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9)
2023(11413)
2022(9653)
2021(8917)
2020(7645)
2019(17996)
2018(17542)
2017(34271)
2016(18312)
2015(21198)
2014(21313)
2013(21761)
2012(20694)
2011(19062)
2010(19102)
2009(18180)
2008(17993)
2007(16028)
2006(14166)
2005(13198)
作者
(54401)
(45986)
(45847)
(44031)
(29340)
(21895)
(20910)
(17879)
(17219)
(16196)
(15962)
(15158)
(14824)
(14672)
(14625)
(14229)
(13521)
(13345)
(13269)
(13197)
(11667)
(11269)
(11171)
(10596)
(10545)
(10389)
(10032)
(9819)
(9192)
(9120)
学科
(104362)
经济(104286)
管理(50485)
(48578)
方法(43068)
数学(38802)
数学方法(38579)
(38005)
企业(38005)
中国(25861)
(22676)
(21760)
地方(21152)
(19289)
贸易(19279)
(18739)
(18458)
业经(17994)
(16185)
农业(15296)
(14585)
金融(14583)
(14148)
银行(14120)
地方经济(13975)
(13556)
(13146)
环境(12863)
(12680)
财务(12663)
机构
大学(284513)
学院(280193)
(137669)
经济(135288)
管理(104524)
研究(103983)
理学(89554)
理学院(88505)
管理学(87242)
管理学院(86723)
中国(81759)
(60583)
(59657)
科学(58608)
(53477)
财经(48626)
研究所(48335)
中心(45917)
经济学(45650)
(44853)
(44271)
经济学院(41096)
(40442)
北京(38514)
业大(37548)
财经大学(36101)
(36077)
农业(35166)
(35085)
师范(34802)
基金
项目(177216)
科学(140484)
基金(132930)
研究(128394)
(115611)
国家(114757)
科学基金(97609)
社会(86409)
社会科(82066)
社会科学(82046)
基金项目(69350)
(64571)
自然(60489)
自然科(59121)
自然科学(59102)
自然科学基金(58143)
教育(57984)
资助(56072)
(55352)
编号(48988)
(41845)
成果(40724)
重点(40079)
(39122)
国家社会(37474)
教育部(36348)
(35874)
中国(35037)
人文(34643)
科研(33917)
期刊
(153340)
经济(153340)
研究(90371)
中国(52784)
(47072)
学报(41852)
(40342)
科学(39745)
管理(38257)
大学(31704)
(31198)
金融(31198)
学学(30061)
农业(26984)
经济研究(26962)
财经(26200)
(22701)
技术(22641)
教育(20913)
问题(20669)
业经(20452)
(19418)
国际(17494)
世界(17149)
技术经济(16378)
统计(15439)
(15233)
(13222)
理论(13013)
商业(12894)
共检索到430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治国  张晓蓉  徐剑刚  
在经济分割环境下,中国转型时期的经济增长是通过两个渠道实现的,资本形成受到信贷扩张和新增货币供给的重要影响,即信贷扩张→资本形成→经济增长的资本形成渠道;货币扩张受到过度投资和资本加速形成的重要影响,即过度投资→货币扩张→经济增长的货币扩张渠道。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形成与货币扩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和正循环过程,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进一步的经验证据显示,随着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运行的潜在不稳定性持续增加,资本积累与货币需求的决定机制逐渐趋于相对不稳定,资本形成与货币扩张的互动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长兴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以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机决择”.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呈无限供给状态,国际收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的国家,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必然是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 一、货币波动与经济波动货币制度发展到信用货币制度,货币政策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即货币波动必然导致经济的波动.货币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息息相关的因素,必须置于具体的经济运行条件和环境中.因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俊杉  
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构建比较静态分析框架对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货币化程度因素对我国政府财政扩张行为边际弹性影响进行分析。经验分析揭示,整体上,样本期内我国政府财政行为呈现波动扩张性态。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波动周期性因素是推动政府财政扩张的主要因素,而经济货币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财政扩张倾向,但是这种抑制效应远小于经济增长因素对财政扩张的推动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李绍荣  李笋雨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持续利用扩张性政策或透资性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最终将会把经济带入高通货膨胀和低经济增长的状态 ,即滞胀状态。这是被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所证实的结论。然而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发现 ,在中国经济中消费物价指数和货币指数 (狭义货币指数和广义货币指数 )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 ,这说明从长时段的角度看 ,货币是消费物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短期看 ,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增基础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这一阶段为期一年 ,影响程度是基础货币增长率的 3 2 % ;第二阶段是由新增基础货币所导致的新增广义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羿建华  孙健  郭峰  
文章通过构建我国房地产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房地产发展与金融、经济的关系,并基于我国1999~2013年第2季度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房地产周期、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度。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货币化以及房地产信贷需求的快速膨胀,派生了大量的货币需求,是房地产市场周期与货币周期具有同步性的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世前  
可持续发展系统由环境、经济与社会构成,且三者间长期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与互动关系。本文基于EKC理论研究框架分析中国工业污染与经济增长间的均衡关系,为了提高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的精度,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布谷鸟搜索算法对未来几年内中国工业污染水平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近期中国工业污染水平虽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污染总量和污染水平处于相对高位,这种传统的以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将在未来对中国的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成果将为政府完善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杏  刘博  
文章通过对中国1978年~2011年的各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测算,采取面板因果关系检验对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来中国在整个经济增长过程中以内部需求贡献为主,但外部需求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之间具有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的双驱动典型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自力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储蓄增长、信贷扩张与货币过量投放之间传导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银行资金来源构成中储蓄地位的演变,储蓄存款的增长与波动对银行贷款、进而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与收缩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保持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对于遏制信贷扩张和货币过量投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分析,作者提出了促进储蓄稳定增长,遏制货币过量投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佐望  
本研究的主旨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论证储蓄扩张不仅不是1989—1990年中国经济滑坡的原因,而且它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收入波动即收入分配相对集中与通货膨胀使得农村居民以及城镇工薪者阶层收入的大幅度贬值才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因。因此,走出经济低谷的出路在于实行一系列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适度增加农村居民及城镇工薪者阶层的货币收入,同时建立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畅桥梁,以为高收入者阶层的剩余货币收入寻找出路,重建顺畅的社会经济循环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2018年6月2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哈佛大学劳动力中心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支持路径———中国探索与国际经验"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孟加拉达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浙江省委党校,安徽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杨瑞龙教授,复旦大学长江学者袁志刚教授,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教授,复旦大学公共政策中心主任石磊教授以及来自哈佛大学的Freeman教授等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做了主旨演讲。为了进一步传播这些国内外顶级经济学者的智慧,本刊在此次国际会议志愿者的协助下,把这些专家的演讲整理成文字并且经过演讲人审阅后,陆续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本刊编辑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鲍丽娜  
私营资本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充满了极大的风险挑战。在新世纪 ,中国私营资本能否有历史进展 ,能否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在于私营资本的不断壮大。私营资本及其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强  
本文对货币供给、实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数量关系在 1993年前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表现 ,进行了相关实证性描述 ,指出 1993年后货币供给存量代替增量支持实质资本形成、准货币M2 1代替狭义货币M1的增长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 ;因而在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选择上 ,应以持续推进资本形成与转换的票据及证券化为要领推进资本市场建立 ,并逐步转向以市场性利率为关键中介变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志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忽视这种关系会造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被高估,现有文献鲜有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基于最新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具有阶段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的协整关系。在经济欠发达的阶段或地区,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两者的相互促进效应不显著。为防止出现"低发展陷阱",应多元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其仁  
对物价指数的结构性分析并不能帮助人们认识通胀。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应该到超发的货币数量中去寻找原因和治本之策。本轮货币过多的主要原因是开放条件下汇率机制的歪曲。在通胀已经形成的条件下,物价管制不但不能抑制通胀,而且会因为增加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而损害中国经济增长。反通胀要走釜底抽薪的路线,即校正汇率失衡、从紧控制货币总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