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4)
2023(9636)
2022(7941)
2021(6912)
2020(5729)
2019(12989)
2018(12241)
2017(24240)
2016(12227)
2015(13479)
2014(13244)
2013(13416)
2012(12556)
2011(11511)
2010(11894)
2009(11473)
2008(10336)
2007(9379)
2006(8688)
2005(8290)
作者
(34290)
(28791)
(28551)
(27366)
(18433)
(13504)
(13047)
(10938)
(10860)
(10163)
(9987)
(9408)
(9377)
(9158)
(9074)
(9031)
(8329)
(8290)
(8185)
(7592)
(7213)
(6936)
(6807)
(6733)
(6705)
(6602)
(6244)
(5826)
(5763)
(5568)
学科
(75952)
经济(75892)
管理(37720)
(36775)
(30512)
企业(30512)
(27887)
金融(27887)
(24986)
银行(24979)
方法(24861)
(24254)
中国(23297)
数学(22023)
数学方法(21890)
地方(20340)
(19069)
(16155)
业经(14873)
(14030)
地方经济(12823)
(12669)
财务(12644)
财务管理(12622)
企业财务(12214)
(11760)
(11544)
中国金融(11327)
农业(10674)
(10014)
机构
大学(178947)
学院(178391)
(93893)
经济(92258)
管理(67045)
研究(64041)
中国(57954)
理学(56936)
理学院(56357)
管理学(55654)
管理学院(55323)
(45433)
(35934)
财经(35654)
(32447)
科学(32365)
经济学(32329)
(31258)
中心(30804)
经济学院(29036)
研究所(27779)
财经大学(26777)
(26341)
(23883)
金融(23518)
北京(23082)
(22839)
(22709)
(22337)
银行(21392)
基金
项目(111290)
科学(89225)
基金(84332)
研究(82801)
(71948)
国家(71387)
科学基金(62431)
社会(58229)
社会科(55592)
社会科学(55580)
基金项目(43890)
(41186)
自然(37108)
自然科(36298)
自然科学(36290)
教育(36146)
自然科学基金(35704)
资助(34651)
(33771)
编号(31023)
国家社会(25724)
(25625)
(25384)
成果(25114)
重点(25078)
(23448)
教育部(23023)
人文(22705)
(22070)
创新(21978)
期刊
(108267)
经济(108267)
研究(62982)
(37330)
金融(37330)
(35949)
中国(34343)
管理(27367)
学报(21886)
科学(21235)
(20535)
经济研究(19729)
财经(19301)
大学(17845)
学学(17224)
(16738)
技术(14550)
业经(13483)
问题(13330)
农业(12728)
(10828)
技术经济(10796)
国际(10594)
统计(10001)
教育(9922)
世界(9820)
理论(9129)
(8720)
商业(8516)
经济管理(8358)
共检索到290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生福  韩雍  
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和防止宏观经济衰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普遍面临的两大政策难题,加强资本监管在促进金融稳定的同时是否会阻碍经济增长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争论的焦点。围绕资本监管金融稳定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传导机制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尽管理论研究普遍认为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在促进金融稳定的同时对信贷规模和经济增长造成了不利冲击,但上述机制得以成立的现实条件却非常复杂,实证检验与理论研究结果常常出现背离。鉴于此,未来至少有以下几个可供研究的方向:首先,深化关于资本监管实际效应的传导机制分析。其次,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料以提高实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再次,通过跨国比较探索导致资本监管实际效应异质性的制度根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毅  曹锐钢  
本文对国外近二十年来关于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分别从金融开放的定义与度量、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路径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对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结论分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秦川  
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尽管在理论层面假说很多,但实证层面没有定论,最新研究发现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绩效差异取决于一组门槛变量水平的变化。在一国融入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门槛变量水平高的国家,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绩效就相对较好,反之相反。但是,当前研究尚未就所有门槛变量的作用机制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研究清楚,具体的门槛阈值依赖于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而不能准确得出。鉴于此,本文基于Kose等(2011),从门槛效应的视角出发,尝试采用整体性实证框架(根据是否关注门槛变量及是否关注门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焦莉莉  李清  张丹  
欧盟金融一体化发展与各国分散监管的非对称性制度安排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欧盟乃至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欧盟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稳定问题的研究是通过以下四个路径联系在一起的: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稳定理论研究、最优监管制度设计与合作动机、统一监管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多国框架下的危机救助体系安排。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对欧盟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稳定间的关系以及欧盟危机救助机制安排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这将是这一研究领域未来关注的重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华  周倩  
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过去五十多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就20世纪60年代至2017年间保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归纳得出:理论上,保险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风险转移与金融中介两类职能实现,恶劣的制度环境可能引起经济增长负效应;实证方面利用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时间序列、截面以及面板数据,研究保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关系,发现国家制度、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同时,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新波  颜双波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香港经济导报社共同主办,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经济与管理研究》编辑部协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于2007年6月23~24日在北京凤山温泉度假村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国资委、商务部、中国人民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红枫  朱怡哲  
本文运用TVP-VAR方法分析了2007—2016年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稳定及实体经济的时变性影响。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看,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波动较大,中长期影响在2011年由负转正,其后存在边际递减效应。从资本账户开放通过影响金融稳定进而传导至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来看,金融市场对资本账户开放冲击的响应越来越迅速,表明中国金融市场的系列改革增强了金融市场吸收外在冲击的能力。但2011年后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2011年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说明现阶段中国不应急于加速资本账户开放进程,而应当着力于打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升金融市场的传导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阳  田友春  
近年来,金融因素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已逐步成为经济波动的重要诱因。在此背景下,2016年12月17—18日,"第二届中国金融经济周期论坛"(2016)在云南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阳  田友春  
近年来,金融因素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已逐步成为经济波动的重要诱因。在此背景下,2016年12月17—18日,"第二届中国金融经济周期论坛"(2016)在云南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雪莲  张运鹏  
本文首先对监管独立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加以分析,然后从理论上分析实现监管独立的四个基础条件,并以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FSA为例,分析这四个基础条件在实践中的体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正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技术创新、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具有直接效应,并借助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等路径作用于产业增长、结构调整和整体经济增长。其中,技术创新是金融发展作用经济增长众多路径中的核心机制。与此同时,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内源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具有直接的正效应。加强金融机制建设,提升金融综合效能,协同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互动构成统筹金融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傅晋华  郑风田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际学术界便对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随着全球对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的日益关注,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逐渐增多。鉴于农村基础设施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展开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问题的研究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建松  陶永诚  王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  李佳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学术界对当前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宏观审慎监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有效了弥补传统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和不足,因此学术界也展开了有关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挑战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两者配合的必要性和方式,以及关于两者实施主体的争论。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理论体系的完善、中央银行同时承担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效果、两者配合的方式以及相关工具的融合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政钦   李伶俐   万妍辰  
文章首先基于金融资源约束下的配置结构演化角度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然后从人力资本视角梳理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门槛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同时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删减样本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检验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更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大。进一步通过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小于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人力资本水平越过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