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4)
2023(7879)
2022(6363)
2021(5804)
2020(4678)
2019(10535)
2018(9972)
2017(19976)
2016(10314)
2015(11419)
2014(11083)
2013(11097)
2012(10135)
2011(9261)
2010(9665)
2009(9455)
2008(8467)
2007(7726)
2006(7232)
2005(6539)
作者
(28789)
(24535)
(23630)
(22618)
(15100)
(11642)
(10893)
(9278)
(9246)
(8312)
(8294)
(8070)
(7529)
(7465)
(7431)
(7321)
(6953)
(6898)
(6801)
(6704)
(6069)
(5930)
(5796)
(5794)
(5680)
(5443)
(5348)
(5117)
(4999)
(4795)
学科
(49692)
经济(49655)
(44524)
(39260)
农业(29890)
(25576)
金融(25576)
中国(23469)
管理(23274)
(22861)
银行(22858)
(22243)
(18485)
企业(18485)
业经(15716)
地方(15309)
方法(14788)
数学(13820)
(13800)
数学方法(13709)
(12121)
中国金融(11001)
农业经济(10197)
(10036)
(9464)
(8887)
农村(8871)
(8058)
发展(8050)
财务(8045)
机构
学院(148090)
大学(141756)
(68591)
经济(67088)
管理(56425)
研究(50508)
理学(48584)
理学院(48129)
管理学(47439)
中国(47279)
管理学院(47188)
(44133)
农业(33349)
(29403)
(28723)
科学(28421)
业大(27188)
中心(26485)
(24674)
财经(23361)
(22187)
研究所(22164)
(21365)
经济学(21223)
农业大学(20111)
(19783)
经济学院(19325)
银行(19062)
经济管理(18800)
(18476)
基金
项目(98188)
科学(78268)
研究(74528)
基金(72202)
(61725)
国家(61085)
科学基金(53315)
社会(50659)
社会科(47795)
社会科学(47782)
(39820)
基金项目(39018)
自然(31743)
(31430)
自然科(31002)
自然科学(30999)
教育(30825)
编号(30711)
自然科学基金(30418)
资助(27962)
(27033)
(23543)
成果(23400)
国家社会(21619)
(21530)
重点(21403)
(20775)
课题(20184)
发展(19863)
(19685)
期刊
(80864)
经济(80864)
(50083)
研究(44777)
(33895)
金融(33895)
农业(33248)
中国(30820)
(20445)
科学(20238)
学报(20080)
业经(19052)
大学(16733)
学学(16447)
管理(15214)
(14554)
农村(13870)
(13870)
问题(13625)
农业经济(13260)
财经(11351)
技术(10993)
经济研究(10154)
(9647)
世界(9585)
经济问题(9067)
农村经济(8694)
(8454)
教育(8001)
现代(7986)
共检索到229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程  
关于移民融合问题的既有研究普遍存在"主体缺失"的局限。基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发现,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之间的理性转换是他们在城市融合过程中的重要行动策略。他们通过教育投资、交往投资、印象管理等方式实现了三种资本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转换过程推动了新生代农民工各种资本的数量增加与结构优化,丰富了他们城市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推动了他们的城市融合进程。不过,资本转换的策略行动对新生代农民工(移民)融合的回报效应并非一成不变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制度安排、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初始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全喜  蔡慧慧  
信息融合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中需要信息交换,有着多元化的信息融合诉求。信息化的发展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具有重要支撑功能。我国发挥信息化功能的条件已经具备,应该切实推进全国性农民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银  
住房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人力资本积累与居住环境互动关联,异质群体的融合居住通过社会互动产生诱发性人力资本投资。破解农民工住房难题应在住房保障政策下实现人力资本价值与住房价值的交换。城市公共政策应着力于以融合居住与城市产业转型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价值创造力,构建城市产业政策、住房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协同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滕杰  
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地方高校教育资源融入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对提升教育质量有着很大益处,同时也体现了地方高校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探讨两种教育形式有效的融合机制,可以使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在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淦未宇  徐细雄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运用典型案例研究方法,从微观企业视角探讨了组织支持、工作生活质量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构建了一个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理论框架。基于海底捞的案例研究发现:(1)不同于老一辈农民工单一的经济诉求,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合进程中更加注重工作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2)用工企业是帮助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合的微观载体,企业提供的组织支持是新生代农民工提升工作生活质量的主要源泉;(3)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的关键维度包括公平的酬劳、工作与家庭生活平衡、身份认同及归属感、职业成长机会。研究结论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提供了来自微观实现路径的经验证据,同时为组织支持理论和工作生活质量理论贡献了中国情景的新知识,也对缓解企业的农民工用工难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勇  
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是农民工群体的显著特点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努力促进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的背景下,本文系统考察了就业稳定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首先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分析了就业稳定性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纵向和截面两个维度出发,使用更换就业城市的频率、更换工作单位的频率、现职的就业持续时间和劳动合同签订等指标对就业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界定,并通过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数据完成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更换就业城市频率的降低、现职就业持续时间的延长、劳动合同的签订均从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显著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而更换就业单位的频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梅香  
我国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迫切需要融入城市,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主要障碍,政府应承担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估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数,发现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偏低,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在社会保障、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均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雅婷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他们受到教育水平偏低和资本积累不足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在城市中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人身保险、医疗保障问题、子女入学、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等诸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些都对他们的城市融入带来了困难和阻碍,本文试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添娇  晁正蓉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均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在所有的外来务工者中,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民工"的称呼较为排斥,对过去的农村生活,他们也不愿提及。其实在他们心中,早不把自己当做是农民。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愿望。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融入城市的渠道和不断高涨的房价,让他们对于城市的梦想只能望而却步。现如今,农民工并不能和城市很好的进行相融,这一群体的大部分人没有身份认同感。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存在一定限制,农民工的生活存在着很多有待改善的问题,例如,工资水平较低、社保不健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永丽  肖华堂  
新生代农民工受特定社会现状和环境影响,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他们绝大多数都涌到城市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而我们的城市目前还没有完全接纳他们的条件和能力,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特征等方面,全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摩擦,试图提出有效解决矛盾的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方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个群体已经逐步完成了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文章从空间生产、空间体验和空间正义的话语体系出发,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空间的现状,提出了建构公平正义城市空间的设想,力求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城实践中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心理空间的辩证统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立场  陈吉  
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却依然面临着制度供给、政治参与、文化认同及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重障碍,被排斥在城市边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在演变为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新形势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环境,加强他们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强化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逐步将他们纳入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充分享有"同城待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咸星兰  金喜在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指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之后,从身份、职业、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改变与调整,逐渐适应城市社会和市民生活,被城市社会和市民认同接纳,继而平等享有市民待遇的一个动态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自身也随之完成市民身份自我认同的心理转变。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经济融入程度低、人力资本层次低与公共服务缺失等城市融入难问题。应从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约因素入手,以提高就业层次、政府财政补贴、分担城市融入的社会成本、提高人力资本等"渐进式"路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善武  
随着代际交替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面临着户籍、住房、心理、权益保护、知识技能等障碍,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多方面建立支持系统,以突破融入城市的障碍,确保其在城市"呆下去",从而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