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8)
- 2023(5006)
- 2022(4113)
- 2021(3954)
- 2020(3436)
- 2019(7788)
- 2018(7536)
- 2017(15699)
- 2016(8250)
- 2015(8913)
- 2014(9025)
- 2013(8923)
- 2012(8362)
- 2011(7296)
- 2010(7472)
- 2009(7009)
- 2008(7411)
- 2007(6753)
- 2006(5979)
- 2005(5795)
- 学科
- 济(29702)
- 经济(29670)
- 业(26337)
- 管理(24007)
- 企(23424)
- 企业(23424)
- 银(19475)
- 银行(19330)
- 行(18023)
- 制(16995)
- 方法(15814)
- 数学(13559)
- 数学方法(13457)
- 融(12649)
- 金融(12649)
- 财(11569)
- 业务(10076)
- 度(10073)
- 制度(10067)
- 银行制(8739)
- 务(8510)
- 财务(8504)
- 财务管理(8481)
- 中国(8378)
- 企业财务(8281)
- 体(7697)
- 体制(7072)
- 业经(6841)
- 学(6081)
- 贸(6069)
- 机构
- 大学(113722)
- 学院(111568)
- 济(48227)
- 经济(47127)
- 管理(43650)
- 中国(39978)
- 研究(36920)
- 理学(36628)
- 理学院(36254)
- 管理学(35769)
- 管理学院(35555)
- 财(27042)
- 银(24825)
- 银行(23777)
- 京(23695)
- 行(22133)
- 财经(21396)
- 农(21001)
- 科学(20936)
- 经(19615)
- 中心(19555)
- 所(18719)
- 江(17980)
- 研究所(16894)
- 农业(16596)
- 财经大学(16536)
- 融(16496)
- 金融(16254)
- 经济学(16246)
- 业大(15290)
- 基金
- 项目(72121)
- 科学(57297)
- 基金(55271)
- 研究(49659)
- 家(48623)
- 国家(48273)
- 科学基金(41765)
- 社会(33337)
- 社会科(31818)
- 社会科学(31810)
- 基金项目(28999)
- 自然(27775)
- 自然科(27205)
- 自然科学(27198)
- 自然科学基金(26783)
- 省(26387)
- 资助(23615)
- 教育(22722)
- 划(22681)
- 编号(17964)
- 部(16797)
- 重点(16044)
- 性(15368)
- 成果(15004)
- 创(14991)
- 教育部(14674)
- 国家社会(14545)
- 科研(14340)
- 人文(14039)
- 创新(14019)
共检索到18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姗
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数据,分析银行业资本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同质性竞争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资本监管压力上升通过增加抵押贷款、减少信用贷款的信贷结构调整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此同时,资本监管压力并不会降低银行的总信贷规模。银行业同质性竞争会弱化资本监管降低不良贷款率的积极效应,说明以贷款业务为主的行业竞争加剧后,一些银行会增加高风险资产的配置以弥补竞争上升后的绩效下滑,进而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欣 王佳媛
本文从资本监管压力视角出发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行为展开研究,采用星展银行(DBS)提出的不良贷款测算方法,利用2007-2017年间5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考察了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低估水平以及资本监管压力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的影响,为有效监管银行贷款质量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应用DBS方法重新测算得到的不良贷款对银行盈利水平的解释力度更强,能更好地反映银行实际的资产质量水平;(2)从时间趋势上看,国内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低估程度在2011年之后迅速攀升,于2016年达到顶峰;(3)资本监管压力的增加使得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受到资本监管压力的影响较大,而国有商业银行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不良贷款 资本监管 商业银行 DBS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兴国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施监管的难点□郑兴国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贷款、呆帐、坏帐等不良资产已占贷款总资产的相当比例。信贷资产质量的低劣,已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如何监管不良贷款以促进资产质量的根本好转无疑是人民银行监管工作的一大课题。...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蒋海 占林生
选取中国101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分析资本监管和市场竞争对银行贷款规模及其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系统GMM估计,对理论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资本监管放松时,有利于贷款增加,而且个人贷款比公司贷款更加敏感;市场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抑制信贷扩张,改善贷款结构,另一方面会降低银行的资本缓冲,提高银行风险水平;市场竞争将削弱资本缓冲对贷款的促进作用。建议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改变银行的贷款结构,并根据不同市场竞争水平对银行实施差异性监管。
关键词:
资本监管 市场竞争 商业银行 贷款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永新 韩文秀
信用风险是造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根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银行上市建立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
关键词:
信用风险 银行 不良贷款 企业 坏账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曾诗鸿
产生日本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因素很多,本文只在现有的体制下,利用大藏省与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博弈的监管模型对大藏省的作为进行分析,认为,日本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是因为大藏省在不同的行为参数下,依赖自己的行为参数从效用最大化出发进行博弈的结果。集金融计划立案与监察检查职能于一身的大藏省,是造成金融机构高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喜立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中国的商业银行进入逐渐趋严的监管环境。2016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历史高位,且长期居高不下。文章在此背景下回顾了不良贷款的当前形势,归纳总结了导致不良贷款的若干原因,考究了形成潜在不良贷款的若干方式,讨论了各类不良贷款处置办法的优势、劣势,并根据当前的不良贷款情况及严监管环境提出了若干有助于商业银行预防不良贷款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金融监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庆杰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不良资产问题是影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使银行真正按照资产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原则进行市场化动作 ,从而促进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 ,满足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需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燕翔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方法都是基于巴塞尔监管资本要求,却忽略或无法准确衡量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问题。事实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和正常贷款是不同的。文章利用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三类具有不同粒度构成的不良贷款组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越高,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越接近,此时适合采用解析法计算经济资本。当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较低但不含支配型贷款时,采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所得结果相差并不大。但是当组合含支配型贷款时,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出现较大偏离,模拟法更加适用。另外,贷款组合所需的经济资本量与贷款组合的分散程度大小一般呈负相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庹明轩
本文利用同时考虑不良贷款和松弛变量的SBM模型测算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利用截尾回归方法分析资本充足率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忽视不良贷款会显著高估银行效率;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效率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当资本充足率较低时,银行效率随着资本充足率的增加而提升;但当资本充足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而不利于效率的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严重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丽 张雨濛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势严峻,再次成为焦点话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和银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的利润几乎全部处于下降状态,2015年三个季度的拨备覆盖率不但逐季下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甚至已经接近150%的监管红线,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承受能力正不断减弱。本文针对16家上市银行重点分析了不良贷款的行业、地区分布和贷款对象的结构特征,发现2015年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华东及沿海一带,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公司不良贷款高于个人,而且随着不良资产规模的扩大,行业及地区的范围都会有所扩散,商业银行对不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拨备覆盖率 风险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林畅杰
本文以2007-2018年的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审计费用与隐性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以分析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关注贷款分类准确性和隐性不良贷款风险,进而揭示外部审计是否对提升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发挥应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审计费用与隐性不良贷款显著负相关,隐藏不良贷款反而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审计费用,这表明审计师在对商业银行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贷款分类准确性和隐性不良贷款风险;第二,具有银行业审计专长的审计师能够减弱隐性不良贷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挥外部审计的功能和作用、助力银行业提升资产质量真实性、防范隐性不良贷款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审计指引》,加强审计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为保障、提升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切实发挥作用;完善银行业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减少人为认定的主观性,引导商业银行准确评估信贷风险,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市场建设,引导商业银行及时披露并处置不良贷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曲和磊
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处置问题,并不是新问题。只是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世人才对金融风险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专门从事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处置的资产管理公司有了新认识。中国把化解金融风险提到了国家安全的地步,公开宣布将成立资产管理公司(Assets Managem entCor-poration)来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那么,为什么资产管理公司能够有效地处置不良信贷资产,而商业银行不能? 国际经验有何借鉴? 中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又将如何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呢?本文分三个部分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第一部分从国际经验入手,说明资产管理公司利用投资银行手段是处置不良...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莹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贷业务风险越来越高,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从风险导向角度研究不良贷款的内部审计处置方法,并提出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不良贷款处置策略,以期为创新银行内部审计模式、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 不良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