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9)
2023(6896)
2022(5713)
2021(5279)
2020(4362)
2019(9677)
2018(9373)
2017(17665)
2016(9819)
2015(11031)
2014(11207)
2013(10883)
2012(10239)
2011(9223)
2010(9515)
2009(9297)
2008(9564)
2007(8866)
2006(7992)
2005(7623)
作者
(28354)
(23994)
(23986)
(22865)
(15469)
(11501)
(10813)
(9071)
(9032)
(8526)
(8180)
(8163)
(7750)
(7746)
(7716)
(7389)
(7189)
(7016)
(6943)
(6934)
(6233)
(5835)
(5766)
(5472)
(5464)
(5419)
(5351)
(5351)
(4810)
(4719)
学科
(38099)
经济(38018)
管理(37008)
(32957)
(29418)
企业(29418)
(15560)
方法(14601)
(14184)
数学(11938)
数学方法(11718)
中国(11451)
(10196)
(9908)
财务(9884)
(9878)
财务管理(9861)
业经(9778)
企业财务(9439)
(8380)
体制(8370)
银行(8358)
(8185)
金融(8180)
(7951)
(7923)
理论(7094)
(6889)
农业(6410)
技术(6219)
机构
大学(149150)
学院(146213)
(60119)
经济(58771)
管理(53941)
研究(49445)
理学(45594)
理学院(45051)
管理学(44283)
管理学院(44000)
中国(39019)
(33629)
(31235)
科学(28040)
财经(25364)
(24552)
(23554)
(22860)
中心(22709)
研究所(21617)
(21452)
北京(19694)
经济学(19432)
业大(18923)
(18894)
财经大学(18784)
师范(18695)
(18161)
(17762)
经济学院(17286)
基金
项目(91316)
科学(72713)
研究(68363)
基金(67622)
(58211)
国家(57653)
科学基金(49818)
社会(45325)
社会科(42820)
社会科学(42812)
基金项目(34748)
(34294)
教育(32261)
自然(30597)
自然科(29903)
自然科学(29895)
自然科学基金(29381)
(29005)
资助(27406)
编号(27187)
成果(24276)
(23263)
(21263)
重点(20640)
国家社会(19296)
课题(19245)
(19054)
教育部(18821)
(18635)
(18417)
期刊
(72655)
经济(72655)
研究(47503)
中国(33658)
(29152)
学报(23121)
管理(22950)
科学(21057)
(21021)
大学(18579)
教育(18024)
学学(17403)
(16578)
金融(16578)
财经(14083)
农业(13509)
技术(12316)
(12103)
经济研究(10989)
业经(10126)
问题(9216)
(8062)
(7764)
财会(7324)
会计(6922)
理论(6831)
国际(6788)
技术经济(6726)
世界(6681)
(6653)
共检索到233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裴江滨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称为"蚁族",是因为他们具备蚂蚁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的形成和扩大化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蚁族"这一社会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钦晓  
文化资本因文化而生。大学文化之所以能够生成资本,主要在于其价值增殖性和资源稀缺性。学术资本是大学最原初、最重要的资本形式。大学文化资本只有服务于学术资本发展,才能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大学文化资本在主动适应高深知识发展,引领时代发展的同时,要坚守自身的知识品性。在一定意义上,大学文化资本的独特性,决定着大学发展的独特性。文化资本既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大学发展优劣的评价标准;既是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大学发展的基本保障。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逻辑来看,其产生来自大学间的文化差异;其发展来自大学内外部群体的认同;其整合是基于认同基础上的重构,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其变革既包括大学对传统文化资本的赓续和改造,也包括对他者文化资本的借鉴和扬弃。从大学文化资本的积累机制来看,既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外部场域的影响甚至制约,也需要行动者的主体自觉。大学文化资本乃至大学多样资本,都是行动者建构和积累的产物。正是有了大学的行动自觉,才能有大学文化资本的生成和积累,才能使大学这一历经近千年的传统组织,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浜荻  
本文利用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省域消费扩张与要素市场发展的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静态层面来看,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消费扩张确实起到了促进要素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这种积极效应呈现出持续减弱的过程。从动态层面来看,在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的情况下,省域消费扩张对要素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仍然存在,但是分地区的检验结果显示东部的消费扩张并未起到促进要素市场发展的作用,但中西部的积极作用仍然存在;另外,全国样本与西部样本的长期效应明显大于短期效应,东部地区的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提出要根据地方发展实际激发居民消费需求,推进要素市场变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鲍伶俐  
传统经济空间理论未能揭示经济空间本质与深层动力,也未能给出解释经济空间层级现象的统一框架。基于历史进程和社会关系视角,"资本逻辑"和"技术逻辑"是经济空间生成的主要推动力。资本与技术逻辑的复合作用,对地域空间进行选择与改造,建立空间流动性和产业关联性,推动经济空间生成与扩张,促进地域经济发展。浦东案例演绎了资本与技术逻辑推动经济空间生成的机制,浦东经验为中国地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示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曾庆桃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是内在逻辑与外在逻辑的统一。主体间的对话理解、表达模式的合理建构、不同语境的契合优化、不同话语的通畅转译构成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逻辑。其中,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机制具有多重因素,言语符号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生成的本质,互联网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生成的关键,话语需求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生成发展的动力源泉,主流意识形态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生成的核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何江   闫淑敏  
人机分工协作型混合劳动力已成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新生动能,但相关理论研究仍明显滞后于组织人机混合用工实践且尚缺乏适配的系统理论体系。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将智能机器视作与人并肩分工协作的劳动行动主体,从劳动分工视角创新性提出人机分工论作为诠释人机混合劳动力的理论新范式,并从生成逻辑、理论内涵、模式类型、作用机制及其典型实践等多维度探讨人机分工理论体系。结果发现:(1)人机分工作为第四次社会分工的重要体现,其以劳动价值共创为基本目标,强调从传统以人为单一主体的一元分工转向人机双元分工,并可将人机分工结构划分为纯人工执行、机器赋能人工、人机协同执行、人工辅助机器、纯机器执行等模块。(2)机器对人工仅是劳动功能局部性超越,人工在人性化软技能、机器在程序化硬技能领域各占优势,且人机分工模式多元化并可从主导地位、协作方式、数量匹配、管理对象等多重视角细分。(3)“机器换人”是一个让机器从幕后走到台前、人工从台前转向幕后的人机分工重构过程,其本质是分解工作内容并让人更像人(而非像机器)一样工作;同时,人机分工中“机器换人”与“机器增强”并行悖论叠加渗透、工序拆分与功能拆解双向路径交互融合,且其从时间、空间、功能等多维度呈现循环式人机分工动态演化迭代。人机分工论可为诠释人机混合劳动力现象提供理论借鉴,也可为引领企业组织混合用工实践与重塑人机分工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贾万刚  王舒  
中西方大学有各自的生成逻辑。西方大学的生成在于"城市"、"文化"、"知识分子"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国大学生成的外在逻辑是"教化",内在逻辑是"明明德"。近现代以来,中西方大学都有各自的发展。中国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除了借鉴西方的经验以外还要正视自己的传统,要根据自身的生成逻辑以求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滢  周恩源  
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子银行体系通过五大机制扩大金融不稳定性,即抛售机制、恶性循环机制、蔓延机制、预期机制以及再融资机制。并通过对美联储针对性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分析,对我国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志勇  徐蕾  
在当前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中,社会资本的动员和民办学校的运营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二者之间以怎样的关系存在,二者关系的强弱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并无实证考量,因此也没有形成定论。本文尝试借用社会资本理论范式,分析一所民办外语培训学校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中如何动员社会资本寻求自我发展,厘清关系社会资本在该校组建、日常管理和长远发展中的运作逻辑,借以探讨小型民办学校的盈利性与公益性问题,以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宏波  童顺  
新发展格局下“双循环”作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的主动选择,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内部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具备启动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客观条件;其内在逻辑在于开放引致竞争的生产率筛选效应和学习效应,以及制度创新带来的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对外开放与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呈现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即现阶段再过度依赖对外开放反而会加剧国内市场分割,阻碍国内经济的流转畅通。沿海地区、“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地区在“双循环”背景下扩大出口规模、调整进口结构,采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替代要素,以“外循环”促进“内循环”,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的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先金  
学分制的生成与发展是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的。探究学分制的源流,应关注与剖析其生成逻辑,方能不为表象所遮蔽。学分制是德、英、美三国教学制度的“化合物”,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结出的成果。从地理版图来看,选修制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被引入美国,在美国得到发展与完善,并在美国催生出学分制,于是美国成为学分制的诞生地,而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美国又从英国引进了导师制,导师制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创造。从人文版图来说,学分制中夹有日尔曼文化、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美利坚文化三支血统,可谓地道的“混血儿”,故显示出“混血者”的优势与特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恩伦   吴南中  
教师评价作为形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和培育教师发展生态的有效工具,在效率主义主导的评价逻辑中被异化。有意义教师评价建立在教师是一种复杂生命体的隐喻之上,以促进投入、激发活力和提升价值为取向,通过教师自主参与、体验优化、多元主体协同,促使教师评价意义的回归。数字化技术的接入,强化教师评价的自主参与,支持评价方式的改变,通过数据、证据、流程变化等形式帮助教师摆脱标准化空间、线性时间等多重约束,为教师有意义评价提供了支撑。基于此,文章建构了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基础的教师有意义评价运行架构,实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教师有意义评价,其生成需要教师能力建构机制、组织适配机制、发展控制机制的共同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瑞敏  
资本具有私人性,但为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断调整自身。它在当代的显著变化是借用金融筹集和调配社会资本的功能,将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剥离开来,拓宽了资本的私人边界,打造了新的运行机制:为提高资本的扩张速度,企业通过金融渠道使用了大量外部资本,使扩张方式杠杆化;杠杆的使用意味着外部投资者增多,多元利益主体提高了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预期的重要性,使得衡量未来企业经营状况的现金流成为企业扩张的核心要素。从本质上看,资本运行机制被金融逻辑所主导是资本对自身矛盾的又一次克服。然而,金融所打造的这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瑞敏  
资本具有私人性,但为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断调整自身。它在当代的显著变化是借用金融筹集和调配社会资本的功能,将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剥离开来,拓宽了资本的私人边界,打造了新的运行机制:为提高资本的扩张速度,企业通过金融渠道使用了大量外部资本,使扩张方式杠杆化;杠杆的使用意味着外部投资者增多,多元利益主体提高了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预期的重要性,使得衡量未来企业经营状况的现金流成为企业扩张的核心要素。从本质上看,资本运行机制被金融逻辑所主导是资本对自身矛盾的又一次克服。然而,金融所打造的这种资本社会化只存在于生产和流通领域,在分配领域则充分发挥了资本的私人性,导致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岳厚斌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是我国扩大出口的重要战略方针之一。为了扩大机电产品出口,除了要考虑贸易的一般共性问题以外,不可忽视的更要考虑机电产品的个性问题。那么,它的个性问题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由于机电产品主要是经过投资,作为构成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