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2)
2023(8036)
2022(6831)
2021(6537)
2020(5355)
2019(12100)
2018(11970)
2017(23174)
2016(12610)
2015(13967)
2014(13535)
2013(13236)
2012(11774)
2011(10576)
2010(10859)
2009(10461)
2008(10487)
2007(9611)
2006(8679)
2005(7993)
作者
(32599)
(26918)
(26816)
(25600)
(17530)
(12593)
(12320)
(10285)
(10096)
(9880)
(8981)
(8861)
(8663)
(8535)
(8330)
(8326)
(7993)
(7993)
(7992)
(7856)
(6730)
(6647)
(6506)
(6232)
(6225)
(6190)
(6058)
(5934)
(5336)
(5272)
学科
管理(47130)
(42204)
经济(42165)
(40767)
(35969)
企业(35969)
方法(17974)
(17913)
数学(14975)
数学方法(14759)
(13706)
中国(12741)
(12405)
财务(12366)
财务管理(12343)
(11781)
企业财务(11706)
(11387)
业经(10835)
(10307)
贸易(10301)
(10081)
(9850)
银行(9848)
(9275)
理论(9067)
农业(8699)
(8307)
金融(8306)
(8090)
机构
学院(167846)
大学(163601)
(69627)
管理(68352)
经济(67904)
理学(56049)
理学院(55521)
管理学(54762)
管理学院(54400)
研究(51911)
中国(45639)
(38407)
(33796)
财经(28223)
科学(28166)
(27103)
中心(25509)
(25498)
(25231)
研究所(22068)
(21989)
北京(21513)
(21341)
财经大学(20804)
经济学(20764)
(20527)
师范(20374)
业大(19432)
(18646)
经济学院(18553)
基金
项目(100392)
科学(79498)
研究(78784)
基金(72006)
(60179)
国家(59620)
科学基金(52319)
社会(49301)
社会科(46700)
社会科学(46693)
(39205)
教育(37055)
基金项目(36697)
编号(34239)
(32596)
自然(32472)
自然科(31719)
自然科学(31713)
自然科学基金(31146)
资助(30717)
成果(28741)
课题(23624)
(22326)
重点(21980)
项目编号(21234)
(21202)
(21126)
(21120)
(20345)
教育部(19874)
期刊
(84604)
经济(84604)
研究(53817)
中国(35536)
(32565)
管理(29425)
(25317)
金融(25317)
(20021)
教育(19819)
科学(19286)
学报(18344)
技术(15352)
大学(14927)
业经(14346)
财经(14323)
学学(13869)
经济研究(13777)
农业(13228)
(12337)
问题(9776)
(9462)
国际(9027)
现代(8859)
财会(8837)
会计(8494)
理论(8267)
(8068)
商业(8058)
技术经济(7890)
共检索到270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资本流动的不对称管理对于货币政策制定者而言有利有弊。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快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失业率以及避免国际收支出现较大的逆差等等,但是它却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发展,政府也正在逐步地调整原有的资本流动管理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胜  彭鑫瑶  
本文发展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模型,重点分析了基于不对称价格粘性下的最优货币政策问题。在假定本国实行LCP而外国实行PCP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国内外的生产力冲击对本国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加复杂,其影响程度与货币需求弹性的大小密切相关。在纳什均衡时,外国货币当局拥有实施货币政策的占优策略,而本国最优货币政策则取决于外国货币当局的决策。此外,定价机制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两国福利效应的差异,纳什均衡时本国居民遭受经济扭曲的福利损失要低于外国居民;而合作均衡则能有效地提高纳什均衡时两国总体的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华清  琚璇  
根据伯南克相关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资产负债表渠道,一个是信贷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主要受利率影响,而信贷渠道是受到信贷可得量的影响。在完全市场化的货币市场,量的调整会导致利率的调整,这样,不管是调整货币量,还是调整利率都会影响这两个渠道。伯南克关于货币政策的描述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完全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耿识博   谢士强   董军  
本文以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为基础,在乘数不对称和经济非均质性条件下,通过构建和比较货币政策区内不对称效应和区间不对称效应模型,揭示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王春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邓佑甜  
文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变量,利用基于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波分析就货币政策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的区域影响效应进行初评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对称性差异,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货币供给对东、中、西部经就是增长的贡献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动趋势;货币供应量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鸥  虞伟荣  
现代西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理论指出 ,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加速器效应是阻碍信贷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我国尤为突出。文章介绍和分析了这两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有关概念 ,以及它们在我国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证明信贷传导不畅是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偏低的重要原因 ,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在于疏通信贷渠道中存在的货币政策传导障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夏  
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表现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找到矛盾的成因,在形成这一效应的多个因素中,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原因尤为突出。借助国内新近的乘数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模型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其中的金融结构因素,从而论证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伟进  胡春田  
VAR模型实证显示货币政策对城乡居民消费存在显著不对称效应,乡村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程度较城镇居民更大且调整时间更长。为深入剖析货币政策城乡不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文章从城乡区域的金融发展不平衡视角,提供了一个城乡居民具有资产配置选择差异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理论模型。结果显示:DSGE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出VAR模型中城乡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冲击具有不对称调整的脉冲响应路径;而城乡居民资产配置选择差异正是造成货币政策城乡不对称效应的重要解释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冉生欣  王品玲  
本文创建了一个"核心—外围三国博弈模型";在此分析框架内,重点研究了当面临一次非对称的总需求冲击时,国家集团之间货币政策博弈的均衡问题,以及固定汇率制国家放弃该汇率制度的条件与时机。结论认为: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外生经济冲击的量级,更取决于冲击的对称性;当核心国与浮动外围国采取合作的态度时,纳什均衡更容易实现,更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实行钉住汇率制的关键在于政府当局的能力和信心;文章最后探讨和分析了我国应对当前经济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小五  
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影响,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的"三元悖论"表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元璋  程建国  秦春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伟军  
笔者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OLS回归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我国货币供给的正负向冲击对产出具有显著非对称性,但在经济开放条件下这种非对称性会减缓。针对研究结论,笔者提出减缓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建议,这对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高崧耀  
本文基于动态模型选择—时变参数—因子扩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DMS-TVP-FAVAR)构建金融条件指数(FCI),度量G20主要成员国的金融状况,进而建立以FCI为转移变量,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与目标变量在内的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以研究G20成员国及其中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20国家中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比新兴经济体更大;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不仅在不同金融状况下表现出非对称性,也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表现出异质性;当金融状况低迷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对产出表现为正向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远高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发达国家表现为正向冲击,在新兴经济体表现为负向影响;当金融状况一般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估计系数更易平滑转移,说明此时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不确定性;当金融状况良好时,发达国家数量型货币政策产生负向影响而新兴经济体表现为正向影响,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黄明皓  
本文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汇率市场和商品市场之间的传导过程。文章首先构建了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模型,并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它更合适地解释了1999年后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后用VAR方法证明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具有系统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