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0)
2023(16827)
2022(13917)
2021(13017)
2020(11108)
2019(25062)
2018(24733)
2017(47960)
2016(25678)
2015(28537)
2014(28296)
2013(27890)
2012(25000)
2011(21992)
2010(21990)
2009(20595)
2008(20847)
2007(18786)
2006(16238)
2005(15010)
作者
(70498)
(58930)
(58823)
(55965)
(37781)
(28025)
(26708)
(22750)
(22342)
(21137)
(20052)
(19963)
(18729)
(18643)
(18365)
(18002)
(17502)
(17320)
(17129)
(16919)
(14450)
(14282)
(14240)
(13638)
(13257)
(13186)
(13093)
(12980)
(11808)
(11518)
学科
(105590)
经济(105443)
(104356)
管理(99465)
(94833)
企业(94833)
方法(49134)
数学(39788)
数学方法(39343)
(38998)
业经(32627)
(32403)
(28374)
财务(28316)
财务管理(28270)
(27764)
企业财务(26948)
中国(24920)
农业(22458)
技术(20707)
(19487)
(19209)
理论(19190)
(19080)
银行(19062)
(18507)
(18076)
(18012)
(17697)
金融(17694)
机构
学院(361827)
大学(358030)
(152939)
管理(150487)
经济(149924)
理学(127915)
理学院(126729)
管理学(125007)
管理学院(124278)
研究(109540)
中国(91492)
(78602)
(73291)
科学(62133)
财经(61141)
(56907)
(55649)
(55624)
中心(53232)
(52905)
业大(49940)
经济学(47032)
研究所(46952)
财经大学(45561)
北京(45215)
农业(44349)
(43733)
经济学院(42405)
商学(41640)
商学院(41245)
基金
项目(236309)
科学(189582)
基金(176130)
研究(174518)
(151230)
国家(149951)
科学基金(132496)
社会(114307)
社会科(108577)
社会科学(108553)
基金项目(93051)
(91776)
自然(85494)
自然科(83578)
自然科学(83555)
自然科学基金(82135)
教育(80387)
(75918)
资助(71396)
编号(69245)
成果(55065)
(53583)
(52176)
重点(52158)
(49137)
(48960)
创新(48123)
国家社会(48043)
教育部(47064)
课题(46576)
期刊
(173018)
经济(173018)
研究(104912)
中国(70969)
(68334)
管理(63640)
(52560)
学报(48875)
科学(48582)
(40503)
金融(40503)
大学(39468)
学学(37735)
农业(35392)
技术(33867)
财经(32078)
教育(30591)
业经(29395)
(27575)
经济研究(26289)
问题(22240)
(22126)
财会(20003)
技术经济(19600)
现代(17962)
会计(17415)
理论(17321)
商业(16861)
(16646)
(16621)
共检索到545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薇  
当下,中国市场秩序缺乏必要规制,由于不同利益主体采取结构性机制管理手段不同,导致经营规划内容差异较大。进入企业规范主体的实际控制权力,在实现不同员工之间关系深度分解要领前提下,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的有效拓展。目前公司内部资本形态各异,逐渐引发权力主体的角逐和治理目标效益权衡观点频出,其中主要是围绕合理市场机制决定的解读角度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保证实际验证结论和观点价值的长远能效,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价值的长期持久化,有助于满足现代多元综合制备企业中心管理工作要求,体现了调整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必要法则。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钟陈  
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年到2007年的768次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并对每个收购事件设定收购后4年的观察期。同时选取公司规模与收购绩效作为检测我国控制权市场有效性的指标,对我国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规模越大,控制权市场对其管制的程度越低;收购后绩效较差的公司,公司的控制权更容易被转移。此外,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仅仅对中小公司的管理者起管制作用而对大公司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杜娟  
按照人力资本的特点,可以把人力资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这两种类型的人力资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不同。本文简要论述了企业人力资本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理,对企业人力资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分别从内部控制环境、组织机构、薪酬体系以对人力资本的培训等方面提出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桂芬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11—201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股权激励力度越大,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不完备性,通过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抑制高管的自利动机和冒险行为,确保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促进作用的发挥。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在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雷虹  罗剑朝  
学术界对我国资本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多从"有效市场理论"出发,但对资本市场效率内涵的模糊认识以及侧重于信息效率分析的理论不足,使得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研究不能准确指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制度性根源。本文从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出发,明确了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功能性和基础性意义。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改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制度性抑制对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意义重大,控制权市场的规范与否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建君  盛锁  
从股东的监督成本和控制权私人收益出发,分析了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问题。研究认为,股权结构具有一定的流转性,在长期中多个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是最稳定的;基于企业控制权和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视角,认为多个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是有效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郜保萍  
为了顺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需要就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研究。选取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且产品市场竞争大、企业生命周期处于非成长期时,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更明显。经过变换内部控制有效性衡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和以数字化转型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结论仍保持不变。研究结论对企业紧跟数字化转型趋势,借助产品市场竞争的治理作用,在企业发展全过程特别是非成长期,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考磊  汤晟  
内部控制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文章以中国2013—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产权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资产周转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水平的改善更能够促进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亚丽  
增强金融企业会计内控的有效性 ,一是建立多层次会计控制体制 ;二是建立科学的内控制度体系 ;三是完善会计核算程序 ;四是强化人员素质和行为准则 ;五是健全内控评价指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迎华  
上市公司向市场提供的财务报告是社会公众获得会计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经营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有效,可以极大地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可靠性,为社会公众的投资和经营活动降低风险,因此可看作是一种控制风险的机制。笔者就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与对策谈几点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莉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金融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与控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共识。笔者认为,目前内部控制的着力点应是: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会计控制有效性的界定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字面上看,似乎表述了会计的一种职能,其实反映了现代会计的实质——即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宜霞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不仅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之后要做的事情,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建立过程之中要做的事情。所以,内部控制评价无论对内部控制的建设,还是对建立之后的维护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内部控制的建立以及后续维护中,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客观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寻找改进和提高的机会,使之能够更好的确保相关目标的实现。从目前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国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规制来看,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面很容易产生一些概念和观念上的误解和偏差,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存在不够全面和不够客观的认识。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月明  付婷  
本文以2010—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中央政府终极控股企业(央企)、地方政府终极控股企业(地方国企)和私有产权控股企业(私企)的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水平差异以及会计稳健性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三组企业中,私企的会计稳健性最高,过度投资水平最低;央企的会计稳健性高于地方国企,地方国企的过度投资水平则高于央企。会计稳健性在私企发挥了缓解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但在地方国企和央企均不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古柳  王烨  姚家乐  
以2006至2015年间我国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控制权结构视角,本文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结构对股权激励有效期设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比例与上市公司所设定的股权激励有效期长短显著正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所设定的激励有效期更长,并且国有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对上市公司所设定的激励有效期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当管理层权力较弱时,实际控制人控制权与激励有效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增强。本文从激励有效期设定的角度,丰富了股权激励有效性研究文献;同时,从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结构视角,拓展了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建祥  李秉祥  
企业控制权配置是解决经理管理防御的有效手段,还是导致经理管理防御的重要根源?本文以2013年至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结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影响。利用全样本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和委派董事比例越大,实际控制人的监督效应占主导,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弱;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两职分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和经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制衡度的特征变量发挥其制衡作用,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弱;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应通过调整企业控制权配置中的控制度与制衡度的特征变量,以达到控制权对经理人激励和约束的双重效应,从而减少经理管理防御行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