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5)
- 2023(3754)
- 2022(3113)
- 2021(3123)
- 2020(2714)
- 2019(6443)
- 2018(6600)
- 2017(11920)
- 2016(6585)
- 2015(7504)
- 2014(7442)
- 2013(7464)
- 2012(6825)
- 2011(6007)
- 2010(5970)
- 2009(5831)
- 2008(6392)
- 2007(5790)
- 2006(5318)
- 2005(5120)
- 学科
- 管理(30408)
- 济(25880)
- 经济(25861)
- 业(25761)
- 企(22398)
- 企业(22398)
- 方法(12696)
- 财(11162)
- 数学(10664)
- 数学方法(10624)
- 务(8759)
- 财务(8738)
- 财务管理(8721)
- 企业财务(8345)
- 农(7687)
- 制(6631)
- 中国(6578)
- 银(6334)
- 银行(6329)
- 行(5883)
- 农业(5489)
- 业经(5389)
- 策(5280)
- 融(5220)
- 金融(5220)
- 划(5110)
- 理论(5030)
- 经营(4710)
- 人事(4585)
- 人事管理(4585)
- 机构
- 大学(91955)
- 学院(89436)
- 管理(40594)
- 济(39984)
- 经济(39132)
- 理学(32854)
- 理学院(32574)
- 管理学(32274)
- 管理学院(32070)
- 研究(26974)
- 中国(25966)
- 财(21372)
- 京(19588)
- 财经(15803)
- 江(14821)
- 经(14453)
- 中心(14060)
- 科学(13844)
- 农(13325)
- 所(12810)
- 北京(12333)
- 经济学(12163)
- 财经大学(11948)
- 业大(11803)
- 州(11338)
- 研究所(11233)
- 经济学院(10886)
- 经济管理(10680)
- 商学(10330)
- 商学院(10208)
- 基金
- 项目(53528)
- 科学(42894)
- 基金(40799)
- 研究(40412)
- 家(34772)
- 国家(34491)
- 科学基金(30463)
- 社会(26629)
- 社会科(25148)
- 社会科学(25142)
- 基金项目(21313)
- 自然(19422)
- 自然科(18987)
- 自然科学(18987)
- 省(18780)
- 教育(18724)
- 自然科学基金(18697)
- 资助(17412)
- 编号(17087)
- 划(16038)
- 成果(14412)
- 部(12717)
- 教育部(11454)
- 国家社会(11413)
- 重点(11245)
- 人文(11146)
- 大学(11049)
- 创(10741)
- 项目编号(10691)
- 性(10552)
共检索到149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陆文力
推进资本账户审慎开放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方向。理论分析表明,宏观审慎监管条件下的借款者比不受约束的储蓄者拥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能提高借款者的净值,减少国内外金融负债的数量,限制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汇率波动。本文利用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构建TVPVAR模型进行实证探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开放的风险效应会在初期显现,后期影响将不断减小;当资本账户开放增加了汇率的正向波动性后,宏观审慎监管措施能给予汇率一个负向的冲击,起到熨平波动的作用,且该作用效果在短期的影响较小,中期的影响次之,长期的影响最大;宏观审慎监管水平的提高对资本账户开放具有抑制作用,且短期内的抑制效果要小于中长期。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衍飞 陆军 陈郑
本文以Quinn指数表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波动、人均消费增长率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资本账户开放显著降低了OECD国家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波动和人均消费增长率波动;资本账户开放显著提高了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波动,人均消费增长率波动得到缓释。国际资本进出对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人均消费增长率波动的影响显著高于OECD国家。消费关联之谜不成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卫国 尹智超 陈宇
文章基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视角,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分析了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认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应由独立于央行的部门执行,以避免逆周期调控与央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相冲突;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在考虑稳定通胀和产出的同时,还应关注银行信贷的变动。除使用宏观审慎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以外,文章还发现提升全社会生产力水平能够对金融和经济平稳发展起到较为长远的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佳佳 林宇星 黄志刚
在资本账户开放视角下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研究在跨境资本流动冲击、房屋需求冲击、技术冲击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跨境资本流动会引发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波动,此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应当协调配合。第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搭配会出现"政策叠加"和"政策冲突"效应,两者的协调配合不仅取决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同步程度,还会受到不同类型冲击的影响。第三,面临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和房屋需求冲击时,应该强调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在技术冲击下,政策当局使用纳入宏观审慎思想的扩展型货币政策可以更好地平抑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波动。基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泽华 周闯
文章在含有抵押约束的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探讨了短期资金流动对中国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冲击的表现形式,并据此检验不同政策组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加深将会引发短期跨境资金流动规模的提升,并导致资产价格、债务规模、通胀和产出波动加剧,表现出较强的顺周期特征;基于外资总债务占比和总产出占比的动态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均能起到缓解经济波动的效果,政策效果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呈现出递增趋势。当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低时,最优政策组合是以产出和通胀为最终目标的传统泰勒规则;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升,缓解由此产生的经济金融波动的最优政策应当是传统泰勒规则与基于外资在总产出中占比的动态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并且其监管效果与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涂永红 吴雨微
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后,也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协调使用各种资本流动管理工具,建立覆盖长期、中期、短期资本流动的管理体系1996年,中国接受IMF第八条规定,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由于金融市场不成熟、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中国对资本项目可兑换实行较为严格的限制。二十多年以来,中国根据实体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需要,有计划、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赛男 李佳雯 朱明杰
本文基于199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双边银行跨境资本债权与债务数据,从资本属性(本国或外国银行资本)与资本流动方向(流出或流入),分析双边汇率大幅贬值和大幅升值对双边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各类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通过测算汇率大幅贬值和大幅升值窗口,运用事件研究法发现:汇率双向大幅波动对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呈现非对称性特征。一国汇率大幅贬值时期,其银行跨境资本债务(外国银行资本流入)大幅减少,而债权(本国银行资本流出)变化不大;汇率大幅升值时期,其银行跨境资本债权大幅撤回(本国银行资本流出减少),但债务(外国银行资本流入)变化较小。侧重于外汇敞口和外汇流动性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缓解汇率大幅双向波动导致的双边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变动。本文区分双边汇率大幅贬值和大幅升值,拓展了汇率波动对国际资本流动影响的研究范畴,为“双循环”背景下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宏观审慎政策以及管理资本流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焦武
文章考察了近些年来中国经常账户出现的持续顺差现象。文章在参考国外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中国经常账户实际值按与其标准误偏离程度排序作为离散因变量、以八个宏观经济变量和三个时期虚拟变量为解释变量的排序Probit模型。通过计量分析和计算,我们发现仅有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产出缺口和滞后的净外部资产头寸增量)对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波动排序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二者均为正向作用,且后者的影响力大于前者;另外,两个时期虚拟变量(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7月"新汇改")在回归分析中也表现出较强的解释力。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调整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丽玲 王曦
本文在Barro经典增长模型基础上引入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波动,采用182个国家197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与汇率风险对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结果发现:(1)不考虑汇率波动时,资本账户开放存在"门槛效应",对中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低收入国家作用相反。(2)考虑汇率波动时,资本账户开放的增长效应有所弱化,并且汇率波动越大,资本账户开放的边际效应越小;分样本结果同样证实了"门槛效应"的存在。本文的启示:(1)结合风险因素可以更好地考察资本账户开放的作用。(2)适当控制汇率的波动有利于获得更高的资本账户开放收益。(3)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不容忽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小文 沈坤荣
利用VAR方法得到国内外利率冲击的经验特征:国内利率调控具有逆周期性,国外利率上升引起国内产出和通胀上升。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经验特征的、包含资本项目和汇率管制的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框架,模拟汇率和资本账户改革协同推进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两者的协调推进,国内外技术冲击对国内产出和通胀的影响将减弱;国内外利率冲击对国内产出和通胀的影响将增强,改革使国内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增强但国外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影响增大;国外冲击引起的汇率波动增大,导致汇率完全浮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下社会福利损失降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小文 沈坤荣
利用VAR方法得到国内外利率冲击的经验特征:国内利率调控具有逆周期性,国外利率上升引起国内产出和通胀上升。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经验特征的、包含资本项目和汇率管制的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框架,模拟汇率和资本账户改革协同推进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两者的协调推进,国内外技术冲击对国内产出和通胀的影响将减弱;国内外利率冲击对国内产出和通胀的影响将增强,改革使国内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增强但国外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影响增大;国外冲击引起的汇率波动增大,导致汇率完全浮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下社会福利损失降低。结论表明,为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央行应当在国外利率冲击较小时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改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兆春
本文研究央行政策对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时变性影响。研究发现,央行数量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影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相对"供给水平来影响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波动,宽松政策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贬值压力,在经济萧条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央行价格型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相对"需求水平来影响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的波动,宽松政策在经济高涨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升值压力,在经济萧条时期会引起人民币外汇市场贬值压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资本账户的开放,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否导致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资本账户开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因此,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宏观经济稳定 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陈得文
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监测系统设计、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国内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着手长期以来,资本流动管理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议题。根据IMF对资本账户交易的分类,目前我国只有少数资本账户项目完全不可兑换,实际资本项目可兑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跨境资本流动愈加频繁。尤其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普遍加码量化宽松政策,甚至推行负利率,全球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曹春玉
基于疫情下全球货币宽松后回归正常化的背景,以及中国稳健的经济基本面吸引跨境资本持续流入的事实,本文建立了包含居民家庭、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等代表性实体部门和金融中介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引入了金融中介的跨境融资,以及实体部门使用土地及房地产进行的抵押借款及发债融资行为,分析了跨境融资流入对实体杠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境融资流入通过推动地价及房价上涨,提高了实体部门的抵押借贷或发债融资能力,推升了宏观杠杆,并造成了冲击结束后的被动去杠杆进程,而居民基于借贷约束的资产配置变动进一步推动股市上涨。在对金融中介实施逆周期资本充足率调节的基础上,使用基于抵押融资约束的贷款价值比规则,以及基于流动性调节的本币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逆周期调节的前瞻性宏观审慎政策组合,搭配跨境融资规模的宏观审慎调节,可以缓解金融中介跨境融资流入造成的汇率升值及实体杠杆波动,约束实体部门的过度借贷行为,增强货币政策主动性,助力金融稳定和产出增长。其中,逆周期资本充足率和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动态调节政策组合能够起到较好的福利改善效果。
关键词:
跨境融资 杠杆波动 宏观审慎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