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2)
- 2023(10945)
- 2022(8735)
- 2021(7690)
- 2020(6518)
- 2019(14602)
- 2018(13966)
- 2017(27659)
- 2016(14411)
- 2015(15718)
- 2014(15250)
- 2013(15227)
- 2012(13676)
- 2011(12007)
- 2010(12360)
- 2009(12099)
- 2008(11405)
- 2007(10481)
- 2006(9301)
- 2005(8624)
- 学科
- 业(79199)
- 企(73657)
- 企业(73657)
- 济(69219)
- 经济(69152)
- 管理(59379)
- 方法(30967)
- 业经(28162)
- 融(26420)
- 金融(26420)
- 财(25808)
- 农(23878)
- 银(23467)
- 银行(23449)
- 数学(23447)
- 数学方法(23329)
- 行(22808)
- 中国(21051)
- 务(20968)
- 财务(20954)
- 财务管理(20943)
- 企业财务(19963)
- 农业(18453)
- 制(17506)
- 技术(16143)
- 策(13653)
- 理论(13580)
- 划(13254)
- 体(13229)
- 地方(12378)
- 机构
- 学院(211126)
- 大学(203018)
- 济(98464)
- 经济(96940)
- 管理(88808)
- 理学(76628)
- 理学院(76030)
- 管理学(75238)
- 管理学院(74865)
- 研究(60795)
- 中国(56701)
- 财(47105)
- 京(39964)
- 财经(37901)
- 农(35930)
- 经(34487)
- 科学(32859)
- 江(31656)
- 经济学(31285)
- 中心(30359)
- 业大(29266)
- 所(29041)
- 经济学院(28673)
- 农业(28219)
- 财经大学(28197)
- 商学(27050)
- 商学院(26831)
- 研究所(26022)
- 经济管理(25412)
- 州(25146)
- 基金
- 项目(136544)
- 科学(110967)
- 基金(102845)
- 研究(101251)
- 家(87457)
- 国家(86615)
- 科学基金(77902)
- 社会(69623)
- 社会科(66464)
- 社会科学(66447)
- 基金项目(54882)
- 省(54622)
- 自然(48671)
- 自然科(47672)
- 自然科学(47662)
- 自然科学基金(46950)
- 教育(44950)
- 划(43225)
- 资助(41150)
- 编号(39090)
- 业(34432)
- 创(32991)
- 部(30494)
- 发(29942)
- 重点(29850)
- 创新(29844)
- 国家社会(29813)
- 成果(29262)
- 制(28146)
- 人文(27469)
- 期刊
- 济(107579)
- 经济(107579)
- 研究(60764)
- 财(40360)
- 管理(37364)
- 中国(37201)
- 融(35670)
- 金融(35670)
- 农(34200)
- 科学(26680)
- 学报(25837)
- 农业(22890)
- 大学(21107)
- 学学(20692)
- 财经(19962)
- 业经(19764)
- 技术(19157)
- 经济研究(17316)
- 经(17273)
- 业(14392)
- 问题(13766)
- 技术经济(13579)
- 财会(12190)
- 教育(11550)
- 现代(11442)
- 商业(11231)
- 世界(10774)
- 贸(10647)
- 经济管理(9652)
- 策(9599)
共检索到314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峻峰 李巍 张卫峰
资本要素双循环既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资本要素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主要方式。结合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资本要素双循环影响融资约束的方向、路径和异质性,研究表明:资本要素双循环通过降低资本使用价格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资本要素双循环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存在异质性。其中,对非国有企业的缓解效应高于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缓解效应高于大型企业,对发达地区的缓解效应高于欠发达地区。基于此,政府和企业均需抢抓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合理利用外资,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促利率市场化,在有效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勇 王思瑞
融资约束一直是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本应缓解融资约束的股权质押融资工具,却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后果,反而成为股权被质押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障碍。基于2011~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在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基础上,将数字金融作为调节变量,检验数字金融对股权质押带来的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恶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困境;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会有效地缓解因股权质押带来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困境。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国有企业、非制造业和高股权制衡度的上市公司中,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为了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使用工具变量回归以及替换核心变量度量指标的处理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文章基于2011—2021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指数,采用广义矩估计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金融科技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且存在金融效率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两条实现路径;金融科技对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强;地区策略选择具有差异,如东部和西部地区可选优化营商环境、中部地区可以选择提升金融效率。基于此,提出规范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艳萍 李清莹
基于TOE框架对绿色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我国2021年90家创业板绿色企业为数据样本进行整合分析,选取绿色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成长性、融资结构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5个前因条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绿色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5个前因条件单独作用时均无法构成绿色企业高融资约束;存在3条造成绿色企业高融资约束的路径,即“债权融资结构-融资环境缺失”型、“绿色创新能力弱-融资环境缺失”型和“绿色创新能力弱-债权融资结构”型;存在3条缓解绿色企业融资约束的路径,即“数字化转型程度高-股权融资结构”型、“绿色创新能力强-股权融资结构”型和“绿色创新能力强-融资环境支撑”型。研究结论为解决绿色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王永进
融资约束是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但已有研究更多关注"政企关系"的作用,忽略了"企业间关系"的重要性。本文运用2000~2002年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分别从"投资-债务"敏感度和融资环境两个方面考察了企业间关系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均能有效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融资环境看,"企业间关系"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统计上超过了"政企关系",并且这种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我们还发现,双边企业间关系能够通过各种融资渠道,缓解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而多边关系网络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渠道来影响企业融资缓解,证实了多边声誉机制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
关键词:
企业间关系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建平 曾勇
本文以我国2004~2008年800个民营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金融关联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发现,47.8%的民营企业存在金融关联的现象,金融关联能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我们还发现,在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金融关联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更为显著;政治关联程度较低的民营企业中,金融关联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较大;就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而言,金融关联比政治关联更有效。
关键词:
金融关联 政治关联 金融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长青 曹德骏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理论,采用对203家四川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从私人和组织两个层面研究银企关系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私人层面和组织层面的银企关系均与企业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与融资质量显著正相关,并通过融资条件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总量。因此,保持良好的组织层面和私人层面的银企关系,都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融资质量;在融资前期应注意组织层面的沟通,以便跨越融资条件的门槛限制;而在融资后期应加强维护私人关系,以便顺利、高效地获得贷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皖苏 叶明丹
文章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ESG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呈负相关关系,即良好的ESG信息披露能够缓解融资约束,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动态效应;在适度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下,ESG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而数字普惠金融水平过高则会弱化ESG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对于非国有企业、所处市场化程度高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而言,ESG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
ESG信息披露 融资约束 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迪 刘斌
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使用SA指数度量企业融资约束的情形下,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其持股企业的融资约束比未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持股企业的融资约束分别低了0.237和0.219。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强化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企业更可能从机构投资者重仓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进一步研究发现,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其持股金融机构的比例和连续性,以及其持股企业的比例和连续性均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卢君生 张顺明 朱艳阳
本文以2008年高新认证办法为背景,基于2005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实证考察高新认证在信贷市场的信号效应。研究发现,高新认证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外部信贷融资,缓解其融资约束;高新认证的信号效应受认证环境与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相对于不规范认证环境、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高新认证对处于市场中介运作较为规范环境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姜付秀 张晓亮 蔡文婧
CEO的财务经历有利于其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以200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了笔者的这一假设。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以及采用其他指标衡量融资约束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在外部融资条件较差时,CEO财务经历对于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CEO财务经历有助于企业提高投资绩效。这表明了具有财务经历的CEO通过提高企业外部融资能力和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文在丰富高阶梯队理论和融资约束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制定科学合理的CEO聘任决策以及缓解融资约束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罗长远 陈琳
本文借助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FDI对中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通过"己厂效应"、"垂直效应"和"水平效应"三个渠道,将信贷资金引向了与之相关的私人企业。自身拥有较多外资股份或者与外资有较强垂直联系的私人企业,可能被银行视为"资质"较好的客户。外资占有相当比重的行业,往往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这些行业整体上受到银行的偏爱,身处其中的私人企业也就因此得益。由于"软预算约束"的存在,国有企业的融资状况并不受FDI的影响。FDI好比"一只看得见的手"降低了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缓解了相关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金融配置的效率。
关键词:
FDI 融资约束 水平参与 垂直联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高媛 田展源
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使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于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不同类型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融资约束间的关系不同:从所有制来看,民营企业嵌入价值链获得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最突出,其次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并不十分显著;对于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不同的企业来说,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越多的融资约束缓解;对于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的企业来说,金融发展水平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垠帆 黄叶苨 温梦瑶
本文围绕应收账款票据化能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展开论述,探究票据化对于企业债务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上海票交所成立对于票据化缓解融资约束是否带来了积极的作用。研究发现,票据作为规范的商业信用模式,提供了更好的债权人保护、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时更强的议价能力,融资属性相较应收账款也更强。票交所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能引领票据市场规范透明化发展,使得票据融资效率提升和融资成本降低,有助于防范各类操作和其他风险。票据作为融资工具,主要通过提升债权类资产质量、降低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来实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对于持有的票据主要是银票和应收账款期限结构更长的企业来说,票据化对于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应收账款票据化 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