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06)
2023(17101)
2022(14929)
2021(14032)
2020(11960)
2019(27918)
2018(27770)
2017(53316)
2016(29248)
2015(33128)
2014(33183)
2013(32684)
2012(30177)
2011(26881)
2010(26689)
2009(24594)
2008(24406)
2007(21412)
2006(18254)
2005(15896)
作者
(85157)
(71131)
(70542)
(67528)
(45129)
(34287)
(32310)
(28111)
(26814)
(25110)
(24186)
(23735)
(22358)
(22331)
(22186)
(21975)
(21939)
(21040)
(20366)
(20361)
(17902)
(17339)
(17287)
(16159)
(16042)
(15836)
(15789)
(15691)
(14417)
(14164)
学科
(116710)
经济(116583)
管理(83806)
(81237)
(67216)
企业(67216)
方法(58456)
数学(51508)
数学方法(50844)
(33441)
(31427)
中国(28977)
(26521)
业经(24926)
地方(22126)
农业(21298)
(20984)
财务(20903)
财务管理(20859)
(20351)
(20341)
贸易(20331)
企业财务(19808)
(19722)
理论(19102)
(18011)
技术(17664)
(17354)
银行(17287)
环境(17101)
机构
大学(416325)
学院(414371)
管理(163749)
(163212)
经济(159658)
理学(143009)
理学院(141440)
管理学(138671)
管理学院(137939)
研究(136204)
中国(100807)
科学(87591)
(87586)
(74270)
(71924)
(69087)
业大(65906)
研究所(63531)
中心(63147)
财经(60275)
(59368)
农业(56808)
北京(54972)
(54903)
(53856)
师范(53257)
(49302)
经济学(49264)
(48047)
财经大学(45072)
基金
项目(289290)
科学(225865)
基金(209537)
研究(206362)
(184053)
国家(182548)
科学基金(156012)
社会(128385)
社会科(121540)
社会科学(121505)
(113276)
基金项目(111345)
自然(104051)
自然科(101638)
自然科学(101606)
自然科学基金(99743)
(95737)
教育(95511)
资助(87535)
编号(84050)
成果(67592)
重点(64845)
(63538)
(60638)
(59511)
课题(57399)
科研(56375)
创新(55577)
教育部(54008)
大学(53996)
期刊
(169012)
经济(169012)
研究(115272)
中国(71657)
学报(71143)
(64229)
科学(62695)
(57769)
管理(56644)
大学(53030)
学学(50065)
农业(44314)
教育(42459)
技术(35812)
(33154)
金融(33154)
财经(28987)
业经(27818)
经济研究(27711)
(24682)
(23362)
问题(22276)
图书(21456)
(20568)
技术经济(20053)
统计(19959)
理论(19832)
科技(19772)
实践(18147)
(18147)
共检索到584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基于北京大学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中的家庭和个人微观调查数据,本文研究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时间投入对收入水平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社会资本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为"锦上添花"式,其回报率在低分位数上较低,在高分位数上较高;第二,人力资本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为"一视同仁"式,其回报率在不同分位数上相差不大;第三,劳动时间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为"雪中送炭"式,其回报率在低分位数上较高,在高分数上较低。该结论对个人、家庭、家族三个层面的社会资本定义均稳健,也对城镇、农村两个子样本稳健。本文的研究初步表明,社会资本是"富人的资本",而提高劳动报酬则对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更为有效。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根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学敏  赵国栋  
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影响其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考察了我国家庭资本投入对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经济资本、心理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四类资本的投入均能对子女非认知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大;从学习毅力、社交能力、班级融入、情绪稳定性和思维开通性五个维度来看,社会资本的影响依然稳健显著且系数最高。阶层异质性检验显示,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在心理资本和文化资本投入上存在“阶层再生产”特性,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两类资本投入回报越大,而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投入上却并未有此特性。综上,加强低阶层家庭社会资本投入以发展子女的非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弥合阶层之间的未来差距,需政府和家庭双方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洁  郭俊艳  
文章基于贝克尔的孩子质量数量替代理论,构建了三期OLG模型,考察了家庭对孩子质量和数量的选择及两者间的替代关系,并对收入在其中的作用做了理论分析,最后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孩子数与家庭收入负相关,收入的变化对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数的影响更为显著;孩子质量与家庭收入正相关;除了位于收入最顶层的富裕家庭外,孩子的质量与数量间存在普遍的替代关系,且收入越低,替代程度越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洁  郭俊艳  
文章基于贝克尔的孩子质量数量替代理论,构建了三期OLG模型,考察了家庭对孩子质量和数量的选择及两者间的替代关系,并对收入在其中的作用做了理论分析,最后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孩子数与家庭收入负相关,收入的变化对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数的影响更为显著;孩子质量与家庭收入正相关;除了位于收入最顶层的富裕家庭外,孩子的质量与数量间存在普遍的替代关系,且收入越低,替代程度越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潇  罗俊超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的教育回报率存在明显的收入阶层差异,其总体上随收入水平的上升而增加,且低收入阶层与其他收入阶层差距较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高等教育回报率最高;劳动力迁移能显著提升接受高等教育的中、高收入群体和接受中等教育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教育回报率,进而强化其收入优势;教育回报率差异对收入差距的贡献比受教育水平分布不均更大,劳动力迁移总体上有助于缩小与个体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差异相关的收入差距。因此,教育资源的分配要有利于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层次,并清除阻碍劳动力迁移的制度障碍,以缩减由个体受教育差异引致的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建  
为了具体分析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之间的消费异质性及其相互影响,本文基于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利用随机系数模型对1985-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7个收入等级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各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呈"M"型,较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受其相邻较高收入阶层消费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模仿效应"随收入阶层的提高而降低;最高收入阶层消费受到相邻低收入阶层的负向影响,表现为"逆势效应"。同时发现,中等收入群体受消费习惯的影响较大,家庭规模增大不利于低收入家庭提高消费,且收入不确定性对最低和最高收入阶层的作用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建  
为了具体分析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之间的消费异质性及其相互影响,本文基于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利用随机系数模型对1985-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7个收入等级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各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呈"M"型,较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受其相邻较高收入阶层消费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模仿效应"随收入阶层的提高而降低;最高收入阶层消费受到相邻低收入阶层的负向影响,表现为"逆势效应"。同时发现,中等收入群体受消费习惯的影响较大,家庭规模增大不利于低收入家庭提高消费,且收入不确定性对最低和最高收入阶层的作用方向相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从多角度提高各收入阶层居民消费提供了政策支持,尤其是不同收入阶层的相互影响方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妍妍  周昕  吴书瑶  
笔者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英语能力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全球化因素时,英语能力对个体年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此时,英语能力对收入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体现;进一步按照受教育程度分组之后,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和阅读能力对于低技能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英语能力对高技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仍然不显著;引入地域层面全球化的因素后,在贸易开放和FDI进入的条件下,英语能力的提高对个体收入起到了显著正向的影响,并且FDI进入条件下,学习英语的回报相对更大;引入企业层面全球化的因素后,英语能力的提高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将环境因素纳入健康生产函数,讨论了空气污染对于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研究发现:首先,空气污染会对居民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即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其次,引入收入分层模型与社会地位分层模型,发现空气污染的健康负效应存在群体差异,经济社会地位不利的群体因空气污染承担了更大的健康损失。最后,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对于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适度的环境规制是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各地区加强环境规制强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环境与民生的最优化,构建经济-环境-民生相协调的社会才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仲云云  仲伟周  
该文基于消费者同质性假设的经典消费理论对我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梳理,从消费者分层视角将我国消费者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三个不同阶层,通过构建相应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从消费特征、消费路径、拉动内需的效应等方面对我国不同阶层消费行为的异质性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消费者行为差异化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刺激消费需求的建议与措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青  
为考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本文选取最低、低、中等偏下、中等、中等偏上、高、最高共7个收入群体1985~2006年共计22年的收入、消费和物价指数数据,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在相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运行环境及相同的时间段内,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与收入具有协整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荣清  郭恩泽  
与传统静态测算房价收入比不同,本文从动态视角,将灰色收入及购房人所受资助纳入考虑范畴,以32个大中城市为例,测算出了不同收入阶层购房压力指数,结果表明:(1)居民购房压力随贷款利率下降而降低;(2)居民的购房压力具有区域性;(3)不同收入阶层的购房压力差异明显,低收入阶层购房压力平均为高收入阶层的4.06倍;(4)2016年我国购房压力指数合理区间大约在[0.29,0.49]内,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则大约在[6.96,11.80]之间。本研究意义在于量化不同收入阶层居民购房压力,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有一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双华  于洁  
本文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辽宁省医疗保险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并探讨通过个人账户调整建立的门诊统筹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缩小了收入差距,具有正的再分配效应;低收入阶层对医疗保险的支出和收入的变化更为敏感;在收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门诊统筹实现了收入阶层之间的再分配,有利于医疗保险的公平。因此,有针对性地调整部分医疗保险政策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王峰  
针对农民社会阶层与幸福感问题,通过分析2010-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有序响应Logit模型估计,实证检验了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研究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存在幸福效应,社会阶层定位越高的农民,其幸福感越强;进一步区域比较发现,此幸福效应在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显著;而户籍比较发现,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低于城镇居民;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农民社会阶层定位的幸福效应较10年前有所增强,且农民对社会阶层定位有较为乐观的预期。据此提出,民生建设中重视农民的发展诉求和精神需求,融通农民社会阶层上升的渠道,从而提高农民幸福感,保障农民公平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