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3)
2023(11111)
2022(9800)
2021(9362)
2020(7823)
2019(18388)
2018(18287)
2017(35322)
2016(18701)
2015(21325)
2014(21219)
2013(20852)
2012(19183)
2011(17087)
2010(16798)
2009(15355)
2008(15208)
2007(13081)
2006(11566)
2005(10152)
作者
(53452)
(44298)
(43870)
(41727)
(28358)
(21105)
(20164)
(17368)
(16897)
(15608)
(15320)
(14881)
(13996)
(13809)
(13632)
(13622)
(13159)
(13002)
(12638)
(12512)
(10827)
(10787)
(10726)
(10021)
(9969)
(9839)
(9799)
(9745)
(8804)
(8582)
学科
(72167)
经济(72078)
管理(52714)
(51873)
(44032)
企业(44032)
方法(35062)
数学(30408)
数学方法(30090)
(20522)
银行(20375)
中国(19402)
(19082)
(18808)
(18641)
(18345)
业经(15583)
(15459)
(15043)
金融(15042)
地方(14166)
理论(12773)
(12487)
财务(12427)
财务管理(12406)
农业(12371)
(12243)
贸易(12233)
(11973)
(11886)
机构
大学(263337)
学院(258405)
管理(108228)
(102738)
经济(100385)
理学(93529)
理学院(92544)
管理学(91083)
管理学院(90622)
研究(85090)
中国(68942)
(56342)
科学(51831)
(47491)
(41593)
(40011)
中心(39543)
财经(38480)
研究所(38114)
业大(37747)
(36558)
北京(35825)
(35130)
(33568)
师范(33282)
农业(31380)
(30863)
(30532)
经济学(30447)
财经大学(29108)
基金
项目(180709)
科学(142097)
研究(133046)
基金(132079)
(114778)
国家(113524)
科学基金(97883)
社会(83075)
社会科(78645)
社会科学(78622)
基金项目(70702)
(69070)
自然(64134)
自然科(62616)
自然科学(62603)
自然科学基金(61490)
教育(60578)
(58427)
资助(54654)
编号(54427)
成果(44067)
(39980)
重点(39581)
(37604)
(37384)
课题(36501)
创新(34937)
科研(34629)
教育部(34604)
大学(34284)
期刊
(109035)
经济(109035)
研究(79955)
中国(47294)
学报(39988)
管理(38878)
科学(37473)
(35657)
(35302)
(34921)
金融(34921)
大学(30449)
教育(28582)
学学(28530)
农业(23709)
技术(21857)
财经(18730)
经济研究(16879)
业经(16473)
(15747)
图书(15075)
理论(14930)
实践(13973)
(13973)
问题(13805)
科技(12910)
技术经济(12590)
(12100)
现代(11821)
(11242)
共检索到381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蒋静芳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深化,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已经成为金砖国家不可逆转的选择,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将对一国的金融体系造成诸多影响,而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如何在妥善应对资本项目开放风险的同时保持银行体系稳定,成为金砖国家在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0-2014年金砖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资本项目开放与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砖国家资本项目开放对其银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同时银行风险上升也会延缓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就此针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资本项目开放及银行业稳定提出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华  卢孔标  
本文在回顾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引进外资银行的历史及相关理论实证研究中发现,外资银行已经成为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部门中的现实的竞争力量,外资银行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体系的影响,也从提升一国银行部门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水平,提高到银行业务的溢出效应,再进一步上升至改善一国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增强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等宏观层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金同  毛育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继炜  
从蒙代尔的"三元悖论"出发,本文在总结类似指数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测度汇率稳定性、资本项目开放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三元关系的指数组合。并对中国及一些东亚国家的三元指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三元指数"之间并不是平等关系,随着资本项目开放度不断提高,各国的汇率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扩大汇率浮动程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支持作用较小。这个结论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处理国内外经济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晓玲  
我国开放式基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较严重的赎回现象。本文在对开放式基金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挤兑动机的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开放式基金具有或多或少的防挤兑性,与商业银行的内在不稳定相比,开放式基金具有相对稳定性。最后建议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提高基金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加强基金的流动性管理等,以保证开放式基金的相对稳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房光友  
银行业的稳定对一国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按SCP分析范式,高利润是反竞争定价的结果,银行市场的脆弱性与其垄断因素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研究银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特殊性,表明银行业的稳定与银行市场的垄断因素并不存在直接的逻辑关系,反而是银行市场过度开放导致的重复、恶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银行业的安全。因此,审慎对待银行业的开放,加强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构建层次清晰的银行市场,是维护银行业安全的有效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媛  
证券市场和银行是金融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证券市场的开放必将对银行稳定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对这种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 ,才能够在稳定银行体系的前提下 ,把握好证券市场开放的步骤 ,并同时采取措施加强银行的稳定 ,促进证券市场的开放。本文的分析表明 ,长期来看 ,证券市场开放有利于银行体系的稳定 ,但短期内 ,银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 ,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长新  张桂霞  
国际资本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构建IBSS体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后,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国际资本结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未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加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还需要从稳定宏观经济发展和完善银行体系自身入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长新  张桂霞  
本文通过构建IBSS体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后,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国际资本结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未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加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还需要从加强宏观经济和完善银行体系自身着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与一体化风靡新兴市场国家,大量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这些国家的银行和金融市场面临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本文即针对外资银行进入与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外资银行的竞争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增强的正面效应是受到一系列约束条件限制的。本国的政府监管水平、监管质量、公共治理能力等,将是维持本国银行体系稳定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薇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体系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否有效抵御冲击、维护稳定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以银行危机先行指标为基础构建的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标——BSSI能更好地监控中国银行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和稳定程度,防范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演变成银行危机,确保在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中国银行体系的竞争力和效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隽  
实证结果表明,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商业银行的稳定性逐步提高;同时银行业的集中和外资的进入,促进了银行业的稳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超  唐莹  杨文静  
笔者基于国内影子银行现状,结合最新数据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根据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体系不同组成部分稳定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正确把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为金融自由化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健康成长和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毛泽盛  万亚兰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巨大破坏力。本文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和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并在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模型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当影子银行规模低于阈值时,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相反则降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