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16)
2023(4188)
2022(3679)
2021(3390)
2020(2964)
2019(6968)
2018(6781)
2017(13344)
2016(7628)
2015(8782)
2014(8946)
2013(9001)
2012(8635)
2011(7994)
2010(8217)
2009(7624)
2008(7803)
2007(7189)
2006(6731)
2005(6537)
作者
(24914)
(20516)
(20462)
(19478)
(13177)
(9924)
(9332)
(7981)
(7951)
(7564)
(7157)
(7039)
(6844)
(6829)
(6626)
(6455)
(6245)
(6101)
(6066)
(6051)
(5279)
(5248)
(5185)
(4982)
(4772)
(4732)
(4640)
(4493)
(4450)
(4245)
学科
(29981)
经济(29931)
(21654)
管理(21619)
(17759)
企业(17759)
方法(11950)
中国(11747)
(10183)
数学(9770)
数学方法(9527)
(9213)
(9098)
(7629)
(6585)
财务(6561)
财务管理(6544)
业经(6502)
农业(6368)
企业财务(6282)
理论(6178)
(6129)
银行(6101)
(6035)
金融(6034)
(5798)
(5689)
地方(5354)
(4954)
(4893)
机构
大学(116550)
学院(112745)
(45223)
研究(44699)
经济(44123)
管理(39219)
中国(35380)
理学(32453)
理学院(32041)
管理学(31290)
管理学院(31107)
科学(28431)
(26656)
(25112)
(23697)
(23268)
研究所(22413)
中心(19855)
(18995)
农业(18316)
北京(17840)
财经(17618)
业大(17580)
(15955)
(15812)
(15721)
师范(15558)
(15113)
(14823)
经济学(13949)
基金
项目(68274)
科学(52436)
基金(48979)
研究(47388)
(44349)
国家(43958)
科学基金(35935)
社会(28695)
社会科(26914)
社会科学(26903)
(25828)
基金项目(25131)
自然(24550)
自然科(23926)
自然科学(23914)
自然科学基金(23503)
(23101)
教育(22139)
资助(21614)
编号(18757)
成果(17346)
重点(16020)
(15250)
(14440)
课题(13911)
(13556)
科研(13510)
计划(13435)
大学(12973)
教育部(12686)
期刊
(56414)
经济(56414)
研究(37887)
中国(27817)
学报(22487)
(21254)
(18821)
科学(18783)
管理(16533)
大学(16414)
教育(14902)
学学(14827)
农业(14128)
(13460)
金融(13460)
财经(9210)
技术(9108)
图书(8834)
经济研究(8631)
(8009)
业经(7662)
问题(7381)
(7193)
书馆(6755)
图书馆(6755)
(5984)
(5733)
国际(5511)
业大(5424)
世界(5368)
共检索到190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静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但是剩余价值是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途径曾经在理论界产生过激烈的争论。本文试图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在总结经济理论关于资本积累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分析中国资本积累方式和资本积累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就业形势,探讨不同的资本积累方式和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提出适合国情的资本积累方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盈华  杜跃平  
一直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对社会保障的研究着眼于社会保障与储蓄率的关系,而人力资本理论为社会保障的研究拓宽了范围,将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联系起来。本文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分三个方面综述了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数量、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质量、社会保障管理与人力资本。基本结论主要有:无积累的现收现付制降低生育率和劳动力流动率,但促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在职培训,从而提高经济中的人力资本水平;社会保障的管理重心应从财务收支平衡转向就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发挥社会保障从源头规避社会风险的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万秋红  王晓阳  
从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的关系、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内涵与功能、技术技能积累体制机制和技术技能积累模式、平台与路径四个方面回顾并梳理了国内外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研究脉络和方向。经梳理发现,由于高职教育与产业经济耦合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研究日益得到学者关注和重视,但缺少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自组织学习动力机制、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关系和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评价体系等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李清彬  
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的相关研究在检验方法、变量核算、数据统计口径、原因和源泉解释上存在诸多争议,通过详细梳理相关文献,按照检验结果、对结果的解释和改善路径的逻辑结构对现有研究做了细致的总结:从初期研究的动态无效率到后来的动态有效,从核算方法的单一到多管齐下,从粗略引用与西方相同的统计口径到认真考虑中国统计账户的具体特点,从无效率的原因解释到有效率的源泉探索以及得到的相关认识。最后给出了总结性评述和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元春  
根据贝克尔的企业人力资本理论 ,企业缺乏动力对职工进行一般培训 ,以增进企业人力资本积累。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在“信息不对称”假设下 ,一些学者论证了企业投资于一般培训的可能性 ,并对企业投资于一般培训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郝芮琳   黄宝竹  
金融化反映了信用货币体系下金融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相背离的趋势,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信贷扩张与实体经济增长背离和实体利润越来越多地分配至金融机构。基于马克思主义信用、就业理论的分析表明,在就业总量上,金融化会抑制现实资本积累,导致可变资本规模收缩并且单位可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就业整体下滑。在就业结构上,金融化带来的金融资本积累使金融业就业经历了从扩张到饱和与高技能化的过程,实体行业则由于现实资本积累的停滞而劳动力需求大幅缩减,同时,其行业工资由于劳动者的激烈竞争而下降,大量高技能人才流向金融业;在实体行业中,新兴行业在金融资本的估值逻辑下受影响较小,传统行业就业则下滑较为严重;金融化对私营企业就业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企业。基于2008—2021年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验证了上述分析。当前的稳就业政策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金融资本与现实资本共同积累,着力稳定传统行业和私营企业就业以弱化前期的负向影响,防范高技能劳动力“脱实向虚”。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高质适量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高效的资本运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资本积累 ,促进资本的运用 ,这就是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本文首先对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然后转入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形式及途径的考察 ,最后对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简泽  
改革以来,中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工业部门产出迅速扩张的同时,它吸收的就业增长明显滞后。笔者发展了一个理论模型和相应的统计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工业化的两个基本推动力量——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出和就业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资本积累没有对工业部门产出和就业增长的趋势产生统计上显著的影响,然而,它是推动1990年之前工业部门产出增长以及1978年~2004年间工业部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技术创新的劳动节约偏向决定了工业部门就业增长明显下降的趋势,并成为1990年以后工业部门产出增长的主导力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瑞明  亢延锟  黄维乔  
转型时期的社会阶层分化,部分源于就业市场中的人力资本积累策略差异性及其"极化效应",而这又根源于被扭曲的就业市场。从政策冲击和就业市场扭曲的角度出发,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准模型来说明就业环境与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每个就业者都会根据就业环境和自身成本收益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程度的决策,就业环境的恶化会使不同群体的人力资本积累表现出"极化效应",进而影响到社会阶层分化。进一步,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性别歧视、行业分割、户籍壁垒、关系网络和最低工资法等多个角度对基准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从而在统一的框架下解释了就业市场中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与阶层分化。因此,要构建"橄榄型"社会,就必须不断通过政策调整,修正扭曲的就业市场,使社会中的人力资本积累和阶层形成良性分布,从而推动经济长期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静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源泉。所有制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体制下,我国国有资本总量增加趋势明显,私营经济资本总量直追国有资本投资总量。体制改革使我国整体就业人数下降,私营企业吸纳就业量逐年增加,此外,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资本就业弹性数据也逐年变化。不同所有制结构下资本积累和就业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如何进行就业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瑞明  亢延锟  黄维乔  
转型时期的社会阶层分化,部分源于就业市场中的人力资本积累策略差异性及其"极化效应",而这又根源于被扭曲的就业市场。从政策冲击和就业市场扭曲的角度出发,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准模型来说明就业环境与个体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每个就业者都会根据就业环境和自身成本收益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程度的决策,就业环境的恶化会使不同群体的人力资本积累表现出"极化效应",进而影响到社会阶层分化。进一步,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性别歧视、行业分割、户籍壁垒、关系网络和最低工资法等多个角度对基准模型进行了拓展分析,从而在统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俊  
在现行盈利模式下,中国证券业的发展状况与证券市场的波动高度相关,这种联动性使证券业不具备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行业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在金融业综合经营和对外开放的趋势中,证券行业资本积累不足将导致行业的金融功能无法有效发挥,进而使未来中国金融格局产生结构性失衡。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证券业资本积累的历程,并与国内外相关行业进行比较,认为盈利模式并不是影响证券业积累的最终因素,决定行业盈利模式的制度环境才是制约证券业资本积累的根本,必须彻底变革证券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才能推动行业的迅速、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强  王雍君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筹措资金、加速资本积累,除了积极引进外资外,关键是要通过财政、金融机制努力开拓国内资金来源。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外资流人的种种限制和缺乏有效的财政,金融机制,通过这两个途径往往难以筹措到必要的发展资金。在此情况下,通过增发货币膨胀方式筹措发展资金就成为加速资本积累的最后选择,由此产生“用于资本形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即通货膨胀积累问题。这是通货膨胀理论中一个独特而极具现实意义的领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大丰  
人力资本与外资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本的水平对于外资的吸引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但是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则为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实,外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显著的。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作用不容忽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