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1)
- 2023(2189)
- 2022(1777)
- 2021(1696)
- 2020(1461)
- 2019(3380)
- 2018(3194)
- 2017(6201)
- 2016(3615)
- 2015(4021)
- 2014(3975)
- 2013(3966)
- 2012(3900)
- 2011(3595)
- 2010(3740)
- 2009(3425)
- 2008(3748)
- 2007(3371)
- 2006(3085)
- 2005(2777)
- 学科
- 济(14727)
- 经济(14709)
- 业(10444)
- 管理(9801)
- 企(8739)
- 企业(8739)
- 方法(7114)
- 数学(6050)
- 数学方法(5933)
- 学(5019)
- 财(4583)
- 农(4035)
- 中国(3771)
- 务(3449)
- 财务(3446)
- 财务管理(3443)
- 企业财务(3359)
- 融(3168)
- 金融(3165)
- 业经(3093)
- 理论(3075)
- 农业(2964)
- 制(2760)
- 银(2717)
- 银行(2697)
- 行(2575)
- 和(2298)
- 地方(2067)
- 策(1976)
- 划(1966)
- 机构
- 大学(60694)
- 学院(58331)
- 研究(22307)
- 济(21781)
- 经济(21360)
- 管理(19711)
- 理学(17187)
- 理学院(16922)
- 管理学(16445)
- 管理学院(16347)
- 中国(15754)
- 科学(15591)
- 农(13634)
- 京(12931)
- 所(12520)
- 研究所(11759)
- 农业(10926)
- 财(10804)
- 业大(10637)
- 中心(9066)
- 江(8958)
- 财经(8869)
- 范(8465)
- 师范(8345)
- 经(8078)
- 北京(7989)
- 院(7607)
- 农业大学(7320)
- 经济学(7286)
- 科学院(6988)
- 基金
- 项目(40198)
- 科学(31304)
- 基金(30095)
- 家(27839)
- 国家(27640)
- 研究(25804)
- 科学基金(22640)
- 社会(16478)
- 自然(15880)
- 基金项目(15875)
- 自然科(15518)
- 自然科学(15509)
- 社会科(15475)
- 社会科学(15468)
- 自然科学基金(15239)
- 省(15033)
- 划(13625)
- 资助(12666)
- 教育(12252)
- 重点(9595)
- 编号(9183)
- 部(8989)
- 计划(8568)
- 成果(8361)
- 发(8252)
- 创(8183)
- 科研(8055)
- 创新(7689)
- 科技(7551)
- 教育部(7413)
共检索到83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嘉琪
资本具有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倾向。在机器和技术的加持下,两种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变,为争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创设了条件。但无论如何延长剩余劳动时间,都无法突破资本增殖的时间限度。就资本而言,反映了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始终存在的比例项,势必会限制剩余价值量无限增长的趋向,这便决定了资本增殖面临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即使资本主义在各种形式的包装下,也无法实现无限度增殖的欲望。相反,生产条件越是优越。生产力越是发展,资本自我增殖能力就越趋缓。无论资本主义发展至何种形式,只要没有摆脱狭隘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都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的救赎。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劳动时间 增殖限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祖社
有关文明人类共享的具有鲜明文化公共性特质的"共同价值"的伦理吁求与道德实践规制,从根本上讲,基于恒久以来对"大同世界""世界政府""永久和平"的美好期许。从古到今,不同历史时代、不同传统、不同文化与制度和生活背景下,人类提出、创制了用以维系、协调共同体成员行为规范的诸多在理趣上内在契通、相融的理念、规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它们都堪称精致和聪慧。但问题是,启蒙以后的当代人类之基本的生存形制并非原始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现代民族"国家"与"市场"逻辑。当此全球问题愈来愈严重的时代,全球社会迫切呼吁一种
关键词:
共同价值 伦理正当性 共同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宏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数字资本在物质技术、经济权力维度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如全球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变革与高度渗透、数字资本逻辑全球扩张、国际间数字化竞争日益政治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数字霸权极端化等。数字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带动了国际数字化平台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共性理念深入人心,并促进了数字化世界市场的形成,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具有矛盾性的双重作用,并以多种"悖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国际数字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实质是资本扩张逻辑和剥削逻辑的强化,加剧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酝酿着更强烈度和更广范围的数字化衰退危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增雄
具有创新型生产力形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呈现出较强的正向外部性,这源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的极大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阻碍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挥及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生成和供给,故完整界定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是克服外部性的有效手段,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股权化是其外部性内在化的具体路径选择。
关键词:
企业家 创新型人力资本 外部性 产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许昌
资本循环的逻辑遵循反馈环机制,过度积累会导致危机爆发。资本空间化从地理扩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虚拟经济三个向度解决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危机。资本空间化的三个向度也蕴含着内在的逻辑悖论:资本既需要全球化的市场,又受制于本土化条件约束;资本既需要技术、组织方式创新构造新产业结构,又受制于路径依赖,面临固定资本贬值风险。资本既需要金融化创造的虚拟经济空间,又会面临金融脱离实业、催生金融泡沫的风险。中国当前要处理好全球化和区域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路径依赖、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同时要关注城市化本身内置的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房郁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揭示了,并且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市场的运行实况也同时表明了,最能体现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率只能是市场利率,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利率的几种基本形态,都在以不同程度体现着利率引导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方向和规模的意义上,成为社会主义利率形态的一个现象序列,并且以这些丰富的利率形态,构造出现阶段金融市场上的利率体系。不同形态的利率引导下的金融资产的循环流动,描述出目前我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晓鹏
产业共生是以独立产业或其业务模块为共生单元的经济现象。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文献只是将这种现象的不同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阐述,导致理论片段化和整体认识不足的缺陷。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将共生原理引入到产业经济理论中,通过对产业共生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剖析,阐释产业共生的行为模式、系统类型和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共生的资源互换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建构性研究。不可否认,本文对产业共生理论的探索只是初步尝试,后续的研究还要进行下去,同时,也期盼更多学者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筱丹 薛翠 温铁军
本文对中国改革以来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内在逻辑的演变按照宏观经济背景进行梳理,认为:进入21世纪之前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大致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在资本短缺压力下改善外部资本获利条件的应变之策类似,其成败主要取决于制度成本能否转嫁;进入新世纪之初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则属符合规律的演变:三大差别—内需不足—国内产业过剩向国际市场释放,伴生国际资本在金融泡沫压力下向中国要素低谷的扩张。当前中国进入应对输入型通胀挑战的新阶段,亟需主动进行政策调整,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张继宏
国际地缘经济板块及其内在机制研究郭焕成,张继宏(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近年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两极体系被新的多极化体系所代替,与之相应的地缘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调整,国际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广川
本文利用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以及其内在影响机制和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991—2006年,我国居民健康不平等虽有缩小,但依然高于0.46,其中年龄贡献约60%。除年龄外,工作、地区、性别、教育是依次重要的影响因素,紧随其后的是家庭规模和生活环境,城乡和收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此外,本文将夏普里值分解与机会平等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不合理的"环境"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平等即不公平程度,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不公平为0.12—0.18,占总不平等的25%—35%。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广川
本文利用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以及其内在影响机制和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991—2006年,我国居民健康不平等虽有缩小,但依然高于0.46,其中年龄贡献约60%。除年龄外,工作、地区、性别、教育是依次重要的影响因素,紧随其后的是家庭规模和生活环境,城乡和收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此外,本文将夏普里值分解与机会平等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不合理的"环境"因素导致的机会不平等即不公平程度,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不公平为0.12—0.18,占总不平等的25%—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安妮 周浩
基于紧张减缓理论视角,以203对上级-下属配对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互动公平感对员工进谏上司的影响及心理压力的中介效应和员工的传统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员工的互动公平感对其进谏上司有积极影响;互动公平感通过心理压力的部分中介效应影响员工进谏上司;员工的传统性对互动公平感与心理压力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员工的传统性越高,互动公平感对心理压力的消极作用就越大。
关键词:
互动公平感 心理压力 进谏上司 传统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及真
已有研究和经验表明,企业在创新驱动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对于企业创新行为模式及其内在机理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基于新经济社会学"嵌入理论"视角,解析企业创新行为"三层嵌入模式",进而将"异质性"特质作为行为控制变量整合进"企业创新行为模式的内在机理"研究。首先将心理学"自律行为理论"运用于"企业自律创新行为机制"分析,其次从机械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剖析企业创新行为模式的"四元驱动机制",最后进行企业创新活动四大外延层次的"矩阵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明顺 周涵婷 余晓 周立军
在产品质量供需结构不对称的背景下,本文从需求侧出发,研究产品质量需求及其内在影响因素,提高质量供给效率。利用质量内生决定模型推导产品质量需求函数,构建联立方程,基于美国1994—201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发现:产品质量需求、产品价格、国民收入互为影响,产品价格、国民收入是产品质量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国民收入与产品质量需求间存在周期性关系,比照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界定出规模消费、质量消费、品牌消费三个阶段,阶段特征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相吻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