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2)
- 2023(7254)
- 2022(6040)
- 2021(5297)
- 2020(4392)
- 2019(10105)
- 2018(9625)
- 2017(19464)
- 2016(9960)
- 2015(11347)
- 2014(11362)
- 2013(11519)
- 2012(11201)
- 2011(10488)
- 2010(10689)
- 2009(10184)
- 2008(9899)
- 2007(8773)
- 2006(8023)
- 2005(7457)
- 学科
- 济(78362)
- 经济(78303)
- 管理(31999)
- 方法(31682)
- 业(29646)
- 数学(28359)
- 数学方法(28254)
- 企(24729)
- 企业(24729)
- 地方(17034)
- 中国(15206)
- 财(14571)
- 业经(12803)
- 地方经济(12499)
- 农(12045)
- 学(11063)
- 融(10293)
- 金融(10293)
- 制(9531)
- 农业(8872)
- 务(8714)
- 财务(8710)
- 财务管理(8694)
- 理论(8683)
- 贸(8613)
- 贸易(8607)
- 银(8520)
- 银行(8519)
- 企业财务(8476)
- 易(8208)
- 机构
- 大学(165584)
- 学院(162769)
- 济(88602)
- 经济(87302)
- 管理(63891)
- 理学(55463)
- 研究(55094)
- 理学院(54977)
- 管理学(54455)
- 管理学院(54156)
- 中国(42351)
- 财(39889)
- 京(32559)
- 财经(32311)
- 经济学(31222)
- 经(29478)
- 经济学院(28035)
- 科学(26721)
- 所(25954)
- 财经大学(24262)
- 中心(24023)
- 研究所(23038)
- 江(22707)
- 北京(20681)
- 范(19417)
- 商学(19339)
- 师范(19317)
- 院(19228)
- 商学院(19166)
- 州(17841)
- 基金
- 项目(100745)
- 科学(82326)
- 基金(77950)
- 研究(76262)
- 家(65151)
- 国家(64661)
- 科学基金(57497)
- 社会(55211)
- 社会科(52582)
- 社会科学(52574)
- 基金项目(40226)
- 省(36254)
- 教育(35187)
- 自然(33359)
- 资助(32881)
- 自然科(32628)
- 自然科学(32622)
- 自然科学基金(32107)
- 划(29966)
- 编号(28098)
- 部(24753)
- 国家社会(24348)
- 成果(23492)
- 教育部(22810)
- 发(22292)
- 重点(22217)
- 人文(22158)
- 创(20628)
- 大学(20275)
- 社科(20164)
共检索到245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传伦 林涛
传统的资本扩张理论局限于货币和金融领域,忽略了资本扩张产生于经济增长体系本身,导致无法深入理解资本扩张危机的内在原因。事实上,资本扩张既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在非均衡经济增长方式下,资本扩张助长了非均衡增长—资本扩张—资本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资本进一步扩张—非均衡增长的恶性循环的形成。通过构建两部门的经济增长与资本扩张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一个经济体中,要素价格扭曲的越严重,资本扩张扭曲的可能性越大;落后部门的产出比重越大,该经济体资本扩张扭曲的程度也越大。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优先于资本市场的改革,扭转我国资本扩张扭曲的根本在于转变非均衡的增长方式,促进区域和行业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李勇
以高投资和低消费为特征的结构失衡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一大顽疾,其造成的资源错配和经济增长质量问题被广泛诟病。通过横、纵向数据比较分析,本文发现中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均不在两者的合意区间,投资消费结构失衡状况明显。基于双重的结构视角,我们采用中国199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其失衡原因进行计量检验和分析,发现中国投资消费结构失衡的基本逻辑在于需求与供给层面双重经济结构扭曲:需求层面收入分配结构扭曲(收入分配畸形所产生的总量效应)和供给层面技术结构扭曲(低水平技术供给所产生的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是导致失衡的重要原因。未来对于中国经济失衡的纠偏,其关键是在保增长的前提下进行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特别是...
关键词:
投资消费结构 经济失衡 双重扭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俊杰 刘志彪
本文分析了产能过剩影响经济波动的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验证得出:第一,产能过剩引起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变动会直接导致经济波动,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产能过剩通过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影响经济波动,其中,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而劳动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且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表现出不完全中介效应特征。第三,产能过剩引起的产能利用率变动对经济波动的直接效应要远大于资本市场扭曲和要素配置扭曲产生的中介效应。因此,在产能过剩环境下,政府应放弃对要素价格以及配置的不当干预,加快构建统一市场,重点是完善要素市场,以使经济增...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冷艳丽 杜思正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能源价格扭曲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能源价格扭曲对雾霾污染具有正向影响。(2)煤炭消费、机动车辆、产业结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城市化水平以及贸易开放度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产出水平与雾霾污染显著负相关,人力资本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著。(3)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能源价格扭曲对雾霾污染的正向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说明能源价格扭曲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旭霞 吴溪
本文检验了企业的经济基础对收入确认政策选择的影响。以我国软件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发现,当企业具有较强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时,其更倾向于按照劳务的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换言之,这样的企业更倾向于及时地确认收入;反之,当企业的软件能力成熟度较弱时,其更倾向于按商品法在软件验收结项时确认收入,即这样的企业更倾向于在较晚的时点确认收入。我们的证据意味着企业的经济基础有助于企业提供兼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经济基础较弱的企业则更可能为了满足信息的可靠性而牺牲信息的相关性,即难以调和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内在冲突。
关键词:
经济基础 收入确认 软件行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曾海舰 罗蓝君 林灵
信贷扩张与企业违约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目前少有文献提及。利用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2008—2010年我国信贷扩张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显示企业超常债务变动显著正向影响国有上市公司其后的违约风险,超常债务增加1个单位标准差,企业违约风险上升约17%。本文检验了五个可能的影响渠道,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信贷资源非市场配置、银行竞争、投资效率以及非实体经济投资等四个影响渠道存在,但没有发现存在政治联系渠道的证据。
关键词:
信贷扩张 违约风险 非市场配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国文婷 李云鹤
防范资本无序扩张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以并购重组这一典型的资本扩张形式为观察对象,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构建资本无序扩张指数,研究企业ESG表现对资本无序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抑制企业的资本无序扩张行为,而且这一抑制效应在民营产权、数字化水平较高以及营商环境较好时表现突出;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可以通过媒体关注和声誉机制发挥抑制效应;经济后果检验显示,ESG表现对资本无序扩张的抑制最终会使企业更专注于主业,并激发创新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企业在供应链中的韧性。文章是对资本无序扩张“软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为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和促进长期资本形成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考虑到中国转型期要素市场存在扭曲的典型事实,首先从产业结构、环保技术、要素市场扭曲及经济发展等渠道,阐释FDI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然后构造联立方程组,检验FDI和要素市场扭曲影响碳排放绩效的机制;最后采用弹性分析法测算FDI对碳排放绩效的总效应及细分效应,并基于反事实检验法评估要素市场扭曲引发的FDI环境效应的损失。结果发现:(1)FDI通过产业结构与要素市场扭曲途径恶化了碳排放绩效,但能通过推动环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改善碳排放绩效;(2)要素市场扭曲不仅强化了FDI负面的产业结构效应,且弱化了FDI对环保技术正向的溢出效应,因此不利于发挥FDI对环境的积极影响;(3)FDI总体上改善了碳排放绩效,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可使FDI的环境福利效应提升约102.4%。因此,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对促进FDI正向的环境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杰琦 汪同三
考虑到中国转型期要素市场存在扭曲的典型事实,首先从产业结构、环保技术、要素市场扭曲及经济发展等渠道,阐释FDI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然后构造联立方程组,检验FDI和要素市场扭曲影响碳排放绩效的机制;最后采用弹性分析法测算FDI对碳排放绩效的总效应及细分效应,并基于反事实检验法评估要素市场扭曲引发的FDI环境效应的损失。结果发现:(1)FDI通过产业结构与要素市场扭曲途径恶化了碳排放绩效,但能通过推动环保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改善碳排放绩效;(2)要素市场扭曲不仅强化了FDI负面的产业结构效应,且弱化了FDI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志帆 赖艳 徐蔓华
是什么因素引发全球范围劳动收入份额的普遍下降?本文尝试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提供解释:世界各国持续的货币扩张使实际利率下降、信贷规模扩大,因此厂商使用资本品的成本下降,倾向于在生产中投入更多的资本;如果资本与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资本深化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根据理论模型的推导结论,我们基于中介效应检验使用跨国数据证明:无论是在表征短期均衡的动态模型中,M2/GDP与劳均资本上升均显著劳动收入份额,资本深化是货币扩张抑制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途径。分样本回归揭示,以上机理仅对发展中国家成立,部分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较为稳健的发达国家与欧元区国家不成立。这说明,遏制货币超发对于维持稳定的宏观收入分配格局具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本深化 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伟俊 袁凯彬 李万利
本文利用经纬度信息构造中国企业层面邻近银行网点数据,系统考察银行网点扩张对非上市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和渠道。研究发现,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扩张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在运用倍差法、边界断点回归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银行竞争渠道促进企业创新,而金融可及性渠道不显著。此外,银行网点扩张仅对中等规模企业创新产生影响,对小微和大型企业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但有助于抑制无创新企业的政策套利倾向。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揭示银行网点扩张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逻辑,对深化银行业金融改革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明益
本文分别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讨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理论层面论证了劳动力、资本与中间品三要素的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理论假设,认为劳动力、资本与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以2000-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在短期会显著抑制产品质量升级,但在中长期,随着劳动力价格扭曲引致的经验累积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及研发效应的逐渐显现,这种抑制作用会减弱甚至会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资本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取决于规模经济效应和要素错配效应的综合作用;中间品价格的正向扭曲会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攀 林致远
尽管压低要素价格有助于实现低成本下的高增长,但也会加剧经济结构的失衡。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审计后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采用对企业层面生产函数估计的改进范式,测算2006-2012年国民经济中13个门类产业因要素价格扭曲而导致的资源误置状况。结果发现:首先,与劳动力、中间产品、中间服务等相比,尽管上市公司的资本要素投入较多,但资本配置的效率却较低,地方保护下的种种壁垒阻碍了资本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流动,造成产业间资本配置的扭曲;其次,地方保护对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负向效应显著,这一情形不仅存在于三次产业之间,而且延伸至服务业内部;最后,替换年份区间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论断。未来应从促进普惠金融发...
关键词:
要素价格 产出缺口 配置效率 广义矩估计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魁早
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要素市场扭曲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扭曲收益效应、研发抑制效应、技术锁定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等途径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抑制效应,而要素市场扭曲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弱;不同时期要素市场扭曲的这种抑制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入世"和金融危机后要素市场扭曲状况的逐步改善降低了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抑制效应。在技术密集度、外向度和垂直专业化程度不同的高技术企业中,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出口技术复杂度 传导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蒙大斌 杨振兵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测算中国省际工业部门的工资扭曲指数,通过可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因素对工资扭曲程度的影响,发现中国省际工业部门的工资扭曲程度要比现有研究结论严重得多,工资扭曲程度呈加重态势;西北偏远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较重,东部沿海省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较轻;在控制相关因素后,劳动力市场分割将加剧工资扭曲程度。因此,逐步消除各省市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可有效缓解中国工业部门的工资扭曲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