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0)
2023(8420)
2022(6737)
2021(6128)
2020(5199)
2019(11783)
2018(11653)
2017(22464)
2016(11811)
2015(13145)
2014(13065)
2013(13114)
2012(11843)
2011(9888)
2010(10630)
2009(10509)
2008(10853)
2007(10010)
2006(8998)
2005(8520)
作者
(32482)
(27166)
(26903)
(25465)
(17722)
(12705)
(12287)
(10288)
(10141)
(9851)
(9161)
(9041)
(8862)
(8354)
(8332)
(8025)
(7986)
(7921)
(7777)
(7582)
(6610)
(6575)
(6566)
(6368)
(6071)
(6060)
(6043)
(5873)
(5368)
(5256)
学科
(74377)
(70888)
企业(70888)
(59479)
经济(59303)
管理(55187)
方法(26109)
业经(25282)
(24099)
(20997)
(19996)
财务(19988)
财务管理(19922)
企业财务(18917)
数学(17586)
数学方法(17542)
技术(15642)
农业(15252)
中国(14226)
(13967)
(13014)
企业经济(12336)
审计(12161)
(12097)
(11907)
理论(11676)
经营(11167)
(10613)
技术管理(10199)
体制(9585)
机构
学院(178335)
大学(172415)
(82610)
经济(81269)
管理(77884)
理学(66145)
理学院(65680)
管理学(65207)
管理学院(64878)
研究(50041)
中国(45238)
(42618)
(35907)
财经(33639)
(30458)
(28650)
(25348)
经济学(24885)
财经大学(24723)
科学(24350)
(24127)
商学(24069)
商学院(23876)
中心(23762)
经济学院(22427)
(21996)
北京(21885)
经济管理(21000)
业大(20659)
研究所(20325)
基金
项目(105781)
科学(86726)
研究(82283)
基金(80049)
(66273)
国家(65585)
科学基金(60037)
社会(57452)
社会科(53623)
社会科学(53600)
基金项目(42256)
(41460)
自然(36801)
教育(36438)
自然科(35984)
自然科学(35978)
自然科学基金(35453)
编号(33038)
(32227)
资助(32077)
(29077)
成果(25964)
(25836)
(24418)
国家社会(23472)
(23409)
创新(23067)
重点(22573)
人文(22418)
(22162)
期刊
(99697)
经济(99697)
研究(56380)
(40203)
中国(39253)
管理(34621)
(24618)
(20504)
金融(20504)
科学(19996)
财经(18465)
业经(17994)
学报(17128)
农业(16742)
技术(16511)
(15939)
经济研究(15916)
大学(14952)
学学(14470)
财会(13397)
问题(12415)
技术经济(11999)
教育(11330)
会计(11305)
(11239)
世界(10186)
现代(10055)
商业(9985)
审计(9966)
(9895)
共检索到281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丽蓉  陈正威  黄卓然  
外部审计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对防范化解资本市场开放外生冲击,维护内地金融市场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沪深港通"制度背景,引入瓦莱斯实证式审计理论结构,探讨了资本市场开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后审计费用增加显著,投资者的财务信息需求增加;企业社会责任负向调节资本市场开放与审计费用关系,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有助于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基本企业社会责任对资本市场开放与审计费用关系的调节效应更显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康哲  
<正>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资本的跨国流动增加了市场的复杂性,给企业带来更多风险和挑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审计工作在金融监管和市场运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利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由陈丽蓉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资本市场开放、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一书深入解析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越冬  张会芹  
本文以5·12地震后发布捐款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资本市场对企业特定社会责任履行行为的认可程度。研究发现,一般来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质量越高,资本市场认可程度越高;同时,资本市场对这些企业的产权性质也有所区别;进一步分析发现,产权性质的这种影响来源于因政府干预所导致的不同捐款动机。另外,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也影响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及相关信息披露行为的认可程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建华  刘陈杨  
陆港通交易制度作为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其经济后果是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陆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发现,陆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且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信息质量低和融资需求高的企业中;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是陆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机制。上述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在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在微观领域的相关研究,为深入理解陆港通交易制度,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开放范围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桂荣  
履行社会责任能否增加企业价值?本研究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价值等基本概念进行理论界定;然后,基于企业价值理论,阐述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的机理及其制约因素,并基于资本市场理论,揭示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发现的关键因素;最后,分别从社会环境、企业内部管理和资本市场的角度阐释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和价值发现能力的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戈坚  王建琼  
基于审计师决策视角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审计师要求的审计费用越少,审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控制相关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稳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渠道是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审计师决策的重要作用途径,社会责任水平越高,企业信息质量越好,信息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审计费用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露兰  王昱升  
本文分析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不易量化和可比性较弱的特殊性,认为资本市场需要补充机制来解读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本文的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是这一补充机制的理想组成部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是我国证券分析师跟踪目标上市公司的影响因素,并且证券分析师的跟踪关注,有助于资本市场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本文的研究同时发现,由于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其对证券分析师跟踪关注行为没有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加强了对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的认识,并且对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相应的决策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诗雨  汪官镇  陈志斌  
本文以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切入点,运用2010-2016年中国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响应的"偏好隔离"和"理性隔离"现象。研究发现:(1)主板投资者倾向于认为承担并披露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一种增值行为,而中小企业和创业板投资者则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持有一种不确定的评价,这种现象可以称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偏好隔离"。(2)可以认为主板投资者更接近贝叶斯投资者,因为他们可以理性地分析企业不同程度的社会责任披露,而中小企业和创业板投资者则是一种反应不足的启发式投资者,他们的决策多基于简略的社会责任报告,这种现象可以称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理性隔离";(3)雾霾对投资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偏好和理性评价具有系统性调节作用,这种作用也存在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上的分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彦锋  原盼盼  
社会地位会影响企业决策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评价,进而影响审计费用。以我国沪深A股2008—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企业社会属性的视角,考察了社会地位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企业较高的社会地位能够显著降低审计费用。作用机制表明,社会地位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盈余质量、减少审计师审计投入,降低审计费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为轻资产结构及处于高市场竞争行业时,审计师为非"国际四大"事务所及位于高市场化程度地区时,社会地位降低审计费用的效应更显著。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长期努力提升社会地位以形成与审计师的良性互动,从而降低审计费用;审计师在业务承接、审计实施等环节可以合理利用客户社会地位等非财务信息进行决策,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柴宏蕊  赵文耀  张帅  
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投资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包容性增长和巩固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ESG信息披露仍不规范,模糊性和选择性披露行为仍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ESG投资实践的开展。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年度数据的双重差分回归结果表明,“沪(深)港通”的开通能显著地改善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治理信息披露质量。此外,时间异质性的实证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信息披露质量改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可以通过“用脚投票”以及发挥外部监督效应改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在充当外部监督角色的同时,也在发挥着优化中国A股市场外部监督环境的作用。上述分析表明,在ESG生态环境建设初期,我国应该充分重视资本市场开放在ESG信息披露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以有计划、有步骤的资本市场开放推动我国ESG生态环境建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莉  邓蕾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承担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选取2011年至2013年深市和沪市剔除金融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发现:(1)企业对于国家社会责任的承担会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2)企业对于员工的社会责任承担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3)企业对于投资者社会责任的承担会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4)企业对于供应商社会责任的承担会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5)企业对于消费者社会责任的承担会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并且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智心  
一、引言无论对于何种性质或者发展规模的企业而言,资本都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或者制约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往往通过外部融资,债券融资或者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也就是在外部资本市场上进行资本的运作活动。而对于发展相对完善的集团制企业来说,除了外部资本市场,还存在内部资本市场。在这样的企业中,企业总部可以将资金在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流转,也就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大规模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鹏毅  杨胜刚  袁礼  
本文以"沪港通"的实施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沪港通提升企业全要生产率的核心机制是增加股价特质信息含量,而非提高股价信息传递效率。而蕴含在股价波动中的特质信息含量增加,不仅能够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矫正股票的错误定价,还可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最终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沪港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在风险承担能力强、成长性高和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促进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有序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友   刘嘉  
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对多元化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沪深港通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其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效果,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初始样本,系统探析了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果与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沪深港通对不同特质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深港通开通促进了企业ESG评级的提高,且这种促进作用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均得到验证。考究其中的作用机制,沪深港通开通主要通过缓解内部融资约束和提高外部投资者关注来提高企业ESG表现。考虑企业特质性,入选沪深港通的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更好。本文研究结论对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推进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建华  张钰莹  
本文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升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程度低、股权制衡度低以及高管薪酬粘性弱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途径来促进企业环保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