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2)
- 2023(12468)
- 2022(10860)
- 2021(10050)
- 2020(8333)
- 2019(19224)
- 2018(19105)
- 2017(37659)
- 2016(19990)
- 2015(22426)
- 2014(22378)
- 2013(22437)
- 2012(20589)
- 2011(18604)
- 2010(18613)
- 2009(17143)
- 2008(16382)
- 2007(14485)
- 2006(12799)
- 2005(11307)
- 学科
- 济(102375)
- 经济(102289)
- 管理(58886)
- 业(54666)
- 企(45172)
- 企业(45172)
- 方法(41612)
- 数学(36455)
- 数学方法(36136)
- 地方(22635)
- 中国(22151)
- 农(21789)
- 财(21089)
- 学(19973)
- 业经(19746)
- 农业(15346)
- 地方经济(14368)
- 制(14311)
- 环境(14105)
- 贸(14097)
- 贸易(14089)
- 和(14019)
- 理论(13823)
- 易(13565)
- 务(13214)
- 财务(13153)
- 财务管理(13134)
- 融(12560)
- 金融(12559)
- 企业财务(12494)
- 机构
- 大学(292528)
- 学院(290119)
- 济(127451)
- 经济(124920)
- 管理(118280)
- 理学(102777)
- 理学院(101695)
- 管理学(100162)
- 管理学院(99649)
- 研究(97976)
- 中国(71536)
- 京(61272)
- 科学(58567)
- 财(55678)
- 所(48442)
- 财经(45245)
- 研究所(44132)
- 中心(43182)
- 农(41786)
- 经(41156)
- 业大(41005)
- 江(40717)
- 经济学(39529)
- 北京(38778)
- 范(36753)
- 师范(36474)
- 经济学院(35401)
- 院(35381)
- 财经大学(33708)
- 州(32984)
- 基金
- 项目(198385)
- 科学(156657)
- 研究(145593)
- 基金(145540)
- 家(125715)
- 国家(124722)
- 科学基金(108050)
- 社会(93834)
- 社会科(89031)
- 社会科学(89008)
- 基金项目(77616)
- 省(76150)
- 自然(69411)
- 自然科(67777)
- 自然科学(67767)
- 自然科学基金(66561)
- 教育(65611)
- 划(63466)
- 资助(60082)
- 编号(58389)
- 成果(46717)
- 部(44003)
- 重点(43591)
- 发(42413)
- 创(40768)
- 课题(39445)
- 国家社会(38909)
- 教育部(38251)
- 创新(37991)
- 人文(37721)
- 期刊
- 济(142645)
- 经济(142645)
- 研究(89919)
- 中国(49343)
- 管理(43844)
- 学报(42941)
- 财(41694)
- 科学(40556)
- 农(37463)
- 大学(32777)
- 学学(31066)
- 教育(26913)
- 农业(26278)
- 技术(25477)
- 经济研究(23930)
- 融(23545)
- 金融(23545)
- 财经(22841)
- 业经(20757)
- 经(19573)
- 问题(18002)
- 技术经济(16443)
- 理论(14551)
- 图书(13966)
- 现代(13392)
- 科技(13362)
- 实践(13010)
- 践(13010)
- 商业(12860)
- 业(12769)
共检索到422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永
以贸易开放吸收能力为视角,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了基于贸易吸收能力的资本项目流入经济增长效应,并利用东、中、西部1990~2009年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贸易开放吸收能力的资本项目流入经济增长效应影响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东部地区,资本项目流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由从弥补其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阶段逐渐跨越到了通过技术溢出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阶段,而在中、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度还没有能够为资本项目流入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提供健全的贸易环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峰
我国经济增长目前面临"三期叠加"的下行压力,然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维持一定的中高速经济增长。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进行深层次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成为必然。加快资本项目开放能否助力于提升我国"新常态"下的长期经济增长稳态水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使用1970~2011年82个国家的年度数据和量化资本项目开放度的KAOPEN指数数据库,运用极限边界分析模型(EBA)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资本项目开放的关系,得出提高资本项目开放度能够促进一国长期经济增长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
资本项目 经济增长 实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卫群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资本项目开放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实证结论差异的原因在于度量指标和样本上存在区别。多数实证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项目的收益少于发达国家。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资本项目开放后,在增加投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加政策约束性方面,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收益小于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和微观金融条件。
关键词:
资本项目开放 经济增长 金融深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中飞 王曦
对于资本账户不同子项目开放顺序如何安排,是中国资本账户加速开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议题。基于Guisinger和Brune(2017)所构造的资本账户开放分类数据库,本文采用线性门槛模型,在经济增长框架下分析全球112个国家(地区)在1970~2004年期间资本账户子项目开放的经验规律。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各子项目在初始人均GDP、制度质量上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信贷的流出和流入、资本市场的流出的门槛值相对较低,可以较早的开放,而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出、资本市场的流入的门槛值相对较高,开放的顺序靠后。房地产子项目的门槛值水平最高,意味着其最后开放。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进一步讨论中国的自贸区资本账户开放试点安排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黎贵才 卢荻
现有文献倾向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流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一是因为国际资本的流入可以被视为是接受国的资本和技术的"净增加",它直接参与接受国的国内资本形成,二是因为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国际资本的流入具有技术"溢出效应"。然而这两方面都没有得到中国现实数据的较好支持。对中国工业企业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作进一步的Malmquist指数分解可以发现,工业企业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而非来自于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平行发展仅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拉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张华
全面而准确地探究社会资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对提升社会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传统的内生增长模型忽略了时间配置对社会资本积累与居民效用的影响。文章将社会资本积累过程内生化,构建了纳入社会资本的水平创新增长模型,综合考虑社会资本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非单调性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而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即适当地增加闲暇时间有利于社会资本积累。文章还基于结构型社会资本的网络嵌入性特征,构建了地级市层面的社会资本测度指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经济增长 影响渠道 城市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张华
全面而准确地探究社会资本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对提升社会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传统的内生增长模型忽略了时间配置对社会资本积累与居民效用的影响。文章将社会资本积累过程内生化,构建了纳入社会资本的水平创新增长模型,综合考虑社会资本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非单调性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促进作用;而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即适当地增加闲暇时间有利于社会资本积累。文章还基于结构型社会资本的网络嵌入性特征,构建了地级市层面的社会资本测度指标,以验证社会资本具备生产要素的属性。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促进作用随着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的产出效率高于东部地区,从而间接反映了东部地区社会资本过度集聚的现状;投资水平与技术进步是社会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两条重要途径。上述结论为明晰社会资本的经济属性、激发社会资本的经济效益、推动城市集群协调发展以及缩小地区差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经济增长 影响渠道 城市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锦慧 蓝发钦
本文主要在假设宏观经济、金融、制度及政策等经济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实证分析了1982—2003年22年间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影响关系。中国资本流入变量与黑市外汇溢价即汇率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在资本项目开放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引资的质量,避免外资流入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边际递减效应,使资本项目开放、外资流入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地发挥推动作用。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宪强 温振华
在中国渐进式开放资本项目的背景下,从早期具有显著差异的研究结果入手,进而分研究方法、调节变量和理论框架三个角度就资本项目开放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命题的经典文献进行回顾。梳理最近十几年来二者关系研究的发展脉络表明,事实开放的测度方法比法定开放的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和灵敏地衡量一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程度。在开放过程中,对B股市场和QFII对经济增长或者对产业推动效果的检验,完善相关的监管体制,指定合理有效的掌控政策,提升中国整体的金融发展水平。这些都将对有效平稳地开放资本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有林 李娟
世界经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获得测算结果,可以从数量上揭示各国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为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自己的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信息资源 信息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戎 张凯强 吕冰洋
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都给出降低税收将促进经济发展的解释,实践中各个国家的减税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增长率。本文立足于中国的县级地区数据,对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借鉴Lee和Gordon(2005)构建工具变量来处理变量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分别降低县级地区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实际有效税率1%,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提高0.24%和0.45%。拓展分析发现,县级地区企业税率降低将提高企业投资水平而进一步扩大产出,但同时也减少了县级地区的财政收入,因此地方政府依然面临严峻的财政压力。这一结论为我国税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减税 地区税率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国富 王瑞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增大与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是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个两难抉择,汇率政策的调整应以经济增长目标为依据,重点考虑汇率传递的经济增长效应。汇率波动传递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以价格和利率为媒介可以形成直接传递效应和间接传递效应,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增长。若以利率媒介为着眼点,汇率波动的传递机制可以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来描述,并通过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的构造来描述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指导汇率政策的优化与调整。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测度对于我国汇率传递经济增长效应的描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传递机制 传递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冯乾 孙玉奎
证券投资项目开放是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姆塞—卡斯—库普曼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模型预测的结果显示,开放经济条件下向稳态的收敛速度要快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收敛速度,即经济体向稳态收敛过程中,开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封闭经济体。根据理论模型,设计包含证券投资项目开放变量和一系列宏观控制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投资项目开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实证的结果显示,证券投资项目资本流入开放和证券投资项目总开放水平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证券投资项目资本流出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总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梅声洪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素华
本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分析了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途径 ,包括投资效应、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资产组合效应、政府税收效应以及货币政策效应等 ,还具体分析了影响各种效应发挥作用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