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3)
2023(12244)
2022(9973)
2021(9498)
2020(7747)
2019(18380)
2018(17861)
2017(33727)
2016(18246)
2015(20876)
2014(20726)
2013(20352)
2012(18565)
2011(17022)
2010(17203)
2009(15768)
2008(15665)
2007(13665)
2006(12145)
2005(10881)
作者
(51301)
(42911)
(42674)
(40973)
(27666)
(20581)
(19397)
(16715)
(16443)
(15404)
(14701)
(14574)
(13879)
(13788)
(13435)
(13324)
(12656)
(12462)
(12432)
(12405)
(10711)
(10386)
(10326)
(9869)
(9650)
(9595)
(9475)
(9306)
(8734)
(8404)
学科
(81486)
经济(81414)
管理(49520)
(42794)
方法(35853)
(33645)
企业(33645)
数学(32430)
数学方法(31849)
中国(26122)
(19793)
地方(16903)
业经(16122)
(15938)
贸易(15926)
(15670)
(15480)
(14294)
(13689)
环境(13223)
农业(12988)
理论(12741)
(11563)
(11430)
银行(11424)
(11167)
(11000)
(10762)
金融(10761)
(10284)
机构
学院(258783)
大学(258729)
(110052)
经济(107706)
管理(97485)
研究(90703)
理学(83497)
理学院(82434)
管理学(80702)
管理学院(80208)
中国(70431)
(57358)
科学(54336)
(48068)
(44891)
中心(41572)
研究所(40741)
财经(38732)
(38370)
(37663)
北京(36827)
(35917)
师范(35642)
(35468)
经济学(35304)
业大(34838)
(33200)
经济学院(31868)
(31286)
农业(29305)
基金
项目(173935)
科学(138304)
基金(127721)
研究(126965)
(111707)
国家(110886)
科学基金(95803)
社会(82580)
社会科(78517)
社会科学(78496)
基金项目(66739)
(65089)
自然(61311)
自然科(59940)
自然科学(59925)
教育(59397)
自然科学基金(58827)
(56321)
资助(53355)
编号(50514)
成果(40381)
重点(39434)
(39237)
(37757)
课题(35786)
(35783)
国家社会(35374)
教育部(33935)
创新(33571)
大学(32685)
期刊
(119981)
经济(119981)
研究(79246)
中国(55290)
学报(37286)
科学(36383)
管理(36381)
(35747)
(33418)
教育(30633)
大学(28424)
学学(26114)
技术(23825)
农业(23197)
(22344)
金融(22344)
经济研究(20370)
财经(19125)
业经(18163)
问题(17105)
(16697)
资源(14775)
图书(14682)
统计(14369)
(14097)
(14066)
(13003)
技术经济(12864)
世界(12513)
国际(12185)
共检索到391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波  赵黎明  
现有文献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较多,而对于暂时未出现资源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不足。本研究以资源型城市山东招远市为研究样本,利用社会学的参与式调查,案例研究中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处于主导资源上升期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必须在资源开采的鼎盛期就着手准备替代产业的培育问题,才能保证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引、规划先行,协同发展是转型发展的前提;骨干带动、产业延伸、裂变成长、高端引领、创新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政策引领、机制创新、服务保障是制度设立的基础。研究结果对于国内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探索具有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傅利平  王中亚  
在回顾国内外"资源诅咒"命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城市层面验证了"资源诅咒"命题。归纳概括了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荷兰病"的反工业化效应、制度缺失的寻租效应、资源对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生态环境的恶化效应和区位交通因素的限制效应,并据此提出摆脱"资源诅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  张汉飞  张玉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中亚  
"资源诅咒"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减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反而慢于资源贫乏经济体。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概念模型,该模型由直接效应、挤出效应和制度弱化效应组成。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面板数据,对传导机制进行定量分析,为破解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难题奠定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阳  李伟芳  马仁锋  李加林  
明晰电力产能和经济联系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关键。本文在阐述国内外资源诅咒演进和水电、火电产能本质的基础上,利用质心椭圆模型、相关性分析和构建综合诅咒系数等方法分别从时空格局动态、相关性和资源诅咒程度三方面探析我国水电、火电产能和经济规模的关联模式。研究发现,在空间格局上水电产能和经济空间系统明显错位,随时间推移偏离程度不断加深,而火电与经济空间系统较为接近;水电产能与经济生产整体上呈负相关性,即水电生产大省多为经济弱势区,包括广西、云南、青海、贵州等;而火电产能与区域经济则大致呈正相关态势,但也存在诸如内蒙古、山西等火电产能大省经济则较落后现象。以上分析显示我国确系存在电力产能的"资源诅咒"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雄  张建锋  易成栋  
作者认为,经济规模的大小、区位条件的好坏、资源禀赋的富裕程度、矿区生命周期是影响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并深入分析这四个因素是如何影响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总结出了八种不同的转型模式,分别适用于八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实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锁成  李泽红  李斌  薛梅  
资源型城市经济性转型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①城市产业结构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②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③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严重;④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成功转型需要战略创新,具体战略包括:发展目标创新——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效益目标;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转变传统增长方式;资源替代与产业替代战略;科技创新战略——依靠高新技术的后发优势战略;生态城市战略;机制体制创新战略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吕红  
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诅咒"的幽灵在影响着资源开发和资源型城市发展。"资源诅咒"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中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有效路径选择可以规避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资源诅咒"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培雅   高煜   孙雪  
“资源诅咒”是中国资源型地区绿色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作为新一轮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产业智能化为破除“资源诅咒”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运用2012—2021年104个资源型城市和171个非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产业智能化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及其机制,得出以下结论: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能够破除“资源诅咒”,而非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研究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破除“资源诅咒”的主要机制。非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未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未对“资源诅咒”产生降低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产业智能化对衰退型资源城市“资源诅咒”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中国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开荣  侯冠华  
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在考虑到中国各省份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后,就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资源诅咒"效应在中国区域层面确实存在。分别以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与采矿业销售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衡量的矿产资源开发并没有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反而会阻碍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宗飞  姚顺波  刘越  
利用我国27个省区1985-2012年面板数据,在考虑各地区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SEM模型分别对区域森林资源丰裕度以及森林资源依赖度是否存在资源诅咒进行了验证,结论显示:11985-2012年间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不存在资源诅咒;而林业政策的转变使得1998年前后森林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生了改变;2森林资源依赖度存在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即便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各变量后,这种效应依然显著;3进一步分析可知,森林资源丰裕度与森林资源依赖度并不具有必然联系,依托森林资源比较优势及在森林资源不丰裕情况下都可形成高资源诅咒区;4在缓解高资源诅咒的过程中,前者应在提升林业产业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开荣  侯冠华  
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在考虑到中国各省份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后,就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资源诅咒"效应在中国区域层面确实存在。分别以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与采矿业销售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衡量的矿产资源开发并没有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反而会阻碍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保乾  李靖雅  
文章基于近年省际与市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以煤炭开发强度作为衡量指标,对中国煤炭城市"资源诅咒"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样本煤炭城市的煤炭资源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从而得出"资源诅咒"在中国市级层面不显著的结论。对传导途径的实证分析发现,煤炭资源开发主要通过挤出制造业投入来抑制当地经济增长,但对外资投入、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并未表现出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支航  金兆怀  
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应根据其资源特征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与模式。具体看,林业城镇应选择转向发展路径,以资源带动发展为主要模式,推动形成林业经济型城镇。石油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培育接续产业为主要模式,推动形成加工制造型城镇。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主导产业转型为主要模式,推动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资源丰富型煤炭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培育接续产业为主要模式,推动综合型城市建设。资源丰富型煤炭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培育接续产业为主要模式,推动综合型城市建设。综合型资源城市应选择转向发展路径,以综合型发展为主要模式,推动综合性城市建设。独立工矿区城镇可选择转移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