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4)
2023(10636)
2022(8559)
2021(7746)
2020(6707)
2019(14989)
2018(14788)
2017(29210)
2016(15626)
2015(17428)
2014(17632)
2013(17101)
2012(15827)
2011(13721)
2010(14031)
2009(13551)
2008(13802)
2007(12651)
2006(11328)
2005(10757)
作者
(45236)
(37819)
(37789)
(35833)
(24262)
(17931)
(17162)
(14588)
(14484)
(13712)
(13027)
(12747)
(12665)
(12256)
(12063)
(11581)
(11165)
(11155)
(10878)
(10636)
(9629)
(9489)
(9279)
(8832)
(8661)
(8575)
(8488)
(8479)
(7721)
(7553)
学科
(77186)
(71775)
企业(71775)
(69853)
经济(69767)
管理(59612)
方法(29759)
业经(26569)
(25678)
(23409)
(23367)
数学(21998)
数学方法(21890)
(20622)
银行(20477)
(19959)
财务(19937)
财务管理(19926)
(19144)
企业财务(18926)
农业(17720)
中国(16351)
技术(15779)
(15414)
(14331)
金融(14324)
(13910)
理论(13747)
(12878)
(12760)
机构
学院(224285)
大学(217655)
(97809)
经济(95986)
管理(89616)
理学(75348)
理学院(74686)
管理学(73774)
管理学院(73384)
研究(71847)
中国(67390)
(49478)
(45801)
(42638)
科学(41597)
财经(38357)
(37305)
(36635)
(34771)
中心(34751)
农业(33460)
研究所(32836)
业大(31844)
经济学(30134)
(29333)
(28366)
北京(28357)
财经大学(28183)
经济学院(27396)
银行(27231)
基金
项目(141045)
科学(112547)
基金(103891)
研究(103669)
(90034)
国家(89196)
科学基金(77973)
社会(67548)
社会科(64048)
社会科学(64033)
(56463)
基金项目(54789)
自然(49929)
自然科(48813)
自然科学(48800)
自然科学基金(48021)
教育(46343)
(45614)
资助(42179)
编号(40872)
(34789)
(32740)
成果(32119)
重点(31721)
(31008)
(30731)
创新(29684)
国家社会(28263)
课题(28161)
(27783)
期刊
(113707)
经济(113707)
研究(70218)
中国(45142)
(43352)
(39901)
金融(39901)
(39756)
管理(38713)
学报(32134)
科学(31327)
农业(25327)
大学(24896)
学学(24171)
技术(20754)
财经(20538)
业经(20340)
经济研究(17981)
(17663)
教育(17451)
(15791)
问题(14461)
技术经济(13395)
财会(12707)
现代(11928)
世界(11348)
商业(11135)
(10942)
会计(10547)
国际(10430)
共检索到356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陶然  黄烨菁  
文章综合运用跨国宏观面板数据和企业层面微观数据,探究了资本流入与企业信贷增长、信贷过热的关系。从国家宏观层面的实证分析表明,资本流入显著推升了一国企业部门的信贷增长速度,并提高了其经历信贷过热的概率;而从企业层面的分析则为此提供了进一步支持,即资本流入显著加速了更依赖于外部融资的企业的信贷扩张。通过探讨净资产和抵押品价值扩张渠道以及银行体系特征的作用,文章发现银行体系特征而不是企业需求因素在上述关系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对于有效预防信贷过热,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军雄  
如何缓解中小企业信贷困境始终困扰着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本文选取中国各地区1999年-2007年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具体考察了银行业规模结构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更少、期限结构更短。同时,研究发现随着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银行信贷的差异随之缩小。这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的扩大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喜  
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近年来虽有很大提高,但信贷配给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企业投资收益水平和收益波动幅度等特征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经验研究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显示,银行的信贷支持会随着企业收益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利润波动幅度的增加而下降,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的提升有利于增加银行信贷支持,上市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受到信贷歧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糜仲春  申义  张学农  
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重要措施,快速、准确评估其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经过长期实地调研,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其中,所建非财务指标体系,从行业环境、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经营者经验与素质、信用品质四方面进行评估;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现金流流动负债比、净资产总资产比、息税前利润流动负债比、总资产周转速度、流动比率、现金流贷款比六个指标。以Logit统计回归模型为基础建立的评估模型,在分别评估非财务指标信息和财务指标信息后,加权相加两方面结果得到综合评估结果。实证检验证明,该评估体系的评估正确率达到95%以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沙振林  
实施资本充足率办法前后,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因素各有不同。从总体上看,实施资本充足率办法后,商业银行信贷将会保持稳定并适度增长,信贷结构可能会发生较大调整,个人金融业务和投融资业务的占比将会有所提升,银团贷款也会得到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付娉娉  董殿文  朱静秋  
在企业征信体系建立过程中,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征信体系。从博弈论的角度,运用纳什均衡理论分别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同银行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在现行的制度条件下,企业在与银行进行博弈的最优策略是失信;同时,在重复性博弈的条件下,银行与企业双方的合作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征信体系这样的信誉机制实现,并在银行和企业征信体系建立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志洋  
对于银行信贷顺周期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国际学术研究成果形成了"供给因素(内生性因素)"与"需求因素(外生性因素)"之争。实证分析认为,银行资本缓冲对于银行信贷供给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表征需求因素的GDP增长率和M2供给量的变化则对银行信贷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支持了"供给因素"对银行信贷增长的重要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华  邓亚波  刘玲杉  裴文婷  
选取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Panel-IV),从规模和结构维度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信贷规模对三大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东、中部地区信贷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西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信贷的期限结构、主体结构、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对三大区域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银行业,以银行业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未来的几年实施差异化和结构化的信贷政策,可以改善信贷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耿亚莹   苟琴  
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面。本文探究如何在金融开放进程中防范金融风险,具体研究金融开放条件下跨境资本流动剧烈波动如何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基于53个国家和地区1991—2017年的企业数据,本文测度了银行在企业间的信贷配置风险,并探究其在跨境资本涌入对银行稳定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涌入改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通过国际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银行信贷配置风险,降低了银行体系稳定性。有别于FDI资本涌入,股权资本涌入和债务资本涌入是产生国际风险承担效应、增大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能缓解资本涌入对银行稳定性的冲击。本文加深了对跨境资本涌入、金融中介风险承担行为和银行稳定三者关系的认识,为跨境资本涌入如何影响银行稳定提供了微观证据,对我国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以及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都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亚斌  黄顺绪  李成  
利用我国1981至200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极低。我国银行信贷的使用效率极低,我国经济增长还处于一个低效率的粗放阶段,应该维持信贷规模稳步健康增长,防止信贷萎缩,促进经济稳步持续增长;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金融市场化改革;推动微观经济主体对银行信贷利用方式的转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慧  
本文在Deidda(2006)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商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半参数和动态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商业银行信贷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经验研究发现:在特定的经济金融结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函数的倒U型特征明显,信贷规模的最优区间大约在80%-90%之间。银行集中度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效应,该结论与林毅夫等(2009)所提出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相一致;在我国当前既定的经济结构下,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体系,加剧银行业竞争,有利于满足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对于资金的有效需求,有利于实体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小涛  
本文选取2000年~2009年的季度数据,以金融危机爆发为经验值临界点,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测算研究。研究发现:第一,自2000年以来,中长期贷款相对其他类型的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最显著,且金融危机爆发后较此前影响效应提高了0.24;第二,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后下降了0.18,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短期贷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金融危机前为正值,金融危机后为负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糜虹  
企业转体时期银行信贷资产如何保权糜虹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出现了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现象,造成大量资金的损失,加大了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影响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造成银行风险、逾期呆帐贷款增加,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婕  张茂  
财政部于2006年初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对我国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将对我国银行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产生影响。就总体而言,新准则的实施有利于企业披露信息质量的提高。从银行业角度看,新准则使银行的资产负债分类方式发生改变,有助于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使银行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得以及时反映,同时增大了银行经营成果的波动;新准则理念先进,预示着管理模式的变迁,对银行业的经营理念提出新的挑战,要求银行管理者与从业人员加快转变经营理念,转变业务增长方式。新准则增加了银行进行资本管理的难度,并对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直方  
法国是欧洲西南部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政府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农业区域和农物经营专业化、发展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发展和壮大多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使法国农业在十几年内成为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之一。国家在农业上的大量投资,对农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法国,农业资本投入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政府增加对农业的预算拨款;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信贷事业,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