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7)
- 2023(15157)
- 2022(13213)
- 2021(12508)
- 2020(10531)
- 2019(24511)
- 2018(24299)
- 2017(47840)
- 2016(25418)
- 2015(28799)
- 2014(28646)
- 2013(28203)
- 2012(25840)
- 2011(23207)
- 2010(23083)
- 2009(21102)
- 2008(20560)
- 2007(17939)
- 2006(15642)
- 2005(13638)
- 学科
- 济(102999)
- 经济(102887)
- 管理(76001)
- 业(73087)
- 企(59583)
- 企业(59583)
- 方法(51462)
- 数学(45636)
- 数学方法(45085)
- 农(29246)
- 中国(28292)
- 财(27214)
- 业经(22027)
- 贸(21146)
- 贸易(21136)
- 易(20586)
- 制(20548)
- 学(19636)
- 银(18258)
- 银行(18225)
- 农业(18192)
- 地方(18028)
- 务(17499)
- 财务(17425)
- 财务管理(17391)
- 行(17354)
- 融(17017)
- 金融(17015)
- 企业财务(16492)
- 理论(16398)
- 机构
- 大学(365734)
- 学院(363712)
- 济(151159)
- 管理(149708)
- 经济(148116)
- 理学(130461)
- 理学院(129146)
- 管理学(126939)
- 管理学院(126275)
- 研究(114906)
- 中国(88566)
- 京(76326)
- 财(70495)
- 科学(68222)
- 财经(57611)
- 所(55654)
- 农(53644)
- 中心(52975)
- 经(52474)
- 业大(52432)
- 研究所(50425)
- 江(50179)
- 北京(48078)
- 经济学(46276)
- 范(45536)
- 师范(45140)
- 财经大学(43332)
- 农业(42126)
- 经济学院(42085)
- 院(41888)
- 基金
- 项目(248932)
- 科学(197036)
- 基金(183123)
- 研究(182761)
- 家(158062)
- 国家(156815)
- 科学基金(136335)
- 社会(116479)
- 社会科(110540)
- 社会科学(110510)
- 基金项目(97278)
- 省(95352)
- 自然(88909)
- 自然科(86865)
- 自然科学(86844)
- 自然科学基金(85284)
- 教育(84405)
- 划(80245)
- 资助(76107)
- 编号(74673)
- 成果(59076)
- 部(56162)
- 重点(54670)
- 发(51979)
- 创(51638)
- 课题(49799)
- 教育部(48851)
- 创新(48140)
- 国家社会(47957)
- 人文(47869)
- 期刊
- 济(158406)
- 经济(158406)
- 研究(107234)
- 中国(61147)
- 管理(54667)
- 学报(53181)
- 财(52559)
- 科学(49837)
- 农(47833)
- 大学(41398)
- 学学(39069)
- 教育(35221)
- 融(34087)
- 金融(34087)
- 农业(33451)
- 技术(32011)
- 财经(28275)
- 业经(26856)
- 经济研究(25924)
- 经(24100)
- 问题(21473)
- 理论(19279)
- 技术经济(18068)
- 实践(17553)
- 践(17553)
- 商业(17423)
- 图书(17197)
- 贸(17180)
- 统计(16591)
- 业(16513)
共检索到519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培功 醋卫华 肖珉
本文以2004~2009年发生的缺陷汽车召回事件为样本,首次实证检验了我国产品召回事件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对召回厂商实施了严厉的惩罚。在公告日前后,召回厂商的股价下跌1.98%,平均每家厂商损失3.07亿元。与此同时,非召回厂商也受到召回事件的不利影响,表明召回事件具有负的行业外部性。进一步,我们发现,召回厂商的损失不受召回事件特征的影响。换句话说,资本市场能够识别并惩罚提供缺陷产品的厂商,但却无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召回事件区别对待。以上证据证实,即使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市场力量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企业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但是,市场机制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政...
关键词:
市场惩戒效应 缺陷产品召回 公司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红军 张俊生 曾亚敏
本文以富士康公司员工连续自杀事件为案例,通过实证分析这一公司社会责任事件对富士康公司与控股公司、贷款银行以及客户企业的股票价格与交易量的影响,探讨了资本市场是否会因社会责任事件而对公司及利益相关方做出经济惩罚。研究结果表明:富士康公司及其控股公司、给予富士康公司贷款的中国大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票价格与交易量均未受到富士康公司员工自杀事件的显著影响,这表明在新兴市场中,资本市场尚未发挥对公司社会责任事件的经济惩罚作用。相反,同样作为贷款银行并实施赤道原则的渣打银行以及富士康公司的客户企业苹果、戴尔、惠普等IT公司的股票对富士康公司员工自杀事件反应敏感。这意味着发达资本市场对公司社会责任事件的经济惩...
关键词:
公司社会责任 事件研究 员工自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国平 李雪松
缺陷汽车召回在国外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而有效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却刚刚起步。建立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况,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作了尝试性的探索。
关键词:
缺陷汽车 汽车行业 召回程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欣 郑若娟 马丹丹
本文基于资本市场的视角,旨在探讨市场对企业漂绿这类伪社会责任行为的反应。以《南方周末》2011—2013年发布的"漂绿榜"上榜企业为样本,应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企业漂绿行为曝光后资本市场的反应。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漂绿行为曝光后,资本市场对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惩戒效应,但并不十分显著;资本市场对"公然欺骗""空头支票""本末倒置"和"政策干扰"这类漂绿行为反应敏感,当这类行为曝光时,企业股价显著下降;而对"前松后紧""声东击西""故意隐瞒""模糊视线""适得其反""双重标准"这类漂绿行为,资本市场几乎没有反应。此外,当企业漂绿行为曝光所在地与企业上市所在地相同时,资本市场的惩戒效应显著;当两地不相同时...
关键词:
伪社会责任 漂绿行为 资本市场 惩戒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佳 沈宏亮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的迅猛扩张,汽车质量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监管汽车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手段之一是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从2004年实施该制度以来,汽车召回数量、次数不断增长,但是对于汽车召回制度的效果缺乏客观的衡量与判定。本文构建了2006-2015年十八家典型制造商的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缺陷汽车召回率与销量增长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产值、营业收入、资产增长率以及售后服务满意度对汽车销量具有正向影响,新车质量指数、汽车可靠性指数对汽车销量增长具有负向影响。最后从强化执行、降低召回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监管绩效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宛秋 刘璐琳 孙大伟
近年来,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我国汽车行业进行了兼并重组等深入的调整和整合,这些调整和整合是否使汽车行业实现了规模效益递增被广为关注。本研究采用《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6-2010年)中我国主要汽车集团的相关数据,应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现阶段我国汽车行业的规模和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我国汽车行业的投入均带来了相应的产出,其次汽车行业的规模与绩效之间没有达到明显的规模经济关系,但规模经济收益已经逐渐显现。
关键词:
汽车行业 规模经济 规模 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丽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产品召回制度。鉴于目前频繁发生缺陷产品造成消费者伤害事件及不规范的产品召回实际,我国急需建立产品召回制度。针对我国目前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现状,从立法层面上提出了关于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产品召回制度 缺陷产品 立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张林
为了加强对缺陷产品的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通过规章、法律的形式逐步建立了汽车、食品、药品等产品的召回制度。但现有的立法层次低、适用范围小。制定单独的缺陷产品召回法不符合我国产品质量管理立法的传统,应在《产品质量法》中增加缺陷产品召回的规定,同时在单项法规中作出特殊规定。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还要特别注意合理界定缺陷产品召回的范围、科学设置缺陷产品召回的监管机构、强化违反缺陷产品召回义务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关键词:
缺陷产品 召回制度 立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建刚 陈辉辉 张越
产品召回事件中,风险和情绪是消费者心理的两条主线。本文从产品召回事件中消费者心理的角度,以Loewen-stein等人提出的"风险即情绪"模型作为研究框架,提出了以风险、情绪和购买倾向为核心变量的研究模型。随后,以汽车、笔记本电脑、奶粉三个行业为背景,采取系列实验的方法,并通过真实模拟事件报道作为刺激物来测度消费者的心理反应。研究表明,产品召回中的事件维度、企业维度对消费者感知风险和负面情绪具有不同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在三个行业中的普适性。最后,为企业应对产品召回事件提出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产品召回 感知风险 负面情绪 购买倾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旺清 蔡旺
从2009年11月26日至2010年2月底,以"精益生产"和"注重质量"闻名于世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先后因"脚垫门"、"踏板门"以及"刹车门"事件在全球召回逾850万辆车,超过丰田2009年全球总销量781万辆。2010年2月24日,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被迫到美国国会接受听证调查。看到丰田章男泪洒听证会,让人感慨万分。据估计,如此大规模的召回不但使丰田损失约75亿美元,还有可能使日本的GDP降低0.12%,而且该公司也因此面临历史上最大的信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萌
近年来,由于缺陷产品进入市场而引发的损害消费者权益及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但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法治化国家的今天,我国仍未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这必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应尽快制定《缺陷产品召回法》,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
关键词:
缺陷产品 召回制度 惩罚性赔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悦
本文从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入手,简要叙述了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界定、产品召回制度的特征,并回顾了近年来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发展历程,从基本法律、法律责任、立法层次以及环保法规等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了我国现有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存在的缺漏,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建议,包括完善现有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体系,采用细化法律责任以加大惩罚力度,完善召回制度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健全产品信息系统等,以期对立法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完善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蒋海洪
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我国已实施的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发现召回管理制度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确立为最低成本避免事故方,能够节约社会成本和提升企业效率。同时,召回管理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并避免规制失灵。医疗器械召回管理的实施对建立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即在确定合适的召回主体和召回模式的基础上,应该注重成本节约和收益提高并避免市场和规制的双重失灵。
关键词:
医疗器械 召回制度 法经济学 缺陷产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赖少娟 杜兴强
本文关注中国上市公司IPO的过程中的寻租、市场分割与市场惩戒现象,检验了失去约束的权力与权责不对称情况下滋生的"恶之花"。使用2006-2010年期间中国资本市场IPO公司的手工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发审委)中的会计师关系显著提高了拟IPO公司的过会概率;(2)发审委中的会计师关系显著增加了关联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以及在IPO审计中的市场份额;(3)公司IPO后的累计超额回报与发审委中的会计师关系显著负相关。上述研究发现联合支持了如下层层递进的逻辑与结论:发审委中的会计师委员使得特定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了IPO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投票权"和权力,为此一些拟IPO公司通过将审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明海 王吟吟
近几年来屡次发生的召回事件,再度暴露了缺陷产品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重大伤害,也对国内企业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出发,指出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并提出了国内企业完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缺陷产品召回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 基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