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2)
2023(12298)
2022(9915)
2021(8897)
2020(7562)
2019(16547)
2018(16282)
2017(31420)
2016(16835)
2015(18489)
2014(18156)
2013(18025)
2012(15793)
2011(13575)
2010(13476)
2009(12688)
2008(12904)
2007(11463)
2006(10056)
2005(9305)
作者
(49313)
(41149)
(41084)
(38678)
(26173)
(19700)
(18373)
(16078)
(15430)
(14534)
(14107)
(13508)
(13093)
(13088)
(12763)
(12420)
(12360)
(12325)
(11882)
(11826)
(10467)
(10097)
(9992)
(9440)
(9206)
(9120)
(9102)
(9046)
(8097)
(8069)
学科
(83056)
(78108)
经济(78028)
(75461)
企业(75461)
管理(65905)
方法(34330)
业经(28044)
数学(26542)
数学方法(26404)
(25885)
(25687)
技术(20476)
(19859)
财务(19816)
财务管理(19802)
中国(19086)
农业(18978)
企业财务(18680)
(15352)
(14437)
贸易(14432)
(14079)
地方(13867)
(13818)
(13143)
(13086)
技术管理(12867)
理论(12791)
(12368)
机构
学院(246843)
大学(238438)
(108677)
经济(107079)
管理(102287)
理学(88919)
理学院(88107)
管理学(87070)
管理学院(86616)
研究(76835)
中国(60697)
(48893)
(47725)
(47687)
科学(46971)
业大(39421)
(38830)
财经(38598)
农业(37834)
(36885)
研究所(35293)
(35230)
中心(34581)
经济学(32975)
经济学院(30063)
北京(30026)
商学(29737)
商学院(29501)
经济管理(28923)
(28556)
基金
项目(167144)
科学(133441)
基金(123838)
研究(117928)
(108869)
国家(107907)
科学基金(94465)
社会(79315)
社会科(75532)
社会科学(75511)
(67183)
基金项目(66418)
自然(61814)
自然科(60479)
自然科学(60462)
自然科学基金(59478)
(54836)
教育(52295)
资助(49056)
编号(43945)
(40164)
(39228)
重点(37418)
(36984)
(36368)
创新(35912)
国家社会(33558)
科研(32087)
成果(32086)
人文(31292)
期刊
(118449)
经济(118449)
研究(66249)
(43692)
中国(43683)
管理(41841)
(39502)
学报(38495)
科学(37026)
农业(29984)
大学(29294)
学学(28607)
技术(26503)
业经(22339)
(21260)
金融(21260)
财经(19728)
经济研究(19682)
(18661)
(17099)
技术经济(16159)
问题(15616)
教育(14541)
商业(13734)
科技(13250)
现代(12498)
(12229)
世界(11996)
(11591)
财会(11574)
共检索到355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伟艺  
随着资本深化,单位劳动力创造价值越来越高,这将直接推动物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促进物流业结构合理水平的提高。而技术进步不仅能促进物流业效率提升,还有助于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实现物流业结构高度与绿色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及其耦合作用对物流业结构转型的具体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资本深化,物流业结构合理水平、绿色水平、转型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物流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不断上升。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同步发展及其联动将提升物流业结构合理水平、转型水平,两者联动将提升物流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两者同步发展显著提升物流结构绿色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刚  李南  
在构建1999~200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物流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恶化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各地区存在严重的投入拥挤和资源浪费现象;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差异,原因各不相同;东部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最快,西部技术进步增长明显,相对而言,低水平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使得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最慢。σ检验表明,技术效率在三大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有发散的趋势。目前应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雪  荆林波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藏、港、澳、台)的截面数据,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得出:2009—2020年,全国“两业”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濒临失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协调程度日渐提高;不同区域和省份的“两业”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沿海经济区的“两业”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在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北部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影响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呈现负相关。因此,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地区异质性,因地制宜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两业”耦合协调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雪  荆林波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藏、港、澳、台)的截面数据,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得出:2009—2020年,全国“两业”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濒临失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协调程度日渐提高;不同区域和省份的“两业”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沿海经济区的“两业”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在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北部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影响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呈现负相关。因此,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地区异质性,因地制宜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两业”耦合协调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敏   娄峰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物流服务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业在规模和水平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全球物流大国之一。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服务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为适应全球经济竞争新形势,亟需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而标准化运行能够消除物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标准化环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竞争力;技术创新则能够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构建更加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物流体系。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标准化运行与技术创新协同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旨在引导物流企业重视标准化运行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深入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升级。研究结果表明: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物流标准是连接物流技术创新与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桥梁;物流产业自身是促使产业升级最关键的内因,而标准化运行和技术创新协同则需要物流产业自身积累至一定程度后其贡献效果才能体现,并且该贡献效果对于产业升级是一种长期且稳定的促进机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文琦  何宜庆  
基于我国上市企业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考虑资本深化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门槛回归技术实证分析了研发创新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其异质门槛特征。结果表明:研发创新投入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过程受限于资本深化程度的差异,资本深化程度不足和过度都会阻碍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另外,研发创新投入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所有制及区域异质性特征。因此,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政策、提高研发资源管理能力及控制资本深化程度应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和东  
技术进步是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适应性变革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金字塔组织的弊病在日益暴露。企业组织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表现为:企业组织制度的非层级化、组织流程不断调整、组织关系网络化、内部组织团队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规模的小型化、组织边界的柔性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巫强  
本文试图解释工资增长趋势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下,利用2000年至2011年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相关命题进行了检验,发现在工资增长的趋势下,资本深化总体上呈加剧态势,工资增长越快、劳动分配率越高则资本深化越剧烈,国有企业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就企业的雇佣规模而言,技术进步和工资增长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营业收入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民企的雇佣规模调整对技术进步越来越敏感,国企的雇佣规模调整对工资增长越来越敏感。本研究的启示包括:首先,未来一段时间的就业压力仍可能较大,但其表现形式由以往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带来的压力逐渐转向为劳动力市场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范天宇  
通过测算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和企业技术进步,检验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否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研究发现,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水平较低;全国范围的企业技术进步效应明显。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企业子系统的内部协同和高校子系统的内部协同亦无法显著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初升  马玉婷  
基于对贵州等地农户农作物种植决策的田野调查,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作物种植选择模型,以分析人力资本及其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微观机制,为宏观层面上研究农业种植结构变迁提供微观基础;然后,采用省级宏观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和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推论进行了严谨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以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越强,农户越有可能种植经济作物,越是有助于该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转型。进一步的地形约束机制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及其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受地形的制约。相对于丘陵山区,平原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负向作用和对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正向作用有所减弱。同时,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适配性越强,对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正向作用越强,对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的正向作用则越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佳   周卫征  
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和生产技术变迁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转型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回报效应”,化石能源消费变动率和技术进步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各行业的产出变动率中,电力行业的变动率最大;技术进步和能源转型对劳动者报酬变化率的影响最小,对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变动率的影响最大;在限制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的同时,持续的技术进步会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投资,但是对这三个行业的消费却有增加的倾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本文使用我国企业和主要贸易投资伙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系统GMM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基本上有利于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国内的研发投入有利于高技术人力资本水平增加,而就业人才结构、国外技术购买和进口技术溢出有利于我国低技术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大部分技术进步渠道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增加,但各个渠道产生的技术进步与外资企业专业性人力资本和非外资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匹配度更强。与开放程度较低的区域相比,各个渠道对开放程度较高区域的外资企业专业性人力资本和非外资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影响更积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磊华  何海燕  常晓涵  袁伟  
大国战略博弈与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背景下,推动军民深度协同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意义重大。以《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实施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军民深度协同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发现,军民深度协同有助于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当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其它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军民深度协同通过提升军地联合技术研发能力与军民两大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缓解军民协同企业创新资源压力等“三轮驱动”机制,助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研究发现,军民深度协同可以助推军转民企业与民参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结论对推进军民一体化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勇民  纪玉山  吕永刚  
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与金融结构协同演化机制和协同演化特征的分析,建立了二者协同演化发展框架,构建了技术进步与金融结构的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用我国1995-2011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间接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而技术进步与直接金融体系之间的良好协同机制尚未形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汝影  余东华  
资本深化结合有偏技术进步是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在拓展C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综合要素禀赋结构概念,以有偏技术进步视角分析资本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采用1998—2016年中国制造业二位数代码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增长核算和回归估计双重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综合资本要素和综合劳动要素的替代弹性大于1,两者之间呈替代关系,资本深化结合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有提升作用;2008年之前,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资本深化态势相适宜,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2008年之后,虽然资本深化速度加快,但是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产生了显著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制造业不断的资本深化态势下,注重资本要素生产效率提升,选择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路径,有助于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