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9)
- 2023(14432)
- 2022(11844)
- 2021(10828)
- 2020(9326)
- 2019(20911)
- 2018(20461)
- 2017(39796)
- 2016(21403)
- 2015(23367)
- 2014(23495)
- 2013(23030)
- 2012(20792)
- 2011(18050)
- 2010(18402)
- 2009(17809)
- 2008(18434)
- 2007(16469)
- 2006(14307)
- 2005(13450)
- 学科
- 业(94438)
- 企(86720)
- 企业(86720)
- 济(84679)
- 经济(84546)
- 管理(83355)
- 财(35658)
- 方法(35638)
- 业经(30310)
- 农(28138)
- 数学(26879)
- 务(26842)
- 财务(26809)
- 财务管理(26764)
- 数学方法(26605)
- 制(25500)
- 企业财务(25382)
- 中国(20933)
- 农业(20496)
- 技术(18836)
- 体(18507)
- 银(17562)
- 银行(17541)
- 行(16487)
- 理论(16440)
- 融(16351)
- 金融(16349)
- 划(16296)
- 体制(16272)
- 策(15998)
- 机构
- 学院(302996)
- 大学(297156)
- 济(126451)
- 经济(123966)
- 管理(120853)
- 理学(103187)
- 理学院(102196)
- 管理学(100845)
- 管理学院(100280)
- 研究(93369)
- 中国(80360)
- 财(69412)
- 京(60932)
- 科学(53815)
- 财经(53159)
- 农(50621)
- 经(48136)
- 江(48000)
- 所(46668)
- 中心(44756)
- 业大(41833)
- 研究所(40937)
- 农业(39403)
- 财经大学(39288)
- 经济学(38967)
- 北京(37659)
- 州(37499)
- 商学(35302)
- 经济学院(35195)
- 商学院(35004)
- 基金
- 项目(194248)
- 科学(155498)
- 基金(144258)
- 研究(143526)
- 家(124395)
- 国家(123307)
- 科学基金(108271)
- 社会(94366)
- 社会科(89555)
- 社会科学(89539)
- 省(76181)
- 基金项目(76026)
- 自然(69255)
- 自然科(67712)
- 自然科学(67693)
- 自然科学基金(66586)
- 教育(65361)
- 划(62602)
- 资助(57900)
- 编号(56427)
- 成果(46038)
- 创(43788)
- 部(43653)
- 重点(43405)
- 制(42098)
- 业(41481)
- 发(40640)
- 创新(40146)
- 国家社会(39699)
- 性(39282)
- 期刊
- 济(144578)
- 经济(144578)
- 研究(90661)
- 财(63077)
- 中国(62186)
- 管理(50104)
- 农(47856)
- 学报(43068)
- 科学(41124)
- 融(38439)
- 金融(38439)
- 大学(34081)
- 学学(32838)
- 农业(31701)
- 财经(27788)
- 技术(26119)
- 教育(25801)
- 业经(25024)
- 经(23820)
- 经济研究(22518)
- 会计(20906)
- 财会(20060)
- 业(18903)
- 问题(18603)
- 技术经济(16184)
- 版(15195)
- 现代(14923)
- 贸(14445)
- 商业(13722)
- 世界(13620)
共检索到465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肖虹 邹冉
本文考察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银行信贷供给诱导有效性及其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会计准则规范影响的协调性。研究发现,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资本监管规则实施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具有显著诱导有效性,但已发生损失模型下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此具有削弱作用,其削弱路径主要来自会计信息的风险信号传递调节效应,与资本约束中介效应无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银行,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银行、以市场景气度较高小微企业为主要信贷投放对象的银行,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监管诱导有效性及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削弱效应,显示提高相关制度协调性并充分发挥市场激励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现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雯靓 吴溪
在以往不多的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文献中,并未发现系统性的证据显示银行通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进行利润平滑。基于Bankscope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数据库提供的2002—2010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我们重新考察并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通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平滑利润的行为,我们还发现2007年起施行的新会计准则显著遏制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平滑行为。当然,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并未完全消除商业银行的利润平滑行为。最后,上述各项发现在非上市银行样本中成立。本文证据还支持在我国银行业(包括非上市银行)广泛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孟祥军
恶劣的资产质量和薄弱的信用风险管理是导致银行破产和银行危机的最主要原因,而通过提取充足的准备金,及时确认损失并予以核销,可以有效避免严重的信用风险积聚所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从会计和银行监管规则制定者对于贷款损失准备的基本立场出发,分析和比较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范的最新发展及其冲突和协调的相互关系,以期对完善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相关的会计和监管规则有所裨益。
关键词:
贷款损失准备 会计 监管 冲突 协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建军
贷款损失准备会计是商业银行会计和监管中的重要问题,不同的会计处理会影响到资本充足和拨备充足监管的有效性,但是会计准则和监管标准缺乏协调使得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监管有效性降低。本文研究国际监管机构和相关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政策的协调,研究我国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和监管的协调,提出完善我国贷款减值会计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磊
美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张磊贷款不能按最初协议规定的日期或其他可接受的方式偿还,就被划为"有问题贷款"。当一项贷款最终不能收回时,银行必须将其冲销掉。在美国,冲销的办法通常是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商业银行动用贷款损失准备金将直接减少商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环
本文研究了美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发展的历程,以及美国会计界、银行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在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上曾经存在的冲突和协调完善的进展情况,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同样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抵御风险、真实反映资产和经营业绩都具有重要作用。会计界、银行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应该加强协调,完善法规,指导银行合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尽快健全我国银行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永 邓剑平
在不确定性的作用下,商业银行贷款会面临风险。提取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常见措施。由于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没有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明显不足,利润虚增普遍而且严重,累积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艾伦·加斯顿 宋仁元 孙丹 张国营 祭增学 刘晓斐 刘颖 刘玉琢
对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国家来说,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受两套体系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IAS)第39号和巴塞尔体系。本文讨论了会计和监管体系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方面的不同,以及在不同的视角下或缺乏IFRS的指引下,监管者面临的挑战,并建议监管者采取措施帮助银行在满足监管要求和资本要求的同时,也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红华 贾建军
统一资本比率的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的主要措施之一。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做出了重大改革。新制度给予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更大的自主权,对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不同会计和税务处理将会影响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计量,从而影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统一资本比率的监管。本文以模拟的方法来探讨不同处理方案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为中央银行资本充足比率监管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细则的制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贷款损失准备金 资本充足比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建军 杨坤 郗永春
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及其监管带来了很大影响。新会计准则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的主要影响有:(1)新会计准则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的规定与监管审慎性要求相矛盾;(2)新会计准则规定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与监管要求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有分歧。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主要有:(1)降低了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性;(2)使得贷款损失准备具有更大的波动性;(3)引入时间价值,可能导致准备水平的提高;(4)可能导致利息收入和减值准备同步增加,并将影响各会计期间的利润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本文对以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贷款损失准备 现金流折现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宇嘉 陆军 陈千里
本文通过构建贷款风险迁移矩阵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具有抑制信贷紧缩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80年代末芬兰、挪威和瑞典三个北欧国家及90年代日本的银行危机、信贷紧缩及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从贷款准备金的角度指出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的滞后性是这些国家信贷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实证分析了1996~2005年十年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得出的结论是:国有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有强化或助推信贷紧缩的影响,而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可以部分解释1996~1998年我国出现的信贷紧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伟钢
中国银监会于2011年颁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建立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的比例)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占不良贷款的比例)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旻
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新标准的提出给了银行业监管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对新标准中的贷款拨备比率现状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此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来弥补指标的局限性。这些改进包括:引入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比率以及一个覆盖关注类贷款的介于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之间的中间指标。最后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对这一中间指标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峰
随着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计量工具的推广,国内商业银行开始使用预期损失这一指标来衡量信用风险的大小,并以此作为贷款定价和准备金计提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本文从预期损失的原理出发,通过对比其在贷款定价和准备金计提中的应用差异,试图揭示当前银行利润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向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公众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金若 高洁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应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本充足率管制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西方相关实证文献,银行管理当局主要基于信号传递、盈余平滑和资本充足率管理等目的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予以操控。由于三种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相关文献对这三个动机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结论也是多样化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使得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我国学术界应该注重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动机和经济后果等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