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3)
2023(4802)
2022(4184)
2021(4091)
2020(3355)
2019(7705)
2018(7517)
2017(15684)
2016(8408)
2015(9251)
2014(9228)
2013(9098)
2012(8646)
2011(7845)
2010(8028)
2009(7629)
2008(7542)
2007(6793)
2006(6253)
2005(5783)
作者
(22065)
(18601)
(18317)
(17747)
(12132)
(8607)
(8469)
(7003)
(6950)
(6838)
(6176)
(6043)
(5980)
(5942)
(5854)
(5811)
(5581)
(5494)
(5490)
(5236)
(4779)
(4572)
(4376)
(4327)
(4315)
(4209)
(4115)
(4069)
(3656)
(3639)
学科
(32395)
经济(32360)
管理(27100)
(26600)
(21980)
企业(21980)
方法(14810)
数学(13361)
数学方法(13206)
(11342)
(10498)
(8582)
贸易(8578)
中国(8513)
(8454)
(8283)
(7531)
(7437)
财务(7424)
财务管理(7415)
(7163)
银行(7163)
企业财务(7135)
(7055)
金融(7055)
(6802)
业经(6795)
农业(6751)
及其(5517)
理论(5294)
机构
学院(118176)
大学(117257)
(55558)
经济(54451)
管理(49223)
理学(41868)
理学院(41539)
管理学(41038)
管理学院(40821)
研究(37868)
中国(34964)
(28741)
(23313)
财经(22115)
(20124)
中心(19137)
科学(18747)
(18363)
(18027)
经济学(17416)
(16541)
财经大学(16487)
(16258)
研究所(15822)
银行(15722)
经济学院(15695)
(15241)
金融(15029)
北京(14848)
(14751)
基金
项目(71963)
科学(58662)
研究(55618)
基金(54853)
(45792)
国家(45395)
科学基金(40388)
社会(36917)
社会科(35073)
社会科学(35070)
基金项目(28039)
(26143)
教育(25869)
自然(25300)
自然科(24779)
自然科学(24775)
自然科学基金(24396)
资助(23876)
编号(22935)
(22357)
成果(19611)
(17321)
教育部(15632)
人文(15533)
重点(15354)
课题(15282)
国家社会(15135)
(15035)
(14877)
(14692)
期刊
(61226)
经济(61226)
研究(40378)
(25648)
金融(25648)
(21718)
中国(21528)
管理(18395)
(14944)
科学(13063)
学报(11862)
财经(11600)
教育(10827)
经济研究(10257)
大学(10179)
(9816)
学学(9630)
业经(9565)
技术(9248)
农业(9045)
问题(7712)
(7669)
国际(7292)
理论(7006)
实践(6274)
(6274)
世界(5762)
技术经济(5743)
现代(5647)
商业(5266)
共检索到186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郝生俊  
本文基于2002-2013年我国上市银行的面板模型,构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调整模型和信贷行为影响模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及其对信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具有显著的逆周期性特征;资本缓冲调整对银行信贷扩张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程度。根据这一研究结果,为了应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顺周期性,应进一步完善银行体系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充分发挥资本缓冲机制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熊海芳  王志强  
基于中国银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本文检验银行的损失对贷款供给的影响,并分析资本缓冲(buffer)和货币政策态势(stance)在这种影响中的作用,以进一步考察货币政策效果。经验结果表明:银行损失会导致贷款供给减少,这种影响在银行资本缓冲较少或货币政策紧缩时更明显,在危机时期这种影响也更明显;当资本缓冲较高时,货币政策紧缩使得贷款增长下降较多;货币政策对维护银行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向前  温博慧  袁铭  
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在微观金融稳定的内涵基础上赋予了新资本协议宏观审慎的外延。本文加入银行风险承担因素,以中国10家代表性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采用LSTAR模型对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资本缓冲逆周期性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逆周期货币政策对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影响显著。(2)货币政策影响下,银行资本缓冲行为的状态转换速度随银行规模和国有控股程度的弱化而递减。(3)银行的资本缓冲行为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更敏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管衍锋  徐齐利  
为深入研究在资本约束下货币政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本文选取225家中国商业银行2007—2017年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信贷风险的提高,对于上市商业银行来说,信贷风险与货币政策显著相关,而非上市商业银行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一新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货币政策对信贷风险影响的研究文献,为决策部门调整货币和资本监管政策,注重银行异质性和资本充足特征,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文超  胡思玥  
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体系为主,在企业融资研究中,考察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信贷观"下的贷款渠道及信贷配给理论,分析表明,当货币政策变化影响到信贷供给时,未受约束企业的资本结构在政策紧缩时受影响较小,而受约束企业的杠杆率随着政策的紧缩(宽松)而减小(增大)。考察我国2003-2009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在政策紧缩时经验证据与理论分析一致;但在政策宽松时资本结构的调整与"信贷观"并不一致,受约束企业的杠杆仍然较小,未受约束企业的权益及债务均较大。研究结论对于解释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及企业融资决策,改进金融监管均具有重要的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曙霞  秦国楼  
在货币理论中,无论是凯恩斯学派还是货币主义学派,都注重货币市场的作用而忽视金融机构和信贷市场的影响。在凯恩斯的通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完全取代了可贷资金理论以及金融机构和公司财务结构的作用。后来被纳入到希克斯的IS-LM框架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琪  
国际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和实体经济的重创引发了人们对银行资本缓冲周期性行为及其在信贷过程中所起关键作用的广泛讨论。本文运用我国11家上市银行2004年~2012年数据进行随机效应面板回归,对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及资本缓冲如何影响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和经济冲击的反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独立于竞争者银行、具有稳定的逆周期性,银行规模对资本缓冲逆周期性不存在显著影响;银行信贷投放与其资本缓冲呈现负相关关系,逆周期资本缓冲分别通过"银行资本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影响4家大型银行和7家股份制银行的信贷扩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书祥  吴昊天  
本文采用2002—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收支非加总的分组季度数据,来检验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效应在我国是否存在。如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存在银行信贷渠道的效应,那么不同类型银行的贷款及证券投资组合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是不同的。脉冲响应函数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面对紧缩性货币冲击时中小银行的贷款规模迅速减少,但大型国有银行的贷款减少不明显,不同类型银行持有证券量的时间变化轨迹也有明显差别。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着明显的银行信贷渠道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刘斌  
本文通过对在单一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植入监管当局惩罚函数的静态理论模型的分析得出:监管当局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不仅有效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风险意识,而且强化了"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接着本文对我国1998年以来经历的两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论是:1998年以来,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以降低坏账率、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强化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运达  马草原  
本文通过向Bernanke-Blinder的CC-LM模型植入信贷风险与资本金约束,基于扩展的一般均衡框架探讨了信贷风险评估与资本金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信贷风险与资本充足率构成了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双重约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还受制于商业银行对此双重约束的因应。以扩展的CC-LM模型为基准,文章从信贷风险和资本金约束的角度,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中尤其是两轮金融危机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将简化的Kopecky-VanHoose(2004a)货币信贷模型与Bernanke-Blinder(1988)提出的模型结合起来,通过显性解的形式研究资本充足率对货币政策传导、信贷及经济的影响,了解资本监管与准备金管理对信贷及经济影响效果和途径的差异性,并为协调二者的关系提供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张洋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实施以来,由于资本充足率约束,银行资本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动态理论模型,以及加入银行资本后的CC-LM模型,研究银行资本与信贷、货币政策的关系,得出初步结论:银行资本对信贷数量具有重要影响;银行资本是顺周期的,并可能加重经济不利冲击对信贷的负面影响;银行资本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银行资本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影响经济中的基础利率水平(债券利率)和最终产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文琴  
本文基于2004-2013年16家上市银行的样本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离银行信贷渠道检验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影响不一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或货币供应量增加会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银行风险无显著相关性。(2)证券活动越多、存款负债比率越高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敏感性越强;资本水平越高、规模越大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敏感性越弱,但对货币供应量的敏感性则相反。银行信贷渠道代理变量影响到了银行风险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顺红  邵德标  蒋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