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2)
2023(16313)
2022(14038)
2021(13158)
2020(11032)
2019(25216)
2018(24765)
2017(47956)
2016(26086)
2015(28620)
2014(28440)
2013(28176)
2012(25810)
2011(23223)
2010(22717)
2009(20801)
2008(20716)
2007(18078)
2006(15501)
2005(13578)
作者
(76625)
(63996)
(63456)
(60468)
(40866)
(30876)
(28639)
(24992)
(24209)
(22605)
(21717)
(21629)
(20335)
(20076)
(19793)
(19791)
(19217)
(19049)
(18455)
(18362)
(16117)
(15554)
(15384)
(14550)
(14369)
(14223)
(14086)
(13994)
(12923)
(12588)
学科
(105234)
经济(105112)
管理(74773)
(73899)
(61371)
企业(61371)
方法(51687)
数学(45746)
数学方法(45352)
(28685)
(26677)
中国(26634)
(22566)
业经(22009)
(20269)
贸易(20260)
地方(19593)
(19588)
(19529)
(19393)
财务(19330)
财务管理(19303)
企业财务(18524)
农业(17872)
(17448)
金融(17447)
(16723)
银行(16652)
技术(16354)
理论(16011)
机构
大学(374118)
学院(369324)
(150625)
经济(147702)
管理(146129)
理学(127713)
理学院(126314)
研究(124920)
管理学(124139)
管理学院(123475)
中国(92374)
科学(78204)
(78170)
(68830)
(66371)
(63397)
业大(59592)
研究所(58111)
财经(56587)
中心(56007)
农业(52792)
(51864)
(51832)
北京(48916)
经济学(46699)
(45729)
师范(45144)
(45017)
财经大学(42774)
经济学院(42522)
基金
项目(259879)
科学(203636)
基金(191172)
研究(182440)
(169454)
国家(168129)
科学基金(143608)
社会(116605)
社会科(110666)
社会科学(110640)
基金项目(101713)
(99672)
自然(95988)
自然科(93800)
自然科学(93772)
自然科学基金(92141)
(85168)
教育(83270)
资助(79226)
编号(71478)
重点(58041)
(57612)
成果(56931)
(54264)
(54186)
科研(50746)
创新(50679)
教育部(49211)
课题(48724)
国家社会(48685)
期刊
(154630)
经济(154630)
研究(105432)
学报(66678)
中国(65709)
(58682)
科学(57840)
(52209)
管理(51714)
大学(49492)
学学(47143)
农业(40122)
(34920)
金融(34920)
教育(34315)
财经(28555)
技术(28082)
经济研究(26023)
业经(24474)
(24308)
(21114)
问题(20535)
理论(18153)
(18096)
科技(18092)
业大(17293)
技术经济(17250)
(16976)
商业(16558)
实践(16414)
共检索到526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子柱  刘浩思  
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背景下维护股市稳定,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以2015-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深股通标的股票和非标的股票建立双重差分模型,深入研究该交易制度对深圳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深港通开通后,深股通标的股票股价波动性显著降低,且对高换手率股票的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深港通交易制度引入了境外成熟机构投资者,秉承价值投资理念,提高股价信息含量,有效降低股价波动。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应渐进式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力度,多措并举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钟凯  孙昌玲  王永妍  王化成  
本文基于"沪港通"这一外生政策,探讨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股价异质性波动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沪港通"实施能够降低"沪股通"标的股票股价的异质性波动,且在"沪股通"活跃成交股样本中更为明显;深入研究发现"沪港通"通过促使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降低股价异质性波动。本文研究表明"沪港通"实施对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亦为后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江轩宇  朱冰  
本文利用沪深港通制度实施的外生冲击,考察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1)沪深港通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标的公司的劳动收入份额;(2)当标的公司外资交易活跃程度较高或股价信息含量提高程度较大时,二者正向关系更强;(3)降低债务成本及提升研发意愿是沪深港通制度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路径;(4)前述正向关系只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高新技术行业及劳动与资本要素更多呈互补效应时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谭伟荣  
本文以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沪深港通”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股利平稳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沪深港通”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企业股利平稳性;“沪深港通”主要通过促使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提升企业股利平稳性。进一步研究显示,产权性质、公司治理水平、产品市场竞争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市场开放与股利平稳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股利平稳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而且揭示了“沪深港通”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治理效应,可为后续资本市场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小芬  邵涵  
外源融资是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后,中国企业能否进行股权融资、吸收境外资本从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开放带来的积极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这一自然事件,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股权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1)实施"沪港通"会促进国有企业股权融资;(2)外部融资依赖程度决定企业对股权融资的需求,实施"沪港通"对国有企业股权融资的影响大小与其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显著正相关;(3)"沪港通"的实施主要通过直接效应促进标的国有企业股权融资,即拓宽融资渠道,增大资金供给,引入境外资本,增大投资者股票需求,最终降低标的企业融资约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凤荣  马骏  李亚飞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地,沪深港通通过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因而存在沪深港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初始生产率较高企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探索发现,沪深港通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继续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均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连立帅  朱松  陈超  
资本市场开放能否提高中国A股资本市场效率一直是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14年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资本市场开放事件,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会通过增强股价信息含量以及影响企业融资来作用于企业投资—股价敏感性,表明沪港通交易制度会增强股价对企业投资的引导作用。另外,沪港通交易制度提高企业投资—股价敏感性的效应只是显著地存在于国际化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与国有企业中。本文的结果表明,沪港通交易制度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与提高股价信息含量,增强了股价的资源配置功能,并通过股价信息反馈与融资机制增强了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引导作用,提高了资本市场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小林  徐庆美  司登奎  吕学梁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那么在当前我国正面临投资结构"脱实向虚"的情况下,金融开放除了具有"增长效应"和"波动效应"之外,对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否具有"纠偏"作用呢?文章以2010-201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标志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资结构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1)"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引导企业投资结构从偏重金融资产投资转向实体投资,且该效应在高融资约束、高成长性以及制造业企业中更为凸显。(2)在作用渠道上,"沪深港通"交易制度通过融资成本渠道和资产收益率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缩小了实体投资收益率与金融投资收益率的差距,对企业投资结构"脱实向虚"产生了"纠偏"作用,从而最终促使企业投资结构偏向实体投资。(3)"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也会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价值的提升。文章为揭示我国持续扩大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以引导经济"脱虚入实"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小林  徐庆美  司登奎  吕学梁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近年来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那么在当前我国正面临投资结构"脱实向虚"的情况下,金融开放除了具有"增长效应"和"波动效应"之外,对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否具有"纠偏"作用呢?文章以2010-201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资本市场开放的标志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资结构偏向的影响。研究表明:(1)"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引导企业投资结构从偏重金融资产投资转向实体投资,且该效应在高融资约束、高成长性以及制造业企业中更为凸显。(2)在作用渠道上,"沪深港通"交易制度通过融资成本渠道和资产收益率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缩小了实体投资收益率与金融投资收益率的差距,对企业投资结构"脱实向虚"产生了"纠偏"作用,从而最终促使企业投资结构偏向实体投资。(3)"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也会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价值的提升。文章为揭示我国持续扩大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以引导经济"脱虚入实"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宏  陈坤  张兴源  
资本市场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我国“沪深港通”开通为准自然实验场景,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是否有利于抑制上市公司CEO的薪酬操纵行为。实证结果显示,成为“沪深港通”标的公司之后,上市公司CEO利用管理层权力攫取的超额货币薪酬以及攫取超额薪酬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CEO的薪酬操纵行为。机制检验发现,“沪深港通”通过强化标的公司股东对CEO的监督意愿从而抑制CEO对超额薪酬的攫取。异质性分析显示这一效应在CEO权力较弱以及公司信息透明度较高时更加显著。文章从高管薪酬监管的角度为资本市场开放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永强  张志远  
"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推动了境外资本流入,加速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进程。借助分批开放部分试点机制提供的实验平台,文章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以2011~2018年A股过度负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沪深港通"对企业去杠杆的影响。结论显示,"沪深港通"提升了过度负债公司的去杠杆程度,而且这种提升作用在权益融资较少、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和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情形下更加明显。此外,"沪深港通"抑制过度负债的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市场地位较低、融资约束较强和香港地区资金参与度较高的公司中。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引入发达资本市场投资者有利于优化企业融资结构,进而推进去杠杆战略的稳步实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贺刚  顾晓敏  顾海峰  刘晓明  
深港通政策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积极关注。本文将深港通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年至2019年的月度样本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实证分析深港通的开通对于创业板市场股票价格异质性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深港通这一资本市场开放政策产生了更多的噪音交易,加大了创业板股价的异质性波动。监管部门要完善做空机制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对热钱的监管,以有效防范资本市场开放产生的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春艳   林怡斌   刘梦  
文章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沪深港通制度对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制度加大了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的披露倾向,并且预告的精确度也会提高。另外,相比国企与管理层持股数量较少的公司,沪深港通制度对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披露倾向和精确度的正向影响在非国企和管理层持股数量较多的公司中更明显。本研究结论丰富了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这一主题的文献研究,也拓宽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边界,为当前学术界广泛开展的宏微观交叉研究做出了有益补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喻彪  李沁洋  杨刚  
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政策事件,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市场开放主要通过增加股价信息含量、改善企业信息透明度以及缓解代理冲突等途径提升企业劳动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提升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在非国有企业、管理者持股以及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拓展性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开放还能有效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黏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国良  夏奕欣  
文章基于“深港通”这一外生政策,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2012—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创建了ESG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构造公司的ESG指数,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深港通”实施能够提高“深股通”标的股票ESG表现,该结论在使用PSM倾向评分匹配等方法后仍然稳健。机制分析发现,“深港通”开启后,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增加是资本市场开放影响标的公司ESG表现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司及非重污染行业的公司中。文章研究表明“深港通”实施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后续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政策提供了证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