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1)
- 2023(14419)
- 2022(12207)
- 2021(11590)
- 2020(10003)
- 2019(23456)
- 2018(22864)
- 2017(44721)
- 2016(23599)
- 2015(27199)
- 2014(27019)
- 2013(26876)
- 2012(24924)
- 2011(22222)
- 2010(21964)
- 2009(20789)
- 2008(20581)
- 2007(18021)
- 2006(15512)
- 2005(14020)
- 学科
- 济(104234)
- 经济(104127)
- 业(67952)
- 管理(67053)
- 企(55492)
- 企业(55492)
- 方法(53411)
- 数学(48430)
- 数学方法(47969)
- 财(29107)
- 中国(28149)
- 农(25997)
- 制(24208)
- 银(24057)
- 银行(23911)
- 行(22484)
- 贸(21317)
- 贸易(21302)
- 易(20669)
- 业经(19755)
- 融(19466)
- 金融(19463)
- 务(19182)
- 财务(19139)
- 财务管理(19093)
- 企业财务(18195)
- 学(18147)
- 农业(17541)
- 地方(16993)
- 和(14520)
- 机构
- 大学(340794)
- 学院(336575)
- 济(151411)
- 经济(148808)
- 管理(134352)
- 理学(116038)
- 理学院(114891)
- 管理学(113173)
- 管理学院(112548)
- 研究(112287)
- 中国(94997)
- 京(70667)
- 财(70073)
- 科学(63990)
- 财经(56792)
- 所(54912)
- 中心(54298)
- 农(54222)
- 经(51907)
- 研究所(49893)
- 经济学(48835)
- 江(48360)
- 业大(46606)
- 北京(44555)
- 经济学院(44339)
- 农业(42743)
- 财经大学(42732)
- 范(40562)
- 师范(40156)
- 院(39756)
- 基金
- 项目(224812)
- 科学(179164)
- 基金(168988)
- 研究(162725)
- 家(146910)
- 国家(145516)
- 科学基金(126014)
- 社会(107478)
- 社会科(102164)
- 社会科学(102138)
- 基金项目(88532)
- 省(83781)
- 自然(80820)
- 自然科(79008)
- 自然科学(78984)
- 自然科学基金(77672)
- 教育(75140)
- 划(71348)
- 资助(70837)
- 编号(63463)
- 部(52264)
- 成果(51238)
- 重点(50372)
- 发(47183)
- 创(46548)
- 国家社会(46187)
- 教育部(45670)
- 人文(43840)
- 科研(43830)
- 创新(43650)
- 期刊
- 济(154061)
- 经济(154061)
- 研究(101811)
- 中国(60425)
- 财(56138)
- 学报(49263)
- 管理(47661)
- 融(47367)
- 金融(47367)
- 农(47303)
- 科学(47017)
- 大学(38256)
- 学学(36250)
- 农业(30187)
- 财经(29033)
- 技术(28363)
- 教育(27076)
- 经济研究(26581)
- 经(24816)
- 业经(22750)
- 问题(20810)
- 贸(19270)
- 统计(18382)
- 业(17479)
- 技术经济(17234)
- 国际(17067)
- 世界(16897)
- 理论(16812)
- 策(16320)
- 版(15199)
共检索到500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志洋
对于银行信贷顺周期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国际学术研究成果形成了"供给因素(内生性因素)"与"需求因素(外生性因素)"之争。实证分析认为,银行资本缓冲对于银行信贷供给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表征需求因素的GDP增长率和M2供给量的变化则对银行信贷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支持了"供给因素"对银行信贷增长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
资本缓冲 银行信贷 顺周期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婷婷 刘阳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不断优化信贷投放行业结构以保障"供给侧"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更需推动自身发展、提高经营效率。本文以商业银行"三性原则"为基础,基于我国2008~2015年14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行业结构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样本期内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波动较大,信贷投放结构对银行经营效率有较大影响。在转型时期,为提高经营效率,各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构建合理信贷投放行业结构,国有控股类银行需大量增加制造业、商业金融业等行业的信贷投放;非国有控股类银行需适当增加房地产业信贷投放;而对农林牧渔及信息技术业各类银行的信贷投放基本无需调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婷婷 刘阳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不断优化信贷投放行业结构以保障"供给侧"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更需推动自身发展、提高经营效率。本文以商业银行"三性原则"为基础,基于我国20082015年14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行业结构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样本期内各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波动较大,信贷投放结构对银行经营效率有较大影响。在转型时期,为提高经营效率,各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构建合理信贷投放行业结构,国有控股类银行需大量增加制造业、商业金融业等行业的信贷投放;非国有控股类银行需适当增加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宫鹏浩 江俊蓉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4~2013年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宏观因素以及银行微观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缓冲对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对于两种不同风险代理变量不良贷款率(npl)和风险加权资产占比(rwa),经济周期均会弱化资本缓冲对风险承担行为的正向影响,而监管环境与资本缓冲的交叉项对npl产生显著正影响,对rwa则相反;从银行异质性视角,流动性与资本缓冲的交叉项对风险项均产生显著负影响,而绩效水平与资本缓冲交叉项的系数在npl下显著为正,在rwa下显著为负,银行规模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蕙 韩克勇
文章使用动态面板数据对我国13家上市银行2000年至2010年间持有的资本缓冲水平与经济周期、资本收益率、资产风险水平和资产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水平与经济周期和银行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资本缓冲水平还受到资本调整成本、资本收益率和资产质量的显著影响。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如何落实《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缓冲要求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资本缓冲 周期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忠洲 刘畅
本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2003至2012年我国48家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和对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且《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加强了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而货币供应量增多则会显著减弱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琪
国际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和实体经济的重创引发了人们对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行为及其在信贷过程中所起关键作用的广泛讨论。本文运用我国11家上市银行2004年~2012年数据进行随机效应面板回归,对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及资本缓冲如何影响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和经济冲击的反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独立于竞争者银行、具有稳定的逆周期性,银行规模对资本缓冲逆周期性不存在显著影响;银行信贷投放与其资本缓冲呈现负相关关系,逆周期资本缓冲分别通过"银行资本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影响4家大型银行和7家股份制银行的信贷扩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海洪 李刚 胡金
本文基于中国52家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GMM)研究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缓冲资本调节与资产风险变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中国银行业缓冲资本调节与资产风险变化总体上互为正相关关系,对于缓冲资本水平低于4%的银行,两者之间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对于缓冲资本水平较高的银行,可以考虑适当增加风险资产,以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对于缓冲资本低于4%的银行,其缓冲资本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建议资本监督部门以4%缓冲资本水平为参考,对中国银行业的缓冲资本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峰 郑婷
通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分布现状,设计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2009-2013年16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商业银行信贷效率较高,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中小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相对较低。并以此为依据,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规模水平、资产质量、风险控制能力等层面给出了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艺 罗明敏
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收益水平的快速提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商业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其发展也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却不容乐观。中国商业银行收益远超过企业收益的现象值得认真思考和分析。本文以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结构与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收益水平 快速增长 原因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邵爽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已成为各国金融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在宏微观审慎框架下,商业银行积累资本缓冲以抵御未来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本缓冲对上市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取资本缓冲对上市银行绩效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稳健;资本的外部监管使得资本缓冲对绩效有显著的阻碍作用;银行绩效有显著的亲周期效应;资本监管平抑银行绩效亲周期效应的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资本缓冲 银行绩效 GMM估计 实证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光宇 刘萌萌
从《巴塞尔协议Ⅲ》设立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原因出发,分析了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的参考指标GAP。在论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计算了我国2005—2014年34个季度数据的GAP,并将其与上证所A股平均市盈率、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相对比,结果显示GAP在我国有一定的适用性。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结论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在样本期内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股份制银行和三家城商行资本缓冲的顺周期性更为显著,国有银行更依赖于次级债和贷款损失准备对资本缓冲进行调整。根据研究结论,认为我国监管当局应加快出台明确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建立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鲍静海 李浩然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分析 ,信贷业务作为一项传统的业务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利润的主要来源 ,也是在与外资银行和其他银行竞争上具有优势的业务。所以 ,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行分析 ,指出了效率低下的原因 ,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沙振林
实施资本充足率办法前后,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因素各有不同。从总体上看,实施资本充足率办法后,商业银行信贷将会保持稳定并适度增长,信贷结构可能会发生较大调整,个人金融业务和投融资业务的占比将会有所提升,银团贷款也会得到发展。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 信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冀申
贷存比指标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指标,同时也会对商业银行信贷增长产生约束,进而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近期,随着外汇占款增速回落、存款增长放缓,商业银行贷存比有所上升,贷存比监管的废存问题引起广泛讨论。本文简要梳理了贷存比指标的历史演变,并以在沪外资法人银行为样本,讨论了贷存比监管对银行信贷增长及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认为,当前宜继续保留贷存比监管,但可以考虑对贷存比监管适当作出调整,并根据经济形势构建逆周期的贷存比监管框架。
关键词:
贷存比监管 流动性风险 信贷增长 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