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2)
- 2023(5282)
- 2022(4359)
- 2021(3925)
- 2020(3318)
- 2019(7354)
- 2018(7282)
- 2017(13732)
- 2016(7572)
- 2015(8429)
- 2014(8502)
- 2013(8186)
- 2012(7388)
- 2011(6796)
- 2010(6852)
- 2009(6682)
- 2008(6657)
- 2007(6042)
- 2006(5362)
- 2005(5123)
- 学科
- 管理(29082)
- 济(26843)
- 经济(26777)
- 业(23928)
- 企(21541)
- 企业(21541)
- 制(11620)
- 财(11150)
- 方法(9821)
- 体(8063)
- 数学(7969)
- 数学方法(7851)
- 中国(7846)
- 业经(7566)
- 体制(7034)
- 农(7013)
- 务(6739)
- 财务(6720)
- 财务管理(6700)
- 企业财务(6379)
- 银(6103)
- 银行(6094)
- 行(5814)
- 融(5683)
- 金融(5681)
- 学(5459)
- 划(5410)
- 环境(5194)
- 度(4908)
- 制度(4877)
- 机构
- 大学(109755)
- 学院(108081)
- 济(45110)
- 经济(44131)
- 管理(41284)
- 研究(36525)
- 理学(35196)
- 理学院(34790)
- 管理学(34312)
- 管理学院(34088)
- 中国(28178)
- 财(25348)
- 京(23008)
- 科学(20013)
- 财经(19133)
- 所(17635)
- 江(17258)
- 经(17243)
- 中心(16594)
- 研究所(15522)
- 农(14555)
- 经济学(14362)
- 北京(14320)
- 财经大学(14198)
- 业大(13765)
- 院(13637)
- 范(13596)
- 师范(13472)
- 州(12975)
- 经济学院(12752)
- 基金
- 项目(70908)
- 科学(56947)
- 研究(53877)
- 基金(52699)
- 家(45423)
- 国家(45057)
- 科学基金(39032)
- 社会(35807)
- 社会科(33932)
- 社会科学(33927)
- 基金项目(27586)
- 省(26853)
- 教育(25125)
- 自然(23894)
- 自然科(23302)
- 自然科学(23297)
- 自然科学基金(22902)
- 划(22798)
- 编号(21401)
- 资助(20550)
- 制(19966)
- 成果(18663)
- 部(16616)
- 重点(16345)
- 课题(15386)
- 国家社会(15340)
- 创(15070)
- 教育部(14705)
- 发(14611)
- 性(14479)
共检索到16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资格指通过接受一定教育后所获得的一系列证书、文凭或头衔的总称,其主要目的是向雇主和社会证明个体达到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发展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将建立涵盖范围更加广泛、结构更加完善、有利于不同教育间学分转换和学生流动的国家资格框架制度作为现代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的重要举措,如英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建立了包括9个层次,涵盖中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养成(如学徒制)以及职业和专业高等教育的资格与学分框架,并实现了这一框架与高等教育资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潇 孙瑞杰 姚荔
海洋主体功能区制度目标是通过政策机制引导和约束各区县按照各自海洋主体功能来规划、管理、利用和保护海洋空间,基本特征是综合性与差异化。制度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承启"发展类规划"与"布局类规划",二是把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概念付诸实际政策设计,据此提出空间管理、综合经济、资源节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五个方面的"1+1+3"政策体系。落实海洋主体功能区制度必须处理好国家、省级、市县三个层面对政策的强制性和自由裁量权,配套统一的动态监测、差异化的评价考核、统一的考核结果应用模式。
关键词:
海洋 主体功能区 制度 框架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炯
围绕现代公司制度,存在着两次公司革命、两类公司治理问题和两对制度特征。这种关系揭示出,一个理想化的公司在其制度安排上,既要体现变革的思想,又要能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而所谓公司治理就是企业制度进化的纠错机制。结合现代公司制度的这层内涵,建立基于理想公司的公司治理分析架构,它为公司治理的研究确定了一个参照系和一个形式化的研究模型。
关键词:
公司制度 公司治理 分析框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尹弘飚
制度化至今仍是课程变革研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尝试从变革的延续、可持续性等方面对变革制度化作出界定,作为过程的制度化概念逐渐确立起来,而变革制度化的分析也呈现出包括革新管理、组织学习、社会文化变革和社会意义在内的多元视角并存的状况。近年来,教育领域中新制度主义的讨论为我们理解和分析课程变革的制度化提供了一个更为整合且富有潜力的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俞海 张永亮 夏光 冯燕
根据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提出的背景和被赋予的使命,可以将其理解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为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阈值底线不被逾越和突破,以及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需求和要求而制定的更具刚性和约束力、且能够有效实施和执行的环境保护制度。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制度目标、制度体系、制度执行与制度考核等要素,具有阶段性与动态性、科学性与公平性、区域性与差异性、可达性与有效性等基本特征。长期来看,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是整个制度体系的刚性化和严格化,需要对当前制度体系进行整体和系统改造,对制度框架中各要素进行普遍升级,最终建立最严格的环境法治、环境管控和环境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卢玉梅 王延华 孙静怡
资格框架作为一种资格的等级制度,在实现资格互认与转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得到广泛认可,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梳理分析资格框架国际实践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建立我国学习成果框架,确定框架等级、等级描述、学习成果类型及其所属领域,以此整合各级各类学习成果,为实现继续教育领域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转换奠定基础。
关键词:
资格框架 学习成果框架 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浩泉 陈岸涛
国务院"职教20条"对我国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提出了方向性目标,从资历框架的大背景看,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还存在职业发展体系与资格制度的"双轨制"、职业标准体系与资格制度的"相分离"、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学位的"两条线"、职业资格证书与国际资格的"难互认"等困境,借鉴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基于国家资历框架的职业资格制度国际经验,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建设基础,科学界定职业资格制度,顶层设计资格资历的等值等级,统筹考虑沟通衔接转换办法,建立职业资格考评质量机制,将能够推进我国职业资格制度框架的建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温颖
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全国各地的社区教育试验方兴未艾,制度建设的步伐趋于加快,制度创新也全面铺开。但与此同时,社区教育制度创新持续性不强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审慎考察社区教育制度创新持续性的内涵及评估维度,构建一个较为有效的促进社区教育制度创新行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框架,以实现社区教育责任的担当、教育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自身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卫平
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有助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当前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缺失,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指与高职院校所处的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相适应,切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着眼于处理政府、社会与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内部各种关系的规则体系。具有举办与管理分开,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多元参与,治理结构完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
现代高职院校制度 意义 内涵 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浩民
文章在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廓清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属性基础上,以综合评价体系为引子而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应该包含的七大关键要素。并从财税体制、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以及从科学规划编制、推动区域一体化、稳定宏观经济环境和构建全面开放型的经济新战略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武斌 延军平 薛东前
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分为萌芽、准备、建设和高级四个阶段,制度化的生态责任和义务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必要步骤和重要途径。因此,构建生态义务制势在必行,生态义务理应成为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从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视角,文章界定了生态义务制的法制内涵与特性。作为新型的义务形式,生态义务制可以与其他宪法规定的义务制有效联结起来。文章认为,生态义务制的实现关键在于:一是从法律关系明确生态环境的责任客体和责任主体;二是从制度上设计出履行生态义务制度的框架与运行机制。生态义务制度的实行,需要动员包括政府在内的全民责任。政府作为公权力组织,负有生态规划、管...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义务 责任主体 制度框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针对世界和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作用不断加强的态势,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水资源约束力的概念,并在阐述其基本内涵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就水资源约束力研究的战略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水资源约束力研究是我国和世界21世纪水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压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水资源约束力,可以完整地揭示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对水资源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应尽快建立并完善水资源约束力研究的理论体系,加强水资源约束力的基本理论、量化方法和实证研究,重点加强区域水资源约束力的产生、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变化规律、调控途...
关键词:
水资源约束力 战略框架 约束强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代晓容
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关注双师型教师对自我及职业的认知和诠释。身份认同是双师型教师价值判断的基础,能帮助双师型教师获得职业尊严感,赋予双师型教师职业生活价值,是教师实现主体性价值的前提。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身份认同还赋予实践教学积极意义。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的内容框架包括三种类型和四个维度: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自我认同、专业实践身份认同、他者认同和群体认同。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身份认同 内涵 意义 框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璐 王晨曦 卢金钟 张强 黄荟婕
意义建构理论作为指导企业各层级间达成共识、协调行动的方法论而备受学界关注。然而学界对意义建构理论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回顾和逻辑梳理基础上的理论整合。本文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意义建构理论相关文献整理,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归纳总结:首先,通过梳理意义建构理论提出背景及内涵,发现现有研究呈现“个体-组织”跨越以及“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整合主义”演进的特征;其次,通过归纳和总结意义建构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过程,厘清由“单向-双向”推进的组织意义给赋互动逻辑,同时探讨意义建构理论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构建更为完善的意义建构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实践需要,从应用层面阐述未来研究展望,旨在推动意义建构理论在理论层与实践层的进一步完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晓洁 李延平
英国职业资格框架制度的建构与发展,经历了几个明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价值选择: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以追求平等的价值观为出发点,构建了职业资格与学术资格等值的制度平台,提高职业教育以及职业资格的地位,确立了基于能力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进入21世纪之后,英国政府引入学分制度,构建出一个更为灵活、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职业资格框架,强化了以学习者为本的价值理念;在最近十年的改革中,英国政府把追求质量与效力作为其价值选择,强调职业资格框架的规范化、体系化和内部优化,通过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以实现其对人自身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的本质意义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