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3)
2023(10950)
2022(9406)
2021(8693)
2020(7337)
2019(16668)
2018(16301)
2017(32071)
2016(17172)
2015(19172)
2014(18733)
2013(18469)
2012(16812)
2011(15051)
2010(15096)
2009(14522)
2008(14282)
2007(13108)
2006(11098)
2005(9664)
作者
(47308)
(40143)
(39732)
(38043)
(25194)
(19141)
(18399)
(15475)
(14726)
(14062)
(13377)
(13218)
(12393)
(12336)
(12301)
(12278)
(12247)
(11742)
(11591)
(11452)
(9778)
(9648)
(9617)
(9187)
(9047)
(8837)
(8820)
(8780)
(7949)
(7937)
学科
(70253)
经济(70086)
管理(48816)
(47748)
(39776)
企业(39776)
方法(34905)
数学(29504)
数学方法(29266)
(20709)
(20428)
中国(19108)
业经(16155)
(14227)
贸易(14225)
(13836)
(13419)
(13416)
(13405)
财务(13379)
财务管理(13351)
农业(13350)
企业财务(12679)
地方(12607)
理论(12373)
(12179)
(11660)
银行(11638)
(11441)
金融(11438)
机构
学院(243190)
大学(242205)
(102659)
经济(100646)
管理(93949)
理学(81599)
理学院(80741)
管理学(79373)
管理学院(78912)
研究(76869)
中国(60597)
(48649)
(48621)
科学(45992)
(40371)
财经(39416)
(38121)
中心(37455)
(35847)
(35758)
业大(34895)
研究所(34536)
经济学(33181)
农业(31832)
(31219)
师范(30936)
经济学院(30309)
北京(30011)
财经大学(29423)
(28545)
基金
项目(162573)
科学(128803)
研究(120463)
基金(119177)
(102566)
国家(101690)
科学基金(87855)
社会(79692)
社会科(74657)
社会科学(74631)
(63514)
基金项目(63183)
教育(56164)
自然(55106)
自然科(53882)
自然科学(53867)
(53187)
自然科学基金(52920)
编号(49561)
资助(48058)
成果(40021)
(36775)
重点(36434)
(34755)
(34417)
课题(33077)
国家社会(32816)
教育部(32235)
创新(32014)
人文(31745)
期刊
(109154)
经济(109154)
研究(70393)
中国(42335)
(39366)
(36878)
学报(36577)
科学(33432)
管理(31383)
大学(27796)
(27102)
金融(27102)
学学(26262)
教育(24079)
农业(23941)
财经(20023)
技术(19347)
业经(18959)
经济研究(18602)
(17196)
问题(14486)
(12270)
技术经济(12065)
商业(12017)
(11930)
(11869)
理论(11775)
统计(11305)
财会(10792)
实践(10599)
共检索到348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钟云华  
研究基于资本转化视角,利用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对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效应及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贫困生获得助学贷款,其实质是获得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本。这些经济资本在高等教育场域内,转化为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文化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改善了贫困生的资本总量与资本结构,提高了贫困生在社会地位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效促进了贫困生向上社会流动,助学贷款社会流动效应的发生机制就是资本转化。为了促进贫困生更好地向上社会流动,我国应加快助学贷款立法步伐、扩大助学贷款覆盖面和增强助学贷款的"育人"功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京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福利性、消费性事业,具有边际消费倾向高、消费时滞短、无挤出效应等特点,在乘数效应作用下,可使社会消费、投资、就业和税收剧增。因此要正确认识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加大助学贷款的政府补贴力度,以全面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效益。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钟云华  沈红  
以社会流动与文化资本为理论基础,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与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功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高等教育费用的快速增长,经济资本成为个体获得文化资本的必要条件之一,经济资本匮乏的贫困生获取文化资本时,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都处于劣势;但绝大多数贫困生获得助学贷款后,打破经济资本拥有不足对其文化资本追逐活动的制约,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文化资本,从而在社会地位市场的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助学贷款通过文化资本这条路径,间接发挥着促进贫困生向上社会流动的功用。为了更好发挥助学贷款的社会流动功用,研究最后提出了加快助学贷自身发展等一系列的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光明  陈燕  杜晖  
今年7月1日,为配合国家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再次启动利率杠杆,在适当提高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利率的同时调整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此次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上调,不可避免地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和企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黎日荣  
本文通过联保贷款优势的作用机理分析,发现联保贷款优势的发挥受到社会资本水平的约束。与农户相比,信任、声誉和与银行长期合作关系等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更有价值。在联保贷款中,信任能降低组建联合体的难度,声誉有利于降低银行对借款人的抵押品要求,与银行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降低借款人的违约率。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中小企业间开展联保贷款比在农户中开展联保贷款更有优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臧兴兵  沈红  
在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家庭经济状况反映了学生的贷款需求,而决定贷款供给的主要因素是银行放贷意愿,"供给决定需求"的现象日益凸显。为有效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政府必须减少干预和管制,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多元化发展,提高银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树岭  马庆忠  王冠  
城乡结合部的金融供给一直是金融服务的短板,虽然其社会资本丰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品,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生产和消费难以获得金融支持。山东省济南市润丰合作银行通过创新"润丰惠万家"社区居民贷款产品,解决了社会资本的定价问题,实现了社会资本向银行信用的转化,开拓了城乡结合部居民个人信贷工作新思路,为失地农民再就业、促进城乡结合部发展起到有力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灿平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对贫困学生资助的一种重要形式,虽几经改革,但目前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仍然困难重重。一方面,我国金融生态的非良性是造成国家助学贷款外部环境恶劣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性缺陷、自我调节机制的丧失以及助贷生态链的功能缺失则是国家助贷困境的问题所在。重塑良性金融生态,修复调整助学贷款生态链,促进主体平衡发展,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芳  潘跃  
文章利用定序logit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型社会资本中,与家庭密切的邻居数量和对邻居的信任程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农忙时是否帮助别人、参加过的联保贷款小组个数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负。垂直型社会资本中,对信贷员满意度、获得的联保贷款次数、对贷款额度的满意度和对贷款利率的满意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对邻居的信任度、对信贷员的满意度及获得联保贷款次数对联保贷款效应为"大"的概率影响程度更大。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农户联保贷款的积极效应,需要农户、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丽群  曹斌  
信息不对称以及农户信贷规模小、抵押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户贷款难。在其他条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若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户的信息透明度,降低正规金融机构对实物抵押品的要求,则可有效地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正规金融机构通过实行“联保贷款”的信贷政策可以达到这种目的。研究发现,这种信贷政策是缓解中国目前农村农户贷款难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兴洋  庄国波  
针对1999年我国实行的助学贷款政策存在的缺陷,国家有关部门于2004年对原来的政策进行了改进,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有一些地方需要不断完善,本文从政策质量、政策环境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分析了这一公共政策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光明  
998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调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是两年来央行第5次调低利率,是央行为有效扩大内需、支持国民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决策。纵观这次利率调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央行运用利率政策工具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在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慧霞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应分析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效应、支农再贷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叶   徐志翰  
央行在比较研究了各国在信贷资产分类方面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与原先的贷款分类不同,新的贷款分类以借款人最终的还债能力为划分标准,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这是加强监管的重要手段,也体现了新的信贷文化。贷款风险分类标准的最核心内容是贷款归还的可能性;借款人还款能力是银行能否迅速保全资产的主导因素。因此,如何评价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就显得逾加重要。在贷款分类流程的构架中,借估借款人还款能力,必须从方法上、资料选择上予以重新设计,应引入现金流量分析,以提高评价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可信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