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3)
- 2023(19511)
- 2022(16371)
- 2021(15272)
- 2020(12566)
- 2019(28544)
- 2018(28141)
- 2017(54066)
- 2016(29208)
- 2015(32398)
- 2014(32073)
- 2013(31686)
- 2012(29126)
- 2011(26041)
- 2010(26268)
- 2009(24663)
- 2008(24237)
- 2007(21761)
- 2006(19340)
- 2005(17575)
- 学科
- 济(125120)
- 经济(124989)
- 业(104950)
- 管理(97083)
- 企(93370)
- 企业(93370)
- 方法(50373)
- 数学(39950)
- 数学方法(39561)
- 业经(36884)
- 农(36444)
- 财(35396)
- 中国(35282)
- 地方(27831)
- 农业(25285)
- 务(25279)
- 财务(25206)
- 财务管理(25172)
- 制(24917)
- 技术(24419)
- 企业财务(23892)
- 理论(23074)
- 学(22484)
- 和(21766)
- 贸(21662)
- 贸易(21640)
- 易(20928)
- 银(20725)
- 银行(20684)
- 融(20190)
- 机构
- 学院(414736)
- 大学(410980)
- 济(169931)
- 管理(166974)
- 经济(166350)
- 理学(142584)
- 理学院(141081)
- 管理学(139023)
- 管理学院(138260)
- 研究(137130)
- 中国(107196)
- 京(88242)
- 科学(81728)
- 财(80221)
- 所(68029)
- 农(65536)
- 江(63198)
- 财经(63130)
- 中心(62389)
- 研究所(61133)
- 业大(58426)
- 经(57328)
- 北京(56010)
- 范(53684)
- 师范(53201)
- 州(51190)
- 农业(50972)
- 经济学(50302)
- 院(49873)
- 财经大学(46680)
- 基金
- 项目(271821)
- 科学(215858)
- 研究(204015)
- 基金(196733)
- 家(169523)
- 国家(167969)
- 科学基金(146219)
- 社会(129544)
- 社会科(122766)
- 社会科学(122738)
- 省(107408)
- 基金项目(103857)
- 自然(93284)
- 教育(93043)
- 自然科(91145)
- 自然科学(91127)
- 自然科学基金(89545)
- 划(88993)
- 编号(83964)
- 资助(79823)
- 成果(67764)
- 发(60988)
- 重点(60390)
- 创(60176)
- 部(59481)
- 课题(57578)
- 创新(55465)
- 国家社会(52828)
- 项目编号(52126)
- 教育部(51585)
- 期刊
- 济(198038)
- 经济(198038)
- 研究(126727)
- 中国(84947)
- 管理(67915)
- 财(64143)
- 农(61070)
- 学报(58717)
- 科学(57038)
- 教育(48673)
- 大学(45435)
- 学学(42625)
- 农业(42179)
- 融(41744)
- 金融(41744)
- 技术(38224)
- 业经(34977)
- 财经(31732)
- 经济研究(30558)
- 经(27333)
- 问题(25235)
- 业(24146)
- 技术经济(22292)
- 图书(20420)
- 现代(20401)
- 科技(20254)
- 商业(20080)
- 理论(19700)
- 贸(19046)
- 世界(18060)
共检索到632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庄芹芹
企业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集聚了大量优质创新资源,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企业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创新活动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必须高度依赖资本市场。因此,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企业创新提供制度、资金、风险分散等支持,实现人才、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要打造创新、创业、创富"金三角",激发创新人才活力,构建创新、创业、创投"铁三角",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共生共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建立创新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立新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给我国资本市场指明了发展方向、进行了战略部署,这不仅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发展将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也给银行业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丽桓 肖翔
利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沪深港通标的股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机制在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增加创新投入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这一制度设计能够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治理效应与激励效应,应持续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畅通引入境外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渠道,同时积极培育本土机构投资者,加快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持续重视以资本市场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建设,协同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闫红蕾 张自力 赵胜民
本文研究了A股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资本市场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经验证据。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交易数据、财务数据和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控制内生性并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股票流动性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有一部分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实际融资水平,提高研发投资规模,以及吸引机构投资者加强公司治理提高研发投资效率。作为稳健性分析,本文基于拟自然实验的分析视角通过马氏匹配、倾向得分匹配和偏差校正匹配三种方法控制企业的创新活动异质性和自选择偏差,实证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好的公司的专利数量和无形资产价值都高于股票流动性差的公司,验证了股票市场流动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资本市场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为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提高股票市场流动性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企业创新 股票流动性 企业融资 机构持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丽桓 肖翔
利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股票成为沪深港通标的股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机制在于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增加创新投入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这一制度设计能够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治理效应与激励效应,应持续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畅通引入境外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渠道,同时积极培育本土机构投资者,加快改善金融发展环境,持续重视以资本市场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建设,协同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祁晓颖 吴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部署,而推动资本市场向更高水平开放是落实与服务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新发展格局下,资本市场开放风险呈现出新的复杂交互特征,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新时期伴随资本市场开放的一系列风险是资本市场开放的关键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决策部门及监管机构应当完善金融体制机制建设,提升金融监管水平与宏观调控能力,综合施策,在保障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同时,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芳城 罗勇 周兵
面对国际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2020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为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中国制度创新与会计改革的需要,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10月30日,由重庆市会计学会主办、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会计与财务管理及资本市场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成功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会计与财务创新发展研究”的大会主题,对当下会计、财务理论以及实务研究的新动向、新趋势、新思路展开了深入且有意义的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璐
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实现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而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将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推动流通业创新、高效发展无疑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我国金融行业尚不成熟,资本错配与融资约束现象还无法完全规避,因而难以切实为所有具备发展潜力的流通企业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这势必会对流通企业的创新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随着流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服务创新成为流通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在资本错配与融资约束的影响下,流通企业的创新活动势必会受到制约,进而面临创新损失。因此,本文将通过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资本错配影响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机制,以期为各地区优化流通企业融资政策、助力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资本错配显著减少流通企业创新数量;资本错配显著降低流通企业创新质量;资本错配显著增高流通企业创新风险;融资约束在资本错配与流通企业创新发展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旭
文章采用理论研究结合案例分析的逻辑路径,对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展开研究。通过对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现状、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所存在的不足、我国发达地区及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案例展开分析,从资本市场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两个角度对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民营企业 融资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资本市场改革课题组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资本市场是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筛选培育创新型企业、分散创新风险、激励创新行为、提供融资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要素集成等方面赋能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坚持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重,以科创板激发资本市场改革活力;坚持市场化与法治化并重,以市场化引航,法治化护航;以透明化保障市场运行规范化,内外兼治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优化"正金字塔"型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通过引入长期资金、鼓励并购重组等措施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完善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提高资本市场对实施同股不同权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的企业的包容度。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科创板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秋平 刘红忠
文章以沪深港通政策实施所提供的自然实验为基础,使用多期DID模型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探讨了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沪深港通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而且在此过程中公司治理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激励渠道来看,沪深港通政策能够提高企业对高管的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改善高管团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增加企业所能获得的政府补助,充分调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监督渠道来看,沪深港通政策能够加强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和管理者代理行为的监督,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的分析师和投资者关注,通过外部监督改善企业创新的内部治理环境。异质性分析表明,沪深港通政策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非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法制环境较差地区企业的创新水平;进一步地,政策实施后,企业“高质量”的创新产出显著增加,全要素生产率也出现明显提升。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企业创新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奋强 张涛
内部资本市场的监督激励优势和双层代理问题共同决定着其资本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进而对其成员企业价值创造产生影响。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融资约束的差异,致使成员企业价值创造对内部资本市场资本配置功能实现程度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基于上述考虑,以2004-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资本配置功能实现程度差异(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与成员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越严重,内部资本市场成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越弱,且二者呈倒U型关系;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的价值创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洁 王惠霞
本文从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对资本社会化内涵进行了概述,指出资本市场和企业资本社会化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社会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现阶段我国的资本社会化问题重重,内外多重因素阻碍民营企业社会化发展。积极、全面改善资本社会化的发展环境,加大完善资本制度合理性和执行程度是实现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社会化目标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资本市场 资本社会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建华 朱卫平
自熊彼特创立企业家创新理论以来,一代代学者相继对企业家创新进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21世纪的今天,对企业家创新的研究更加深入与系统,涉及到了企业家的学习与创新、创业机会的识别与创新、企业家创新网络、企业家创新动机、企业家创新的影响因素和企业家创新的功能等各个方面,本文对西方近期有关企业家创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做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
企业家 创新理论 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娜娜 马立平
金融企业产品创新是金融制度创新的基础,也是金融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以金融企业产品创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金融企业创新产品发展的系统梳理,结合微信支付和信用支付等当前最新企业产品创新,对我国金融企业产品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金融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