平开放条件下的一次创新。本文通过考察新兴智能制造和独角兽企业两大创新驱动新势力,提出在技术生命周期加速缩短、技术范式加快转变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中国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助推企业超越追赶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摆脱既定技术范式制囿,抢抓“范式转变”的战略机会窗口。本文将为中国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展望未来,本文还提出创新驱动必须保持对快速发展趋势的适应。
关键词:
创新驱动 范式转变 技术追赶 超越追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丹丽 赵丹 简萧婕
为探究后发企业在经济与技术发展不均衡的情境下如何成为行业领导者,本文以华为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华为公司在组织警觉的支撑下从追赶到超越的全过程。基于华为公司1990—2019年的发展历程,通过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在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后发企业以战略驱动全面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有机联系,凭借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精准的信息洞见能力、求索不止的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其组织警觉能力以支撑企业内外部知识和资源的协调与整合,实现初始追赶至行业前沿的跨越。
关键词:
整合式创新 后发企业 组织警觉 华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电光 彭新敏 张祺瑞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后发企业既要致力技术创新又要构建产品类别才能赶超领先企业,然而以往研究大多限于技术创新或产品类别的单一维度探讨,对二者动态协同缺乏关注。本研究从整合角度,搭建“追赶压力—追赶行为—追赶结果”的分析框架,并以在电动注塑机领域赶超的海天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在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面对进入压力,通过采取“模仿创新—类别沿用”的相似协同机制,而获得合法性;在超越追赶阶段,后发企业面对竞争压力,通过采用“自主创新—类别跨越”的差异协同机制,而取得竞争优势。其中,后发企业的技术策略和类别策略受到所在行业技术体制和市场结构等外部情境约束,后发企业的定位转移与目标变迁从内部推动追赶阶段向超越追赶阶段跨越,后发企业的动态协同能力持续提升是其根本保证。本研究构建了技术创新与产品类别动态协同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后发追赶的内在规律,从“技术—认知”整合视角为后发追赶带来了新的解释,以“技术创新—产品类别”协同丰富了后发追赶的微观机制研究,为中国后发企业赶超世界领先企业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先明 张敏
基于2011—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对东道国创新体系、后发企业自主创新对技术能力追赶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同时,考察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东道国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对技术能力追赶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国际化经验对东道国创新体系与技术能力追赶之间的关系和自主创新与技术能力追赶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碧莹 任声策
从半导体产业特征入手,结合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的成功经验,即长期研发投入和基础研究;大量核心基础专利积累;开放的全球合作网络以及平台生态优势,探讨中国半导体技术创新之路。中国半导体产业后发企业居多,国际龙头企业建立的平台优势很难打破,但仍存在追赶机会,需要:(1)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积累基础研究成果;(2)捕捉技术突破机会,布局可进入细分领域专利;(3)构建产业生态支撑体系,打造半导体企业生态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群 樊树海 单永飞 徐甜
文章以企业合作创新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思想构建企业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技术投入因素影响下企业合作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的演化路径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四种情形下,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策略选择的路径演化轨迹。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策略演化最终收敛于合作创新策略或独立创新策略两种均衡状态,无论企业最终选择何种策略都与模型构建的支付矩阵有关,并与演化博弈模型初设参数——独立创新收益、技术投入、合作创新收益系数、合作成本等设置密切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群 樊树海 单永飞 徐甜
文章以企业合作创新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思想构建企业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技术投入因素影响下企业合作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的演化路径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四种情形下,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策略选择的路径演化轨迹。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策略演化最终收敛于合作创新策略或独立创新策略两种均衡状态,无论企业最终选择何种策略都与模型构建的支付矩阵有关,并与演化博弈模型初设参数——独立创新收益、技术投入、合作创新收益系数、合作成本等设置密切相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帆
把握机会窗口对后发企业追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后发企业如何通过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从而把握机会窗口以实现技术追赶的过程路径仍不清楚。本文选取慈星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发现通过"机会窗口识别——获取技术知识——提升技术能力——推出关键产品——抓住机会窗口"的途径可以有效实现对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追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