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6)
- 2023(12647)
- 2022(11078)
- 2021(10160)
- 2020(8587)
- 2019(19596)
- 2018(19684)
- 2017(37969)
- 2016(20335)
- 2015(23078)
- 2014(23051)
- 2013(22967)
- 2012(21147)
- 2011(19319)
- 2010(19391)
- 2009(17989)
- 2008(17255)
- 2007(15062)
- 2006(13529)
- 2005(11986)
- 学科
- 济(102430)
- 经济(102336)
- 管理(63440)
- 业(54220)
- 企(46005)
- 企业(46005)
- 方法(40730)
- 数学(35156)
- 数学方法(34820)
- 地方(23775)
- 中国(22235)
- 学(21520)
- 农(20996)
- 业经(19986)
- 财(19345)
- 环境(18326)
- 和(15836)
- 地方经济(14941)
- 理论(14698)
- 贸(14392)
- 制(14388)
- 贸易(14384)
- 农业(14334)
- 划(14045)
- 易(13811)
- 技术(12547)
- 资源(12140)
- 融(11976)
- 金融(11975)
- 务(11930)
- 机构
- 大学(301411)
- 学院(298686)
- 济(125792)
- 经济(123138)
- 管理(120479)
- 理学(104654)
- 理学院(103475)
- 研究(102000)
- 管理学(101796)
- 管理学院(101264)
- 中国(74126)
- 京(64109)
- 科学(63131)
- 财(54013)
- 所(51361)
- 研究所(46954)
- 中心(44651)
- 财经(44042)
- 农(43673)
- 业大(42875)
- 江(42388)
- 北京(40773)
- 经(39927)
- 范(39486)
- 师范(39182)
- 经济学(37920)
- 院(36902)
- 州(34833)
- 农业(33993)
- 经济学院(33818)
- 基金
- 项目(204923)
- 科学(160981)
- 研究(149692)
- 基金(149009)
- 家(129078)
- 国家(128038)
- 科学基金(110261)
- 社会(95276)
- 社会科(90275)
- 社会科学(90249)
- 基金项目(79578)
- 省(79360)
- 自然(71430)
- 自然科(69606)
- 自然科学(69591)
- 自然科学基金(68337)
- 教育(67337)
- 划(66215)
- 资助(61404)
- 编号(60439)
- 成果(48607)
- 重点(45240)
- 部(44911)
- 发(44187)
- 创(41927)
- 课题(41147)
- 创新(39090)
- 国家社会(39041)
- 科研(38713)
- 教育部(38572)
- 期刊
- 济(142575)
- 经济(142575)
- 研究(89304)
- 中国(54226)
- 学报(46068)
- 管理(45153)
- 科学(43059)
- 财(39232)
- 农(38910)
- 大学(34310)
- 学学(32190)
- 教育(29151)
- 农业(27399)
- 技术(26185)
- 经济研究(23200)
- 融(21886)
- 金融(21886)
- 财经(21851)
- 业经(21367)
- 经(18674)
- 问题(18138)
- 图书(17537)
- 技术经济(16169)
- 资源(15279)
- 理论(14872)
- 科技(14198)
- 现代(13744)
- 业(13602)
- 实践(13434)
- 践(13434)
共检索到437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利庠 白露
本文通过建立经济行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模型,加入资源的影响,利用1980年的基准数据进行多种假设的仿真研究表明:(1)环境污染相对于人类经济行为有一个滞后期,滞后期为四分之一周期;(2)当人类经济行为因子自增长系数下降时,环境污染因子将会降低;(3)环境完全可自我恢复时,资源问题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关键词:
仿真研究 经济行为 环境污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群,米红,席斌,王晓雪
文章以区域资源环境人口的综合协调为目标,阐述了目前中国一些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福建省为例,将逆系统方法引入福建省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系统中,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建模,探索逆系统方法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预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逆系统 非线性 协调发展 灰色预测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郭红玲
在分析我国山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三者相互联系制约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山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与途径:(1)实行非均衡式的协调发展战略;(2)制定协调发展的实施规划;(3)构筑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
山区 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鹤 唐定芬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转型期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的支持,因此需要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社会人力、技术资源促进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护农村的环境,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共同发展。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农业资源 环境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江 曹雪芹 龚新
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不仅是目前同时也是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提高区域环境人口容量,改善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桐柏县为例,主要从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个方面研究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其目的就是为区域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县域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环境人口容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鹏 赵伟
某一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科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人口、资源、环境是实现国民经济活动、完成社会再生产的三个基本条件;经济、社会、科技是体现国民经济活动自身及其成果效益的三种重要现象,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有序地、良性地发展,这几个大系统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状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松柏 蔡焕杰
以区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 ,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 ,研究了其协调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建立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模型。最后以陕西省为例 ,进行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兴莲 胡伟辉 毛小明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总体平稳上升,环境保护水平先降后稳。长江各区域耦合协调度稳定提升,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地区>全域>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空间分布为“中间低两翼高,北部高南部低”,呈现“江浙”保持引领、“沪渝”相对缓慢、“湘鄂”稳步提升、“赣皖”逐步发力、“云贵川”发展放缓的格局。各动力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各有差异,地区不对称性明显。因此建议:构建系统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金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森林资源作为和谐生态中重要的环境资源,不仅能够维护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资源需求,还能实现环境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经济发展给森林资源带来的一定后果。文章从森林资源保护与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关系,认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相互促进、互相协调的关系。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区域经济协调 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师谦友
文章阐述了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协调的可行性、探讨了协调的一般模式,提出了实现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和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满凤 刘玉凤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复合系统,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选取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三个子系统为目标参数,并设置相关的决策变量,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用模式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调整和控制"投入"来达到以上目标。进一步分析不同发展目标要求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路径方案,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满凤 刘玉凤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复合系统,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选取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三个子系统为目标参数,并设置相关的决策变量,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用模式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调整和控制"投入"来达到以上目标。进一步分析不同发展目标要求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路径方案,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臧红雨 宋喜红 宋吉德 谢洪壮
海洋经济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威海蓝色经济区建设为例,采用AHP-SWOT分析方法对该区域资源和环境的优势、弱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威海具有独特的资源与环境区域优势,但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法规不完善及监管不到位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制约了区域优势的发挥。因此,转变增长模式是实现威海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的正确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葛成军 俞花美 焦鹏
根据海南省1998~2009年经济、资源与环境数据,建立了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模型,对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协调系数波动较大;不同年份,不同系统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海南省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发展匹配受外界影响大,三系统间的协调系数较高,大部分均超过0.9,这可能与海南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特殊的产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基础有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瀚 徐景心 王赛群
基于天府镇当地居民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该镇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府镇环境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饮水困难,环境恶化导致青壮年劳动人口流失,缺水导致农业乃至经济发展缓慢;居民不关心环境保护政策,对政府缺乏信心;政府调控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天府镇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若干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环境 经济 天府镇 重庆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