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0)
- 2023(11066)
- 2022(9459)
- 2021(8897)
- 2020(7816)
- 2019(18327)
- 2018(17933)
- 2017(35679)
- 2016(19051)
- 2015(21643)
- 2014(21695)
- 2013(21407)
- 2012(19826)
- 2011(17731)
- 2010(17464)
- 2009(16132)
- 2008(16059)
- 2007(14198)
- 2006(11710)
- 2005(10214)
- 学科
- 济(84599)
- 经济(84515)
- 管理(56309)
- 业(56294)
- 方法(47254)
- 企(46682)
- 企业(46682)
- 数学(43043)
- 数学方法(42603)
- 财(23653)
- 农(20647)
- 中国(19218)
- 贸(16244)
- 贸易(16242)
- 务(15984)
- 财务(15943)
- 业经(15908)
- 财务管理(15908)
- 易(15820)
- 企业财务(15180)
- 地方(14193)
- 学(14033)
- 制(14008)
- 农业(13952)
- 融(12765)
- 金融(12762)
- 银(12123)
- 银行(12100)
- 和(11854)
- 理论(11812)
- 机构
- 大学(275344)
- 学院(273386)
- 济(118573)
- 经济(116437)
- 管理(111880)
- 理学(98037)
- 理学院(97098)
- 管理学(95555)
- 管理学院(95045)
- 研究(83929)
- 中国(64163)
- 京(55091)
- 财(53549)
- 科学(49035)
- 财经(44122)
- 农(41556)
- 中心(41057)
- 所(40505)
- 经(40306)
- 业大(39245)
- 江(38177)
- 经济学(37896)
- 研究所(36961)
- 经济学院(34708)
- 北京(33855)
- 财经大学(33285)
- 范(33121)
- 农业(32962)
- 师范(32790)
- 经济管理(30287)
- 基金
- 项目(188261)
- 科学(150073)
- 基金(140415)
- 研究(136205)
- 家(120938)
- 国家(119998)
- 科学基金(105022)
- 社会(88830)
- 社会科(84457)
- 社会科学(84434)
- 基金项目(74352)
- 省(72198)
- 自然(68473)
- 自然科(66941)
- 自然科学(66924)
- 自然科学基金(65773)
- 教育(64319)
- 划(61080)
- 资助(58847)
- 编号(54249)
- 部(43588)
- 成果(43017)
- 重点(41967)
- 创(39360)
- 发(39179)
- 教育部(38264)
- 国家社会(37379)
- 人文(36970)
- 科研(36924)
- 创新(36787)
- 期刊
- 济(116173)
- 经济(116173)
- 研究(73987)
- 中国(42936)
- 财(42899)
- 学报(39033)
- 管理(38084)
- 科学(36735)
- 农(35750)
- 大学(30382)
- 学学(28845)
- 融(25230)
- 金融(25230)
- 农业(24392)
- 技术(24346)
- 教育(22531)
- 财经(22157)
- 经济研究(19848)
- 经(18886)
- 业经(18446)
- 问题(16119)
- 统计(15329)
- 技术经济(14176)
- 贸(13876)
- 策(13772)
- 业(13728)
- 理论(13102)
- 商业(12951)
- 决策(12594)
- 财会(12338)
共检索到377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中飞 范春嫦 李珂欣 李佳阳
基于EQCHANGE汇率失衡数据库,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1995-2015年间全球77个国家净资本流动对汇率失衡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净资本流入影响汇率失衡程度,即在汇率低估时,净资本流入有利于汇率回归其均衡水平,在汇率高估时,净资本流入反而会增加汇率失衡;子项目资本净流动对汇率水平的影响不尽相同;汇率制度弹性越大,越有利于资本流动调节汇率水平;资本流入管制的调节效果比流出管制更佳。
关键词:
汇率失衡 资本流动 资本管制 汇率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天顶
全球经常项目失衡是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经过多年累积,它已经发展成为威胁全球经济活力的重要隐患。借助于全球范围内56个国家或地区1980-2005年的经济数据,针对影响经常项目失衡的多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全球经常项目失衡与各国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密切相关,政府财政收支对经常项目收支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于发达国家经常项目收支影响作用相对突出;金融开放度对经常项目收支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金融深化对经常项目收支的影响作用却没有得到明显的经验证据。因此,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新的不稳定地带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有效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才能促进...
关键词:
经常项目 失衡 影响因素 政策协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忠 王金玉 陈新辉
根据跨国经营企业价值 /汇率弹性模型 ,得出了企业价值与汇率的函数关系 ;进一步 ,利用某些企业的实际数据 ,确定了这些企业价值与汇率函数关系式的系数 ,并预测了某企业未来价值的变化趋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跨国经营企业价值与汇率的相关性显著 ,其回归所得的函数具有较好的短期 (一个季度内 )预测效果 ,可以用于预测短期内跨国经营企业价值的变动
关键词:
汇率 企业价值 跨国经营企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基超 刘晴
很多学者认为境外资本为谋取人民币与外币利差及升值收益而流入国内,本文建立了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间的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在套利预期激励下流入国内的资本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升值的压力,从而形成了汇率升值预期自我实现的双向反馈机制,文章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人民币汇率 汇率安排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才凌惠 朱延福
资本外逃是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减少资本外逃有利于宏观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而产权制度对资本外逃的影响不可忽视。将产权制度因素纳入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产权制度对资本外逃的影响;考虑知识产权的内生性,应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深入挖掘了两者间的关系。对60个国家2006—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知识产权内生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知识产权有显著的影响;在分类样本中,法律和政治环境指数同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知识产权指数同时对两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实物产权指数仅对发达国家的资本外逃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综合研究结论,制定符合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知识产权和实物产权制度标准,完善产权实施的法律法规,维护政治环境的稳定是减少资本外逃的关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虞文美 杜亚斌 曹强
基于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建立的理论模型,使用具有空间截面相关特征的Driscoll和Kraay(1998)方法,以及全球135个国家5年的数据,对人力资本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存在U型关系,即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一开始是负向的,人力资本超过临界值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向的;内生巴萨效应为负,年龄结构和政府消费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模糊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本对实际汇率的影响,还需要深入到其内部结构,研究要素禀赋效应和内生巴萨效应,这对研究实际汇率具有重要启迪。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中飞 刘思琦 李珂欣
本文利用1990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38个经济体的宏观审慎政策和资本异常流动数据,采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资本异常流动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在减少资本流入激增和资本外逃的发生方面。具体来说,宏观审慎政策每收紧一次,资本流入激增和资本外逃发生的概率分别降低2%和3.4%。不同类别的宏观审慎工具对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发达经济体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效果比新兴市场经济体更好。本文进一步探讨这一差异背后的制度性原因,发现汇率制度越灵活、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宏观审慎政策对减少资本异常流动,特别是减少资本流入激增和资本外逃的发生越有效;随着制度质量的提高,宏观审慎政策对减少资本流入激增和资本外逃的有效性提高,但对资本撤回的有效性降低。以上发现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和资本流动管理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丽 曹文龙 魏心欣 孙冰菁
在不同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差异。文章利用MS-VAR模型对1999~2020年间不同经济区制下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和跨境短期资本流动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将经济状态划分为区制1和区制2两个不同区制,两个区制间的转换节点主要位于国内重要汇改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时点附近。相比于区制1,区制2下经济具有更大的波动性且经济状态的惯性更强。另外,在区制2下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容易带来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同向变化,后者又会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正向反馈。基于这些分析结论,文章对中国的外汇和资本账户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郑岚 张为付
本文借鉴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测度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最新方法,在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60个国家服务出口复杂度基础之上,利用2000—2013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在有效控制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开放度等可能影响因素后,计量检验了实际有效汇率对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结论表明,虽然基于总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对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结合分样本检验结果来看,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发达经济体,即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发达经济体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对发展中经济体并不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利用外资等均对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服务贸易 出口复杂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本文利用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跨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经验估计,结果发现,汇率波动对出口绩效具有显著负面影响,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汇率波动加剧是全球贸易"崩溃"的促成因素之一。据此,加强各国交流与合作,尽量维持汇率稳定,是应对危机对出口贸易冲击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在我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幅度,是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关键词:
危机冲击 汇率波动 出口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涂春丽
中国的跨国投资行为日渐活跃,人民币汇率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汇率波动抑制对外直接投资,而汇率预期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相对劳动力成本及资源禀赋等,也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容忽视的因素,但东道国开放程度及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当考虑"走出去"等一揽子战略的配套和协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代法涛
文章以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考察了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采用固定效应、一阶差分GMM和系统GMM计量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做了分析。文章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政府支出和高抚养比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技术进步对"陷阱"国家的经济增长缺乏显著性。对跨越"陷阱"国家而言,投资、消费、技术对其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拉动作用。我国人均GDP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要通过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抑制通货膨胀,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一...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投资 技术进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子冉 吴书凤
对于全球失衡问题,国内外学者给出了很多解释,传统的包括:双赤字说、有效汇率低估说、储蓄—投资缺口说、人口结构说等。近年来,研究则多聚焦于从金融发展差异、国际分工甚至是贸易自由化的角度辨析发展中国家持续经历顺差、发达国家经历逆差的合理性;金融发展差异说和国际分工说在理论与实证上都得到了证明,而对于新提出的贸易自由化说则仍然缺乏实证支持。文章利用贸易自由度指标,对1995-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发现实证并不支持贸易自由化说;事实上,我们认为,贸易自由化将恶化一国经常账户。
关键词:
经常账户 全球失衡 贸易自由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靖 张云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时间序列处理技术对美国经济结构、财政赤字、汇率与其贸易收支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内,实体经济占比的增加会改善贸易收支,虚拟经济占比、财政赤字增加会恶化贸易收支,而汇率水平对于贸易收支的影响不显著;短期内,实体经济占比、虚拟经济占比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与长期相一致,财政赤字则相反,而汇率水平的上升在短期内导致贸易盈余的增加,但弹性值有变小的趋势。其政策的含义在于:影响美国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来自其财政赤字及其国内经济结构,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创造GDP的比例关系,而非汇率因素。因此,只有通过协调其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
关键词:
虚拟经济 汇率水平 经济结构 贸易收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玮辰 郭俊华 史冬波
[目的/意义]科学家的跨国流动,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跨国扩散。考察科学家的跨国流动对知识扩散的外部效应,对于认识引进海外人才的实际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以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为例,通过粗糙完全匹配方法构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青千回国前后国内科学家对其论文引用的变化。[结论/发现]青千回国后,国内科学家对其论文引用显著增加,并且该效应既存在于青千回国后发表的论文,也存在于回国前发表的论文。本文认为鼓励科学家的合理有序流动,对于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创新/价值]揭示了人才流动背后隐性知识的正向扩散效应,为人才流动和知识扩散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