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8)
- 2023(18535)
- 2022(16048)
- 2021(14780)
- 2020(12520)
- 2019(28373)
- 2018(27967)
- 2017(54004)
- 2016(29287)
- 2015(32492)
- 2014(32215)
- 2013(31715)
- 2012(28999)
- 2011(26153)
- 2010(26079)
- 2009(23960)
- 2008(23001)
- 2007(20050)
- 2006(17594)
- 2005(15363)
- 学科
- 济(130553)
- 经济(130416)
- 管理(84084)
- 业(79410)
- 企(65258)
- 企业(65258)
- 方法(56449)
- 数学(49761)
- 数学方法(49146)
- 农(31769)
- 财(31010)
- 中国(30768)
- 学(27754)
- 地方(27180)
- 业经(26687)
- 农业(21863)
- 制(21554)
- 贸(20829)
- 贸易(20815)
- 易(20152)
- 务(19488)
- 财务(19412)
- 财务管理(19376)
- 环境(18860)
- 理论(18646)
- 企业财务(18421)
- 和(18164)
- 技术(17943)
- 银(17748)
- 银行(17675)
- 机构
- 大学(414920)
- 学院(412916)
- 济(172493)
- 经济(169080)
- 管理(162235)
- 理学(141400)
- 研究(139881)
- 理学院(139864)
- 管理学(137205)
- 管理学院(136481)
- 中国(103265)
- 科学(87354)
- 京(86623)
- 财(77282)
- 农(71357)
- 所(70111)
- 业大(64832)
- 研究所(64281)
- 中心(63961)
- 财经(62583)
- 江(59850)
- 经(57028)
- 农业(56153)
- 北京(53897)
- 经济学(53199)
- 范(52294)
- 师范(51670)
- 院(50592)
- 经济学院(47879)
- 州(47873)
- 基金
- 项目(288351)
- 科学(226226)
- 基金(210869)
- 研究(204006)
- 家(186036)
- 国家(184539)
- 科学基金(158287)
- 社会(130826)
- 社会科(124097)
- 社会科学(124065)
- 省(112058)
- 基金项目(111759)
- 自然(104770)
- 自然科(102374)
- 自然科学(102346)
- 自然科学基金(100516)
- 划(94547)
- 教育(93560)
- 资助(87445)
- 编号(80754)
- 重点(64602)
- 成果(64038)
- 部(63235)
- 发(61195)
- 创(59607)
- 创新(55732)
- 科研(55716)
- 课题(55303)
- 国家社会(54517)
- 教育部(54213)
- 期刊
- 济(185940)
- 经济(185940)
- 研究(120353)
- 中国(72937)
- 学报(70953)
- 农(64026)
- 科学(62369)
- 管理(59134)
- 财(58807)
- 大学(53363)
- 学学(50763)
- 农业(43619)
- 教育(38932)
- 技术(35261)
- 融(34982)
- 金融(34982)
- 经济研究(31199)
- 财经(30985)
- 业经(28959)
- 经(26655)
- 问题(24031)
- 业(22061)
- 技术经济(20893)
- 版(19853)
- 科技(19837)
- 图书(19422)
- 统计(19346)
- 理论(18907)
- 业大(18212)
- 商业(18125)
共检索到596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益
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到底是什么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及经验层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推导和论证,得出两者存在非线性关系的结论;然后基于改进的C-D生产函数构建动态计量回归模型,利用中国1997~2011年的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间非线性关系的存在,确定了门槛值,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样本门槛回归分析。理论及实证结果都证明了资本集聚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宝凤 武翰涛 曹增栋 毛婷
基于集聚经济外部性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1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威廉姆森假说。结果表明,前期高技术产业集聚规模对区域经济显著促增长,但超出门槛值其正效应大幅降低。高技术产业密度、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则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万春林
论文首先对人力资本集聚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倒U型假说;接着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2个城市①面板数据,测算人力资本集聚程度,检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变化。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度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均衡发展态势,且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随着人力资本集聚程度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型特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梦昱 沈坤荣
本文系统考察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共轭驱动效应及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就全国而言,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背离共轭状态;分区域样本中,中部地区人才和产业集聚处于协同发展的共轭驱动状态,东、西部地区尚未对区域经济增长形成协同发展的正向互动关系。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影响,产业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对邻近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而人才集聚则表现出非线性溢出效应。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刚 尹希果 潘杨
以2000年的截面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各地区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信任指数对地区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证实了在我国,社会资本通过加速工业集聚的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也进一步表明,社会资本水平上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信任 工业集聚 经济增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邵汉华 LIU Yaobin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视角,使用2001—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模型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在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具有异质性,只有地区发展水平跨越一定的门槛值之后,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增强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化水平越高、法治环境越完善,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越显著;适度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发展过度时,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增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华军 何礼伟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空间传导的非线性趋势,利用最新发展起来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技术,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关系进行了识别,并在社会网络分析框架下揭示了其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严重低估了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而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不仅可以揭示出更多的空间关联关系,而且能够识别出更多可能的空间溢出渠道,这为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协同效应提供了更多的实证支持。(2)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从整体上呈现出更紧密的、更稳定的网络结构形态,在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最大可能性网络(ML-network)中没有任何一个省份能够"孤立"于整体网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新泉 陈旭
本文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效应。当经济增长率高于利率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当经济增长率低于利率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1980—2014年9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别估算了总体样本、欧元区国家和G7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转折点。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样本国家的政府债务转折点为95.56%102.68%,但是政府债务阈值的大小在欧元区国家和G7国家、新兴经济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欧元区国家和G7国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得文 苗建军
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相关性。本文在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人力资本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省域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效应最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均比较明显。通过比较发现,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空间相关性可以较好的识别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避免模型设定中的多重共线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海波 焦翠红 林秀梅
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运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不仅支持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U"型关系的存在,还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已进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并不利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改善。进一步,为克服由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发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海波 焦翠红 林秀梅
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运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不仅支持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U"型关系的存在,还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效应。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已进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尚未跨越经济发展水平的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并不利于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改善。进一步,为克服由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双向因果关系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重新进行检验,发现所得结果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结果相一致,表明本文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红 尹贻林 范道津
文章借用产业集聚的概念,创造性地分析了人力资本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扩展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影响理论,将影响因素进一步扩展为内外部环境;定量论证了人力资本集聚的速度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与知识地方化的程度高度相关。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集聚 经济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浦阳 韩帅 张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业集聚给城市经济带来了多层面的影响。基于理论上的可能性,本文提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假设,并使用我国城市数据和Panel 2SLS计量模型加以验证。我们将城市产业集聚进行了结构和行业的细分,结构上分为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城市经济规模集聚,行业上分为工业与服务业两种产业的集聚。研究发现,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说明这两种集聚带来的拥塞效应快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且,我们以就业密度为指标计算U型拐点是665人/Km2。而工业集聚中无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城市经济规模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一直存在着稳定的倒U形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永达 荣飞
根据集聚优势理论,可从生产优势、金融优势、战略优势等宏观层面研究一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构想。这将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理论借鉴。集聚优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其发展战略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处于科技立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必须尽快转变增长观念,从比较优势战略向集聚优势战略过渡,顺利实现经济增长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夏杰长 徐斌
运用非线性STR(smooth transition regression)模型分析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动态依从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频繁。在1981~1993年和2004年以来两个阶段,两者之间关系表现为线性特征,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而在1994~2003年,两者之间关系则呈现非线性形式,表明此阶段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