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4)
2023(5820)
2022(4822)
2021(4042)
2020(3394)
2019(7608)
2018(7238)
2017(14975)
2016(7454)
2015(8295)
2014(8403)
2013(8713)
2012(8439)
2011(7729)
2010(7967)
2009(7530)
2008(7189)
2007(6560)
2006(6230)
2005(5819)
作者
(22207)
(18937)
(18839)
(18050)
(11983)
(8671)
(8491)
(7176)
(6976)
(6719)
(6647)
(6161)
(6019)
(5979)
(5937)
(5858)
(5514)
(5298)
(5279)
(4938)
(4788)
(4549)
(4462)
(4384)
(4367)
(4259)
(3902)
(3804)
(3775)
(3567)
学科
(66199)
经济(66174)
(21343)
管理(21206)
方法(18725)
地方(18543)
数学(16666)
数学方法(16626)
(16317)
企业(16317)
地方经济(14157)
业经(12158)
中国(12021)
产业(11235)
(11191)
(9102)
(8894)
农业(8384)
经济学(7633)
(7592)
(7245)
金融(7245)
环境(6834)
(6811)
结构(6611)
(6566)
(6063)
(6048)
银行(6043)
技术(5909)
机构
学院(122049)
大学(120405)
(71175)
经济(70191)
管理(46049)
研究(45474)
理学(39143)
理学院(38764)
管理学(38399)
管理学院(38165)
中国(34096)
(28946)
经济学(24485)
(24042)
财经(23088)
科学(22883)
(22188)
经济学院(21832)
(20827)
研究所(19803)
中心(19380)
(18173)
财经大学(16915)
(15756)
北京(15382)
(15110)
(14049)
科学院(13990)
经济管理(13809)
社会(13651)
基金
项目(74700)
科学(60251)
研究(56223)
基金(55738)
(47073)
国家(46760)
社会(40909)
科学基金(40755)
社会科(39090)
社会科学(39083)
基金项目(28957)
(28863)
教育(23490)
(22801)
资助(22759)
自然(22693)
自然科(22124)
自然科学(22122)
自然科学基金(21761)
编号(20265)
(19355)
国家社会(18106)
发展(16961)
(16925)
(16872)
经济(16785)
(16756)
重点(16687)
成果(16053)
(15535)
期刊
(87323)
经济(87323)
研究(42831)
(22095)
中国(21552)
管理(19252)
经济研究(15836)
科学(14393)
(14244)
学报(13428)
财经(13278)
(12342)
金融(12342)
业经(11874)
(11825)
问题(11402)
技术(11227)
大学(11139)
学学(10934)
农业(9543)
技术经济(9280)
(7896)
统计(7858)
世界(7792)
经济问题(7515)
(6909)
国际(6871)
经济管理(6843)
商业(6754)
改革(6425)
共检索到192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习明明  彭镇华  
文章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金融结构通过资本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并且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金融市场化改革或金融结构优化升级会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2)金融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主要是通过提升地区资本配置效率来实现的;(3)只有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金融市场化改革或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发展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彭镇华  廖进球  习明明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面板计量动态Arellano-Bond的方法,实证检验了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投资的交互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资本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投资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才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第二,资本配置效率与投资的交互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第三,投资和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为正,但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小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蕾  王雪萍  
文章建立有效劳动模型,利用回归方法对新疆1995-2014年三次产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和贡献率进行了测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向楠  吴婷  
保险是配置和管理风险的重要制度,也具有资金融通功能。本文先说明了不同产业对保险部门的需求程度不同,然后,考虑到一个地区中各产业的增长潜力会受到"全国因子"和"地区发展阶段"的影响,构造了中国省级地区的两两配对的样本。在控制了经济、社会和地理方面的因素后,对2005-2017年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1)整体保险发展程度更高的两个地区的产业增长方式更相近;(2)保险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人身保险的发展。本文检验并支持了保险发展可以通过影响产业间资源配置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本文采用的经验研究设计可以用于研究中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其他一些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辉  
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市场有效性的假设和要素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对国别间人均产出的巨大差异的解释很大程度上被归结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国别间技术差距在减少,反而人均产出差距增大。我们发现一国的人均产出水平的影响因素除了技术进步,还很大程度上受到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罗福凯  
2013年,我国新一届政府为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倍增目标",积极实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经济增长战略举措,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此背景下,国内媒体和学界针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是投资还是消费"的命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以企业为主体,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旭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人力资本配置通过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文章遵循这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着重分析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作用不同的角度出发,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进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内在效应、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加速知识积累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晓英  
新经济增长理论证明,人力资本配置是实现人力资本效用最大化、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本配置方式和配置内容的基础上,将帕累托标准作为区域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标准,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最优配置效率评价的基本模型,并对人力资本优化配置效率促使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推进区域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就业结构趋于合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人力资本优化配置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群峰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省际间的差异也在持续不断的扩大。以收敛性理论为分析基础,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对1978-2007年我国省际间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趋同,但是存在俱乐部β趋同,东部和西部趋同比较明显,而中部趋同不明显。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主体的细分,论证固定资产投资各主体投资行为差异是否是条件β趋同的因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远天  胥英明  王文倩  
金融结构调整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主旋律,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并以2001—2019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拉动作用;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通过显著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匹配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而相对于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这一影响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晓光  苟琴  姜天予  
已有文献关于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本文在最优产业配置框架下,重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将经济增长与波动之间的权衡问题转化为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问题,本文模型框架能够更好地探究金融结构对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并能够有效地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利用OECD国家1970~2010年面板数据构建最优配置模型,本文实证分析发现,相比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资源配置向最优配置状态收敛。进一步分析发现,外部资金依赖度高和中小成长型公司占比大的部门,在市场主导程度更高的金融系统中,向最优配置状态的收敛速度更快。在对金融结构内部进行更细致的考察中发现,银行业和股市内部结构特征也会对上述作用产生影响,银行业集中度越低、股市发展越有效率和活力,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越能够加速推动经济向最优配置前沿收敛。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特别是丰富了有关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内涵的讨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胥朝阳  沈斌  
战略并购作为存量资源再配置的主要手段,可以推动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减轻经济结构的不均衡程度。当存量资源被纳入高端企业控制后,生产要素的效率和收益率得以提高,产生资源再配置效应,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函葳  
国企和私企有不同的生产效率,投资在这两类企业之间的分配会影响经济增长率。这种分配涉及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和两类企业生产效率差额之间的权衡,即当一种类型的企业中投资过多而面临边际报酬递减时,转而投向其他企业更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动态优化模型论证了具体情形,随后利用我国1983-2015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综合而言,私企较之国企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提高私企投资占比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以2000年为分界点,在前一发展阶段中,国企投资占比与经济增长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私企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林海  杜文献  
文章以灰色关联度分析为工具,依据我国1991~2005年的R&D经费支出数据,对R&D投入在三大研发主体、三大研发阶段间配置的主要指标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R&D投入与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关联,但不同的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分析结论,借鉴国际经验,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背景,提出了优化R&D经费配置的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