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7)
2023(9677)
2022(8114)
2021(6992)
2020(5765)
2019(12966)
2018(12675)
2017(24126)
2016(12755)
2015(13682)
2014(13558)
2013(13408)
2012(12292)
2011(11131)
2010(10876)
2009(10147)
2008(10033)
2007(8680)
2006(7608)
2005(7192)
作者
(34820)
(29916)
(29252)
(28160)
(18713)
(14127)
(13236)
(11186)
(11052)
(10255)
(10167)
(9876)
(9478)
(9320)
(9266)
(9252)
(8761)
(8727)
(8654)
(8462)
(7334)
(7138)
(7035)
(6884)
(6598)
(6528)
(6517)
(6381)
(5771)
(5740)
学科
(55496)
经济(55419)
管理(46433)
(40229)
(32544)
企业(32544)
方法(21821)
数学(19420)
数学方法(19282)
(17801)
(15022)
(14923)
环境(14629)
中国(13990)
业经(12185)
(11015)
财务(10996)
财务管理(10975)
地方(10712)
(10692)
企业财务(10559)
农业(10481)
(10349)
金融(10346)
(10199)
银行(10190)
(10111)
(9744)
(9699)
(9079)
机构
大学(185026)
学院(182323)
(83655)
经济(82192)
管理(72783)
理学(63186)
理学院(62533)
管理学(61737)
管理学院(61389)
研究(61372)
中国(46943)
(41025)
(37403)
科学(33697)
财经(32415)
(29477)
(28719)
中心(28239)
经济学(27283)
(27178)
(26985)
研究所(25754)
业大(25189)
经济学院(24707)
财经大学(24281)
(22729)
北京(22686)
(22082)
师范(21892)
农业(20781)
基金
项目(127367)
科学(103878)
基金(98156)
研究(93189)
(85291)
国家(84725)
科学基金(74701)
社会(65188)
社会科(62171)
社会科学(62165)
基金项目(52191)
(47586)
自然(46760)
自然科(45736)
自然科学(45730)
自然科学基金(44942)
教育(41786)
(40234)
资助(38078)
编号(35484)
(30500)
(29513)
国家社会(29000)
重点(28459)
成果(28194)
(27227)
(27089)
教育部(26209)
创新(25714)
人文(25604)
期刊
(87650)
经济(87650)
研究(55412)
中国(35895)
(32790)
管理(26353)
学报(25972)
科学(25137)
(24331)
大学(20998)
学学(19845)
(18821)
金融(18821)
财经(16729)
农业(16007)
经济研究(14610)
(14350)
教育(13927)
技术(13745)
业经(12934)
问题(11792)
(9783)
国际(8932)
技术经济(8669)
(8349)
理论(8322)
(8296)
现代(8185)
统计(8160)
世界(8007)
共检索到269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智超   房芳  
资本账户自由化促进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活动,为全球协同推进碳减排提供了可能。在全球减排降碳呼声日渐高涨的背景下,本文使用资本账户开放数据库(GKAOPEN),基于全球188个国家(地区) 1999—2019年的碳排放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账户开放对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探讨了资本账户子项开放对实现全球协同碳减排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三点:一是资本账户开放对碳排放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邻近地区)资本账户开放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邻近地区(本地区)碳排放量的下降,其中,集合投资市场、债券市场、股权市场和直接投资市场四个资本账户子项对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强;二是资本账户开放促进了绿色技术溢出和绿色资本溢出,为碳减排提供了中介渠道,这一中介作用在集合投资市场、债券市场、股权市场和直接投资市场等子市场中较为显著。三是经济距离权重下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经济关联越密切,资本账户开放的碳减排效应越明显,加强经贸往来、推动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实现全球碳减排。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亚洲和美洲等国家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地区,资本账户开放对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相较于欧洲或非洲更显著,这些地区在推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更容易实现协同减排的目标。本文从各国(地区)结合自身经济实际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引进绿色技术和绿色资本、丰富碳减排政策工具箱、以开放为契机寻求更多碳减排合作空间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骆祚炎  孙雨  
文章基于金融加速器效应的视角,通过金融加速器的EFP机制、净财富机制和现金流机制分别解析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变动,对经济体系造成的冲击具有门限效应。文章的TVAR模型检验表明,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一是当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超过某临界点时,信贷、投资、汇率等变量对产出和通胀的冲击效应要显著大于人民币开放程度低于这个临界点时的效应;二是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自身对产出和通胀的冲击也具有门限效应。人民币资本账户双重门限效应的存在意味着:第一,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当前处于接近门限效应临界点的阶段,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风险的防范;第二,较长时期内的经济预期平稳是人民币资本账户进一步有序开放的基础;第三,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是人民币资本账户进一步有序开放的条件。另外,当前加强对资本有序流动特别是资本有序流出的管理,有利于夯实人民币资本账户进一步有序开放的基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芳  
本文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1976—2007年间的资本账户开放与制度质量以及金融发展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制度质量对资本账户开放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作用于金融发展和金融脆弱性而产生的间接影响在我国是存在的。并且,无论是制度合成指标,还是制度分指标,对资本账户开放的直接效应都为负,间接效应都为正。此外,金融发展与资本账户开放之间显著负相关,表明金融发展水平不足、制度质量不高,是现阶段抑制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提高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应的角度,应强调相关制度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聪   夏恩君   黄洁萍   仝昊天  
[目的]促进乡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其经济作用不言而喻,但乡村共同富裕在生态方面是否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尚需深入探讨。研究从农业-农民-农村维度构建乡村共同富裕指数,明确乡村共同富裕对碳减排的影响效果与机理,为乡村共富和低碳农业协同发展提供经验依据。[方法]基于2010-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门限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对乡村共同富裕指数和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及机制进行检验。[结果](1)乡村共同富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富业和富民的减排效果最为显著。(2)乡村共同富裕的减排作用具有边际递减效应。粮食非主产区的减排效应优于主产区;城镇化高水平组减排效应优于低水平组。(3)农业技术进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受教育水平在乡村共同富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中存在门限效应。(4)我国乡村共同富裕指数和农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空间溢出效应存在。[结论]因地制宜的乡村共同富裕举措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对实现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茵茵  齐杰  鲜琴  陈建东  
建立碳市场是中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实践探索。中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重履约轻交易"现象较为普遍,市场机制的减排有效性有待检验。本文基于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与检验北京等8个地区碳市场促进碳减排的理论机理与实际效果。研究发现,碳市场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体现为显著降低了当地的碳排放与碳强度且未抑制地区经济增长。然而,以碳价和市场流动性衡量的市场机制均未产生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以相对市场交易规模衡量的市场机制仅部分解释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因而市场机制对促进碳减排的作用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碳市场中的政府行政干预力度越大,则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越强,因而基于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实现碳减排是中国当前碳市场的一大特色。为实现既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未来地区及全国碳市场均应注重构建完善的碳交易平台,增强市场机制的成本效益激励作用,引导控排主体通过碳市场降低减排成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若愚  霍伟东  杨碧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开放在给新兴市场带来境外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剧了新兴市场境内资产价格和汇率的波动。基于非线性分析框架,本文探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资本账户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效应,并结合金融发展水平考察两者之间关系的渐进演变,比较资本账户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效应在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中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有促进效应,且该效应会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强,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资本账户开放会降低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内证券投资规模,只有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资本账户开放才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内证券投资规模;相较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的跨境资本流动与资本账户开放之间非线性关系的转换速度更快,即受金融发展水平变化的影响,资本账户开放对新兴市场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动态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能源碳排放削减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回弹量存在较大波动,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且回弹效应均值为0.176。我国省域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特性,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1个百分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使周边地区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降低0.120%。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应重点研发颠覆性减排技术,积极引导农业能源利用模式转型,制定区域技术标准。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厘清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农业能源碳减排的机理,对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技术进步背景下农业能源碳排放回弹效应模型,科学测度我国30个省(区、市)2001—2018年碳排放回弹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准模型与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能源碳排放削减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回弹量存在较大波动,碳排放存在部分回弹效应,且回弹效应均值为0.176。我国省域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特性,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进步1个百分点,其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使周边地区农业能源碳排放强度降低0.120%。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应重点研发颠覆性减排技术,积极引导农业能源利用模式转型,制定区域技术标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一非  
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及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分别检验了资本账户开放与汇率弹性机制改革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协同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有助于经济增长;资本账户开放与汇率弹性机制改革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从长期来看,资本账户开放与弹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联合推动作用;而资本账户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与利率市场化水平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关于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应先于资本账户开放的金融改革次序论观点在文中并没有得到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景政   穆月英  
[目的]在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降碳的背景下,探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助力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8—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考察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1)农业保险发展显著促进农业生产碳减排,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以及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存在以政府补贴力度为前提的门槛效应。当政府补贴力度较低时,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生产碳排放无显著影响;只有政府补贴力度达到一定门槛值后,农业保险才会发挥碳减排作用。(3)机制分析表明,农业保险主要通过促进专业化种植和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生产碳减排。(4)随着农业生产碳排放量的降低,农业保险发展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减弱。[结论]应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继续全面推广农业保险,引导农户转向专业化、绿色化生产,以推动农业低碳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建   白婉婷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的数据,系统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并将环境规制异质性纳入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构建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考察在不同环境规制门槛下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总体上升而局部波动的趋势,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效应,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并跨过阈值,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抑制区域的碳排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萝宇  蔡植锴  
政府审计可以通过规制政府和责任人的制度和行为发挥碳减排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假设,本研究分别以2007~2018年和2012~2017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碳排放总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角度实证检验政府审计(政府环境审计业务和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地区碳排放;目前审计署执行的政府环境审计碳减排效果弱于地方政府环境审计的碳减排效果;财政状况越好的地区,政府环境审计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越强。以上发现为政府审计的碳减排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为完善我国环境治理政策工具、助推“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桂霞  彭艳  
本文使用多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从国家和省际两个层面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首先,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门槛效应,我国处在能够获得资本账户开放红利的区间。其次,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促进作用与对外开放程度之间呈现非单调的关系。最后,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好地享受资本账户开放红利,我国应进一步提高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对各地区来讲,有的应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有的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降低外贸依存度。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立坚  刘志刚  王兆旭  
国内外学术界对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已经作过广泛的研究和论争,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因为没有考虑资本流入前后两种均衡状态的调整过程,所以,忽略了均衡调整过程的不同会导致资本流入的影响完全不同的这一特征。二是因为静态分析的制约性,结论的政策含义侧重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上,而不是侧重在影响均衡调整机制的微观制度的改革上。三是因为采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所以得出的资本流入的冲击效果往往过于单一,没有注意到它给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可能是一个循环收敛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动态均衡调整机制的分析,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第一,对不同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在不同的阶段而言,它们的均衡调整机制有可能完全不一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亚楠  
文章基于70个国家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开放资本账户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具有国别差异,高收入国家开放资本账户的增长效应显著大于中低收入国家。在引入制度质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外开放度和金融发展5个初始条件指标建立动态门槛模型,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初始条件较低时资本账户开放不利于经济增长,当初始条件越过门槛值后,资本账户开放表现出积极的增长效应。结合跨境资本异质性和门槛效应,进一步发现开放直接投资的门槛最低,经济效应最大;开放债务投资的门槛最高,经济效应最小;开放股权投资的门槛效应介于前二者之间。经验分析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以及路径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