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4)
- 2023(11553)
- 2022(9352)
- 2021(8658)
- 2020(7004)
- 2019(15614)
- 2018(15356)
- 2017(29332)
- 2016(15764)
- 2015(17383)
- 2014(16824)
- 2013(16587)
- 2012(15176)
- 2011(13579)
- 2010(13292)
- 2009(12210)
- 2008(12108)
- 2007(10774)
- 2006(9461)
- 2005(8155)
- 学科
- 济(65562)
- 经济(65501)
- 业(55632)
- 农(46497)
- 管理(43581)
- 企(34313)
- 企业(34313)
- 农业(31014)
- 方法(24216)
- 数学(21550)
- 数学方法(21395)
- 业经(19762)
- 技术(16113)
- 中国(15844)
- 地方(15558)
- 财(15182)
- 贸(13227)
- 贸易(13222)
- 易(12898)
- 制(12619)
- 学(12613)
- 发(10737)
- 农业经济(10598)
- 环境(10358)
- 务(9422)
- 财务(9411)
- 财务管理(9399)
- 体(9232)
- 银(9179)
- 银行(9139)
- 机构
- 学院(225546)
- 大学(219371)
- 济(92624)
- 经济(90883)
- 管理(87131)
- 理学(76565)
- 理学院(75706)
- 研究(75682)
- 管理学(74547)
- 管理学院(74138)
- 农(63576)
- 中国(57666)
- 科学(49629)
- 农业(49141)
- 京(45200)
- 业大(44750)
- 所(38737)
- 财(37121)
- 中心(36267)
- 研究所(35692)
- 江(33528)
- 农业大学(31118)
- 财经(30377)
- 范(28808)
- 师范(28436)
- 经(27744)
- 北京(27203)
- 经济学(27125)
- 经济管理(26702)
- 州(26482)
- 基金
- 项目(161083)
- 科学(126136)
- 基金(116731)
- 研究(114914)
- 家(104385)
- 国家(103412)
- 科学基金(87572)
- 社会(74824)
- 社会科(70464)
- 社会科学(70445)
- 省(64917)
- 基金项目(63696)
- 自然(57040)
- 自然科(55618)
- 自然科学(55600)
- 自然科学基金(54620)
- 划(53703)
- 教育(49585)
- 编号(46536)
- 资助(44368)
- 发(36360)
- 重点(35826)
- 农(35408)
- 创(34865)
- 成果(34842)
- 部(34726)
- 创新(32527)
- 业(31585)
- 国家社会(31409)
- 科研(30627)
- 期刊
- 济(104380)
- 经济(104380)
- 农(66247)
- 研究(57793)
- 农业(44820)
- 中国(43495)
- 学报(41487)
- 科学(37515)
- 大学(31020)
- 学学(29958)
- 财(27198)
- 管理(25457)
- 业经(24663)
- 业(22026)
- 融(21032)
- 金融(21032)
- 技术(18768)
- 教育(17114)
- 问题(15570)
- 经济研究(14591)
- 版(13981)
- 财经(13970)
- 农村(13787)
- 村(13787)
- 农业经济(13642)
- 科技(12985)
- 资源(12691)
- 业大(12624)
- 技术经济(12052)
- 经(11923)
共检索到321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晓慧 王礼力 陆迁
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价值认知,不仅反映了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主观认识和接受程度,而且影响到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效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鉴于此,基于黄土高原区1 152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 Selection Model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的价值认知以及认知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增产价值、增收价值、生态价值认知程度较高的农民比例分别为13. 89%、12. 5%、19. 01%,农民对水土保持技术的价值认知不高。(2)影响农民对水土保持技术增产价值认知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房屋类型、耕地面积、村干部、相互信任、相互帮忙;影响增收价值认知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房屋类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劳动力数量、房屋类型、相互信任、相互帮忙、信息渠道等变量则显著影响了农民对生态价值认知程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丽 褚力其 姜志德
黄土高原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和对水土流失风险的感知是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探究二者对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户技术采用率的提高、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利用黄土高原12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采用逐步回归法和分组回归法,分析了农户技术认知和风险感知对其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及代际差异。结果表明:①技术认知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对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少免耕、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强度均是新生代农户大于老一代农户。②风险感知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等高耕作和沟垄种植技术采用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存在代际差异;对新生代农户少免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老一代农户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风险感知在技术认知和采用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老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新一代;在少免耕、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新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老一代。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等控制变量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建议农业技术和政策推广视新老农户区别对待,提供有针对性的补贴,并通过鼓励土地流转为技术采用提供便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晓慧 陆迁 王礼力
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甘肃和宁夏3省份1152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和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禀赋中,农用机械数量、林地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面积对采用程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总收入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相互信任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农户生态认知对其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对资本禀赋、生态认知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晓慧 王礼力 陆迁
利用黄土高原陕甘宁3省(区)1 152份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感知价值理论,从农户对技术的感知价值和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视角切入,探索感知价值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主效应,考虑收入水平的差异,分析总收入和农户分化分析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年龄越小、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农户之间相互信任程度越高,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的概率越大。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概率越大。(2)农户感知利益、感知风险对其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总收入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农户分化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通过增加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来提高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感知利益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蕊 陆迁
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区849户农户调查数据,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从行动信息、行动参与、行动组织和行动效果4个维度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考察了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通过改变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行为的间接影响,并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影响水土保持实践过程中政府补贴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面积对修筑梯田、使用地膜和造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并不显著;土地流转期限对以上4种措施的实施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集体行动在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影响农户修筑梯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接受政府补贴较少农户的造林活动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但在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影响农户地膜使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3)政府补贴在农户集体行动影响造林和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发挥调节效应,但在集体行动影响造林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负,在集体行动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刚 李小曼 李锐
通过科学分析,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评价系统,并确定系统中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定西地区为例确定评价指数权重,并对该区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定西地区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偏低,其中土地治理指数极差;劳动力结构相似指数一般;居住舒适指数较差;粮食安全指数评价一般;土地效率指数和劳动效率指数均在一般标准底线徘徊。但同时评价数据显示,近10年来定西地区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各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区近年来水土保持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向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社会效益 评价系统 指数 权重 黄土高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玉 王百田
【目的】为兼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控制和供水安全,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径流和产沙影响,以寻找节水、高效的流域综合管理技术。【方法】利用甘肃平凉纸坊沟典型小流域1955—2003年的水上保持措施与径流和输沙等监测数据,建立年径流系数和产沙模数与土地利用的线性关系,定量评价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和产沙的影响。【结果】1955—2003年,年降水量呈不显著降低趋势,年径流深和产沙模数显著减少;小流域降水产流能力随植被破坏而提高,随植被恢复而大幅降低;修建梯田和淤地坝等工程措施可增加小流域的径流拦蓄能力,但会因工程老化而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小流域单位径流深的侵蚀与携沙能力随林草面积增加而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晶 任志远
【目的】土壤侵蚀是导致人类赖以生存且日趋紧缺的土地资源退化和损失的主要原因,这种损失正在全球悄然进行。定量计算区域土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的价值量,为区域土地的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本文根据陕北黄土高原的特点,采用无植被覆盖的潜在土壤侵蚀量来估算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然后利用估算的土壤保持量,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从保护土壤肥力、减少表土损失和减轻泥沙淤积3个方面来评价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结果】而从整个时间段上来看,2000年比1978年的土壤保持量增长94.18%,接近一倍。1978~2000年期间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价值是逐渐增加的,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鸿雁 吴钦孝 刘国彬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chanism of vegetation has been explained through analysing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at different layers on rainfall. The vegetation cause the result of reduction of runoff amount,runoff energy and runoff carrying sediment. and vegetation improving soil to make a great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森林植被 水土保持 机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文义 邵全琴 刘纪远
以土壤保持量为评估指标,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评估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了近20 a来的黄土高原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对于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的生态成效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结果表明:1990—2010年黄土高原平均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305 t·hm-2·a-1,年均土壤保持总量为190×108t。1990—2000年农田、草地和林地生态系统平均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为249、285和640 t·hm-2·a-1,2000—2010年平均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增加了14.6%、2.9%和7.4%。黄土高原草地和林地的土壤保持率分...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保持量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磊 冯青郁 陈利顶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自1950s以来大规模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举措,在减少入黄泥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坡面、沟道的水文过程和物质迁移过程等,改变了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时空分配格局,在土壤保持、粮食供给、水文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贡献。本文系统综述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发展演变,阐述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水土过程的作用机制及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探讨了新形势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面临的问题、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应加强维护和管理,提升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统筹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合理的时空配置,以维护黄土高原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维持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社会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虹 章政 田亚平
本文以湖南省衡南县三个样本村的抽样调查为基础 ,对南方丘陵区农户经营土地的水土流失现状、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及其影响因子排序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 ,农户经营土地上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农户对于水土保持意识淡薄。虽然各样本村农户对水土保持影响因子的排序有所不同 ,但农业效益低是阻碍农户进行水土保持投资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农户行为 南方丘陵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刘文兆 张勋昌 张北赢 王兵 杨玉玲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幼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方法】以草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沙棘、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各树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造林初期,各树种及其不同造林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均比较差,处于水土保持功能低下阶段,土壤侵蚀的差异主要是由植被的不同覆盖度引起的,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当覆盖度达53%时土壤侵蚀较为轻微。草地和各树种林下0~25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其中以刺槐消耗土壤水分最多,其次是侧柏,油松、沙棘和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刺槐纯林与其混交林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其他树种不同造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语晗 曹振选 史兴民
基于陕北黄土高原农户气候感知数据和气象实测数据,将科学观测获得的定距数据(冬夏气温)和定比数据(降水)降维与农户感知气候变化得出的定类数据对比,以衡量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准确性。从人口属性、社会经济属性、气候信息获取渠道和对全球变暖的信念入手,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究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的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对夏季气温变化感知基本与气象实测数据相吻合,但多数农户对冬季气温变化和降水变化的感知结果与气象实测数据相悖。(2)影响农户夏季气温变化感知的因素有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规模、土地种植面积、通过手机获取气候信息和对全球变暖的信念;农户冬季气温变化感知受种植作物种类的影响;性别、本地居住时间以及通过手机获取气候信息渠道影响了农户的降水变化感知。提出引导农户正确感知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感知 农户 气象数据 黄土高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天志 陆迁
基于黄土高原区1 19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探索因子、二元Logistic回归和KHB方法,构建并检验社会互动、信任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分析框架和影响机制,以期为推动水土保持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社会互动5个维度直接正向影响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对农业技术采用率提高、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2)社会互动通过人际信任、网络信任和政府信任间接正向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3)信任的总间接效应(0.735 3)大于社会互动的直接效应(0.576 3),其中,人际信任的间接效应值最大(0.394 7),政府信任次之(0.220 3),网络信任最小(0.120 3)。研究深化农户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关系的理解,建议相关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社会互动与信任的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