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7)
- 2023(13887)
- 2022(10943)
- 2021(9958)
- 2020(8352)
- 2019(18713)
- 2018(18365)
- 2017(36304)
- 2016(19596)
- 2015(21901)
- 2014(21571)
- 2013(21302)
- 2012(19295)
- 2011(16899)
- 2010(17353)
- 2009(16476)
- 2008(16800)
- 2007(15336)
- 2006(13713)
- 2005(12984)
- 学科
- 业(90041)
- 济(88290)
- 经济(88188)
- 企(82237)
- 企业(82237)
- 管理(74126)
- 方法(37664)
- 财(32012)
- 业经(30193)
- 数学(28920)
- 数学方法(28668)
- 农(28489)
- 务(24082)
- 财务(24056)
- 财务管理(24036)
- 中国(23114)
- 企业财务(22934)
- 农业(20017)
- 制(19679)
- 策(18840)
- 技术(17839)
- 贸(16830)
- 贸易(16818)
- 易(16378)
- 理论(15646)
- 划(15525)
- 和(14947)
- 体(14920)
- 融(14911)
- 金融(14911)
- 机构
- 学院(285350)
- 大学(278733)
- 济(128305)
- 经济(126066)
- 管理(115602)
- 理学(98409)
- 理学院(97558)
- 管理学(96343)
- 管理学院(95816)
- 研究(90818)
- 中国(75699)
- 财(64567)
- 京(57082)
- 财经(50243)
- 科学(49731)
- 经(45697)
- 所(45098)
- 农(44741)
- 江(44461)
- 中心(41992)
- 研究所(39760)
- 经济学(39544)
- 财经大学(37122)
- 业大(36705)
- 北京(35961)
- 经济学院(35742)
- 农业(34818)
- 州(34724)
- 商学(33984)
- 商学院(33658)
- 基金
- 项目(176777)
- 科学(143237)
- 研究(132608)
- 基金(132446)
- 家(112801)
- 国家(111792)
- 科学基金(99193)
- 社会(87650)
- 社会科(83365)
- 社会科学(83348)
- 基金项目(68804)
- 省(68474)
- 自然(62974)
- 自然科(61654)
- 自然科学(61644)
- 自然科学基金(60651)
- 教育(60048)
- 划(56370)
- 资助(54025)
- 编号(52926)
- 成果(42635)
- 创(39998)
- 部(39797)
- 业(38944)
- 重点(38861)
- 发(38194)
- 国家社会(36688)
- 创新(36554)
- 课题(35892)
- 制(35101)
- 期刊
- 济(148540)
- 经济(148540)
- 研究(88811)
- 财(54940)
- 中国(54493)
- 管理(49571)
- 农(42570)
- 科学(36438)
- 学报(35979)
- 融(35953)
- 金融(35953)
- 农业(28831)
- 大学(28595)
- 学学(27370)
- 财经(26467)
- 业经(25733)
- 技术(25444)
- 经济研究(24256)
- 教育(23460)
- 经(22832)
- 问题(19325)
- 业(17733)
- 贸(17571)
- 国际(16787)
- 技术经济(16455)
- 世界(15496)
- 财会(15183)
- 现代(14812)
- 商业(14516)
- 理论(13386)
共检索到444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献中 潘婧 韩杰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发展趋势,资本市场国际化如何影响企业可持续经营理念备受关注。本文基于2018年6月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A股“入摩”)这一外生事件,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与内在机理。主要研究发现:A股“入摩”对企业ESG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提升了企业在环境(E)和治理(G)方面的表现;机制分析表明,这种积极影响源于企业对融资需求、境外投资者融入和外部关注压力三方面的考量。在企业内部维度,A股“入摩”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高管具有海外背景和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明显;而在企业外部维度,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行业竞争压力大、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低、非沪深港通标的企业中。进一步后果分析表明,A股“入摩”对企业ESG提升存在溢出效应,且“入摩”后积极提升ESG的企业在后续经济绩效与治理水平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本文研究表明,深化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者对ESG表现的关注,不仅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市场改革建设的积极作用,对于思考如何推动中国企业的ESG投入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谭雅妃 朱朝晖
A股正式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新兴市场指数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为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带来革命性的积极变化。文章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利用A股纳入MSCI的外生事件考察股价的“反馈效应”,并基于管理学习假说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即公司投资在上市公司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是否会对股价更敏感。研究发现,A股市场存在反馈效应,且相较于主要特征相似的匹配公司,A股纳入MSCI后显著增加了标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股价敏感性。另外,这种效应更显著地存在于治理水平低和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公司中。进一步分析表明,A股纳入MSCI后提高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强化了管理层从股价变动中学习信息的动机,有助于公司进行评估投资决策。受益于股价信息环境的公司如新兴行业以及国际化公司在A股纳入MSCI后反馈效应更为显著,对投资后果研究发现A股纳入MSCI能有效提高投资效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有利于引导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上市公司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完善投资决策有效性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代彬 闵诗尧
资本市场国际化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以中国A股纳入MSCI指数为背景,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积极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这种负向关系。研究还发现,在企业处于管理层短视程度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低以及非国有公司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审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主要是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机构调研频率两个渠道影响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国际化通过降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积极性进而遏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过度负债水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曾莲 施雯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抑制公司违规行为。本文基于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一事件,探究了纳入MSCI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结果发现:纳入MSCI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违规倾向和违规次数;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分析师预测存在显著信息治理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当两权分离度较低、审计机构为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能提高非四大所的审计质量,且抑制作用更明显。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国际化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并为国际指数调整的经济影响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曾莲 施雯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抑制公司违规行为。本文基于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一事件,探究了纳入MSCI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结果发现:纳入MSCI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违规倾向和违规次数;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分析师预测存在显著信息治理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当两权分离度较低、审计机构为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能提高非四大所的审计质量,且抑制作用更明显。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国际化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并为国际指数调整的经济影响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段婷婷 张立光
本文以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外生冲击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A股纳入MSCI指数显著促进了公司公开ESG信息披露。该效应在海外经营收入比例高的公司、民营企业、信息环境差以及无外资持股的公司中尤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A股纳入MSCI指数促进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标的公司的积极实地调研,并通过境外投资者积极与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沟通从而提升了标的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不仅丰富了公司ESG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而且为我国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以及提高公司ESG信息披露水平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郝亚绒 董斌
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进一步改善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文章基于A股纳入MSCI指数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使用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作为定价效率的逆向指标,检验了A股纳入MSCI指数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的变化及其传导机制。从微观视角考察了A股纳入MSCI指数对中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股纳入MSCI指数显著降低了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这主要得益于外国投资者的增量信息提高了股价的信息吸收效率;外国投资者的风险分担平滑了股票收益波动,减少了处置效应,改善了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反应程度。机制检验进一步发现,A股纳入MSCI指数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善了信息不对称,从而削弱了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研究结论表明,A股纳入MSCI指数通过改善信息效应和风险分担,有效提高了中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对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友 刘嘉
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对多元化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沪深港通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其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效果,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初始样本,系统探析了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果与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沪深港通对不同特质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深港通开通促进了企业ESG评级的提高,且这种促进作用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均得到验证。考究其中的作用机制,沪深港通开通主要通过缓解内部融资约束和提高外部投资者关注来提高企业ESG表现。考虑企业特质性,入选沪深港通的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更好。本文研究结论对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推进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震
MSCI在今年6月21日公布,从2018年6月开始将中国A股部分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迈出纳入A股第一步的这项决定在国际机构投资者中得到了广泛支持。这主要受益于最近几年监管机构针对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然而纳入A股的进程开启之后,中国股市的下一步改革与发展仍任重而道远。同时,国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震
MSCI在今年6月21日公布,从2018年6月开始将中国A股部分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迈出纳入A股第一步的这项决定在国际机构投资者中得到了广泛支持。这主要受益于最近几年监管机构针对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然而纳入A股的进程开启之后,中国股市的下一步改革与发展仍任重而道远。同时,国际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兴全 程慧慧
如何以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立足新发展格局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基于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文章利用2014~2021年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的所有成分股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双重视角考察A股纳入MSCI指数这一资本市场国际化事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A股纳入MSCI指数可以显著增加标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其次,A股纳入MSCI指数主要通过治理效应和融资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再次,A股纳入MSCI指数提升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在高市场竞争行业与高科技行业、信息环境差与制度环境差的企业中更强;最后,A股纳入MSCI指数在提高企业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创新价值。上述研究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改善企业创新效率提供借鉴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少军 王焱
伴随MSCI中国A股在岸可投资市场指数首次纳入科创板股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扩大,科创板的创新驱动和对未盈利创新型企业的包容,使得优质的科创板股票开始进入全球资本配置视野,并逐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海外资金加配的科创板股票能否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改革深入推进得以估值重塑,对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以纳入MSCI指数科创板股票为研究对象,采用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到纳入MSCI指数后的股票交易数据尝试对资本市场开放中的估值重塑进行分析,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科创板股票首次纳入MSCI对股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纳入MSCI指数存在明显的公告效应,科创板股票在纳入MSCI后超额收益率获得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该估值提升效应在高股价、高流动性和高市盈率的科创板股票中更显著,且上述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研究结果丰富和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效果研究领域的文献,为MSCI指数进一步扩容和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浩宇
本文以2009—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沪深港通实施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企业ESG表现明显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主要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境内长期价值型机构投资者增持和提高资本市场关注度等三条路径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较高、政府与市场关系较好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效应更显著;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上述效应有所减弱。此外,资本市场开放在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绩效和企业商业信用获取能力。本文拓展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及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向纵深发展亦有重要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子潇 梁尧 刘洪玉
研究上市房企购地行为与其资本市场表现的关系,有助于上市房企进行市值管理以及资本市场投资者评价、选择上市企业。该文以中国A股上市房企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房企在2009—2021年间购地数和进入城市数等购地行为对企业投资价值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期间,上市房企投资价值与进入城市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一定范围内企业投资价值随着进入城市数的增多而提高;在2017年以来的市场下行期,进入城市数对房企投资价值的提高效果降低,同时对房企风险的提高效果增大,表明资本市场对房企区域扩张型购地的反应发生了变化;购地数对房企资本市场表现的影响不及进入城市数显著;非国有、小型或上市时长较短房企的资本市场表现受其购地行为的影响更显著。建议房企关注资本市场的反馈并及时调整购地策略;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区域深耕型房企;政府要重视市场结构变化,从关注房企投资需求向关注最终空间使用需求的方向转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非 胡慧芷 林慧妍 任晓怡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动能,这能否进一步改善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创新性地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股票流动性,并呈现出一定结构异质性特征,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渠道机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一是能改善信息不对称并强化市场的正面预期,二是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绩效提升,三是提升企业价值和财务稳定性,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企业股票流动性水平。本文还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效力的发挥需要外部基础条件的支撑。在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发展较好情况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票流动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可为理解资本市场中微观主体流动性提供线索,并为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关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