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9)
- 2023(14124)
- 2022(12379)
- 2021(11661)
- 2020(9813)
- 2019(22350)
- 2018(22207)
- 2017(43078)
- 2016(23350)
- 2015(26015)
- 2014(25665)
- 2013(25026)
- 2012(22551)
- 2011(20222)
- 2010(20116)
- 2009(18883)
- 2008(18300)
- 2007(15911)
- 2006(13986)
- 2005(12411)
- 学科
- 济(86992)
- 经济(86859)
- 管理(73503)
- 业(68251)
- 企(59494)
- 企业(59494)
- 方法(40582)
- 数学(34907)
- 数学方法(34500)
- 财(28020)
- 农(22818)
- 中国(22502)
- 制(21175)
- 业经(20675)
- 务(19057)
- 财务(18984)
- 财务管理(18954)
- 学(18428)
- 企业财务(18078)
- 地方(16016)
- 理论(15547)
- 贸(15240)
- 贸易(15232)
- 农业(14953)
- 易(14809)
- 体(14773)
- 和(14432)
- 银(14371)
- 银行(14333)
- 融(14071)
- 机构
- 大学(324462)
- 学院(323200)
- 管理(129939)
- 济(126043)
- 经济(123243)
- 理学(112795)
- 理学院(111597)
- 管理学(109714)
- 管理学院(109127)
- 研究(103282)
- 中国(77092)
- 京(67919)
- 科学(63054)
- 财(62389)
- 所(50778)
- 财经(49601)
- 农(47115)
- 中心(46522)
- 业大(46319)
- 江(46088)
- 研究所(45968)
- 经(44997)
- 北京(42747)
- 范(41634)
- 师范(41262)
- 经济学(37751)
- 院(37735)
- 州(37643)
- 财经大学(37047)
- 农业(36738)
- 基金
- 项目(221823)
- 科学(174886)
- 研究(164300)
- 基金(161414)
- 家(139352)
- 国家(138209)
- 科学基金(119773)
- 社会(103530)
- 社会科(98028)
- 社会科学(98007)
- 省(86119)
- 基金项目(86003)
- 自然(77728)
- 自然科(75882)
- 自然科学(75866)
- 教育(75769)
- 自然科学基金(74508)
- 划(72349)
- 编号(67921)
- 资助(66058)
- 成果(55183)
- 重点(49119)
- 部(48946)
- 创(46573)
- 课题(45949)
- 发(45888)
- 制(43641)
- 创新(43367)
- 项目编号(42661)
- 教育部(42587)
- 期刊
- 济(138092)
- 经济(138092)
- 研究(95638)
- 中国(59360)
- 财(49648)
- 学报(49206)
- 管理(48050)
- 科学(45294)
- 农(42974)
- 大学(37729)
- 教育(36332)
- 学学(35508)
- 农业(29622)
- 融(28655)
- 金融(28655)
- 技术(27000)
- 财经(24459)
- 业经(23068)
- 经济研究(22021)
- 经(20672)
- 问题(17486)
- 图书(16234)
- 理论(16234)
- 科技(15311)
- 实践(14865)
- 践(14865)
- 版(14692)
- 技术经济(14631)
- 现代(14614)
- 业(14560)
共检索到466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磊
股东除名制度是对股东最严重的惩罚措施,其在公司内部自治方面及保护守信股东和公司利益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我国2013年实行资本认缴制改革以来,允许股东出资完全认缴,这给债权人利益保护带来新的挑战。股东除名制度的适用对债权人的交易安全可能极为不利,对此,资本认缴制下应审慎适用股东除名制度,更加具体明晰股东除名事由和股东除名的表决机制,增加被除名股东权利救济的途径,建立债权人对股东除名事项的知情权并赋予异议权,以实现公司法在保护股东、公司和债权人利益方面达到平衡的宗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阳
文章从公司的制度价值、公司法解释以及法律制度间的有序衔接等角度论证了股东出资期限加速到期的经济学与法理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司法实践处理股东出资期限与到期债务问题的法律依据和司法裁判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认缴资本制 期限利益 资本维持原则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俊玮
公司资本制度是中国现行公司法中基础性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法》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自从2014年正式颁布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后,我国全面放宽了市场准入的规定,使公司成立成本大幅降低,大量资本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问题,公司资本认缴制度通过多年的实施,债权人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优化调整势在必行。鉴于此,本研究主要结合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实际,阐述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对债权人保护制度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加强债权人保护的措施与建议,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公司资本认缴制度 债权人保护 立法 规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路畅
在现行认缴制下,新《公司法》对瑕疵出资股东权利及瑕疵出资股东责任的分配制度未予明确。与新《公司法》配套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仅对股东瑕疵出资的相关责任及权利限制作了简单说明。为此,需要修正瑕疵出资股东的共益权和自益权,以此达到对瑕疵出资股权的限制。同时,结合域外的立法经验提出了股东瑕疵出资责任分配制度,建议确立瑕疵出资股权转让中的出资补充责任与违约责任,修正认缴制下股东瑕疵出资行为的虚报注册资本罪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罪状和法定刑,以此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瑕疵出资的行为。
关键词:
认缴制 瑕疵出资 股东权利 责任分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兆侠
对控制股东负加诚信义务的理论基础也是对中小股东加以保护的理论依据,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的两个问题。股权平等、同股同权,一股一权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原则,为了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利,改善中小股东的法律地位,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利,必须使控股股东承担诚信义务,同时还应设立各种具体制度对控股股东进行规制,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股权平等 诚信义务 代表诉讼 知情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川
公司制企业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进行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同原来的实缴制下有所不同。文章主要探讨在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公司制企业在设立、运营及清算阶段如何进行实收资本会计处理,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注册资本 实收资本 认缴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威宇
2013年我国开始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尽管认缴制的施行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该制度在保障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上尚有不周之处,仍存在现实之困境。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股东认缴的出资与公司实际拥有的资产不一致,使得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没有保障。其根源主要是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股东与债权人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披露制度缺乏制度供给、催缴制度缺位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缺陷则是公司债权人无法得到完满保护的具体困境。在《公司法》即将修订之际,应当以此为契机,从修法角度探讨制度完善之可行性,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规制视角对信息披露、催缴制度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并予以解决,以期更好地保护债权人之权益,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郝颖 刘星 林朝南
基于资本投资形成控制权收益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的自利动机和市场风险分析,本文以2001-2005年沪深两市A股市场发生了非流通股交易的公司作为考察对象,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攫取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不仅通过资本投资形成了控制权收益,而且资本投资规模越高,增加等量资本投资所攫取的控制权收益越低;尽管通过股权投资攫取控制权收益的隐秘性较高、成本较低,但由于增加了控制链的代理层级,控制性股东的收益占有程度也较低;大股东的自利性资本投资行为不仅挤占了中小投资者的共享利益,而且形成了从增加资本投资、形成更高控制权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学里
股东认缴出资加速到期制度是在股东出资期限利益与债权人保护权衡后所作出的制度选择,其有效地弥补了认缴制下存在的法律漏洞。从债权人整体利益保护出发,应确立限制非破产情形下单个债权人主张股东认缴出资加速到期的基本原则。但当期限利益被滥用,严重损害单个债权人的期限利益之时,在特定情形下,应赋予债权人向认缴股东主张认缴出资加速到期的权利。依据法律逻辑及制度内涵,司法实践中对以下三种情形:债权设定时,股东的相关行为已使得该债权人对股东未届出资期限的出资额产生高度确信和依赖;公司的法人股东为绝对控股股东或者全资股东进入破产程序,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认缴出资股东存在借认缴期限恶意逃避股东责任之时,应予考虑适用认缴出资加速到期制度。
关键词:
认缴出资 加速到期 法人人格 出资期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伍坚
股东提案权制度对少数股东的权益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提案权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问题。文章从对提案股东的资格要求、对提案内容和数量的限制、董事会对提案的审核权以及侵害股东提案权的法律救济等四个方面,就《公司法》中相关规定的完善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
公司股东 公司提案权 股东大会 法律救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永哲
股东会的决议,既是公司最高意思的决定,又是公司股东以其股东地位间接参与公司经营的方法,同时,公司法理历来遵循“股东表决权平等”原则,因此,如何确保股东通过股东会上表决权的行使,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如实反映股东对公司经营的意志,实是公司立法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管晓峰
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三十四条,第九十八条规定了股东查阅权,其中有限公司股东的查阅权主要有三项:第一,查阅会议情况,包括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记录等三种情形:第二,查阅公司的财务报告,该报告主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银华 李华金
企业所有权视角的研究认为,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追求,产生条件是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文章从现代企业制度视角分析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产生机制,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为控股股东基于自利目的的侵占行为提供了可能和行为能力,为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后果承担提供了免责机制,使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制度基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超男
明股实债是资本市场中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其盘活了市场资本,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司法实践中,对明股实债这类投资方式性质的认定存在着混乱现象。随着2016年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与被告湖州港城置业有限公司破产债权确认纠纷一案的宣判,使得明股实债这类融资方式存在的法律问题完全暴露出来。本文力图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理清明股实债这类投资方式的根本属性,试图建立股东资格认定的合理标准,以期维护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明股实债 股东资格 债券投资 股权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