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0)
2023(12398)
2022(9978)
2021(9109)
2020(7593)
2019(17501)
2018(17263)
2017(34137)
2016(18759)
2015(21155)
2014(21463)
2013(21047)
2012(19525)
2011(17697)
2010(18000)
2009(17030)
2008(17316)
2007(15990)
2006(14054)
2005(12876)
作者
(54593)
(45950)
(45762)
(43965)
(29366)
(21703)
(20957)
(17851)
(17171)
(16523)
(15477)
(15060)
(14608)
(14554)
(14483)
(14362)
(13928)
(13571)
(13309)
(13281)
(11414)
(11337)
(11276)
(10587)
(10490)
(10279)
(10190)
(10172)
(9249)
(9232)
学科
(82313)
经济(82231)
管理(54824)
(54205)
(43563)
企业(43563)
方法(36040)
数学(31171)
数学方法(30830)
(24752)
中国(23097)
(22507)
业经(18534)
(16732)
农业(16345)
地方(16283)
(16000)
贸易(15995)
(15824)
(15538)
(13723)
财务(13687)
财务管理(13658)
(13485)
理论(13475)
银行(13459)
(13345)
(13018)
金融(13016)
企业财务(13009)
机构
大学(277276)
学院(276841)
(119715)
经济(117215)
管理(106566)
研究(93441)
理学(91186)
理学院(90236)
管理学(88740)
管理学院(88221)
中国(71436)
(57726)
(57004)
科学(55247)
(47395)
(46001)
财经(44811)
中心(43134)
(42852)
研究所(42798)
(40647)
业大(39012)
经济学(37942)
北京(36366)
(36321)
农业(36133)
师范(35998)
经济学院(34294)
(33695)
(33239)
基金
项目(177281)
科学(140023)
研究(131584)
基金(128842)
(111100)
国家(110154)
科学基金(94616)
社会(84463)
社会科(80024)
社会科学(80003)
(68812)
基金项目(67163)
教育(60851)
自然(59445)
自然科(58088)
自然科学(58070)
(57853)
自然科学基金(57072)
编号(54136)
资助(53062)
成果(45176)
(40111)
重点(39917)
(38727)
课题(37433)
(36401)
国家社会(34940)
教育部(34547)
创新(34002)
(33722)
期刊
(134356)
经济(134356)
研究(83868)
中国(51711)
(44941)
(42355)
学报(40637)
管理(38048)
科学(37945)
大学(31024)
教育(29562)
学学(29115)
(28272)
金融(28272)
农业(28178)
技术(23802)
财经(22839)
经济研究(22002)
业经(21553)
(19724)
问题(18177)
(15136)
(15054)
技术经济(14588)
理论(13113)
商业(13014)
统计(12951)
(12861)
国际(12852)
现代(12755)
共检索到413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常金华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我国资本项目自由化带来了机遇和压力,但是是否意味着我国现阶段应该开放资本项目呢?笔者主要从利率管制、汇率体制、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方面分析了资本项目自由化面临的障碍,认为我国现在不适宜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奎峰  程惠霞  
1996年12月,我国宣布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的规定,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自此,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就顺理成章地演变为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下一个目标。鉴于资本项目自由化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运行质量、政府的宏观金融管理能力要求非常之高,潜在的风险异常之大,加之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资本项目自由化方面曾有过不幸经验,所以,我国官方对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一直持审慎态度。特别是,1997-1998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大危机,更警示着我们必须力戒盲目的、激进的自由化。但是,推进人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奎峰  程惠霞  
人民币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随着入世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已是大势所趋。但是,资本项目自由化对经济运行的质量要求很高,从对我国现实经济条件的分析表明,未来短时期内我国尚不具备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可行条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雨晴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要求我国金融货币市场资本项目自由化的程度随之逐步加深,而我国正处于资本项目管制的大环境,人民币从结算货币转变为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实现资本项目完全自由化,需要解决当前规则监管的弊端,以原则监管取代规则监管、进一步在立法上放开管制,破除法律法规繁多滞后和监管协作机制的独立僵化,以实现促进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深化以及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志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跨地域的资本流动的扩大,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利益与风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资本项目自由化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虽然相关的论著极其庞杂,但是主要的研究及其引发的争论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利益和风险;(2)自由化的次序和速度;(3)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春生  蒋海  
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与资本项目开放是我国当前三大金融改革核心。本文梳理了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与资本项目开放次序的理论观点,并从完成先后与推进过程两方面考察了典型国家的次序模式及后果,据此认为三者改革过程中应继续采取同时渐进模式,完成时间上安排为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资本项目开放,并依此次序拟定三者改革路线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张明  
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特别是雷曼兄弟倒闭以来,资本管制和资本项目自由化重新成为各国政府和经济学界十分关注的政策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研究,许多有不同政治倾向和持不同经济哲学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应该是使人民币在境外实现价值尺度、结算手段、价值贮藏三个货币基本职能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也因此分为人民币流出境外、"人民币回流"、人民币进出口结算渐趋平衡、人民币资产流动性渐佳这几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本质上是中国货币当局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路线图。中国要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首先充分考虑中国的资本项目自由化时序问题。鉴于目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必须避免人民币国际化导致资本项目自由化时序颠倒,从而破坏中国金融稳定,并最终危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本文首先对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的三种模式——渐进的、激进的和中间的模式——进行了概括性讨论和评价,进而提出了一种“积极的渐进模式”。其核心是在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之前,建立一些必要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将在第二部分作具体分析。本文的第三和第四部分,将泰国作为激进模式的案例,具体考察了其开放资本项目的过程,并分析、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我们从中发现,这种激进模式在缺乏必要条件的情况下,促成了1997 年的金融危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琪轩  
资本项目自由化引发人们对金融安全的考虑。不同国家在面临"三元悖论"时,可做出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美国抵御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要比其他国家更强。这是因为庞大的市场容量是美国国家权力的重要构成,使其在"三元悖论"中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选项,进而能更好地维护金融安全。由于实施资本项目自由化,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以及俄罗斯既无法选择固定汇率,也无法维护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危及金融安全。马来西亚选择管制资本,遏制了危机蔓延,维护了金融安全。在当前,中国应优先选择固定汇率与自主的货币政策,以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过剩奠定了物质基础,流通环节的中断加剧了产能过剩,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比例的失调则是产能过剩形成的根本原因。化解产能过剩最可行、最有效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立足中国国情,坚持标本兼治,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