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8)
- 2023(14785)
- 2022(12506)
- 2021(11942)
- 2020(10363)
- 2019(23966)
- 2018(23464)
- 2017(44934)
- 2016(24253)
- 2015(27643)
- 2014(27557)
- 2013(27276)
- 2012(25473)
- 2011(22884)
- 2010(22719)
- 2009(21049)
- 2008(21223)
- 2007(18642)
- 2006(15759)
- 2005(14227)
- 学科
- 济(102616)
- 经济(102488)
- 业(66568)
- 管理(66489)
- 企(54022)
- 企业(54022)
- 方法(50311)
- 数学(44765)
- 数学方法(44197)
- 中国(28335)
- 财(27326)
- 农(26475)
- 学(22476)
- 贸(20715)
- 贸易(20706)
- 易(20217)
- 业经(19893)
- 制(18609)
- 农业(17604)
- 务(17419)
- 财务(17372)
- 财务管理(17332)
- 地方(16699)
- 融(16699)
- 金融(16694)
- 企业财务(16537)
- 银(16270)
- 银行(16228)
- 行(15504)
- 和(15363)
- 机构
- 大学(357997)
- 学院(351879)
- 济(150604)
- 经济(147867)
- 管理(134142)
- 研究(124440)
- 理学(116484)
- 理学院(115106)
- 管理学(112988)
- 管理学院(112317)
- 中国(93321)
- 科学(75831)
- 京(75610)
- 财(67871)
- 所(63412)
- 农(60333)
- 研究所(58266)
- 中心(56334)
- 财经(55281)
- 业大(52630)
- 经(50509)
- 江(50000)
- 经济学(48108)
- 农业(47911)
- 北京(47573)
- 范(46484)
- 师范(45969)
- 院(44371)
- 经济学院(43541)
- 财经大学(41529)
- 基金
- 项目(239907)
- 科学(189745)
- 基金(178466)
- 研究(170722)
- 家(158034)
- 国家(156553)
- 科学基金(133046)
- 社会(110376)
- 社会科(104677)
- 社会科学(104647)
- 基金项目(93596)
- 省(89636)
- 自然(87016)
- 自然科(85059)
- 自然科学(85026)
- 自然科学基金(83573)
- 教育(79207)
- 划(77876)
- 资助(74456)
- 编号(66174)
- 部(55217)
- 重点(54828)
- 成果(54630)
- 发(50758)
- 创(49540)
- 教育部(47320)
- 国家社会(47162)
- 科研(47075)
- 创新(46481)
- 课题(45775)
- 期刊
- 济(155114)
- 经济(155114)
- 研究(101332)
- 中国(63078)
- 学报(59271)
- 科学(54553)
- 农(53439)
- 财(53080)
- 管理(47465)
- 大学(44836)
- 学学(42303)
- 农业(36742)
- 教育(33637)
- 融(30619)
- 金融(30619)
- 技术(28977)
- 财经(27656)
- 经济研究(26247)
- 经(23813)
- 业经(22508)
- 业(20991)
- 问题(20963)
- 贸(19252)
- 世界(18314)
- 版(17935)
- 统计(17933)
- 国际(17517)
- 技术经济(17052)
- 策(15787)
- 理论(15422)
共检索到509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姚战琪 余升国
衡量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性的方法有总量规模法、储蓄—投资相关法、Edwards模型以及货币自主性检验法等四种方法。本文主要运用前三种方法测度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本的流动性,并用前两种方法比较了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国家资本流动性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所有亚洲新兴国家金融市场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并且在所有亚洲新兴国家中,中国的资本流动性是最低的。通过运用Kalman滤波技术对中国的资本流动性进行动态分析,并没有发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采取更加严格的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性产生影响的证据。实证研究发现,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资本流动性远低于其他亚洲新兴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开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志昂 章丽琼
本文从劳动力全球化视角,根据相对劳动成本平价模型,以美国为比较基准,选择东亚4国和印度为比较对象,对1991—2008年的6国相对劳动平价、实际汇率变动和相对劳动成本变动做了系列研究。研究表明,就全时期而言,中国的实际汇率与基期相比已处于升值状态,而其他发展中国家贬值程度扩大;分时期看,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中国具有相对劳动成本优势。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劳动成本优势持续下降。本次金融危机后,国际竞争力继续恶化。根据研究结果,认为人民币不具升值空间,保持汇率稳定是当前的最优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凌 张晶晶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美联储无限宽松货币,美元溢向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如何避免国际资本大进大出影响国内经济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以总量法衡量的资本管制程度作为转换变量建立非线性PSTR模型,发现资本管制对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存在非线性影响。资本管制严格的新兴国家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水平提高,其受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变小;资本管制宽松的新兴国家如阿根廷、巴西、俄罗斯以及印尼随着资本账户开放水平提高,受到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变大。建议我国对跨境资本渐进、有序地开放,防止美国货币政策溢出的负面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文龙
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否会随着发展的阶段而改变?决定经济增长动力转变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这是本文试图破解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提高投资率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意义,并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对外贸易变化都有可能降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此,本文利用14个新兴国家1960—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投资率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在长期将持续下降,这种下降将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可避免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
关键词:
增长动力 国际比较 消费主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茂昌
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型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转型的研究,分析了汇率制度转型前宏观经济的状况,认为:自愿转型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而危机推动的转型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并总结了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值得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茂昌
通过对2 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转型的研究,本文认为:自愿转型的国家在转型前宏观经济情况良好,具有平稳的GDP增长、良好的国际收支、充足的外汇储备以及较强的金融监管能力等;危机推动转型的国家在转型前宏观经济情况恶化,GDP增长放缓、国际收支巨额赤字、外汇储备大幅减少以及金融监管能力较差。自愿转型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而危机推动的转型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本文最后总结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可以借鉴的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关秀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婧
2000年以来,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五国汇率总体呈升值趋势,相关度较高,初步具备联动特征。本文从汇率决定理论入手,分析五国汇率的影响因素,并论证五国汇率决定过程中的异同点。我们发现,上述五国虽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尽相同,但对每一个国家,其货币供应量、GDP、利率、汇率、贸易顺差与美国对应指标的差额,能够形成协整关系,并且除日本外其他四国的短期均衡能够逐步向这种长期均衡自动收敛。据此,本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模拟出2011年至2018年各国的汇率走势,分析了五国汇率的波动情况,发现五国汇率的中心正从新加坡逐渐转向中国。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未来各国汇率实施联动的可行性,并得出初步结...
关键词:
汇率联动 汇率决定 升值 协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翔
一、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时机选择的必要性在当今的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跨国公司已成为最具影响、最活跃的经济力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跨国经营活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投资时机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首先要明确这种投资时机的选择是指跨国投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笛 刘琨
将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近20年来许多新兴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转型方向。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正逐渐由数量型工具为主向价格型工具为主转变。对新兴国家利率调控框架转型过程进行梳理,借鉴转型经验,对于我国选择政策利率和建立相应调控框架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兴国家利率调控转型时的经济金融条件经济金融环境变迁或危机冲击是转型的动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炜 李亚培
受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流入出现了突停和逆转。与以往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造成新兴国家的资本流动变化相比,此次新兴国家资本流入突停和逆转的特征更鲜明、原因更复杂、影响更深远,对中国经济也会带来一些难得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关键词:
新兴国家 资本流入 突停 逆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璇
在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形成机理和典型事实做简要描述的基础上,采用1980-2011年30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样本数据,建立面板数据Probit模型,分析突然中断发生概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考察期前一年的经常账户余额、金融开放度、国内外利差与突然中断发生概率正相关,通胀率和国际储备占外债的比重与突然中断发生概率负相关;考察期当年的通胀率、国际利率水平和风险传染与突然中断发生概率正相关,GDP增长率、金融开放度和短期外债占比与突然中断发生概率负相关。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防范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熊园 杨海珍 昃于靖
本文基于亚洲和拉美新兴市场13个样本国家1980~2013年的季度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非均衡面板模型,对国际资本流动两种重要形式——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动因进行区域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本国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均对新兴市场的国际资本流动具有较为明显的拉动和推动作用;贸易开放度、利率水平、金融深化程度等表征一国投资环境的指标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驱动因素;重大事件的发生、经济预期和汇市预期等预期因素的作用亦不可忽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志成
最近几年,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智力回流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经验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诸多条件的支撑,特别是智力回流人才。因此,在重视自主创新、培育国内人才的同时,探讨如何引进外智、挖掘智力回流技术扩散效应,完善创新体系从而推动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田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时域波动刻画一般由转折点法和滤波法确定。这两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人为判断周期和提前设定长频段范围而导致测度结果被人为干预。文章以新兴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拓展频谱测度金融周期的样本;结合频谱测度结果,重新勾勒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时域波动,观察中国金融“顺周期性”的特征表现。结果显示,新兴国家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代表指标有的处于短周期范围,有的处于中周期范围;而中国的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短,但从时域上看中国有明显的金融“顺周期”效应。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频谱分析 傅里叶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