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9)
- 2023(14902)
- 2022(12545)
- 2021(11417)
- 2020(9606)
- 2019(21235)
- 2018(20666)
- 2017(40145)
- 2016(20750)
- 2015(22735)
- 2014(21936)
- 2013(21272)
- 2012(18868)
- 2011(16778)
- 2010(16560)
- 2009(15309)
- 2008(14077)
- 2007(11935)
- 2006(10010)
- 2005(8673)
- 学科
- 济(102070)
- 经济(101984)
- 管理(63505)
- 业(59261)
- 企(50575)
- 企业(50575)
- 方法(42395)
- 数学(37627)
- 数学方法(37172)
- 财(23296)
- 中国(21988)
- 农(21313)
- 地方(20714)
- 业经(20084)
- 学(17825)
- 务(15921)
- 财务(15875)
- 财务管理(15851)
- 企业财务(15158)
- 制(14837)
- 贸(14743)
- 贸易(14737)
- 农业(14323)
- 易(14289)
- 理论(13881)
- 融(13779)
- 金融(13777)
- 环境(13618)
- 地方经济(13551)
- 和(13070)
- 机构
- 学院(286480)
- 大学(283336)
- 济(128249)
- 经济(126086)
- 管理(113541)
- 理学(99670)
- 理学院(98691)
- 管理学(97015)
- 管理学院(96469)
- 研究(90783)
- 中国(67492)
- 财(56090)
- 京(55412)
- 科学(52306)
- 财经(46150)
- 所(42584)
- 经(42142)
- 中心(42138)
- 经济学(41292)
- 江(39386)
- 农(39152)
- 研究所(38871)
- 业大(38698)
- 经济学院(36963)
- 范(35257)
- 师范(34909)
- 财经大学(34657)
- 北京(33377)
- 院(33111)
- 商学(31491)
- 基金
- 项目(200133)
- 科学(160629)
- 基金(149131)
- 研究(146671)
- 家(128768)
- 国家(127739)
- 科学基金(112345)
- 社会(98211)
- 社会科(93293)
- 社会科学(93275)
- 基金项目(78480)
- 省(77789)
- 自然(71680)
- 自然科(70107)
- 自然科学(70091)
- 自然科学基金(68846)
- 教育(68412)
- 划(64566)
- 资助(60259)
- 编号(57846)
- 部(44789)
- 重点(44771)
- 成果(44545)
- 发(43183)
- 创(42616)
- 国家社会(41745)
- 创新(39751)
- 教育部(39706)
- 人文(39341)
- 课题(38788)
共检索到402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剑 张梦婷
资本约束的经济发展效应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经济增长乏力期,跨境资本"紧箍咒"是否有利于实现经济韧性,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实证考察了32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资本约束政策对实现经济韧性的影响,并解构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门限效应特征。研究发现,资本约束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交互项对经济韧性的偏效应并不显著,其原因是受到了价值链分工的双重门槛效应影响。在此门槛效应下,随着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提高,资本约束对经济韧性的正效应逐步被弱化。当前新兴经济体正面临价值链底端锁定问题,价值链参与度与地位指数均处于低水平,在突围被"俘获"与"压榨"的底端价值链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本约束将成为重要发力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剑 张梦婷
资本约束的经济发展效应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经济增长乏力期,跨境资本"紧箍咒"是否有利于实现经济韧性,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实证考察了32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资本约束政策对实现经济韧性的影响,并解构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门限效应特征。研究发现,资本约束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交互项对经济韧性的偏效应并不显著,其原因是受到了价值链分工的双重门槛效应影响。在此门槛效应下,随着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提高,资本约束对经济韧性的正效应逐步被弱化。当前新兴经济体正面临价值链底端锁定问题,价值链参与度与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蒋含明 李婷
危机期间,由于价值链传导中“长鞭效应”的存在,价值链嵌入程度越深的企业将面临越大的出口冲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面临外部冲击时需要通过退出价值链或缩短供应链以降低“长鞭效应”的危机传导呢?企业又该如何降低“长鞭效应”对出口的冲击,提升出口韧性呢?有鉴于此,文章首先建构了一个能够反映外需冲击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影响的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模型。接着,通过出口企业风险抵抗能力这一指标的构建来对抵御期及恢复期的不同出口韧性加以区别刻画,并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运用2008—2013年工业企业、海关以及UIBE GVC Index数据库,来对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企业出口韧性的作用方向及机制加以检验。基准结果表明:由于价值链分工下“长鞭效应”的发挥,随着制造企业嵌入价值链的加深,企业的出口韧性会随之降低。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则进一步表明,价值链长度的缩短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的提升能够从不同程度显著缓解价值链嵌入加深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内生性检验和企业异质性检验的回归结果对于基本结论同样给出了证据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华平 魏伟
韧性的冲击往往来自系统面临的各类内外风险,尤其是突发性的外生风险。随着疫情的发展以及较为严格的隔离措施的持续推进,不少企业的海外订单已经受到极大的影响,某些产业的供应链已经开始出现断链风险。我国企业的创新惰性以及对价值链上主导企业的过度依赖会加剧断链风险。产业的供应链一旦外移并被替代的话,我国的经济和就业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世界的疫情发展态势,考验着我国的全球价值链嵌入韧性。总体来看,新冠疫情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韧性呈负相关效应。就结构而言,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出口贸易的地理分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对策体系短期内应注重推动各类企业错峰复产,实施精准复工复市。长期看应着力提升中国产业链的抗压韧性,构建平衡发达的产业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社会经济治理能力;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推进"海外中国"建设。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全球价值链 嵌入韧性 断链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星 李斌
采用中国大陆29个省份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与经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五大分解效应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存在从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到经济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的程度越高越会增加碳排放量,这主要是由中国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低端制造环节所引起的。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所引致的间接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而碳排放效应的分解模型表明技术效应对经济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大,规模效应其次,全球价值链效应仅次于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是决定经济低碳转型能否成功的主要变量,结构效应较为复杂,环境规...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经济低碳转型 碳排放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会政 宗喆
融资约束通过交易成本、要素结构、技术创新等途径影响一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且影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本文通过将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与世界投入产出表相结合,测算了中国八大区域的融资约束程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参与地位,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我国区域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融资约束是影响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重要因素,影响显著为负;(2)且各区域交易成本、要素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及地位的作用受融资约束的影响;(3)因内源和外源融资约束作用程度不同,融资约束影响程度在各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4)融资约束对全球价值链前向关联度的提升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后向关联度则呈现出梯队化特征。上述发现为协调区域全球价值链发展、提高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全球价值链嵌入 区域投入产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大量实践观察表明,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这两种制度层面因素,事实上已成为影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和集群升级能力的关键因素。这两种制度因素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之间具有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加入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不同选择动机、竞争优势来源以及集群升级能力的差异性。考虑到集群分工结构形态的差异,进一步将混合嵌入式集群区分为短距离型集群和准层级型集群,并结合这两种制度层面因素的交互作用,可充分了解二者因竞争优势和升级能力不同所表现出的不同发展能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高媛 田展源
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使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于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不同类型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融资约束间的关系不同:从所有制来看,民营企业嵌入价值链获得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最突出,其次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并不十分显著;对于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不同的企业来说,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越多的融资约束缓解;对于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的企业来说,金融发展水平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越 罗伟 刘斌
本文采用4种方法测算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GVC)中的嵌入程度,考察效率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效率企业更倾向嵌入全球价值链,而融资约束会形成阻碍;动态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对企业参与GVC的消极影响仅体现在企业是否参与GVC的决策上,而效率对企业的GVC参与程度也存在显著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效率与GVC嵌入呈现U型关系。这些发现对深入理解"走出去"战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宏梅
数字经济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促进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中,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域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和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数字贸易的间接影响(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重要的直接赋能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并间接影响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数字贸易的中介效应存在,能够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正向赋能作用,促进地区全球价值链水平的提升。最后,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赋能作用、充分发挥数字贸易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以及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球价值链 数字贸易 中介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天宝 赵红岩 仲颖佳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2001—2014年海关微观数据库和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中国30个省份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绿色经济效率指数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发现,GVC嵌入能显著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这一促进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存在明显的地理区位和时间阶段的异质性。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发现,GVC嵌入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创新和刺激绿色消费需求提升绿色经济效率,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金融发展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吸收能力也可正向调节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正向影响。另外,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扩散效应”会随地理距离增加而不断衰减。基于此,各地区政府在持续扩大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重视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完善地区金融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地区间行政壁垒,有效发挥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百珍 张捷
为系统评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半参数模型模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函数关系,基于此设定基准回归模型,然后分析贸易成本的中介效应和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再进行门限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提升,这一结论在充分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以及开展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不同参与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基于前向嵌入的前向参与度影响大于后向参与度,且数字经济提升了前向GVC和后向GVC的复杂参与度,而使简单参与度降低。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通过贸易成本中介变量和技术创新调节变量发挥作用,且这种作用存在门限效应,分别存在双门限值和单门限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梅冬州
本文利用行业层面双边出口的增加值分解数据,从增加值贸易视角研究了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结果表明:GVC嵌入是促进经济周期联动的重要因素。从行业层面上看,同行业和跨行业的GVC嵌入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同行业嵌入对国内增加值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而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嵌入对经济周期联动的促进作用较大;从区域层面上看,欧盟、北美的区域内价值链以及欧盟、北美和亚太相互之间的区域间价值链嵌入程度较高,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较大;从国别层面来看,垂直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南北国家嵌入"对经济周期联动影响最大。此外,对中国经验的考察也发现了GVC嵌入对经济周期联动总体上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GVC嵌入 增加值贸易 国际经济周期联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茜茜 高翔 黄建忠
工业机器人凭借其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广泛应用已成为提升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战略工具。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工业机器人数据,从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双侧视角,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对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采用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策略和进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显著;具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从影响机制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通过资本深化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生产率效应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影响中的来源风险、断裂风险和行业扩散效应。本文为运用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中国制造业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德成 刘凯然
文章测度了2003—2019年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前向和后向参与度,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和系统GMM模型考察了全球价值链与能耗排放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能耗排放均对自身有显著的滞后性影响;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能源消耗呈“倒U”型关系,能源消耗对价值链参与度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碳排放之间的作用关系较不显著;相较于前向嵌入形式,后向嵌入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技术溢出从而发挥节能减排效应;增强市场开放度、扩大出口规模是通过GVC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自主创新不仅是实现价值链升级与节能减排动态循环的作用机制,也是避免受到发达国家“低端锁定”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能源消耗 碳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