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7)
- 2023(5452)
- 2022(4605)
- 2021(4148)
- 2020(3570)
- 2019(7951)
- 2018(7896)
- 2017(15683)
- 2016(8490)
- 2015(9489)
- 2014(9437)
- 2013(9469)
- 2012(8758)
- 2011(7966)
- 2010(7998)
- 2009(7731)
- 2008(7763)
- 2007(6937)
- 2006(6314)
- 2005(6113)
- 学科
- 济(35200)
- 经济(35134)
- 管理(31623)
- 业(27857)
- 企(24939)
- 企业(24939)
- 方法(15351)
- 财(14090)
- 数学(13541)
- 数学方法(13444)
- 制(13413)
- 中国(9207)
- 务(9054)
- 体(9046)
- 财务(9037)
- 财务管理(9020)
- 企业财务(8656)
- 业经(8349)
- 农(8218)
- 融(8185)
- 金融(8183)
- 银(8097)
- 银行(8090)
- 体制(7980)
- 行(7691)
- 划(5851)
- 理论(5653)
- 度(5630)
- 制度(5629)
- 贸(5473)
- 机构
- 大学(125528)
- 学院(123101)
- 济(57968)
- 经济(56831)
- 管理(47226)
- 研究(40816)
- 理学(40041)
- 理学院(39678)
- 管理学(39226)
- 管理学院(38993)
- 中国(34781)
- 财(31811)
- 京(25271)
- 财经(24352)
- 经(22120)
- 科学(20379)
- 经济学(19731)
- 所(19709)
- 中心(19061)
- 江(18756)
- 财经大学(18346)
- 经济学院(17781)
- 研究所(17320)
- 北京(15834)
- 农(15309)
- 州(14566)
- 院(14411)
- 业大(14327)
- 商学(13990)
- 融(13947)
- 基金
- 项目(78006)
- 科学(63084)
- 基金(59553)
- 研究(58659)
- 家(50538)
- 国家(50176)
- 科学基金(44023)
- 社会(40824)
- 社会科(38830)
- 社会科学(38824)
- 基金项目(30927)
- 省(28726)
- 教育(27328)
- 自然(26574)
- 自然科(25937)
- 自然科学(25933)
- 自然科学基金(25489)
- 资助(24929)
- 划(24114)
- 编号(22206)
- 制(21332)
- 成果(19145)
- 部(19039)
- 国家社会(17807)
- 重点(17542)
- 教育部(17241)
- 创(16584)
- 人文(16503)
- 性(16120)
- 课题(15805)
共检索到194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平 胡晏
本文构建了开放条件下切合中国实际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资本管制对人民币汇率超(低)调动态演变的影响。理论研究指出,当资本管制程度高于阈值时,中国的货币扩张将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低调;当资本管制程度低于阈值时,人民币汇率会超调。经济结构参数决定了汇率超调或低调的程度和持续性,资本管制力度对汇率动态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随后本文测算出了中国的资本管制程度和人民币汇率超(低)调的程度,对理论模型的预测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在升值趋势中低调,但在贬值趋势中超调。深入分析在资本管制下人民币汇率动态的多样性,有助于为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改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资本管制 人民币汇率 超调 低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平
本文构建的货币主义模型指出,资本管制作用下的汇率超(低)调动态呈现出非对称性。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的资本管制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下降、持平和上升三个阶段。在货币冲击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公开报价的24种货币呈现出(滞后)低调、(滞后)反向低调、超调、反向超调等多种汇率动态,除单一汇率动态之外,还发现了两种或三种动态相互之间的交替。在对资本管制敏感的12种货币中,强化资本管制会导致美元、欧元、日元、俄罗斯卢布、挪威克朗、澳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南非兰特相对于人民币升值,瑞士法郎、丹麦克朗和泰铢则会贬值。因此,在新时代应关注资本管制的汇率效应,坚持市场导向的汇率改革,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司登奎 李小林 葛新宇 刘镇宁
在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推进及资本账户渐进开放的现实背景下,厘清国际资本流动在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及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文章以开放泰勒规则货币政策为研究框架,内生地植入国际资本流动以考察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决定机制。理论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动、汇率预期、利差、通胀差、产出缺口差对即期汇率的影响均取决于利率平滑操作程度、本国与外国货币政策对汇率偏离的相对敏感程度,而且国际资本流动、产出缺口差及通胀差对汇率的影响还与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有关。进一步采用TVP-SV-BVAR模型分别从不同时点和不同时期进行多维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包含国际资本流动的泰勒规则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变性,其中产出这一基本面因素是决定汇率变动的最重要因素,产出扩大在长期会引发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资本流入在短期和长期内均会助推人民币汇率升值,且其对汇率的影响仅次于产出;利差扩大和通胀率相对上升也会导致汇率升值,但两者对汇率的影响小于国际资本流动;汇率预期与即期汇率短期内呈现"相互印证、相互实现"的关系,但长期内与汇率的动态变化出现背离。文章不仅能为准确捕捉人民币汇率变动特征提供理论解释,而且对于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维持其有序波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潇
近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我国境内,通过外汇管制渠道提高外汇储备,一方面造成外汇市场供给增加,给人民币带来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央行经常被动性购入外汇,造成外汇占款增多,在外汇占款日趋成为我国基础货币供应主渠道的情况下,我国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超额货币供应成为推动物价资产价格上涨的资金来源,人民币内外价值日趋出现背离趋势。本文认为,外汇管制使基础货币被动放大,放松管制使汇率波动和波动预期提高,二者合并产生了当前的货币现象。
关键词:
资本流动 升值 通货膨胀 资产价格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徐奇渊
本文分析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的套利交易活动以及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的互动机制。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在于套利和套汇,但与一般套汇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内地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持续干预下的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套利空间不会因为套利活动增加而收窄。这意味着,在人民币离岸市场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将更具有其紧迫性。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离岸市场 套汇 套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青
利率平价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利差、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利率平价作用机制能使三者之间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虽然中国实行利率管制和外汇管制,缺乏人民币远期市场,但利率平价机制的作用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只是其作用的形式有了变化。这实际上也说明中国的外汇市场运行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关键词:
利率平价 利差 资本流动 汇率波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婧
本币的国际化不一定与汇率制度的类型有关。本币价值的稳定性和可测性是提高本币需求强度的重要属性之一。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和缺陷。提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需要以新的方式保持稳定,以便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更稳定的预期。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应更好地反映国际收支变化和外汇市场变化,促进人民币汇率对关键货币的综合稳定。目前需要改善外汇市场条件,创造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条件,这对促进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和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篮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金荣
中国“入世”在即,有关应对加入WTO的讨论也再掀高潮。民间对“入世”后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完全走向市场并发生贬值存有不疑虑,投机分子趁机散布流言,骗汇套汇又有抬头,黑市买卖亦有活跃迹象。认清此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胜 张屹山
传统的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过短期约束或者长期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由于这种识别方法往往会引起"价格之谜"悖论,为保证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Uhlig,2005)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结果表明,中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均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久性升值,前者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更强,但解释比例不超过50%,并且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产生超调现象。由于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以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汇率异常波动,我们认为央行适度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动态 识别 符号约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作诗 张原浩
固定汇率固定的只是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会通过工资和物价变动间接得到调整;浮动汇率无非是通过调整名义汇率直接调整实际汇率。人为能够控制的是名义汇率,控制不了的是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总是要调整。汇率问题本质乃是选择调整名义汇率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还是选择调整工资和物价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的问题。文章认为,既不是弗里德曼主张的浮动汇率对,也不是蒙代尔主张的固定汇率对,不同国家应该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固定汇率,发达国家则可选择浮动汇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自由度高,况且汇率间接调整的方向是工资和物价上升,这没有障碍,因此长期中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严重低估的问题。这可以...
关键词: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调整成本 政治博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元杰
有效缓解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必须采取综合解决的一揽子调整措施,应优先从实体经济领域进行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在此基础上,在货币金融层面按照基本经济因素合理调整汇率水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海生
从1880年起的100多年的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历程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整个演变期间,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从未停止,相关争论主要围绕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简称"固定"与"浮动"之争、"两极"之争)以及"两极"与"中间"之争,即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之争。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两极"与"中间"之争,并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汇率制度 中间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江春 司登奎 李小林
本文基于引入股票价格的泰勒规则汇率模型,刻画股价与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人民币汇率动态决定的微观机理,并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NARDL)对2005年7月—2016年4月样本期间内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美股价差、息差、物价差、产出缺口差与汇率预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具有"时域"稳定性及显著的非对称性。汇率预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变化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中美产出缺口差、股价差、息差与物价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依次减弱。特别地,中美股价差的正向波动短期内会助推人民币汇率升值,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元梁 丁德科
借助于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贬值对FD I在一定时期内会有促进作用,但长期内会造成FD I的波动甚至减少,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稳定和坚挺则有助于外商形成对前期沉淀资本持续追加投资的预期。因此,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会在一定时期内对FD I的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汇率调整后随着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预期的减弱,稳定、坚挺的汇率有助于吸引FD I流入。小幅升值并且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是可取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