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2)
- 2023(13705)
- 2022(11881)
- 2021(11309)
- 2020(9373)
- 2019(21427)
- 2018(21508)
- 2017(41373)
- 2016(22267)
- 2015(25145)
- 2014(24524)
- 2013(24120)
- 2012(22118)
- 2011(19610)
- 2010(19368)
- 2009(17611)
- 2008(17109)
- 2007(15066)
- 2006(13116)
- 2005(11352)
- 学科
- 济(87118)
- 经济(87035)
- 管理(68295)
- 业(67673)
- 企(57453)
- 企业(57453)
- 方法(39791)
- 数学(34120)
- 数学方法(33766)
- 农(23942)
- 中国(23206)
- 技术(22476)
- 财(21439)
- 业经(20387)
- 地方(19026)
- 学(17889)
- 农业(16233)
- 理论(15912)
- 制(15714)
- 贸(15015)
- 贸易(15000)
- 易(14488)
- 务(14143)
- 融(14121)
- 金融(14119)
- 技术管理(14103)
- 财务(14077)
- 财务管理(14058)
- 银(13984)
- 银行(13944)
- 机构
- 大学(308203)
- 学院(306672)
- 管理(127690)
- 济(122266)
- 经济(119548)
- 理学(110734)
- 理学院(109547)
- 管理学(107862)
- 管理学院(107289)
- 研究(99426)
- 中国(75505)
- 京(65711)
- 科学(60754)
- 财(54722)
- 所(48300)
- 中心(46095)
- 农(45788)
- 业大(45015)
- 江(44305)
- 财经(44176)
- 研究所(43921)
- 北京(41535)
- 范(40475)
- 经(40170)
- 师范(40152)
- 州(36960)
- 院(36384)
- 经济学(36033)
- 农业(35681)
- 商学(33234)
- 基金
- 项目(212891)
- 科学(168538)
- 研究(158725)
- 基金(154102)
- 家(132983)
- 国家(131851)
- 科学基金(114957)
- 社会(99523)
- 社会科(94269)
- 社会科学(94242)
- 省(83891)
- 基金项目(83035)
- 自然(74797)
- 自然科(73076)
- 自然科学(73062)
- 教育(72515)
- 自然科学基金(71783)
- 划(69817)
- 编号(65261)
- 资助(62197)
- 成果(51789)
- 创(48485)
- 重点(46803)
- 部(46611)
- 发(45142)
- 创新(44484)
- 课题(44308)
- 项目编号(40369)
- 教育部(40343)
- 国家社会(40227)
- 期刊
- 济(132936)
- 经济(132936)
- 研究(91191)
- 中国(59762)
- 管理(47679)
- 学报(44667)
- 科学(43362)
- 财(41495)
- 农(40707)
- 教育(36807)
- 大学(34255)
- 学学(31946)
- 技术(29489)
- 农业(28629)
- 融(28320)
- 金融(28320)
- 业经(22039)
- 财经(21414)
- 经济研究(20643)
- 经(18253)
- 图书(17558)
- 科技(17500)
- 问题(17135)
- 技术经济(16842)
- 理论(15933)
- 业(15346)
- 实践(14659)
- 践(14659)
- 现代(14270)
- 商业(13333)
共检索到448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朝顺 曹木顺 刘英
在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融资方式中,债务融资并不是最佳方式。不同资本市场工具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尽管股票期权激励方式能有效解决技术创新融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但是风险投资在解决技术创新融资所碰到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以及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方面更显优势。针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风险资本及其资本市场出口对广东技术创新的支持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技术创新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翟华云 郑军
在运用Malmquist指数的基础上,笔者测量了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TPF)、技术效率变化指数(TECH)以及技术进步率指数(TPCH),比较和分析了西部地区各省市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水平。运用12个省市的专利和资本市场融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方程进行验证,发现各省市资本市场在促进当地创新效率方面还不均衡;资本市场发展较好以及技术创新潜力较大、需求较高的地区,资本市场融资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较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邓可斌 丁重
技术创新投入在股价波动中体现为公司特质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发挥资源调配作用,但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这种反馈机制仍未有研究。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均证实:企业创新投入能够在转型经济环境的股价波动中反映为公司特质信息,而由于公司特质信息结构和创新投入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公司特质信息的变动不会决定企业下期创新投入。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对企业创新亦可产生合理的正面信息反馈。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股价波动 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福凯 邓颖
一、引言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从历史上看,西方国家的几次工业革命都与科技革命相伴而生,19世纪末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和德国成为工业强国;20世纪中期以电子计算机、原子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和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元笃
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证实了市场经济体制很难引导企业实现社会所期望的最佳技术创新水平。政府对R&D活动投入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文章对广东省研发资金投入和企业创新绩效、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认为政府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水平存在关联性。最后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五方面提出了如何制定政府研发政策来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R&D 技术创新 协整 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蓝明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流通企业数据,以“沪深港通”开通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直接促进流通企业技术创新,“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促进效应分别为0.094%和0.301%;资本市场开放通过缓解流通企业融资约束间接促进技术创新;资本市场开放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产权异质性,对非国有流通企业促进效果更明显;融资约束在国有企业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文章最后提出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发展和以资本市场开放为契机引导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危平 李佳兴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中国资本市场对绿色专利授权事件的反应,提供了绿色技术创新资本市场定价的实证证据,并从企业内外部视角对其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对企业层面以绿色专利授权为代表的绿色技术创新事件关注不足,未能提供有效的激励作用。企业内部的异质性因素影响了资本市场对绿色专利授权事件的反应。对于环境敏感型行业和高政治关联的企业,资本市场对绿色专利授权事件的激励作用更弱;企业规模越大,投资者对绿色专利授权事件的激励越强;企业所有权性质不会影响绿色专利授权的市场反应。在外部关注层面,在研究样本期,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还没有给予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显著的关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重 邓可斌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考察新会计准则对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信息反馈产生何种影响。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企业创新投入能够在转型经济环境的股价波动中反映为公司特质信息,但原意在于规范企业研发数据披露的会计准则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制约了上述信息反馈机制。这或许是因为新准则使得更多的企业调整了创新投入数据,数据中混合了原创性的创新和模仿性创新的缘故。因而,为建立稳定的转型经济环境中股价波动创新信息反馈机制,新旧制度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技术创新 R2 公司特质信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昌振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亟待培育的新动能。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资本市场是推动资本、技术等各项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通道,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深入分析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逻辑机理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和基础制度体系建设,提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效能,加快培育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科技创新 逻辑机理 创新驱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忠雪 段丽娜 高心仪
以2007~2018年我国296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在内部资本市场和商业信用的共同作用下,供应商集中度对采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供应商集中度确实抑制了采购企业的技术创新,但在内部资本市场和商业信用的调节作用下,供应商集中度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资本市场和商业信用的正向调节作用只在议价能力较弱的企业中发挥作用,机制检验说明融资约束成为供应商集中度与技术创新的部分中介变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亭亭 黎智滔 李仲飞
为创新能力定价是资本市场能否有效服务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通过借鉴Fama-French因子构建方法构造创新因子,以考察创新因子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股票收益越高;第二,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对股票收益的正向作用在高科技行业中更大且更为显著;第三,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影响企业在产品市场竞争中的市场势力,进一步作用于股票市场;第四,利用三因子模型和四因子模型检验发现,创新因子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较强。中国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亭亭 黎智滔 李仲飞
为创新能力定价是资本市场能否有效服务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通过借鉴Fama-French因子构建方法构造创新因子,以考察创新因子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股票收益越高;第二,相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对股票收益的正向作用在高科技行业中更大且更为显著;第三,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影响企业在产品市场竞争中的市场势力,进一步作用于股票市场;第四,利用三因子模型和四因子模型检验发现,创新因子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较强。中国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凤荣 马骏 李亚飞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地,沪深港通通过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因而存在沪深港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初始生产率较高企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探索发现,沪深港通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继续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均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侯外林
一、2012年广东资本市场发展回顾(一)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加快推进辖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大力推动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推动地方政府对不同阶段的拟上市企业进行梯度扶持,优化企业上市政策环境。加强对拟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的监管,提高拟上市公司质量。实行拟上市公司辅导备案受理登记公示制度,增强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侯外林
一、2007年广东资本市场发展趋势(一)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