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4)
- 2023(5161)
- 2022(4063)
- 2021(4104)
- 2020(3260)
- 2019(7772)
- 2018(7377)
- 2017(13405)
- 2016(6812)
- 2015(7895)
- 2014(7581)
- 2013(7721)
- 2012(7238)
- 2011(6748)
- 2010(6481)
- 2009(6066)
- 2008(6181)
- 2007(5186)
- 2006(4535)
- 2005(4279)
- 学科
- 济(35403)
- 经济(35378)
- 管理(17554)
- 业(16739)
- 方法(15944)
- 数学(14911)
- 数学方法(14864)
- 中国(13456)
- 企(12442)
- 企业(12442)
- 贸(9105)
- 贸易(9100)
- 易(9016)
- 农(8140)
- 财(7724)
- 制(6368)
- 关系(6295)
- 融(6193)
- 金融(6193)
- 银(6063)
- 银行(6063)
- 行(5923)
- 业经(5652)
- 出(5384)
- 农业(5345)
- 发(4937)
- 学(4759)
- 环境(4637)
- 体(4556)
- 策(4428)
- 机构
- 大学(105804)
- 学院(100491)
- 济(56009)
- 经济(55381)
- 研究(40865)
- 管理(38611)
- 中国(33471)
- 理学(32856)
- 理学院(32533)
- 管理学(32333)
- 管理学院(32141)
- 财(23407)
- 京(22777)
- 科学(19987)
- 经济学(19812)
- 所(19466)
- 财经(19153)
- 经(17916)
- 经济学院(17808)
- 研究所(17801)
- 中心(17246)
- 北京(15272)
- 财经大学(14644)
- 院(14564)
- 科学院(12478)
- 范(12251)
- 农(12247)
- 研究中心(12228)
- 师范(12174)
- 江(11901)
- 基金
- 项目(66723)
- 科学(54417)
- 基金(52976)
- 研究(50592)
- 家(46244)
- 国家(45945)
- 科学基金(39237)
- 社会(36494)
- 社会科(34713)
- 社会科学(34710)
- 基金项目(26511)
- 教育(22551)
- 自然(22319)
- 资助(22079)
- 自然科(21857)
- 自然科学(21852)
- 自然科学基金(21543)
- 省(20166)
- 划(18815)
- 中国(17974)
- 编号(17771)
- 国家社会(17602)
- 部(17310)
- 教育部(15435)
- 成果(15189)
- 重点(15098)
- 发(14368)
- 人文(14002)
- 创(13727)
- 大学(13574)
共检索到155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从文献上看,开放资本项目的收益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渠道,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进而提高该国的福利水平;第二,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由于资本相对短缺,资本边际收益率较高,开放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楼铭铭 胡庆康
我国当前在经常项目开放的同时,一直实行着较为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可以认为,我国得以抵挡住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此。然而,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进程,伴随着我国商品、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资本项目也必然面临着一个减少管制、扩大开放的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宇
30年前中国曾经是一个缺少外汇和资本的金融弱国,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金融大国。中国对外金融实力具体表现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最大的资本净输出国和全球第二大对外债权国。本文将探讨我国金融实力变化对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策略和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崛起不仅加快了资本项目开放的速度,而且改变了资本项目开放的重点和结构。
关键词:
金融开放 资本项目 人民币汇率 外汇储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宇
尽管经历了一些波折,智利还是按照较为合理的顺序完成了从管制经济到市场经济、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从资本账户管制到资本市场开放的转变。其中,智利的汇率市场化经历了从"钉住美元→爬行钉住美元→爬行钉住一篮子货币→自由浮动汇率"的转变,智利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经历了从"有选择地开放资本账户→放开资本流出、加强流入管制→取消资本管制,开放资本市场"的转变。智利的实践证明了改革顺序的重要性,无论是利率市场化还是资本项目可兑换,都需要按照自身的逻辑顺序进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永定
由于经济增长势头恢复缓慢和房地产市场形势恶化导致的金融风险加剧,经济学界理所当然地把更多注意力转向了国内经济政策问题。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应对近年来学界一直存在较大分歧的资本项目自由化问题保持必要关注。如果资本项目开放问题处理不当,中国国内宏观经济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继炜 翁东玲
本文分析探讨印尼资本项目开放的具体过程、印尼资本项目开放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印尼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的新的举措,对印尼资本项目开放进行总结。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印尼的资本项目开放并不成功,以国际贷款为主的短期投机资本流动是造成其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印尼采取的新举措说明印尼在资本项目管理方面取得了进步。
关键词:
印尼 资本项目 开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生 蒋海
测度资本项目开放是一项长期性技术难题,上世纪80年代起西方学者开始致力于构建相关测度指标,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类似尝试。该文全面比较了名义开放测度法、实际开放测度法及其它测度法,分析了名义开放测度指标与实际开放测度指标的关系及内在缺陷,基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测度实践提出了优化思路。
关键词:
资本项目 开放测度指标 金融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蓓文
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横向的国际比较、理论内涵的新变化、“双循环”下的典型特征、自贸试验区探索的创新实践以及“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的协同发展六个方面,剖析中国从历史到现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国问题与全球经济治理相互关系的逻辑演进,提出中国以制度型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创新的六大逻辑: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到制度型开放的历史逻辑,从国内外理论研究到开放政策实践的比较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内涵变化的理论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典型特征的现实逻辑,自贸试验区探索与制度型开放创新实践的中国逻辑,“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协同发展的全球逻辑。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全球经济治理 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胡祖六 金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巧荣 程华强
从理论逻辑上讲,资本项目开放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摆脱非国际货币债权国困境的必要。从实证分析来看,资本项目开放有利于我国国民财富增长。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目前的资本项目开放度较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开放条件也基本具备。关键的问题在于释除各种担心,同时采取渐进的开放策略和适当的国际资本流动调控策略。
关键词:
资本项目开放 国民财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丰根
资本项目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其进程的掌控显示一国对基本经济面和国际金融生态的科学判断和管理艺术。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始于改革开放,从引进外资为主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从资本市场的发展到汇率的市场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开放的步伐相对稳健。而要实现稳健的资本项目自由开放需要基于众多基本条件,包括强劲的经济发展、发达的金融体系、弹性化的汇率制度、合理充足的外汇储备和高效的金融监管;惟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充分利用资本项目开放正能量,同时避免资本项目开放招致的大规模国际游资的投机冲击,才能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
关键词:
中国 开放 资本项目 基本条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金惠卿 杨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有序推进。我国大部分资本项目已经实现基本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但离完全可兑换尚有一段差距。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指出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双刃剑"作用,提出中国应渐进稳妥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以更好地发挥其有利作用并防范相关风险,从而维护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稳定。
关键词:
资本项目开放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鲁军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作为经济金融改革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制度变量,对利率和汇率机制市场化将起到积极作用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要求中国加快金融改革开放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的趋势非常明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鲁军
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市场空间和经济腹地广阔,都为我国主动推进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条件1996年12月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推进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就成为中国外汇管理体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剑平 王 君
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两国都完成了经常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即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成员国)并且都在积极准备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本文选择印度作为比较对象,并不仅仅在于两国的国情相近,而是通过对两国的各个宏现经济指标比较,引发对实现资本项目开放这个目标的进一步思索。中印两国虽然在步骤上类似,但是两国的思路不尽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