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6)
- 2023(10406)
- 2022(8750)
- 2021(8327)
- 2020(7045)
- 2019(16132)
- 2018(15569)
- 2017(30999)
- 2016(16213)
- 2015(17825)
- 2014(17610)
- 2013(17070)
- 2012(15336)
- 2011(13463)
- 2010(13089)
- 2009(11618)
- 2008(11089)
- 2007(9507)
- 2006(7684)
- 2005(6718)
- 学科
- 济(68790)
- 经济(68731)
- 业(48372)
- 管理(47999)
- 企(40576)
- 企业(40576)
- 方法(36732)
- 数学(33324)
- 数学方法(32928)
- 财(19566)
- 农(16746)
- 中国(16334)
- 业经(13763)
- 务(13412)
- 财务(13378)
- 财务管理(13352)
- 制(13237)
- 企业财务(12867)
- 学(12422)
- 贸(11764)
- 贸易(11757)
- 融(11466)
- 金融(11465)
- 易(11454)
- 银(11020)
- 地方(11007)
- 银行(11002)
- 农业(10981)
- 行(10477)
- 技术(10403)
- 机构
- 大学(225275)
- 学院(223905)
- 济(97997)
- 经济(96344)
- 管理(92283)
- 理学(81148)
- 理学院(80362)
- 管理学(78988)
- 管理学院(78554)
- 研究(69728)
- 中国(53764)
- 财(45118)
- 京(44571)
- 科学(40631)
- 财经(37284)
- 经(34303)
- 农(34047)
- 中心(33503)
- 所(32783)
- 业大(32625)
- 经济学(32022)
- 江(30755)
- 研究所(29936)
- 经济学院(29070)
- 财经大学(28530)
- 北京(26756)
- 农业(26746)
- 范(26065)
- 师范(25715)
- 院(25682)
- 基金
- 项目(161083)
- 科学(129760)
- 基金(122559)
- 研究(114704)
- 家(106896)
- 国家(106107)
- 科学基金(93408)
- 社会(76427)
- 社会科(72817)
- 社会科学(72799)
- 基金项目(65033)
- 自然(61832)
- 省(60969)
- 自然科(60517)
- 自然科学(60501)
- 自然科学基金(59454)
- 教育(53639)
- 划(51810)
- 资助(50199)
- 编号(43630)
- 部(37080)
- 重点(36069)
- 创(34336)
- 发(33439)
- 成果(33301)
- 国家社会(33039)
- 教育部(32642)
- 创新(32150)
- 科研(31824)
- 人文(31582)
共检索到309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彭宜钟 孟泽
资本“脱实向虚”严重制约着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资本配置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脱实向虚”现象的成因机制展开分析,探讨治理资本“脱实向虚”的新思路。运用动态优化方法推导出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最优垄断加价率计算公式,并对比分析1998—2020年中国、美国、德国多部门最优垄断加价率与实际加价率间的量化关系。研究发现:(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资本“脱实向虚”的起点;(2)中国、美国、德国实体经济产品的实际利润率普遍低于最优利润率,并且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实际利润率低于其他国家;(3)美国和德国虚拟经济实际利润率的增长并未导致其实体经济实际利润率的相对(相对于最优利润率)下降,虚拟经济的发展并未以牺牲实体经济为代价,而中国存在生产性资本逃逸至虚拟经济现象。因此,应深化改革当前金融体系,调整市场结构非对称性,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映西 陈乐毅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迅速,在为经济增长作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和风险,经济脱实向虚倾向日益明显,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从理论上说,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实体经济利润率趋向下降导致的规律性现象,对经济增长有"双刃剑"效应,应当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马克思是经济金融化领域的理论先驱,要矫正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特别是脱实向虚倾向,需要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出发,进一步考察现代市场经济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在抑制虚拟经济资本回报率和推动实体经济全方位创新两方面共同发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雷明全
工业产品的生产一旦出现了市场失灵,其产量就会偏离帕累托最优水平;同理,人力资本投资如果存在市场失灵,那么,产量也不会实现帕累托最优。尽管度量人力资本还存在着技术困难,但只要正确认识并消除了市场失灵,做到既定资源投资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上的边际报酬相等,帕累托最优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量仍可能实现。该文在全面认识人力资本市场的失灵后,从新古典主义、新兴古典主义、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角度出发,分别给出了消除市场失灵,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帕累托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市场失灵 帕累托最优 政等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勇 芦雪瑶
借助"沪港通"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利用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及克服以往跨国研究中事件识别误差和互为因果的内生性偏误等问题,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制度实施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从而降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风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境外投资者被动"用脚投票"与主动"用手投票"的内外部双重治理来实现的。拓展性研究表明,中国企业金融化的主要动机仍是市场套利,资本市场开放通过降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实现了价值创造。因此,应加快资本市场开放步伐,鼓励成熟的境外投资者入市,并引导机构投资者实现真正的积极股东主义,促进资本回流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晓华 李进一 王美今
本文通过扩展Armantier和Sba提出的约束策略均衡,弥补了现有文献不能利用混合式拍卖数据的不足;基于拍卖计量分析方法,本文对中国债券拍卖市场的非对称性和投资者需求策略差异做了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债券投资者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小投资者的需求策略可以用线性均衡来近似,中等投资者和大投资者的需求策略与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大投资者是债券拍卖市场势力的主要来源。反事实分析表明,荷兰式拍卖有最高的理论收益,拍卖方式对不同投资者头寸的影响存在差异。数值模拟研究建议债券发行方引入更多小投资者;而此时投资者则应该适度调低报价,以减少"赢者诅咒"。
关键词:
债券拍卖 结构计量方法 模拟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昌元 陈南道
1979年以来的短短十年间,我国对存贷款利率进行了八次调整。尽管调整如此频繁,但合理的利率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对现行利率体系进行深入剖析,不难发现在结构上仍有诸多缺陷: ——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一般低于专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开超 白莹
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 ,市场的理想化运行就会出现失灵。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市场失灵 ,但市场失灵并不一定都需要政府来弥补 ,许多市场失灵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而且正在通过市场自身来修复。正是由于市场对市场失灵的自矫正作用 ,社会经济机体才维持了基本良好的运行 ,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在市场失灵中的自矫正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晓霞 胡冰川 于海鹏
本文基于2001年1月—2013年12月鸡蛋收购价格与零售价格的月度数据,采用门槛自回归模型(TAR)、动量门槛自回归模型(M-TAR)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TP-ECM),对鸡蛋收购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性传导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鸡蛋收购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这种关系具有非对称性。两种价格之间"正向"与"负向"冲击的反应速度不一样,均对"负向"冲击的反应更为敏感,调整速度更快,但是鸡蛋收购价格对零售价格的影响存在负的价格非对称性传导,鸡蛋零售价格对收购价格的影响存在正的价格非对称性传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周上尧 张源
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几年美国利率调整与中国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发现美国的加息和减息政策对中国资本流动规模产生了明显的非对称性影响。本文运用一个包含名义价格黏性和抵押担保约束两类摩擦的小国DSGE模型来深入分析外国利率冲击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利用抵押担保条件的偶然紧约束特性来解释利率冲击所造成的宏观经济非对称性,然后使用粒子滤波方法进一步验证、测算了偶然紧约束所造成的非对称资本流动规模。研究表明,外国利率的上升和下降将分别导致企业家部门抵押担保约束处于收紧与松弛的不同状态,并通过金融摩擦机制造成本国非对称的资本流动;运用实际数据与反事实估计,本文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存在非常明显的非对称现象,在2011年间偶然紧的抵押担保约束导致每季度资本净流入的规模减少了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千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弱,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却在逐渐加强。本文选取股票及房地产价格指数作为虚拟经济子系统的指标,选取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实体经济子系统的指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验证了这种非对称性影响,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我国当前注重打造好虚拟经济平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非对称性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护锋 邹子东
PPP模式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而且能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在PPP快速发展中,滥用PPP的问题层出不穷,PPP项目异化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在造成PPP项目异化的各种原因中,政府治理结构失衡是项目异化的内在诱因,而缺失的法律法规、畸形的地方政府举债现状以及央地财事分配的不合理是政府寻求法外融资手段的外部诱因。据此,构建有效的管控机制、改善举债机制以及完善项目审查机制可以作为克服PPP异化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PPP异化 政府治理 结构性诱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进中 许贤云
本文就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了研究。从流动性、市场预期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等3个渠道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机理。通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在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内,市场利率较低、货币供应量较多,且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水平因子与斜率因子均较大,反之亦然;二是在不同货币政策周期内,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同样力度的货币政策冲击产生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伍戈 高莉
由"脱实向虚"转向为"脱虚向实",最终取决于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标本兼治才是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正道近年来,我国国内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不断高企,与此同时,实体制造业(主要是民间投资)却持续低迷。特别是2016年的新增贷款中高达45%的是房地产相关贷款。对此,各界开始对资金的"脱实向虚"展开热烈的讨论,同时对其"脱虚向实"有了更多的期待。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和"振兴实体经济"。那么,抑制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领域)果真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吗?对上述问题,我们或难以直接预判。但借鉴国际经验并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伍戈 高莉
由"脱实向虚"转向为"脱虚向实",最终取决于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标本兼治才是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正道近年来,我国国内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不断高企,与此同时,实体制造业(主要是民间投资)却持续低迷。特别是2016年的新增贷款中高达45%的是房地产相关贷款。对此,各界开始对资金的"脱实向虚"展开热烈的讨论,同时对其"脱虚向实"有了更多的期待。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和"振兴实体经济"。那么,抑制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领域)果真能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吗?对上述问题,我们或难以直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睿智 霍雨佳 张玉明
数字化转型是提高资本市场获取信息效率并改善企业实体投资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治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能够显著抑制实体企业的金融化投资水平,这种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提高企业与资本市场间信息对称性得以实现,包含向资本市场传递企业内部竞争优势信息以及提高分析师关注度两条途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应在宏观调控效能较高的地区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的年份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建议:政府应加快完善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环境,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效能的发挥;企业应重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价值,提高与资本市场间的信息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