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03)
2023(19058)
2022(16434)
2021(15413)
2020(13001)
2019(29801)
2018(29632)
2017(57217)
2016(30967)
2015(35031)
2014(34923)
2013(34254)
2012(31491)
2011(28241)
2010(28457)
2009(26260)
2008(26004)
2007(23217)
2006(20626)
2005(18059)
作者
(88110)
(73990)
(73368)
(69867)
(46860)
(35535)
(33236)
(28991)
(27913)
(26170)
(25011)
(24874)
(23245)
(23194)
(22766)
(22523)
(21904)
(21878)
(21132)
(20969)
(18284)
(18103)
(17968)
(16967)
(16570)
(16427)
(16325)
(16251)
(14852)
(14580)
学科
(126869)
经济(126700)
(93532)
管理(92712)
(72381)
企业(72381)
方法(56930)
(50601)
数学(49634)
数学方法(48828)
(35253)
农业(33506)
中国(32377)
业经(31029)
(27835)
(25077)
(24916)
贸易(24901)
(24299)
地方(23759)
(21426)
财务(21336)
财务管理(21281)
理论(20954)
企业财务(20162)
(19889)
银行(19842)
技术(19765)
(19614)
(18852)
机构
学院(439812)
大学(439401)
(177534)
经济(173735)
管理(173622)
理学(150685)
理学院(149078)
管理学(146087)
管理学院(145296)
研究(144030)
中国(109815)
(92423)
科学(88200)
(83189)
(82347)
(71522)
业大(68856)
中心(67093)
财经(65871)
(64960)
研究所(64724)
农业(63478)
(60028)
北京(57660)
(56785)
师范(56261)
经济学(53379)
(52108)
(51787)
财经大学(48851)
基金
项目(299628)
科学(236576)
研究(219982)
基金(218748)
(189914)
国家(188311)
科学基金(162707)
社会(139389)
社会科(131891)
社会科学(131858)
(116852)
基金项目(115225)
自然(105477)
自然科(103048)
自然科学(103027)
教育(101723)
自然科学基金(101139)
(97378)
资助(90506)
编号(90255)
成果(73342)
(66712)
重点(66644)
(63067)
(61954)
课题(61357)
创新(57802)
国家社会(57618)
教育部(57505)
科研(57147)
期刊
(195852)
经济(195852)
研究(127634)
中国(86012)
(80466)
学报(69892)
(64496)
科学(63575)
管理(62289)
大学(54629)
农业(54448)
学学(51562)
教育(48420)
(41143)
金融(41143)
技术(39388)
业经(35243)
财经(32190)
经济研究(29500)
(27503)
(26642)
问题(26471)
(22595)
技术经济(21317)
图书(21082)
科技(20673)
理论(20614)
统计(20591)
(19552)
现代(19422)
共检索到64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崔宝玉  张忠根  李晓明  
本文通过对资本控制型合作社实践的考察,首先把.—般农户进入合作社的程度划分为低度合作、中度合作和高度合作,然后从退出的动态视角分析了合作社中核心农户与—般农户合作演进中的均衡。理论上,这两类农户之间存在最优合作程度均衡,但这两类农户之间的博弈会重构合作程度并可能使之偏离均衡,而—般农户具备的"退出权"能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两类农户之间形成较为"有效"的合作,从而实现对—般农户利益的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雅  吴晨  原莹  
以粤、皖两省440个样本农户成员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成员选择退出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成员对合作社认知度及成员对利益需求满意度等因素对成员选择退出合作社的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特征组的成员选择退出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应做好入社成员的会员资格确认工作,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制定规范的农民合作社章程,为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与成员签订各项购销合同,建立起可信赖的利润分配增长长效机制;完善合作社组织治理机制,为农民合作构建稳定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蔡文芬  崔宝玉  
资本控制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梳理和廓清了国内外学者对合作社资本控制的主要缘由、资本控制下合作社所呈现的股权结构形态及其特征、核心社员和核心资本定位等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践,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超峰  张兆安  
从关系动员助推合作社成长,到话语策略争取合作社项目,农心合作社走过了从产业支撑到项目支持的四个发展阶段,合作社从一种发展期待变为乡村社会新的治理场域。从发展历程与功能转变的角度来理解合作社治理中的困境,有利于还原合作社治理的场域与合作社治理创新的着力点。借助"退出-呼吁"理论,在对农心合作社的个案观察中发现:退出行动的跨度决定了呼吁行动的强度。会员村庄关系网络的动员能力决定了呼吁行动的特征。而治理机制的完善使退出行动不断减少,呼吁行动也不断呈现理性化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继志  封美晨  
工商资本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构建工商资本与农户之间的合作机制是实现双方长期合作的关键所在。演化博弈理论为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工商资本与农户之间合作机制的形成及其演化方向提供了新的工具,研究表明:合作机制的形成受到初始支付矩阵和关键参数选择的影响。通过加强合作宣传,提高管理者整合资源的能力,合理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转变政府支持方式等措施能促进工商资本和农户之间良好合作关系的形成,最终可以实现合作各方的多赢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丽  
在完备市场和经济理性人假设下,采用新古典框架对合作社进行经济均衡分析,是对合作社的性质及其在农产品市场中所起作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在整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将合作社视为追求单一目标的特殊企业组织形式,分别构建了传统购买、销售合作社及新型深加工合作社的经济均衡模型。研究发现,传统购买销售合作社为生产资料的卖方垄断和农产品买方垄断市场增加了竞争性因素,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均衡产量增加。新型深加工"合作社—农户社员"系统存在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使系统在偏离均衡状态时自动向均衡方向调节。这一模型解释了"新一代合作社"中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宝玉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本控制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效应。通过对合作社民主治理制度的规范化和持续化建设、对外围社员退出权的保护以及合作社内部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外围社员的参与激励和融资比例,弱化合作社资本控制的消极效应,合作社的资本控制不必然导致合作社功能弱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新华  
单个农户在农业集群中处于较弱地位,难以跟上集群发展步伐,进而可能扩大集群内的收入差距,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更好地参与农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农户是否加入专业合作社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分析了集群内的社会互动对农户的信念-期望-机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决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合作社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合作社制度下农户的不同行为会导致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不同关系,也会对农户福利产生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户决策产生不同农社关系,并导致农户福利变化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中国15省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双重选择模型(Double Selection MoDel,DSM),在处理农户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偏误的基础上,分析两种决策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导致了四种农社关系,价格溢价以及农户的专用性投资是影响农户成员资格和惠顾决策的重要因素;而农户的两类决策都对农户的农业收入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明晰农社关系、规范合作社社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拓  高建中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建立、完善具有必然性的论点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困扰学术界和相关部门的问题是如何最快最好地将这种必然性转化为现实。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合作社和农户进行调查,得到该地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以及农户合作行为的相关信息,通过采纳农户意见对合作社功能进行重要度评价,并提出基于农户需求的合作社功能建设方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佳佳  刘天军  田祥宇  
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利用浙江、河北6市的120个参与"农超对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农超对接"模式组织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参与主体的合作意向、合作能力以及合作的程度对"农超对接"组织效率均有显著正影响;合作意向对组织效率的直接影响最大,而合作能力对组织效率的综合影响效果最大。本文认为通过提升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向能够有效提高"农超对接"模式的组织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佩佩  袁雪霈  刘天军  
本文基于组织嵌入理论,采用643个苹果专业合作社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模型考察了组织嵌入对合作社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组织嵌入显著促进了社员生态生产水平的提升,组织匹配、组织联结和组织牺牲均发挥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在组织嵌入与社员生态生产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组织嵌入通过提高社员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水平间接提高其生态生产行为。(3)合作社领导者道德资本在"组织嵌入—生态生产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合作社领导者道德资本越高,组织嵌入对社员生态生产的促进作用越强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任玉霜  曲秉春  
我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劣势日益凸显,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势在必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经营模式创新的主要形式。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并通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带动了农民增收。借鉴国外合作社的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是推动农业经营创新的巨大动力,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新农民培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笑寒  陈毓雯  
参与专业合作社是当前许多农户面临的一项新选择,而对合作社的满意度是影响其行为抉择的重要因素。基于收入差异视角,利用江苏省的入社农户调研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合作社的满意度,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基本呈正态分布,多数农户评价一般,总体满意度不高,均值只有2.992,而随着收入水平上升,满意度也相应提高。从影响农户满意度的因素来看,家庭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是正向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家庭农业生产人数呈显著的反向影响,年龄、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年贷款金额、获政府补助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则没有显著影响。从农户分组情况来看,家庭农业生产人数和承包土地面积对所有组的农户满意度都有显著影响,前者是反向,后者是正向,其他因素对各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则不同。因此,提出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完善合作社收入分配制度、精准政府公共资源投入、鼓励农户土地流转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卫强  马鹏超  
合作社支持能够提高小农户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影响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外源性力量。从强化认知、提高意愿和降低意愿及行为的悖离概率三个方面尝试性解构了合作社支持影响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底层逻辑,并基于甘肃省定西市3县419份微观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合作社支持对小农户减量施肥行为、减量施药行为、测土配方技术采纳行为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合作社支持对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群组差异和代际差异。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合作社支持可以通过强化认知、提高意愿及增强能力3种中介渠道影响小农户的质量控制行为。基于此,从强化小农户的“认知-意愿-行为”自治机制、共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机制和建立合作社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妥适性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