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5)
- 2023(12560)
- 2022(10248)
- 2021(9347)
- 2020(7887)
- 2019(17576)
- 2018(16981)
- 2017(33201)
- 2016(17971)
- 2015(19364)
- 2014(19031)
- 2013(19007)
- 2012(17245)
- 2011(15119)
- 2010(15049)
- 2009(14154)
- 2008(14516)
- 2007(13135)
- 2006(11361)
- 2005(10642)
- 学科
- 业(86173)
- 济(81412)
- 经济(81323)
- 企(78941)
- 企业(78941)
- 管理(68154)
- 方法(38280)
- 数学(30203)
- 数学方法(30040)
- 财(29687)
- 业经(28384)
- 农(26599)
- 务(22311)
- 财务(22302)
- 财务管理(22279)
- 企业财务(21252)
- 农业(19306)
- 贸(18843)
- 贸易(18835)
- 易(18419)
- 中国(18051)
- 技术(17902)
- 制(17103)
- 划(14585)
- 策(14448)
- 理论(13373)
- 和(13149)
- 体(12922)
- 出(12771)
- 企业经济(12368)
- 机构
- 学院(264612)
- 大学(259475)
- 济(117800)
- 经济(115988)
- 管理(107806)
- 理学(93227)
- 理学院(92370)
- 管理学(91259)
- 管理学院(90793)
- 研究(83748)
- 中国(67965)
- 财(55616)
- 农(53042)
- 京(52731)
- 科学(50043)
- 财经(44772)
- 所(42776)
- 业大(42223)
- 农业(42206)
- 经(40959)
- 江(39549)
- 研究所(38633)
- 中心(38172)
- 经济学(36749)
- 经济学院(33540)
- 财经大学(33355)
- 北京(32283)
- 商学(32133)
- 商学院(31854)
- 州(30639)
- 基金
- 项目(175752)
- 科学(140266)
- 基金(132670)
- 研究(121876)
- 家(117372)
- 国家(116347)
- 科学基金(101064)
- 社会(82242)
- 社会科(78297)
- 社会科学(78277)
- 基金项目(70518)
- 省(68265)
- 自然(67189)
- 自然科(65779)
- 自然科学(65758)
- 自然科学基金(64736)
- 划(56604)
- 教育(54189)
- 资助(53915)
- 编号(45209)
- 业(41916)
- 创(40110)
- 部(39233)
- 重点(38945)
- 发(36862)
- 创新(36685)
- 国家社会(35243)
- 科研(34301)
- 教育部(33690)
- 成果(33602)
- 期刊
- 济(127797)
- 经济(127797)
- 研究(73403)
- 农(48392)
- 财(47563)
- 中国(46513)
- 管理(44014)
- 学报(43614)
- 科学(40517)
- 大学(32864)
- 农业(32762)
- 学学(32070)
- 融(27890)
- 金融(27890)
- 财经(23865)
- 业经(22822)
- 技术(21468)
- 经济研究(21139)
- 业(20561)
- 经(20522)
- 问题(17279)
- 贸(15784)
- 技术经济(15717)
- 教育(14107)
- 商业(13993)
- 国际(13580)
- 世界(13566)
- 财会(13518)
- 现代(13080)
- 版(12923)
共检索到387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瑶 武家和
本文理论分析了企业上市对地区行业的溢出性影响,企业上市会传递信息,降低新企业进入面临的不确定性,激励新企业进入市场。更强的市场竞争会加快部分存续企业出清。利用中国工商注册企业和A股上市企业信息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地区行业中首次企业上市会增加本地区同行业的新注册与注销企业数量,创新强度越低的企业越容易受到企业上市的负向冲击,从而退出市场。当上市后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关注分析师越多、研究报告越多时,首次企业上市的积极影响越强,存在信息传递机制。同时,这一促进效应在市场发展水平更高、信息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地区中更大,在信息透明度更高的行业中更大。本文有助于揭示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瑶 武家和
本文理论分析了企业上市对地区行业的溢出性影响,企业上市会传递信息,降低新企业进入面临的不确定性,激励新企业进入市场。更强的市场竞争会加快部分存续企业出清。利用中国工商注册企业和A股上市企业信息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地区行业中首次企业上市会增加本地区同行业的新注册与注销企业数量,创新强度越低的企业越容易受到企业上市的负向冲击,从而退出市场。当上市后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关注分析师越多、研究报告越多时,首次企业上市的积极影响越强,存在信息传递机制。同时,这一促进效应在市场发展水平更高、信息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地区中更大,在信息透明度更高的行业中更大。本文有助于揭示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俊 陈信元
针对企业集团这一普遍存在于新兴市场的经济组织,本文基于我国经济转轨的实际,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考察了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提高企业研发的效应乘数及降低融资成本,集团化经营促进了企业研发,具体表现为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显著高于非集团企业。基于制度环境的分析显示,在产权保护越弱的地区,集团化经营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研究证实,集团内部研发投资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即集团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自身的研发投入,也受惠于其他成员企业的研发投资,而且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使得集团企业的研发投资与其他成员企业的现金流相关联。
关键词:
企业集团 研发投资 产权保护 知识溢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胡绪千 罗芊
出口增长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新出口企业进入是出口增长的微观体现。新贸易理论认为集聚外部性带来的知识溢出是影响企业出口决策的关键因素。出口地、目的国维度的知识溢出均有利于企业获取必要的出口知识,降低进入出口市场的难度。演化经济地理理论强调认知邻近是出口溢出发挥作用的前提,出口地、目的国维度的出口经验、产品关联是出口溢出的主要内容。论文利用2002—2011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分析出口地、目的国溢出对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作用。结果发现:①出口溢出可以显著提升新出口企业进入概率,私营企业更倾向于进入出口溢出更强的出口地、目的国市场;②出口溢出对跟随型企业,特别是本土跟随型企业进入的促进作用更强,国有集体企业更强调整体出口经验溢出,私营企业更强调产品知识溢出;③出口地溢出有利于新出口企业拓展到新目的国,目的国溢出有利于新出口企业拓展到新产品。论文完善了出口企业空间动态研究,拓展了出口溢出对出口决策作用的空间维度,也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贸易空间的理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蕙馨 王军
准确把握企业进入退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位置,分析企业进入退出壁垒,并将其与中国的制度因素相结合,考察进入退出壁垒的失效,从而可以看出进入退出理论在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思路与对策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进入 进入壁垒 退出 退出壁垒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靖韬
本文探讨企业异质性、市场进入成本和技术溢出与企业出口参与的关系。在企业最大化其出口未来回报的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企业最优出口参与模型,并通过参数化其出口回报函数建立了企业出口参与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基于浙江省2001—2003年的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二项分Probit模型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进入成本显著存在,因而生产率高、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出口。同时,产业特定的技术溢出和特定的区位优势都能够提高企业的出口意愿。本研究从实证的视角验证了Melitz(2003)和Bernard et al(2003)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理论预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华
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明森教授在世纪之交推出的专著《市场进入退出与企业竞争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2月版),是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研究市场进入退出的力作。该专著立足本土、视角独特、刻意创新,具有如下特点:长期以来产业组织理论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空白,市场进入退出更是少有问津。该书出版正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磊 朱帆
企业进入退出选择机制和资源再配置机制是提升生产率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企业进入退出与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对企业退出的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低效率企业退出概率越低;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企业更替的竞争效应与学习效应对生产率动态演化的影响。此外,通过对省级层面总量生产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解,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阻碍了资源再配置机制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要素市场扭曲降低1%,企业间资源再配置效率提高0.53%,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提高1.43%。本文研究对于理解要素市场改革与总量生产率演化之间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独特视角与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华
国有资本市场退出过程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政府、银行、国有资本产权潜在接受方、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者和国有企业的职工等。这些利益主体对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既可能合作也可能非合作,不同的结果会导致国有资本能否顺利有效退出。所以,各利益主体会围绕各自在国有资本市场退出过程中的利益得失进行充分地博弈。在博弈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最优的效率条件,这些效率条件只有在以职工权益为核心所建立的一整套国有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中才能发挥作用。
关键词:
国有资本 利益相关者 博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俊芳
风险投资是创业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也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是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基本前提,是风险投资在时序上和空间上不断循环的保证。国际上,风险投资退出有四种方式:IPO退出、企业并购、股权回购和公司清算。本文结合统计数据系统地梳理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现状,探讨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障碍,并提出适宜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退出渠道 资本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闫润宇 杨海生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供给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期权博弈理论,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从垄断到完全竞争等一系列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退出与进入市场的最优策略,以及相应的市场均衡和产业发展模式,并且深入探讨了政府与市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两者的协同效应。具体结论如下:(1)市场风险加剧了企业退出与进入的难度,并对相应成本有"放大"作用。(2)政府的产业政策应随市场情况而定,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当市场风险较大时,政府通过调节市场风险更为有效,尤其在短期。而在长期,调节退出与进入成本以及企业淘汰率相对更加有效。(3)本文对不同情形下,产业政策所需的时间、产生的效果、产业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政策量化评估和精准实施提供了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芳芳 李鲁
现有文献关于企业进入退出的度量主要基于产业层面数据,这样只能度量产业的净进入企业数量,而无法区分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高度细化的微观数据,根据企业的法人代码、地址等指标来界定企业进入退出状态,实证分析进入壁垒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沉没成本和规模经济显著阻碍企业进入,广告则与进入显著正相关,同时沉没成本、规模经济和广告会构成退出壁垒,并且满足对称性壁垒假说。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比较了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
关键词:
进入壁垒 退出壁垒 对称性假说 企业更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宗新 黄梓健
本文从股票、债券、衍生品、外汇四个市场选取指标构建资本市场压力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进行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从时域和频域视角考察风险在四个子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资本市场压力指数能够准确识别样本区间内的重大风险事件;极端冲击将导致风险溢出水平上升,各子市场在风险传递中的作用具有差异性和时变性;根据风险溢出的大小、方向和长短期结构,能够对风险动态演化过程及驱动因素进行有效判别。本文的研究对完善资本市场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