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8)
2023(7461)
2022(6089)
2021(5696)
2020(4801)
2019(10710)
2018(10277)
2017(20213)
2016(10643)
2015(11400)
2014(11062)
2013(10805)
2012(9799)
2011(8578)
2010(8454)
2009(7969)
2008(7990)
2007(7040)
2006(6206)
2005(5646)
作者
(31931)
(26380)
(26245)
(25008)
(16914)
(12758)
(11954)
(10183)
(10173)
(9241)
(9117)
(8879)
(8361)
(8305)
(8269)
(8240)
(7876)
(7780)
(7767)
(7683)
(6650)
(6576)
(6310)
(6117)
(6116)
(6009)
(5863)
(5724)
(5243)
(5192)
学科
(37828)
经济(37787)
(31389)
管理(31279)
(25834)
企业(25834)
(19974)
银行(19828)
方法(19430)
(18507)
数学(17581)
数学方法(17472)
(17339)
(13590)
(13185)
金融(13185)
中国(10453)
(10452)
制度(10442)
业务(10183)
(9539)
财务(9533)
财务管理(9510)
(9498)
(9333)
贸易(9324)
企业财务(9153)
(8950)
业经(8855)
银行制(8814)
机构
大学(145476)
学院(143065)
(61273)
经济(60107)
管理(56858)
理学(49138)
理学院(48630)
管理学(47813)
中国(47796)
研究(47638)
管理学院(47576)
(32613)
(30626)
(29988)
科学(29404)
农业(26202)
(25211)
业大(24866)
财经(24767)
中心(24766)
(24343)
银行(24131)
(22756)
(22485)
研究所(22401)
(21532)
经济学(19880)
财经大学(19009)
北京(18585)
经济学院(18257)
基金
项目(101085)
科学(79451)
基金(76937)
(69901)
国家(69357)
研究(66108)
科学基金(59058)
社会(44911)
社会科(42774)
社会科学(42765)
基金项目(41223)
自然(40453)
自然科(39575)
自然科学(39563)
自然科学基金(38928)
(37674)
(32894)
资助(31262)
教育(29394)
编号(23401)
重点(22767)
(22515)
(21511)
科研(20544)
计划(20261)
(20204)
创新(20184)
国家社会(19757)
教育部(19112)
(18640)
期刊
(58212)
经济(58212)
研究(43668)
(36460)
金融(36460)
学报(28385)
(27266)
中国(25576)
(24136)
科学(24130)
大学(20934)
学学(20393)
管理(18917)
农业(15624)
财经(12773)
经济研究(10727)
(10648)
业经(9320)
(8805)
技术(8128)
理论(8097)
问题(7656)
(7519)
业大(7514)
实践(7398)
(7398)
商业(7396)
国际(6999)
统计(6954)
科技(6763)
共检索到216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欣  王佳媛  
本文从资本监管压力视角出发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行为展开研究,采用星展银行(DBS)提出的不良贷款测算方法,利用2007-2017年间5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考察了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低估水平以及资本监管压力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的影响,为有效监管银行贷款质量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应用DBS方法重新测算得到的不良贷款对银行盈利水平的解释力度更强,能更好地反映银行实际的资产质量水平;(2)从时间趋势上看,国内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低估程度在2011年之后迅速攀升,于2016年达到顶峰;(3)资本监管压力的增加使得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受到资本监管压力的影响较大,而国有商业银行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姗  
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数据,分析银行业资本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同质性竞争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资本监管压力上升通过增加抵押贷款、减少信用贷款的信贷结构调整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此同时,资本监管压力并不会降低银行的总信贷规模。银行业同质性竞争会弱化资本监管降低不良贷款率的积极效应,说明以贷款业务为主的行业竞争加剧后,一些银行会增加高风险资产的配置以弥补竞争上升后的绩效下滑,进而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兴国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施监管的难点□郑兴国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贷款、呆帐、坏帐等不良资产已占贷款总资产的相当比例。信贷资产质量的低劣,已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如何监管不良贷款以促进资产质量的根本好转无疑是人民银行监管工作的一大课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曾诗鸿  
产生日本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因素很多,本文只在现有的体制下,利用大藏省与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博弈的监管模型对大藏省的作为进行分析,认为,日本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是因为大藏省在不同的行为参数下,依赖自己的行为参数从效用最大化出发进行博弈的结果。集金融计划立案与监察检查职能于一身的大藏省,是造成金融机构高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喜立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中国的商业银行进入逐渐趋严的监管环境。2016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历史高位,且长期居高不下。文章在此背景下回顾了不良贷款的当前形势,归纳总结了导致不良贷款的若干原因,考究了形成潜在不良贷款的若干方式,讨论了各类不良贷款处置办法的优势、劣势,并根据当前的不良贷款情况及严监管环境提出了若干有助于商业银行预防不良贷款的改革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浩  方盈赢  
本文基于2004—2016年95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商关系越"亲清",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越低。其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两者存在互补关系,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政府透明度、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比重、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减轻企业税外负担、律师等市场中介服务条件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降低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政商关系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还存在异质性影响,相比低不良贷款率省份和外资入股的城市商业银行,"亲清"的政商关系更能降低高不良贷款率省份和无外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文的研究对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和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燕翔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方法都是基于巴塞尔监管资本要求,却忽略或无法准确衡量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问题。事实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和正常贷款是不同的。文章利用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三类具有不同粒度构成的不良贷款组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越高,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越接近,此时适合采用解析法计算经济资本。当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较低但不含支配型贷款时,采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所得结果相差并不大。但是当组合含支配型贷款时,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出现较大偏离,模拟法更加适用。另外,贷款组合所需的经济资本量与贷款组合的分散程度大小一般呈负相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庹明轩  
本文利用同时考虑不良贷款和松弛变量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利用截尾回归方法分析资本充足率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忽视不良贷款会显著高估银行效率;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效率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当资本充足率较低时,银行效率随着资本充足率的增加而提升;但当资本充足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而不利于效率的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严重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