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0)
- 2023(9568)
- 2022(8205)
- 2021(7586)
- 2020(6554)
- 2019(15141)
- 2018(14850)
- 2017(28985)
- 2016(16103)
- 2015(18233)
- 2014(18482)
- 2013(18416)
- 2012(17496)
- 2011(16003)
- 2010(16285)
- 2009(15234)
- 2008(15863)
- 2007(14365)
- 2006(12370)
- 2005(11300)
- 学科
- 济(70762)
- 经济(70683)
- 业(45653)
- 管理(44847)
- 企(37195)
- 企业(37195)
- 方法(35902)
- 数学(31041)
- 数学方法(30696)
- 财(19041)
- 农(18856)
- 学(18543)
- 中国(16820)
- 业经(14211)
- 制(12864)
- 农业(12689)
- 理论(12593)
- 贸(12592)
- 贸易(12592)
- 务(12522)
- 财务(12503)
- 财务管理(12475)
- 易(12184)
- 企业财务(11938)
- 地方(11691)
- 融(11406)
- 金融(11400)
- 银(11261)
- 银行(11224)
- 和(11139)
- 机构
- 大学(251815)
- 学院(247339)
- 济(102066)
- 经济(99937)
- 管理(91091)
- 研究(85987)
- 理学(79010)
- 理学院(78031)
- 管理学(76539)
- 管理学院(76076)
- 中国(63578)
- 科学(54862)
- 京(53206)
- 财(47606)
- 农(47499)
- 所(45624)
- 研究所(41866)
- 业大(39307)
- 财经(38597)
- 中心(38464)
- 农业(37905)
- 江(37007)
- 经(35081)
- 范(33464)
- 北京(33105)
- 师范(33097)
- 经济学(32966)
- 经济学院(29882)
- 院(29848)
- 州(29135)
- 基金
- 项目(163014)
- 科学(127532)
- 基金(119637)
- 研究(114618)
- 家(106070)
- 国家(105236)
- 科学基金(88325)
- 社会(73008)
- 社会科(69035)
- 社会科学(69014)
- 基金项目(62896)
- 省(62356)
- 自然(58129)
- 自然科(56799)
- 自然科学(56773)
- 自然科学基金(55833)
- 教育(53749)
- 划(53709)
- 资助(49732)
- 编号(45166)
- 成果(37997)
- 重点(37536)
- 部(37194)
- 发(34408)
- 创(33343)
- 科研(31863)
- 教育部(31514)
- 课题(31411)
- 创新(31234)
- 性(30673)
- 期刊
- 济(108407)
- 经济(108407)
- 研究(70469)
- 学报(45431)
- 中国(43873)
- 农(42239)
- 科学(39876)
- 财(38162)
- 大学(33376)
- 学学(31639)
- 管理(30988)
- 农业(28361)
- 教育(25046)
- 融(21314)
- 金融(21314)
- 财经(20207)
- 技术(19410)
- 经济研究(17707)
- 经(17417)
- 业经(16058)
- 业(15560)
- 问题(14893)
- 版(13887)
- 技术经济(12679)
- 统计(12006)
- 贸(11974)
- 理论(11417)
- 业大(11209)
- 商业(10882)
- 世界(10825)
共检索到356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伟如
惯性是社会普遍"固有的力",它植根于社会稳固的生产和再生产结构,致使社会"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社会惯性主要表现为外力改变社会现有状态的难易程度,亦即社会保持自身状态不变的力。资本惯性源于资本自我增殖的运动本能,这一没有限度的运动是资本确立超时空资本主义实践惯性的过程,它在空间上表现为自我扩张,在时间上表现为自我永恒化。资本惯性是围绕生产惯性的核心指令,通过制度惯性、意识形态惯性和惯性心理的层层保护,才得以运转和延续,扩大再生产则全面保障并增强了资本惯性的这几个方面。资本的惯性运转不仅是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扩张性重复,而且是把这种剥削及其重复加以遮蔽。批判资本惯性运转要以此为核心,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完成对它的批判。
关键词:
社会惯性 资本惯性 再生产 资本自我增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姚晓红 郑吉伟
在西方现代绿色思潮中,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生态批判彰显出独特性。他们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反思,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生态批判的理论前提。重点围绕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根本目的、生产方式、技术利用方式等,他们多维度透视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与生态原则的内在冲突。在对资本再生产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的过程中,他们既肯定资本积累一定限度内暂缓生态危机的能力,同时又对生态资本主义予以否定。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既有合理因素,又有其不容忽视的内在缺憾,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思想对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闫庆民 唐路元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过去 ,许多人对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的理解较为片面。事实上 ,马克思的三卷《资本论》都涉及对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分别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形式以及总过程 ,它们从抽象到具体、从逻辑到历史 ,构成完整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研究的体系
关键词:
再生产 资本主义 形式 本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建华
资本理论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基础,也是马克思理解现代社会的基石。马克思在肯定资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作用的同时,对资本和资本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他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内部,深入到资本矛盾的内在本质,将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生产关系等置于批判的核心,在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相统一的基础上揭示资本生产的基本规律及其财产分配关系。这对于我们认识资本的两重性,培育资本的伦理精神,有效地利用资本与规制资本,建构政府、资本、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逻辑 批判 当代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璐源
在蒲鲁东看来,资本是表征着平等关系的价值和产品,只是由于取息的贷放才使其具有了剥削性,只要取消贷放、消灭借贷资本就能恢复资本的平等本性并消除剥削。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剥削劳动即通过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实现价值增殖,乃是一切资本的普遍本性。为此,资本家必须与工人发生雇佣关系,后者作为一种单向度、不平等的权力-支配关系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际内容。另一方面,马克思把资本看作是一种“形式规定”,它由“物质规定”和“本质规定”耦合而成,前者指价值和产品等物质载体,后者则指雇佣关系这种独特的生产关系。把资本等同于价值和产品,表明蒲鲁东并不理解资本的本质规定和物质规定的区别;认为交换价值永远不会发展为资本,则表明他也不理解二者的联系。马克思对蒲鲁东资本观的批判性超越,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引。
关键词:
资本 形式规定 资本话语 蒲鲁东 马克思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大娟
精神生产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范畴。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精神生产理论的非人性、非历史性和非批判性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精神生产做了鞭辟入里的哲学经济学剖析。精神生产就其本然状态,体现为人类自由自觉的感性实践活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生产被资本增殖逻辑裹挟,异化为商业交易和为资产阶级统治鸣锣开道的意识形态工具,丧失了最初的崇高气节和艺术气息,这种“生产主义”导向的精神生产将被“自由精神生产”代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精神生产剥削本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实质上是对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关系的批判。在“非物质生产”风靡全球的数字信息时代,精神生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宽,生产的精神性扩展和精神的生产性弥漫交相强化、彼此渗透,资本扎根精神生产领域隐性盘剥“活劳动”,致使劳资关系进一步恶化紧张。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批判,对于澄明当今时代资本主义精神生产的变化与实质,把握精神生产的“精神政治学”趋向,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裴小革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以生产资料生产为第I部类,以消费资料生产为第Ⅱ部类的顺序,和从第I部类的积累出发阐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的方式表明,只有提倡勤俭节约,控制消费资料生产的超前发展,先行发展教育和生产资料生产,才能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目的,使包括消费资料生产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虽然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占有先行地位,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它的生产却是与消费资料生产以同一程度增加的。从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角度考察的扩大再生产,当然要有追加投资,否则即应属于简单再生产,但如果从物质生产角度考察,则追加投资并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祥福 卢烁乐
文化批判是推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立场与基本观点,对于当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此为宗旨,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文化的现实基础是生产方式,并由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是基于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之上,从而揭示资本主义文化背后的生产方式之本质的。进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分析,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当代我国文化发展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梦博 李世斌
需求侧管理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前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适逢其时,但传统供给学派大规模减税的主张并不适合中国的经济现实。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大部类均衡原理已经充分阐明了在社会生产中,结构均衡和优化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着眼于长期经济发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宫希魁
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问题时,不只是研究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再生产问题,而且还把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加以研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自我扬弃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保持生产关系的根本属性不变质,但决不是原版复制,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必须废弃掉,而代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它的本质特征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不是所有方面和环节都凝固不变了。它在自身基础上的再生产运动,仍然是一个自我扬弃的过程。
关键词:
生产关系 再生产理论 扬弃 经济体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陶为群
基于马克思工资理论当中的资本积累理论的视角,可以选择适当的资本积累数量和结构来提高工资水平。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揭示资本积累对于工资水平的影响作用,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可以是某一部类积累率的函数。当以持续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作为目标函数,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可以成为结构优化的资本积累路径。按照这样的路径,能够持续地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并且使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收敛到最高或者较高水平。借助《资本论》中的一个举例,计算验证了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的资本积累路径与结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山
"新常态"提出的许许多多现实问题启示我们,在运用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把这一理论置于马克思主义更为深厚的基础之上,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看问题,用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结构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给予系统化、充实化,并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具体实际,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再生产理论 新常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俊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根据前期政策的偏差和当前经济的一些表现确定的改革方向。既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提就是把经济分成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可是我觉得这不免带着西方经济学的烙印。既然提出来了,总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来的,是针对国民经济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来以后,我们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指导应该是什么?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理论就是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马克思 指导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俊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根据前期政策的偏差和当前经济的一些表现确定的改革方向。既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提就是把经济分成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可是我觉得这不免带着西方经济学的烙印。既然提出来了,总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来的,是针对国民经济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来以后,我们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指导应该是什么?我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理论就是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山
"新常态"提出的许许多多现实问题启示我们,在运用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把这一理论置于马克思主义更为深厚的基础之上,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看问题,用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结构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给予系统化、充实化,并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具体实际,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再生产理论 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