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44)
2023(20825)
2022(17528)
2021(16203)
2020(13570)
2019(30496)
2018(30194)
2017(57602)
2016(31340)
2015(34792)
2014(34144)
2013(33823)
2012(31138)
2011(28058)
2010(28027)
2009(25895)
2008(25653)
2007(22901)
2006(20326)
2005(18241)
作者
(91533)
(76334)
(75974)
(71840)
(48640)
(36559)
(34179)
(29858)
(28903)
(27297)
(25968)
(25653)
(24471)
(24381)
(23597)
(23326)
(22686)
(22543)
(21959)
(21950)
(19149)
(18794)
(18580)
(17513)
(17091)
(17073)
(16926)
(16911)
(15350)
(15054)
学科
(131487)
经济(131352)
(108204)
管理(99985)
(95000)
企业(95000)
方法(54390)
数学(43720)
数学方法(43294)
(38705)
业经(37676)
(37234)
中国(36860)
地方(29022)
农业(27126)
技术(26062)
(25811)
财务(25737)
财务管理(25704)
(25568)
(25503)
企业财务(24416)
(23759)
贸易(23740)
理论(23467)
(23012)
(22257)
(20996)
银行(20920)
(20157)
机构
学院(444558)
大学(441657)
(180952)
经济(177279)
管理(175666)
研究(150959)
理学(150799)
理学院(149139)
管理学(146825)
管理学院(146009)
中国(114763)
(94945)
科学(93491)
(83432)
(79864)
(76529)
研究所(69462)
业大(68781)
中心(68121)
(67447)
财经(66044)
农业(62664)
(60192)
北京(59948)
(56938)
师范(56289)
(54642)
(54177)
经济学(54145)
财经大学(48968)
基金
项目(298859)
科学(235057)
研究(217129)
基金(215906)
(189646)
国家(187949)
科学基金(161256)
社会(137754)
社会科(130602)
社会科学(130572)
(118279)
基金项目(114509)
自然(104902)
自然科(102495)
自然科学(102469)
自然科学基金(100686)
(98880)
教育(98724)
资助(87823)
编号(87371)
成果(69821)
重点(67140)
(66788)
(65540)
(64918)
创新(60644)
课题(60573)
国家社会(56787)
科研(56626)
(55750)
期刊
(204727)
经济(204727)
研究(131389)
中国(90684)
(73396)
学报(72706)
管理(69486)
科学(66362)
(65850)
大学(54775)
学学(51834)
农业(50440)
教育(49810)
(41556)
金融(41556)
技术(40588)
业经(35694)
财经(32853)
经济研究(32254)
(28708)
(28368)
问题(26575)
技术经济(23919)
科技(23128)
现代(21076)
(21006)
商业(20910)
图书(20825)
(19965)
理论(19796)
共检索到668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文琦  何宜庆  
基于我国上市企业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考虑资本深化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门槛回归技术实证分析了研发创新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其异质门槛特征。结果表明:研发创新投入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过程受限于资本深化程度的差异,资本深化程度不足和过度都会阻碍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另外,研发创新投入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所有制及区域异质性特征。因此,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政策、提高研发资源管理能力及控制资本深化程度应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传仁  韩先锋  宋文飞  
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2014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所有制差异视角下R&D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异质门槛效应。结果表明:R&D强度只有超过一定门槛水平时,才能对企业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R&D强度对企业技术进步影响的门槛效应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存在最优异质R&D强度区间,国有企业为0.09%~2.27%,民营企业为0.96%~12.74%,公众企业为0.13%~6.34%,在该区间内R&D强度对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效应最明显;当跨越最优R&D强度区间时,R&D投资对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具有负向效应,而对民营企业和公众企业技术进步均依然有促进效应,但这种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先锋  董明放  
基于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技术,实证考察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异质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别呈显著"N"型和倒"N"型非线性规律。也即,只有当技术创新资本投入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且技术创新人力投入水平处于适度区间时,才会明显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2)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的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条件约束。在收益质量门槛条件下,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均呈显著"U"型关系,在股权集中度约束下,技术创新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分别对企业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烨  刘婷  
利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探讨外资在华技术创新溢出对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外资在华技术创新溢出自身存在单门槛效应,对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以行业外资竞争、内资模仿同构和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为门槛变量发现,仅当外资竞争水平较低、内资模仿同构程度较低以及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时,外资在华技术创新溢出才能促进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且其阈值效应存在行业和企业产权异质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雪婷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企业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关系、基于企业规模的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近似呈"∽"型。(2)企业规模对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第一个区间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在第二个区间有明显激励效果,激励力度和持久性强。(3)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增长",高技术不高",企业粗放型特征较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圣蓉  罗良文  
基于Coe-Helpman模型,测算以人力资本素质为门槛值时各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渠道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和区域差异;随着门槛值逐渐提高,国际研发投入、进口贸易研发资本对绿色技术创新始终呈现正向溢出效应,跨国技术转移、FDI研发资本渠道由负效应转为正效应,O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渠道始终为负效应;各渠道技术溢出的强正相关发展区段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俞峰  钟昌标  黄远浙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东道国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争议,本文采用1998-2007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运用Hansen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行业内和行业间FDI对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技术进步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行业间而不是行业内:FDI与行业间前向溢出效应呈现"U"形关系,而行业内水平溢出效应和行业间后向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从FDI来源异质性层面分析,发现港澳台资本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而西方资本产生的后向溢出效应呈现"U"形关系。本文探究了FDI垂直溢出效应的非线性关系,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先锋  
文章基于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对智慧城市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异质门槛效应。研究表明:自主研发总体上抑制了企业财务绩效,且这种影响表现出负向倒"N"形曲线关系;新常态下,自主研发对企业财务绩效的负面效应开始弱化,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依然存在;自主研发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即在股权集中度和金融支持门槛条件下均呈倒"N"形特征,在企业规模门槛条件下表现为倒"W"形特征,在资本密度门槛约束下呈现倒"U"特征,在运营能力门槛约束下具有"U"形特征,在资本结构门槛条件下表现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毕鹏  李盼盼  
技术进步路径作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知识积累为门槛变量,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析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三种技术进步路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复杂的动态门槛特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路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门槛特征;较高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发挥正向促进作用,而适度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合作研发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即知识积累对技术进步路径驱动创新绩效存在临界规模。因此,我国工业产业需针对知识积累水平选择最优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发展动力,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合理引导外商投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均旭  刘子俊  
在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针对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本的合力能否有效促进科技创新的争议,根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科技创新分成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选取2000—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以研发投入为门槛的门槛模型,实证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有利于科技研发,却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2)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研发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研发投入分别跨过门槛1.22和1.92后促进作用显著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单一门槛效应,研发投入跨过门槛0.24后高级化的抑制作用减弱;(3)科技研发阶段,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比中西部地区更大,但在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间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差异并不大;(4)尽管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抑制科技成果转化,但是人力资本存量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论,得到应分类施策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正确处理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等管理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梁双陆   白云翠  
随着扣除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扣除比例的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以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异质性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的促进作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激励效果因行业性质、人力资本结构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技术吸收能力和政府创新偏好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二者正向调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是调节作用会因企业创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会因作用时点的不同而产生异质性。因此,拓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和提高加计扣除比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技术性创新激励政策,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完善财政科技支出体系,以及多种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搭配使用,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楠  赵毅  丛继坤  孙佰清  
基于科创板上市公司2017—2019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研发强度与企业成长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研发强度与当期企业成长呈"倒V形"的非线性关系,最优研发强度应不超过4.42%;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只有当研发强度超过6.83%时才能促进下一期企业成长,二者呈"U形"的非线性关系;最优研发强度对当期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比对下一期更大。成果可辅助科创企业理性权衡短期风险与长期收益,实现最优研发强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智勇  胡永远  
运用协整分析、基于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检验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因,且其冲击对技术进步的拉动效果明显大于中等教育与科技投入。因此,在财政紧约束条件下,加强高等教育投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关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范天宇  
通过测算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和企业技术进步,检验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否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研究发现,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水平较低;全国范围的企业技术进步效应明显。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企业子系统的内部协同和高校子系统的内部协同亦无法显著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丽萍  朱险峰  胡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国家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本文基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及服务等全产业链视角,以2007-2019年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政府研发支持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支持有效促进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并通过研发投入作用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政府研发支持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异质性。基于此,提出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企业的研发扶持力度、加强对研发支持资金的监管等政策建议,以期真正发挥政府研发支持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