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4)
2023(14180)
2022(12093)
2021(11479)
2020(9621)
2019(22339)
2018(21945)
2017(43328)
2016(22903)
2015(25645)
2014(25430)
2013(24614)
2012(22401)
2011(19922)
2010(19979)
2009(18251)
2008(17704)
2007(15308)
2006(13381)
2005(11838)
作者
(61506)
(51181)
(51039)
(48849)
(32802)
(24259)
(23419)
(19753)
(19581)
(18353)
(17456)
(17281)
(16270)
(16011)
(16005)
(15982)
(15213)
(14891)
(14884)
(14512)
(12610)
(12548)
(12262)
(11804)
(11680)
(11640)
(11362)
(11027)
(10276)
(9939)
学科
(91001)
经济(90907)
管理(69103)
(66042)
(55726)
企业(55726)
方法(47041)
数学(42523)
数学方法(41826)
(27049)
(24405)
银行(24259)
(24066)
中国(23761)
(23426)
(22877)
业经(19549)
(18801)
金融(18800)
(17943)
贸易(17927)
(17465)
财务(17403)
(17386)
财务管理(17361)
企业财务(16506)
地方(15720)
理论(15482)
农业(15363)
技术(14083)
机构
学院(311183)
大学(309551)
(133310)
经济(130701)
管理(127185)
理学(109850)
理学院(108851)
管理学(106785)
管理学院(106225)
研究(96516)
中国(83033)
(64894)
(62752)
科学(54917)
财经(51447)
中心(47860)
(47032)
(45985)
(45878)
(45296)
业大(42307)
经济学(42028)
研究所(41370)
北京(38926)
财经大学(38792)
经济学院(38108)
(36937)
(36633)
师范(36582)
农业(35446)
基金
项目(211520)
科学(169369)
基金(157056)
研究(155172)
(135204)
国家(134138)
科学基金(118197)
社会(100783)
社会科(95952)
社会科学(95931)
基金项目(81992)
(81596)
自然(76813)
自然科(75199)
自然科学(75186)
自然科学基金(73881)
教育(73435)
(68660)
资助(65976)
编号(62390)
成果(49333)
(48010)
重点(47083)
(45005)
(44179)
课题(42394)
教育部(42351)
国家社会(42259)
创新(41898)
人文(41291)
期刊
(135519)
经济(135519)
研究(92726)
中国(57593)
(50999)
管理(47718)
(47215)
金融(47215)
学报(41573)
科学(40190)
(39543)
大学(33605)
学学(31688)
教育(30700)
技术(29449)
财经(25565)
农业(25530)
经济研究(23182)
业经(21995)
(21821)
统计(17472)
问题(17315)
(16129)
理论(16051)
技术经济(15427)
(15267)
实践(14546)
(14546)
决策(14478)
商业(14220)
共检索到461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鉴于资本监管、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重要影响,本文在Li和Wang(201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了坏账率、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内生机制,并得出研究命题:坏账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资本充足率、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和非对称效应。根据上述研究命题,利用商业银行1998-2010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计算出了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证实了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呈非线性关系以及商业银行效率的非对称效应。上述研究事实表明:过分强调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对于商业银行绩效的改善是不合适的,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龙  刘向明  
首先建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框架,然后选取我国100家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是否存在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均存在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且存在门限效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和非对称性均强于数量型;中小银行或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对此,央行在运用不同类型货币政策时应当关注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在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加快推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转变,同时强化对中小银行或低资本水平银行的监管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构建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和创新资本工具,尽快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和优化资本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龙  刘向明  
首先建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框架,然后选取我国100家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是否存在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均存在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且存在门限效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和非对称性均强于数量型;中小银行或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对此,央行在运用不同类型货币政策时应当关注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在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加快推动数量型货币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勇  
本文运用2004-2013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城市宏观经济特征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了不同资本充足与风险水平下,我国资本监管对城商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对城商行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异质性影响。城商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能显著降低高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但对低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也能显著降低高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对低风险城商行的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能有效提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姚舜达  朱元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流动性约束被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纳入金融监管的框架,与资本约束成为银行监管的双重要求,也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通过引入流动性危机情况下的存款赎回函数,构建理论模型验证了不同的流动性赎回假设下银行风险承担与货币政策的非线性关系,并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约束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在流动性约束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货币政策传导的敏感性随着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上升而提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姚舜达  朱元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流动性约束被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纳入金融监管的框架,与资本约束成为银行监管的双重要求,也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了新的影响。本文通过引入流动性危机情况下的存款赎回函数,构建理论模型验证了不同的流动性赎回假设下银行风险承担与货币政策的非线性关系,并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约束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在流动性约束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货币政策传导的敏感性随着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上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素香  汪增群  
对于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且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的大国而言,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的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两项计量工具,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产出的影响,还是对物价的影响,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都要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刘斌  
本文通过对在单一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植入监管当局惩罚函数的静态理论模型的分析得出:监管当局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不仅有效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风险意识,而且强化了"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接着本文对我国1998年以来经历的两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论是:1998年以来,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以降低坏账率、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强化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栋  王飞  
基于我国41家银行2004-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非线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两者呈非线性关系,但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在不同的阈值范围内都呈正相关关系,验证了"监管假说";本文估计出门槛值大于最低资本监管水平,这一发现启示监管当局应对银行施加适当的压力,提出银行达到最低资本监管标准具体的时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小伟  刘朝  
本文在对KopecKy & Vanhoose(2004b)模型分三种情形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双约束商业银行利润函数模型来分析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和法定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效率的作用机理,然后使用我国18家商业银行2002—2013年的数据,测算出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和技术效率均值,进而基于所估测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和技术效率值,通过数值拟合对理论模型得出的有关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良贷款率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和技术效率成负相关,而资本充足率、法定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成本、利润和技术效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并且三者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路径具有明显的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东  冉茂盛  
本文首先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央行财务实力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动态面板数据Sys-GMM模型实证研究了2002-2012年14个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央行财务实力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及操作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中央银行财务实力对货币政策调控确实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以资本水平衡量的财务实力有利于央行控制通胀,以盈利能力衡量的财务实力有利于央行维护金融稳定,央行财务实力较弱会显著约束货币政策操作。因此,中央银行应着力增强财务实力,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依民  
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两个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了以产出缺口代表的经济周期波动对潜在产出增长率和未来三年实际产出平均增长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产出缺口对两者都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的影响,同时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的门限效应。当经济处于严重衰退阶段时,产出缺口对两者负向影响的程度是最大的;当经济处于扩张或繁荣阶段时,产出缺口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对未来平均增长率的负向影响程度是最小的。政府在面临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时,应该在政策上引导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重视经济系统自身的调节和修复功能,从而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理  巫慧玲  张琴  
央票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但是,它的传导效应特别是它的区域传导效果有待验证。本文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使用PVAR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12年6月中国央票交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在我国,从央票操作到市场利率与货币供应量,再到经济产出与物价水平波动的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确实存在;但是在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传导效果存在差异。当局应当在央票交易的货币政策之外,配套实施其他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有效消除地区不平衡,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强  蒋冠  
传统的货币理论忽视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生态的影响,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金融生态的影响机理。理论层面,金融生态与货币政策制度供给、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相互关联,货币政策则通过资产价格或估值机制、收入及现金流机制、追求收益机制、杠杆调整机制、道德风险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实证层面,构建了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风险承担的数理模型,选取国有和股份制两类共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商业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付一婷  张都  陈琼  
本文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货币环境下,我国企业商业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利率反应的非对称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货币环境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低增长水平下,利率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表现出跨期传导特征,经济增速是信贷需求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高增长水平下,经济增速对于信贷需求的扩张具有抑制作用。此外,高利率区间下信用需求对利率波动的反应显著高于低利率区制下对利率波动的反应,这表明紧缩货币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更加有效。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利率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特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当充分意识到由低增长区间引起的商业信用需求提升与货币紧缩时期下信用对利率波动敏感加深的现象,保持商业信用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以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同时减小信用违约所带来的的经济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